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版本的俄乌战争-本来师出有名,最终却落得狼狈逃窜?

战国版本的俄乌战争-本来师出有名,最终却落得狼狈逃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77 更新时间:2024/1/18 21:42:20

西周创建的时候,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取得胜利,分封天下,他特意把自己的弟弟召公分封到了最北边,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大兴区一带,因此地在燕山之野,赐予国名为燕。可以说燕国是周王朝最古老的拱卫国之一,主要防范北疆的戎狄游牧部落。

《国都城记》称“周武王封召公于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

燕国最兴盛的时期,地域覆盖了今天河北省绝大部分和辽宁省西部,因为春秋时期农业工具不发达,此地是北疆苦寒之地,燕国国力不算很强,也没有参与诸侯争霸,但因祸得福,一直没有遭受过多的兵戎之乱。

[var1]

燕王哙时期各国情况

到了战国时期,原本维持表面统一的周王朝分崩离析,各国独立称王,燕国却迎来了一场灾难式的内乱和入侵,幸亏最终得到国际支持和民心所向,燕国最终保全下来。

这场入侵的策划者,是齐国,不过源头要怪到燕国自己作死。

传位到召公第三十八代孙,燕王姬哙当政时,他老迈不堪的头脑突发奇想,居然想把王位禅让出去。

而且就禅让给自己的相国子之

对于上古舜禹时期的禅让行为,距离此时至少千年以上历史了。夏大禹后,禅让制就已经废除。夏、商、周三朝都是“家天下”传承,在此背景下,燕王哙可谓逆流而上,自然引起了朝野反对。

不过,执迷不悟的姬哙还把俸禄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印收回,以便让子之重新任命燕国各级官吏,从而真正执掌燕国大权。姬哙自己跑到北面称臣,出居别宫。

[var1]

艺术画:燕王让位

很多人读到这估计在郁闷,这等好事怎么就没落在我头上呢?老板咋就不想把公司让给我呢?

子之是什么态度呢?当然欣喜若狂,毫不客气,搞了禅让仪式就把王位夺了过去,开始做了新的燕王。这里面估计有子之强迫的因素,但史书并未详细记载下来。

子之做了三年燕王,整日花天酒地,奢靡享受,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民怨极大。看到这样子,原来的燕国太子姬平坐不住了,这王位本来就是他的,被他糊涂老父亲给禅让出去,结果搞了个这?

姬平暗中开始联系燕国的大将军市被,密谋兵变夺位。

不得不说,保密工作没做好,这种重要的政变大事,居然远在千里之外的齐国都知道了。齐王特意派人联系太子平,说这个时机好,我们大力支持你。

[var1]

可惜,齐国都知道了,子之能不知道么?太子平和市被的小动作被子之看得一清二楚,还没起事就被子之安排的燕军重兵围困。为了保命,市被居然还倒戈投降了,最终这场政变一地鸡毛:子之率军平叛,杀了太子平,也杀了反复小人市被。

《资治通鉴》记载:“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攻子之。齐王令人谓燕太子曰:“寡人闻太子将饬君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虽小,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使市被攻子之,不克。市被反攻太子。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人,百姓惶恐。”

这场史称“子子之乱”的平叛战争,给燕国人民带来空前的灾难,燕国百姓看不到未来,王室跟子之也因为太子平的死而发生了内斗,整个燕国呈现出战乱状态。

[var1]

公元前314年,也就是齐宣王六年,齐宣王因恼怒燕太子平被子之杀害,乘燕国内乱,派大将匡章率领精锐士卒(技击)十万,从临淄进发,讨伐燕国,出兵的由头就是燕王昏庸相国无道,替燕国百姓出头。

[var1]

战国时期齐军精锐,技击武士

燕国百姓都痛恨子之,纷纷开城迎接齐军,燕国国防军也消极地方,结果不到两个月时间,燕国首都被齐军攻破,抓住子之和老国王姬哙,杀了完事。

《资治通鉴》记:“齐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人取子之,醢之,遂杀燕王哙。”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齐军这场正义之战刚受燕民欢迎,紧接着就演变成了燕国百姓人人喊打、国际盟友集体声讨、被迫狼狈逃跑的局面,

原来,匡章占领燕国首都后,不约束军队,士卒肆意欺凌百姓,致使齐国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齐军还把燕国的宗庙毁掉,运走了燕国的国宝,迅速引起燕民强烈抵抗意识的反弹,开始组成义军夜间偷袭齐军大营,放火烧掉齐军的粮草,让齐军驻地疲于应付。

[var1]

战国时期攻城战

在国际上,面对齐国迅速攻灭燕国国都这个事实,赵国、秦国、魏国等都跳出来指责齐国,害怕齐国从此坐大,对自身不利。因此三个国家组成联军自西向东进军,对齐国进行讨伐。

远在韩国的燕国公子姬职受到韩国和赵国帮助,返回到燕国即位,称为燕昭王,声称要带领国民复仇雪恨,燕国抵抗齐国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特别是赵国,听取了乐毅的建议,从赵国城池换取齐国城池,从而引起其它诸侯的猜疑。在这样的内外压力下,齐宣王和匡章终于害怕退缩了,决定撤军。沿途齐军遭遇燕军的抵抗和伏击,大败而逃。

