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攻陕南,暗渡嘉陵江”,徐向前这出计用得比韩信还好

“明攻陕南,暗渡嘉陵江”,徐向前这出计用得比韩信还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25 更新时间:2023/12/29 7:37:52

嘉陵江是四川四大江河之一,发源于陕西凤县的嘉陵谷,流经陕南和川北,向南注入长江。沿途多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江宽水急,十分险峻。沿嘉陵江西岸布置了川军邓锡侯、田颂部共53个团,在沿江600余里的防线上,修筑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碉堡,凭险固守,严防红军渡江。面对这样一条连飞鸟都难以逾越的险阻,红军怎样才能过江呢?

徐向前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他说韩信能够在明里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红军也可以给川军唱上一出。为了调动和迷惑国军,掩盖红军即将强度嘉陵江的战略意图,1935年2月,徐向前指挥红军12个团向陕南出击,修起了“栈道”。红军于十几天内连克宁强、沔县和阳平关等地,歼敌4个多团,一时川陕震动。

蒋总裁闻听红军在陕南所向披靡,大为震惊,担心关中不保,急令得意门生胡宗南会同西北军杨虎城部增兵布防,同时严令川军邓锡侯部将嘉陵江边的4个师部队向北移动,尾追攻击,延缓红军进军步伐。总裁真是好啊!配合得天衣无缝。而徐向前见意图达成,急速率红军秘密返回嘉陵江东岸。

就在国军调兵遣将防守关中时,3月,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嘉陵江东岸战略要地。徐向前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川军的长蛇阵有一个薄弱的“七寸”,那就是苍溪附近的塔子山、石家坝一带。这里前山陡峭,居高临下,利于红军进行火力掩护;后山则坡道较缓,草深林密,利于大部队进行集结隐蔽。而且这里河道弯向东岸,水流平缓,西岸又多是平滩,利于部队抢渡和迅速展开。而国军防守这里的却只有田颂尧部不到两个营的兵力,战斗力低下。

川军这帮人真是饭桶,不知道怎样排兵布阵的,这么重要的位置却没有派重兵防守。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事情也正是考验一个将领指挥水平的试金石。也只有徐向前这种级别的高手才能看出这里面的门道,他们要是都能看出来,还至于转进台湾吗?

突破点选定后,徐向前确定了重点和多路相结合的突击战法 : 以红30军为抢渡主力,在塔子山地区渡江,然后直插剑阁、剑门关方向;31军为北路,渡江后抢占剑门关,然后防堵邓锡侯的川北之敌和胡宗南的陕敌;9军为南路,攻击阆中、南部,保障30军的南翼安全;红4军为二梯队,担负战役展开的任务。总部炮兵营置于塔子山顶,火力掩护30军强渡。

1935年3月28日夜,战役开始后不久,三路红军全部强渡成功,嘉陵江西岸的川军防线已开始崩溃,傍晚,红军攻占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敌军纷纷溃败,红军马不停蹄,兵分四路穷追猛打,丝毫不给国军喘息机会。经过24天激战,红四方面军全线攻进至涪江流域。至此,规模浩大的强渡嘉陵江战役结束。红军攻克县城9座,红军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至川北、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300里的广大新区;歼敌12个团10000余人,打开了一个与中央红军会师的有利局面。

彭德怀痛悔一生的红军师长

红军2个军对19路军1个旅,师长牺牲,林彪被主席狠狠批评

英雄战死错路上,和马家军血战至死的红军军团长

这个地方真怪,不管是红军还是解放军,在这里打仗总出问题

红军最后一支游击队,只因司令拒绝改编被国军剿灭

川军20万六路来攻,被徐向前率8万红军打得大败而归

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数万将士浴烽火,一曲悲歌铸英图

“空军”参战,徐向前指挥红军乘势攻下敌人阵地

从盐贩子中崛起的军阀,因对红军作战出名,最终却被老婆葬送

他是红军军长,被捕后承认自己是共产党,为何敌人却赶他出监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被低估的徐晃究竟有多强?魏国将领中的常青树,打的关羽丢盔弃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26年,魏国皇帝曹丕在宫中病逝,孙吴政权听闻此消息之后,当即派遣大将诸葛瑾率军兵犯魏国地界,而魏国的新任皇帝曹叡见孙吴大军强兵来袭,当即派遣魏国大将徐晃与魏国顾命大臣司马懿领兵前往襄阳抵御孙吴大军的攻势。[var1]魏国大将徐晃与魏国顾命大臣司马懿领兵来到襄阳城后,便开始加固防御态势,依靠襄阳

