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在鲁国改革,效果非常好,可为什么几个月后他就辞职?

孔子在鲁国改革,效果非常好,可为什么几个月后他就辞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898 更新时间:2024/2/8 0:29:04

鲁昭公在晋国去世后,鲁国人就拥立了鲁昭公的弟弟姬宋为国君,也就是鲁定公

鲁昭公被三桓赶出鲁国的事件对鲁定公感触很大,他心里清楚,不清除三桓的势力,鲁国公室就永远抬不起头来,永远会被牵着鼻子走。

于是,他上任之后,就积极寻找能够削弱三桓的机会。

定公五年,第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一年,三桓势力最强的季氏族长季平子去世了,继位的季桓子年龄尚小,无法管理季氏。这时,季氏的家臣阳虎觉得这是一个崛起的机遇。于是,他便囚禁了自己的小主人季桓子,当着他的面杀了两个季桓子的堂兄弟之后,就和季桓子签订了协议,由阳虎来暂时执掌季氏。

[var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阳虎本身只是一个家臣,没有太大的背景,但是,他靠着一系列手段,终于成为了季氏的掌权人。后来,叔孙氏和孟氏的族长也相继去世,新族长也都是年龄小的孩子。所以,阳虎就利用自己的季氏掌权人的身份控制了另外两个家族。自此,三桓就成了阳虎的工具。

不仅如此,阳虎还把手伸了鲁国的国政。

因为鲁国一直都被三桓所把持着,尤其是鲁昭公出逃之后。而季氏是三桓中势力最为强大的。这么多年来,鲁国的国政基本都被季氏所掌握。现在,阳虎成了三桓的掌权人,自然而然地便想成为整个鲁国的掌权人。

在阳虎扰乱三桓的时候,其实鲁定公就可以借机收回三桓的部分权力,但是鲁定公并没有做成这件事,反而让阳虎以季氏家臣的身份执掌了国政。

[var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三年后,第二个机会摆在了鲁定公的面前。

随着三桓继承人逐渐长大,阳虎担心将来他们会跟自己清算。于是,就打算废掉这三个继承人,改立三个亲近自己的三桓庶子。然而,因为他的根基不够深厚,很快就被憋了几年的三桓联军击败了,最终躲到了阳关。

阳虎之乱,让三桓损失了不少实力,鲁定公也趁机夺回了不少地盘和权力。一年后,在鲁定公的号召下,鲁国大军攻向阳关。阳虎出逃到了齐国,后来又逃到了晋国。

收回部分权力之后,鲁定公开始积极寻找能够和三桓抗争的人。这时候,在鲁国已经出名的孔子就成了他拉拢的对象。

[var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初,阳虎执政的时候,因为考虑到自己的亲信太少,便大力提拔地位低下的人,同时吸纳在野的贤人。那时候,他的邀请函也摆在了孔子的面前。只不过,孔子认为他以卿大夫的家臣的身份执掌鲁国大权,这于礼不合,是在扰乱国政为由,没有加入阳虎的阵营。

这件事情,成就了孔子忠义的名气,以及维护礼法、守原则的形象。因此,鲁定公才会招揽孔子,利用孔子的名气和能力来牵制三桓。

孔子上任的第二年,鲁定公就带着他一起去参加了和齐景公在夹谷的会盟。

会盟时,齐景公准备用手下的淮夷人来劫持鲁定公,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一样。结果,被孔子义正言辞地呵斥了一番。齐景公发现,自己说不过人家,动手也会在大义和舆论上吃亏,便放弃了劫持的想法。

[var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随后,齐景公便派遣乐师上台奏乐。因为孔子一直都在维护中原的礼乐制度,所以他故意让乐师演奏夷狄的音乐,想借机羞辱孔子。孔子一听,立马回道:“中原诸侯会盟,竟然演奏夷狄的音乐,看来齐国很不懂礼数啊!”

接着,齐景公又让换了一批乐师,让他们蹦蹦跳跳地演奏流行歌曲。孔子听完,心里火气更大了。便又开怼人模式:“咱们两个国家会盟,这么庄严的时候,你竟然派遣一群人上来唱一堆嘻嘻哈哈的歌,这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吗?”

于是,孔子就下令诛杀了这群嘻嘻哈哈的乐师。

这个雷霆手段镇住了齐景公。吓得他再也不敢跟孔子对着干了,甚至把之前侵略鲁国的一些地盘也都归还给了鲁国。

[var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孔子在会盟上的表现让鲁定公非常满意。回去之后,他就升了孔子的官。一年之后,连升几级的孔子当上了鲁国的大司寇,在鲁定公的支持下开始对鲁国进行改革。

孔子的改革主要是利用礼法来约束三桓以及其他卿大夫的势力,进而将其慢慢蚕食,最终将大部分的权力收归鲁国公室。

定公十三年,孔子实施了“堕三都”的政策。也就是毁坏三桓家族的城墙,让他们失去防守的力量。然而,这个政策只执行了一半,也就是毁掉了季氏和叔孙氏的城墙。孟氏家族的,因为抵抗过于强烈,所以最终还是失败了。

[var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定公十四年,鲁定公让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行驶宰相的权力,对鲁国进行全面改革。

孔子执政三个月,整个社会焕然一新,做生意的不敢随便抬价;男女之间,谨守礼仪,不越规矩;人们路不拾遗;等等。

因为社会改革得好,很多地方的人都慕名前来。

然而,这也让邻国齐国感到了恐惧,他们担心鲁国会因为孔子的改革而强大起来,继而称霸天下。于是,齐国决定来个釜底抽薪。

[var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齐景公让人选了八十个能歌善舞的女子,派人用马车浩浩荡荡地送到了鲁国,说是要进献给鲁定公。目的很简单,就是用声色来腐蚀鲁定公的进取心。只要鲁定公没有了进取心,孔子的改革也就不能继续下去了。