最终,齐国攻伐燕国演变成一场费力不讨好的不义之战,齐宣王赢了面子,但却输了人品。

[var1]

齐国首都临淄艺术构图

六年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燕昭王用乐毅为将,率领五国大军讨伐齐国,差点把齐国灭绝,成功复仇。

孟子对此有一句经典评价:“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更多文章

  • 秦始皇身上有着许多无解的谜团,五大谜团,你知道几个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六大谜团上,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大秦帝国秦始皇

    秦始皇身上有着许多无解的谜团,而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其中的五个。长相之谜:瘦弱无力还是高大威猛?据史料记载,曾提到过他身患软骨病,但《礼纬》提到过他身高出众,有八尺六,也就是有一米九,而且他的腰围是在今天的四尺七左右,由此可见他的身形是魁梧高大的。第二个,身世之谜:是否是私生子?他出身于赵国,所以姓赵

  • 战国四大刺客-“任侠”聂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四大刺客聂政,四大刺客聂政真实故事,战国四大刺客都是哪些人

    公元前397年,韩国相国,韩烈侯的叔父侠累在府中饮酒作乐,周围甲士林立,端的是气派非凡,守卫森严。忽然间,一个身着劲装,手持三尺长剑的刺客出现中府中,所有人慌作一团,士兵们冲了上去,却被他用长剑隔开。[var1]他拾阶而上,瞄准侠雷就冲了过去,身法快如闪电。还没等侠累反应过来,长剑已经穿胸而过。目的

  • 此人轻松打败马超,刘备一生只惧怕他,诸葛亮出马才把他解决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些人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刘备手下的武将群体了。虽然个个名声显赫,但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在混战争伐中,难免有失算的时候,刘备手下们也不能免俗,将领中打败仗也是常有的事。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打仗嘛,输就输了,赢回来不就得了。关羽曾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也有下邳被曹操活捉的惨痛经

  • 弄巧成拙的“自我革命”:汉哀帝改国号以避祸,结果“自掘坟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汉哀帝刘欣统治时期(公元前7-前1年),立国200余年的汉朝,遭遇严重的统治合法性危机,而造成此一重大危机的关键人物,正是以“雄才大略”著称的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在位54年间(前141-前87年),凭借着祖父汉文帝、父亲汉景帝两代人留下的丰厚“家底”大展宏图:对外,北击匈奴,南灭百越,东并朝鲜,西通西

  • 弭兵之会:春秋最成功的外交事件,神奇地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弭兵之会,弭兵运动,弭兵之会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春秋争霸最精彩的就是晋楚争霸。[var1]晋楚争霸.齐国和秦国,由于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在各自的区域内发展,齐国最先称霸,剩下的整个春秋时代就是晋楚争霸。但是,这个霸主是谁决定的呢?并不是周天子封的,而是诸侯王们自己争取来的,怎么争取来的,当然是通过外交。会盟外交,在那个时代,指的就是会

  • 此人骁勇异常,是曹操麾下先锋大将,曾击败关羽最后却死因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子龙大战关羽,关羽最怕的3个人,易中天说赵云关羽武力

    说乐进是曹操麾下先锋大将不是说说而已,其实是有一定依据的。陈寿《三国志》中说过“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很明确的说乐进”骁果“,何谓”骁果“?就是骁勇果毅的意思。史书上

  • 当大燕国的皇帝,是慕容复的梦想,也是赵延寿的梦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慕容复怎么重建的燕国,赵延寿个人资料,五代十国赵延寿

    后晋兵马大元帅杜重威投降后,耶律德光将战马全部运回契丹,数百万件武器装备暂时储存在镇州。尽管如此,耶律德光仍然担心这一大批被解除了武装的后晋将士叛乱,过黄河的时候,耶律德光曾想把他们全部屠杀,赶进黄河淹死。领导脑子坏掉了,下属可没有。有人劝说耶律德光,“如果把降军屠杀,后晋其它城池就不会投降了,皇上

  • 马超独霸一方赫赫有名,为何跟随刘备后没有建立丰功伟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1、刘备实力已强大马超跟随刘备时,刘备的实力已强大了。马超是刘备在夺取益州时跟随刘备的,而此时的刘备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马超在刘备夺取益州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只是锦上添花。这样留给马超的用武之地已经不多了,马超展示他军事才能的机会也很少了。2、降将马超是降将,所以马超行事都很谨慎,他不会主动去请

  • 汉朝易经预言大师说这个姓名能做皇帝,这人听了狂喜却反问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谶纬神学说白了就是利用河图、洛书的基本象数原理,再应和天人感应理论,把天地的种种异象从偶然上升到神秘的推导预测。比如“一语成谶”,就是不幸说中的意思。秦朝时,有个叫卢生的替秦始皇寻找蓬莱仙山,他终究还是没找到不死药,在回来时他给秦始皇一本“奇书”,上面有一句“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看了以后就认为“胡

  • 如果欧洲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那战国七雄分别对应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欧洲[var1]春秋初期看到一张欧洲的地图,再看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何其相似,一样的国家林立。那么,如果把欧洲看作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那谁是秦国呢?我们来一一分析。韩国[var1]战国后期,越来越小的韩国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当初,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国得到的领土最小,韩赵魏都是从晋国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