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弄巧成拙的“自我革命”:汉哀帝改国号以避祸,结果“自掘坟墓”

弄巧成拙的“自我革命”:汉哀帝改国号以避祸,结果“自掘坟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35 更新时间:2024/1/5 22:16:26

汉哀帝刘欣统治时期(公元前7-前1年),立国200余年的汉朝,遭遇严重的统治合法性危机,而造成此一重大危机的关键人物,正是以“雄才大略”著称的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在位54年间(前141-前87年),凭借着祖父汉文帝、父亲汉景帝两代人留下的丰厚“家底”大展宏图:对外,北击匈奴,南灭百越,东并朝鲜,西通西域、西南夷,使汉朝的版图得到极大地扩充;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势力,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实行盐铁官营、币制改革,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由于汉武帝取得的成就非凡,因而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

汉武帝穷兵黩武、戕害生民,一度把帝国带向崩亡的边缘

但是,在汉武帝一系列“丰功伟绩”的背后,则是累累白骨、赤地千里的惨重代价。按照正史的记载,历次对外战争、频繁的天灾人祸以及汉武帝对民间敲骨吸髓式的压榨,到他统治的晚年,帝国人口数减半,许多地方更是十室九空。在唐代史学家司马贞看来,汉武帝的作为已跟秦始皇没有区别,而他之所以能免于沦为亡国之君,纯属幸运而已。

对于汉武帝的作为,一向以“替苍生立命”的儒生们颇有微词,但由于这位暴君残忍好杀、拒谏饰非,因而没有人敢于公开站出来批逆龙鳞。直到汉武帝死后,紧张的政治空气有所缓解,儒生们才利用朝廷公开向天下征求意见的机会,开始大力抨击汉武帝穷兵黩武、戕害生民的政策,进而对汉朝统治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董仲舒

第一个公开质疑汉朝统治合法性的儒生,是大儒董仲舒的弟子睦孟。据史料记载,汉昭帝元凤三年(前78年),帝国境内发生一系列灾异现象,时任符节令的睦孟乘机以谶纬之说劝告朝廷,声称刘家气数已尽,皇帝应该把帝位让与贤人。虽然睦孟的奏疏给自己召来杀身之祸,但儒生们对帝国合法性的质疑声却并未就此消失,而是大有蔓延开来的势头。

汉昭帝驾崩后,执掌朝政的大将军霍光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但仅过了27天时间,便以“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的罪名将其废黜,改而拥立汉昭帝的侄孙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前74-前48年在位)。汉宣帝即位后效仿汉武帝的执政风格,因此激起更多的儒生加入到批评朝廷、质疑刘家合法性的行列中,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儒夏侯胜、盖宽饶、谷永等人

汉宣帝

在这些大儒们看来,“武帝路线”给汉朝造成极为沉重的危害,一度将帝国推向崩亡的边缘,任何明智的皇帝都应该引以为鉴,而非盲目效仿。 夏侯胜等人还警告汉宣帝,如果他一意孤行,那么天意必然会抛弃刘氏,另择有德之君。虽然汉宣帝拼命压制这些“悖逆”的言论,但质疑帝国统治合法性的声音却变得愈发强烈,终于大到连皇帝本人都产生怀疑的程度。

夏侯胜等人属于御用儒生,他们的批评意见已经足够尖锐,至于体制外的质疑、反对声音,则更加激烈和露骨。比如,齐地方士甘忠可创作《天官历·包元太平经》12卷,披着黄老之术的外衣,声称汉家气数已尽,天帝派真人赤精子传授给他法术,并让他取代汉朝以统治天下。虽然甘忠可终因“罔上惑众”罪被处死,但他的这套说辞却在民间广为传播,甚至在政界拥有大批信徒。

夏侯胜

等到汉哀帝即位后,由于土地兼并、贫富悬殊现象愈演愈烈,加之朝廷对民间的苛剥日甚,使得百姓的生活难以为继,民心思变的现象越发明显。按照谏大夫鲍宣的说法,当时的情形是“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见《汉书·鲍宣传》)。在这种情形下,质疑帝国合法性的声音再度席卷而来,而且其力度要远超从前。

当体制内外质疑汉朝统治合法性的声音汇集成一股强劲的潮流时,汉哀帝的身体也是每况日下,等到他统治的晚期,皇帝终于失去继续执政的自信心。此时,甘忠可的信徒黄门待诏夏贺良、司隶校尉解光、长安令郭昌及宠臣李寻等人向汉哀帝建议,既然汉朝的国运已经衰落,那么皇帝应当通过改变国号、年号的方式再度接受“天命”, 唯此才可以延年益寿、平息国家的灾祸。

汉哀帝通过“再受命”,想挽救汉朝的国运

哀帝“病急乱投医”,竟然就真的听信夏贺良、解光等人的建议,并于建平二年(前5年)颁布诏书,宣布自己不再称汉朝皇帝,而是“陈圣刘太平皇帝”,并且更改年号为“太初”,以示改元更始,再续天命,史称“再受命”。简言之,汉哀帝为解决统治合法性危机,在避免将皇位让与外姓的前提下,通过“自我革命”的方式,将汉朝改名为“陈圣刘太平”帝国

然而,“再受命”后一个多月,汉哀帝的病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呈日益加重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夏贺良提出撤换丞相和御史大夫,让解光、李寻辅政的建议,但遭到大臣们的反对。此时,汉哀帝已经有所醒悟,认为自行宣布刘家气数已尽,无异于“政治自杀”。在这种情况下,哀帝宣布废除先前的诏书,并以“反道惑众”、“倾覆国家,诬罔主上”的罪名,将夏贺良等人处死。

