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疑心重重的武则天,为何单独信任狄仁杰?

疑心重重的武则天,为何单独信任狄仁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79 更新时间:2023/12/21 20:41:04

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武则天狄仁杰太了解了,她非常相信狄仁杰的为人,知道他不拉帮结派、不公报私仇、而且是非清晰,坚持原则。

首先,他不拉帮结派。唐高宗李治曾问狄仁杰:“你是否听说大臣们在议论皇后(指武则天),你有什么看法?”狄仁杰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怎么能问外人呢?”

因为狄仁杰对事不对人,不管是对唐高宗,还是对武则天,只要他认为他们说得对,他都会遵照执行。

有一次,武则天问狄仁杰:“有很多人在议论我,你是否听说过?”狄仁杰回答:“听说过。”武则天问:“对这样的事,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吗?”狄仁杰答:“陛下是圣明的君主,我作为臣下只管秉公办事,别人说什么,我不参与。”

武则天让他告诉自己都是谁在攻击她,狄仁杰说:“人家相信我,才对我说,现在我说出来,就是把朋友出卖了,出卖朋友的人还值得陛下信任吗?”

看狄仁杰这样说,武则天也不为难他,因为武则天和高宗李治已经对狄仁杰非常的信任了。

第二,狄仁杰不会公报私仇。武则天上位以后,大行告密之风,有人也告狄仁杰谋反,狄仁杰也被抓进了监狱。狄仁杰经不起严刑拷打,只能承认谋反。武则天看过案卷,她不相信这是真的,就亲自审问狄仁杰:“你为什么要谋反?”狄仁杰说:“如果我不承认,就被打死了,怎么能见到皇上?”

武则天问:“你想知道是谁告你谋反的吗?”狄仁杰说:“臣不想知道,陛下不要告诉我,因为我可能以后还要和他一起共事,知道了不好。”狄仁杰就是这样,他根本没有想过要报复别人,武则天对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第三,他坚持原则。有一个将军误砍了昭陵的一棵树,唐高宗李治要判他死罪。狄仁杰说:“现在皇上在位,为了一棵树杀一个人,大家都不会说什么,但是等陛下百年以后,再评论这件事,人们会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呢?”唐高宗一听,感觉他说得有道理,就免了这个将军的死罪。

狄仁杰敢于直言纳谏,做事只对事,而不对人,所以,才得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信任。

武则天称帝后,自称是弥勒佛转世,她要在洛阳大造佛像。百姓不但要出力,还要出钱。狄仁杰得知,直言劝谏武则天不能这样做,因为这样会让老百姓受苦受难,也会使武则天失去民心,百姓怨声载道,给后世留下荒淫无度的骂名。武则天听后,虽然狄仁杰的话说得不好听,但的确有道理,也就不再坚持了。

武则天称帝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在这之前,一直都是和唐高宗二人共同治国理政。尤其是高宗最后因为身体不好,基本上一切政务都是她在处理。与其说她当了十几年皇帝,不如说她执掌江山半个世纪。

所以说在多年的交往中,她非常了解狄仁杰,从来没有怀疑过他。虽然有时候狄仁杰说的话很难听,她也没有责怪过。而是确信他没有恶意。这也说明武则天的确是个胸怀宽大、能干大事的皇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蔡国历代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蔡国历代国君:1、度(?-前1039年,蔡叔度,周武王之弟)2、胡(?-?,蔡仲,蔡叔度之子)[var1]蔡仲3、荒(?-?,蔡伯,蔡仲之子)4、恒(?-?,宫侯,蔡伯荒之子)5、不详(?-前864年,厉侯,宫侯之子)6、不详(?-前837年,武侯,厉侯之子)7、不详(?-前809年,夷侯,武侯之子

  • 盖苏文几次败于薛仁贵,心有不甘,再次借兵,失败后自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盖苏文几次围攻追杀唐王李世民,眼见可以大功告成,擒拿住李世民,都被薛仁贵所救。盖苏文数次败于薛仁贵,实在不甘心,于是再次到扶余国借来兵马,要与薛仁贵决一死战,没想到薛仁贵摆下龙门阵。杀得辽军人仰马翻,盖苏文战败逃出阵来。薛仁贵紧随其后追杀而来,盖苏文被追得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最终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

  • 晋国不分家能取代秦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笔者认为有可能,但大概率做不到。我们先来看一下晋国的优势,晋国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最亲近,获封的土地处在中原地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农耕发展,也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人才也特别容易到这里来定居发展。[var1]发达的经济也能孕育出像魏武卒这样的强大军队,北边靠近匈奴的游牧区,有着天

  • 细说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与演义中有很大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谥号,唐朝凌烟阁24功臣分别是谁

    唐朝贞观十七年二月廿八戊申日(公元643年3月23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

  • 年近花甲的孔子为何上台七日,便诛杀少正卯,还要暴尸三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可是孔子刚刚上任七天,就下令下了少正卯。杀了还不解气,还要将其暴尸三天。这是为什呢?这个少正卯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已经年近花甲的孔子非要把他杀之而后快。少正卯是当时鲁国的大夫,少正是官职,卯是名。所以我们称之为少正卯。而且这个少正卯在鲁国也是一个名人。他和孔子一样都是开办私学,招收学生。而

  • 浅谈安史之乱对唐朝经济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是激昂浪漫的诗词,还是那“灭国数十”的强大军事,又或是万国来朝的政治威慑,都让人无限感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它的转折点也是颇有几分血腥和颓然的味道——安史九年大乱。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从此走上了下坡路,也将全盛的大唐帝国彻底拖入了湮灭的泥潭。而造成如此后果的原因,便就

  • 战国再起-俄乌战争的另类视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两千多年以前以六卿分晋、田氏代齐致上下失序为始,在中原之地上演了贵战弃义、纵横捭阖、逐相并吞的战国时代。一本《战国策》说尽天下事。秦国势便形利兼有六国,开启了中国一统的历史格局。以小见大,今日世界格局呈现命运共同的趋势。北国战争目标已露端倪,唯土地是取。其国横跨两洲,退可据寒以守,进便奔逐西欧。与秦

  •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成名之战,也是大唐立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大战浅水塬,浅水原之战,唐朝立国前两年李世民参加的战斗

    而浅水原之战作为唐朝开国第一场大战,也是李世民亲自指挥的第一场大战役,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世民与薛举、薛仁杲父子的对决经过三次战斗,历时近一年,经历了从胜利到失败再到胜利的曲折过程,它既是李世民的成名之战,也是唐朝立国之战!李世民影视形象为什么这么说呢?战前形势公元617年,群雄并起,

  • 战国四大战神之一的王翦出兵进攻楚国,楚国正式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楚国,蒙恬率领一路人马进攻寝城(安徽省临泉县),李信率领一路人马进攻平舆(河南省平舆县),本次进攻十分顺利,大破楚军。第一战大胜后,李信自信心膨胀,率军进攻鄢陵(河南省鄢陵县),再次大破楚军。于是准备西进跟蒙恬大军在城父(安徽省亳州市东南)会师。但是,此时的楚军一直尾随其后,导

  • 武则天为什么要给自己立无字丰碑?有何深层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目前历史上存在着一个谜题,就是武则天给自己修建了一座无字碑。我们都知道每位皇帝在世时就会给自己修建陵墓,而且会在墓碑上刻下一段文字来描述自己的生平伟绩。但是武则天为什么没有在碑上刻下自己的功绩呢?在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的乾陵,立了2块石碑,其中西边的一块是属于唐高宗的,上面刻着唐高宗的丰功伟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