  • 赵国占了四大名将的二个,为什么还是国破家亡?萨沙问答第151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赵国占了四大名将的二个,为什么还是国破家亡?萨沙问答第151集[var1]一个国家的名将过多,未必是好事。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国家经常打仗。古代战争同今天不同,都是面对面的进展肉搏。所谓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你就算百战百胜,死人也不会少,本国的实力会有很大的消

  • 赵武灵王之雄心再起:难耐王霸之心,主父能否重新执掌赵国权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武灵王对赵国的评价,沙丘之变赵武灵王,玉婷与王霸

    [var1][var1]公元前297年,赵惠文王二年,赵武灵王亲率赵国铁骑巡视北部边境,借机收服楼烦,将大量勇敢善战的楼烦骑士收入麾下,兵势更胜。[var1]公元前296年,赵惠文王三年,赵武灵王发起了对赵国的“国中之国”中山国的最后一击,终于攻灭了中山国,去除了赵国的心腹大患,也了却了赵武灵王多年

  • 论守城看廉颇,论戍边看李牧,论兵法看白起,论种地,还得看王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周灵王姬泄心 形象)王翦,陕西富平县人。有学者曾经考究过,这位仁兄是东周第十一代君王周灵王的后代。不过,那已经是遥远的过去了。王翦从小就喜欢军事,喜欢演兵观武,所以长大之后立刻投奔了秦国,成为了一名青年将领。当然,不是说王翦这人命好,到了军营就有官做,而是他小的时候就在秦王宫里上班,主要的工作,就

  • 古代核心突厥大概能有多少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时突厥人口,古代各朝人口,俄罗斯在古代是突厥还是契丹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团乱麻。历史与历史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联,只是这种关联不一定随时凸显。如果发现这种关联,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线就会一下清晰起来,就如武侠小说中写的七经八脉被一下打通,气息悠长,贯通不绝。循着这一思路,我发现以上四种观点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突厥先人游荡在不同的区域。我们不妨这样设想

  • 赵武灵王之龙潭虎穴:以随从身份密探秦国,入秦宫窥探宣太后母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宣太后亦非等闲之辈,为了摆脱赵武灵王借助秦王稷干预秦国政事,架空已经成年的秦王稷,亲自执政,史称“宣太后”。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的称谓,也是第一个干政的太后。[var1]亲自执政的宣太后对赵武灵王的要求,采取虚与委蛇、敷衍应付的态度,为此赵武灵王大为光火。此时,赵国占

  • 把妻妾和三万妇孺当军粮,安史之乱大唐英雄张巡坚守睢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安史之乱张巡死守睢阳,张巡死守睢阳的电影,张巡死守睢阳是今天哪里

    张巡生在唐中宗年间,算是个“富二代”,不过他并不是个纨绔子弟,而是一个上进好学的三好青年。到安史之乱爆发时,47岁的张巡在真源县做县令,安禄山大军声势浩大,几个月时间,就攻陷了洛阳和长安。河北、河南也相继陷落,安军所到之处,唐朝的地方官员望风而降。这个时候,张巡并没有像其他县令那样轻松的选择投降,然

  • 解密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上官婉儿的祖父因为站错队,被武则天抄家问斩,年幼的上官婉儿随母亲沦为官奴。理论上讲,上官婉儿与武则天有着血海深仇。但是,结果却是武则天发现上官婉儿,并重用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忠心于武则天。这看似不合逻辑的事情,实际上背后有着很多权力的角逐。当武则天发现上官婉儿的时候,婉儿年仅14岁。我相信武

  • 长达369年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中国力量分散并持续内斗之时,北方少数民族力量趁机南下。氏族力量集团为了壮大自己力量,纷纷与少数民族发生经济联系。内忧外患之下,少数民族渐趋南下。公元317年,王室被迫东迁至建康——东晋开始。西晋势力在北方全面撤退之后,于是在北方,各身份更加复杂的氏族力量粉墨登场,他们或依世族大姓的支持,或部分地

  • 蜀道难!秦国入蜀却仅用一年,看最弱苴国如何为大秦创造天赐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在战国时期,巴蜀之地,便是中原各国眼中的蛮荒小邦,偏于一隅。他们不好进去,更不会将其放在战略版图上。只有秦国,尽收巴蜀,为之后一统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难么如此艰险的蜀道,如此易守难攻的地方,秦国是怎么凭借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全部拿下的呢?实在是天赐良机摆在眼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