王莽

不过,夏贺良等人虽然被处死,但经过“再受命”这场风波后,“刘家气数已尽”的观点已经成为朝野内外的共识,这是汉哀帝单纯靠暴力镇压无法消除的事实。等到汉哀帝驾崩后,“刘家气数已尽”的共识被儒生出身的权臣王莽所利用,成为他数年后推翻汉朝、建立新朝的理论基础,及新的合法性来源。由此来看,汉哀帝的“再受命”举动,对汉朝来讲不啻于“自掘坟墓”

参考书目

1.[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弭兵之会:春秋最成功的外交事件,神奇地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弭兵之会,弭兵运动,弭兵之会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春秋争霸最精彩的就是晋楚争霸。[var1]晋楚争霸.齐国和秦国,由于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在各自的区域内发展,齐国最先称霸,剩下的整个春秋时代就是晋楚争霸。但是,这个霸主是谁决定的呢?并不是周天子封的,而是诸侯王们自己争取来的,怎么争取来的,当然是通过外交。会盟外交,在那个时代,指的就是会

  • 此人骁勇异常,是曹操麾下先锋大将,曾击败关羽最后却死因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子龙大战关羽,关羽最怕的3个人,易中天说赵云关羽武力

    说乐进是曹操麾下先锋大将不是说说而已,其实是有一定依据的。陈寿《三国志》中说过“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很明确的说乐进”骁果“,何谓”骁果“?就是骁勇果毅的意思。史书上

  • 当大燕国的皇帝,是慕容复的梦想,也是赵延寿的梦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慕容复怎么重建的燕国,赵延寿个人资料,五代十国赵延寿

    后晋兵马大元帅杜重威投降后,耶律德光将战马全部运回契丹,数百万件武器装备暂时储存在镇州。尽管如此,耶律德光仍然担心这一大批被解除了武装的后晋将士叛乱,过黄河的时候,耶律德光曾想把他们全部屠杀,赶进黄河淹死。领导脑子坏掉了,下属可没有。有人劝说耶律德光,“如果把降军屠杀,后晋其它城池就不会投降了,皇上

  • 马超独霸一方赫赫有名,为何跟随刘备后没有建立丰功伟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1、刘备实力已强大马超跟随刘备时,刘备的实力已强大了。马超是刘备在夺取益州时跟随刘备的,而此时的刘备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马超在刘备夺取益州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只是锦上添花。这样留给马超的用武之地已经不多了,马超展示他军事才能的机会也很少了。2、降将马超是降将,所以马超行事都很谨慎,他不会主动去请

  • 汉朝易经预言大师说这个姓名能做皇帝,这人听了狂喜却反问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谶纬神学说白了就是利用河图、洛书的基本象数原理,再应和天人感应理论,把天地的种种异象从偶然上升到神秘的推导预测。比如“一语成谶”,就是不幸说中的意思。秦朝时,有个叫卢生的替秦始皇寻找蓬莱仙山,他终究还是没找到不死药,在回来时他给秦始皇一本“奇书”,上面有一句“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看了以后就认为“胡

  • 如果欧洲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那战国七雄分别对应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欧洲[var1]春秋初期看到一张欧洲的地图,再看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何其相似,一样的国家林立。那么,如果把欧洲看作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那谁是秦国呢?我们来一一分析。韩国[var1]战国后期,越来越小的韩国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当初,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国得到的领土最小,韩赵魏都是从晋国而来

  • 如果韩非不被同学李斯杀死,韩国能否避免灭亡命运?-读战国(73)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斯为啥毒死韩非,李斯为什么要害死韩非,历史上韩非是被李斯害死的

    文/松鼠爸爸[var1]韩非“李爱卿,你这个老同学韩非的文章写得真不错,很合寡人心意。他好像有意效力于我大秦,你说,寡人授予他何职比较合适?”战国末期的某一天,秦王嬴政在咸阳王宫连读韩非的上书后,对心腹重臣廷尉李斯如是说。韩非就是闻名后世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嫉妒韩非,不希望他被秦王重用,于

  • 楚汉之争的导火索是什么?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汉战争中刘邦和项羽成败的原因,楚汉之争项羽有多少部队,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三点

    楚汉之争的导火索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当年项羽不公平的分封!项羽在分封的时候,因为不喜欢齐国也不喜欢齐国国王,所以他把齐王放在一边,反而把土地,分给了齐王派来这个打仗的将军。当时的齐王肯定就不干了,我派人跟着你去打仗,你不仅把我晾在一边,还让我的手下来当王?于是齐王就和项羽分封的那位打了起来,这边齐国打

  • 山东为何简称“鲁”,而不是“齐”,齐国不是春秋五霸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山东为什么叫鲁不叫齐,山东属于齐国还是鲁国,山东车牌为什么是鲁不是齐

    山东历史文化氛围浓郁,早在上千年之前就有两大国在此地诞生,山东辖区内曾有齐国和鲁国,而且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历届君王都是一代霸主,但是山东为什么简称“鲁”,而不是相对更加强大的“齐”呢?[var1]“齐鲁”起源于先秦时期,就是齐鲁两国的合称,齐国和鲁国是怎么诞生的呢?在西周刚刚建立的时候,

  • 开创大国平衡战略的韩国,靠这一招活到战国末期!小国生存的范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即使在这七雄中,也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拥有逐鹿中原的实力。比如七雄中的韩国,就是典型的小国。那么它又是怎样在强者如林的战国时期生存下来的,并位列七雄之一呢?我们来一起梳理探讨——[var1]战国七雄形势一、韩国其实努力过,奈何无法命运不济进入春秋末期,实际上真正能够算得上强国的只有晋国、越国、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