当时,孔子摄行相事,但真正的宰相是季桓子。季桓子看见这八十个美女,高兴得都走不动道了,便说服了鲁定公,收下了她们。

虽然人是季桓子收的,可毕竟也是鲁定公同意的,季桓子整天沉湎在女色之中,连国事都荒废了。鲁定公估计也没少过去看。

[var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孔子一看,知道鲁定公不是一个坚定的改革派,想要辅佐他收回三桓的权力,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就辞了官职,周游列国去了。

没过两年,鲁定公也离开了人世。

鲁定公的谥号是“定”,因为他稳定了鲁国的局势,没有让三桓的势力进一步扩张。但是,他也没能更进一步,让鲁国变得更加强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权的错误决定导致吴国内乱,加速了吴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黄武八年(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后迁都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天纪四年(公元280年),吴国被西晋灭亡,三国时期正式结束,华夏再次进入了大一统时期。[var1]为什么说吴国灭亡的原因是孙权呢?因为孙权的错误的决定导致吴国六次内斗,从而导致吴国走向衰落最终灭亡。夺嫡之争赤乌四年(

  • 李世民和刘邦的耳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文 / 子玉作为“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唐太宗李世民这人其实很有嚼头——在打天下时,李世民是勇猛无比的将军,敌人的鲜血灌满了他的双袖,而他却表现得越来越兴奋;为了坐上帝位,他在一天之内杀死了亲哥哥和亲弟弟并处死了十个侄子,父亲也在那天几乎失去了所有权力,只能无奈将帝位禅让于他;治天下时他是胸怀宽广的“

  • 吴起,战国第一奇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图1战神吴起杀妻求将吴起本是卫国人,曾拜孔子的弟子曾子为师。吴起年少时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总想做一番事业,出人头地。最初他在鲁国为官的时候,有一年齐国出兵进攻鲁国,鲁君知道吴起是将才,想要让他统兵出征,可是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这又让鲁君担心吴起会有二心,于是犹豫不决,一时拿不定主意。这

  • 商鞅的刻薄寡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在秦国实行新法以后,最初认为新法不便的秦民,有一些就转变观念,开始陈说新法的好处。结果商鞅一概不领情,说这些都是破坏法令的百姓,把他们全部迁移到边境。从此以后,人民再也不敢议论法令了。这是一个很坏的开端,一件事情为什么怕别人议论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鞅为了加强控制,鼓励老百性之间互相告奸,也是

  • 少年得志 必有余殃-孙权第二任太子孙和如何走向毁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意义上的关系即感情,感情的厚薄决定着关系的亲疏。——公方彬①孙和,字子孝,东吴太祖大帝孙权的老三,大哥孙登,二哥孙虑。孙和生于黄武三年(224年),他出生小时候聪慧伶俐,又因母亲王夫人的缘故,特别得到孙权的宠爱。孙权常常把孙和带在自己身边,衣服礼秩珍玩之类的赏赐,其他皇子不能与孙和相比。一、少年

  • 同门相残,剜骨之痛难以忘却,孙膑:活着,就是为了斩庞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就例如秦国名相张仪,那句名言一般“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名来”,他们出世入世,影响了天下大势的走向,然而在诸子百家之中,最过于神秘的莫过于“纵横”。[var1]甚至有不少人认为,纵横的创始人鬼谷子,虽然未出世,但是其却暗地里影响了整个战国格局,特别是门下四杰的出世,每一次都直接改变了战国

  • 张良与陈平对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里进行一番对比。张良第一计:1, 收买敌将之计。刘邦打关中时,想要直接进攻峣下秦军,张良劝阻,说秦兵还很强大,不宜轻易跟他正面交战。并且献计:听说这位守关秦将是杀猪的儿子,市侩商人容易被利益引诱,不如派人持重金去收买这位秦将。刘邦按照张良的计策施行,果然使得秦将背叛秦朝,而与刘邦勾连。刘邦想要与秦

  • 孙权霸业:18岁的孙坚镇压起义,被朝廷提拔,成为一县的三把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咱们还是从孙权的父亲说起,话说,孙坚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武不凡,17岁就成为一个低级武官,这真的非常了不起。要知道,古代的男子,20岁的时候行弱冠礼,弱冠之后才算成年人。试问,你17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呢?所以说,人比人气死人。最关键的事情,就孙坚成为武官之后,很快就迎来人生之中第一次战斗。熹平元年

  • 张骞头骨在南阳出土了?厉害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2020年这颗头骨在博望镇朱岗村的博望侯墓里挖了出来,后来就丢在了当地考古研究所的仓库里,也不知怎地,拿个叫“洛阳眼”的仪器测量了以下年份,定在约公元前160年,就经过几番讨论之后,认定这颗头骨或许是张骞的。推断的理由还一本正经的说是因为头骨颜色是黑褐色,下颚残留饥渴白色的牙齿,因为张骞出使过西域,

  • 三国二十四猛将中的五位智将:张飞排名第一没有争议,另外四位应该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马超排在张飞前面,似乎也不大公允:许褚跟马超大战二百三十回合不败,却被张飞在数回合之内一矛挑下马去——许褚醉酒只是借口,他跟张飞单挑的时候,已经喝完四五个小时了,当时“许褚当先,横刀纵马,引军前进”,根本就看不出一点醉态。在下邳土山之战中,徐晃和许褚联手也没拦住关羽,反而被青龙偃月刀砍得抱头鼠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