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道难!秦国入蜀却仅用一年,看最弱苴国如何为大秦创造天赐良机

蜀道难!秦国入蜀却仅用一年,看最弱苴国如何为大秦创造天赐良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28 更新时间:2024/1/18 21:52:13

所以在战国时期,巴蜀之地,便是中原各国眼中的蛮荒小邦,偏于一隅。他们不好进去,更不会将其放在战略版图上。只有秦国,尽收巴蜀,为之后一统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难么如此艰险的蜀道,如此易守难攻的地方,秦国是怎么凭借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全部拿下的呢?实在是天赐良机摆在眼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var1]

秦国入蜀两大关

秦惠九年,秦国朝堂上开展了一场大辩论,辩论的中心问题就是,先攻韩还是先伐蜀。韩国是秦国东出的必争之地,但是巴蜀之地,也是秦国错过就很难再等到的一次良机。

最终,秦国的选择是先拿下巴蜀之地,巴蜀之地在后面,也确实为秦国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可是在当时,做出这个决定,还是需要很长远的战略眼光的。

因为秦国军队入蜀,有两大难关,一是过秦岭,二才是入巴蜀。先说过秦岭,在当时,有五条路可以选择。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

这五条路,路路艰险。其中,又以子午道和傥骆道为最,根本就算不上道,狭隘险峻,不适合大部队行进。若走祁山道这条路,秦国需要从陇西高原南下穿越秦岭,而此时秦国已经迁都咸阳,若是从此处行军,战线过长,物资输送困难,道路也并不平坦。

褒斜道倒是入蜀最短的道路,还有一半的水路,但是南半段水流湍急,不能行船,其中更是很多河谷,容易出现无路可走的情况。只有陈仓道,顺着嘉陵江,无论是军队还是物资,相比起来,都更容易入蜀一些。

只是陈仓水路入蜀最关键的路段,掌握在巴蜀政权之一的苴国手里,将秦国南下的路挡得死死的。想要入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但为什么说是天赐良机了,因为苴国主动求到了秦国面前,主动请他们出兵,陈仓水路,便可畅通无阻。

[var1]

再说第二关,入蜀。自古以来,入蜀有三条道,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荔枝道是后来唐朝,为了给贵妃运荔枝整修之后,才通畅起来的,秦国入蜀根本就没有这条路。

米仓道因为横跨米仓山,同样是一条艰险的道路,所以最好的选择,便是金牛道。自古以来所说的蜀道难,真正感叹的也就是这条金牛道。尤其是葭萌和剑阁两道关口之间的这段路,最为艰难。

秦国想要大部队入蜀,并且有充足的后勤保证,就只有从陈仓出秦岭,再走这条金牛道。并不是说这个路线就有多么好,只是在所有不好之中的最优选择。

若是秦国主动想要通过这条路进入巴蜀,那是十分艰难的。且不说路难,就说葭萌和剑阁这两道关口,巴蜀政权只要派少量士兵封住,就算是秦国,也只能望关兴叹。

但好巧不巧的,这两道关口,同样掌握在苴国手里,只要秦国同意,那是真正能够很轻松就长驱直入。那么苴国,为什么要给秦国提供便利,引狼入室呢?

[var1]

小国也有大梦想,天赐良机

战国时期的巴蜀之地,一共有三个政权。其中最强的,便是蜀国,领导圈子在成都平原一带,经济条件、人口、土地,都是最好的,所以国力也是最强。其次便是巴国,都城是如今的重庆,因为山地多一些,又有楚国这个强敌,所以国力比之蜀国,要差很多。

而其中最弱的政权,当然就是苴国了。他本来是和蜀国同宗,后面分得北部的土地,发展成了苴国,本就要弱一些。再者四川北面,最是贫瘠,所以苴国一直都没有很好的发展。

苴国一直都靠着祖上的关系,跟着蜀国混,也还不错。只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权,一直给别人当小弟,肯定不愿意,苴国还是想靠自己的力量强大起来。

苴国开始和巴国有了联系,也因此直接和蜀国闹掰了。巴国和苴国便决定联合起来,干掉蜀国。但是以当时蜀国的国力来说,苴国和巴国就算联合,也不一定会对蜀国造成什么威胁,可能自己还被灭掉了。

两家一合计,最终找到了秦国,希望秦国能够出兵,帮他们灭掉蜀国。天赐良机,由巴蜀的两大政权,亲手奉上。

[var1]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秦国朝堂之上的辩论,主要是两个人的,一个是秦国宰相张仪。他赞成攻韩,进而出九鼎,挟天子以令诸侯。张仪认为,这才是成就大事业。

而主张攻蜀的,则是秦国的大将司马错,他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巴蜀乃富庶之地,且面积不小,可以使秦国拓土扩疆,国力增强。二,蜀国乃蛮夷番邦,攻蜀,其他国家不会干预,而东进六国必会联手抗击。

三,巴蜀虽大,但是三国之间尽是山川险阻,没有军事斗争经验。只要秦军能够进入巴蜀之地,对付他们,就跟用牛刀杀鸡一般容易。苴国大开方便之门,天险不再是问题,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当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秦惠文王最终决定按照司马错所说,攻蜀。最终的结果不难预料,一旦过了葭萌、剑阁两道关口,那么四川盆地,便是长驱直入。

秦军入川之后先灭蜀国,再灭苴国,最后以水路东进,很快就灭掉了巴国。仅仅一年的时间,整个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全都被秦国收入阆中。

[var1]

巴蜀之地最大的军事优势

兼并巴蜀之地后,秦国国土面积成倍的增长,而且还是十分肥沃的川西平原之地,所以国力也是成倍的增长。

然而巴蜀之地提供给秦国的,可不止是强大的后勤供应,还有军事优势。巴蜀之地位于汉江、长江上游,在那个年代,水路可以说是最好的运输路了。自此,秦国已经不止有崤函之固,更是占尽南方上水优势。

楚国这个最强的对手,在此时就已经失了先机。就在秦兵巴蜀三十年后,司马错就通过这两条水路杀楚国,打得楚国迁都求和、苟延残喘。

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国一统六国,巴蜀之地功不可没。天赐良机前,秦国也抓住了机会。当然,也许错过这一次,秦国还是会统一六国,还是会拿下巴蜀之地,但是付出的代价,绝不会像如今这般简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六国,谁的功劳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第三 大将蒙恬,轮军事才能,蒙恬绝对拥有大将之风,镇守西域,西域戎狄不敢踏入中原半步,几场硬仗打下来,西域部落听到蒙恬的名号就瑟瑟发抖,也是最早追随嬴政的亲信,所以不论是军事才能,还是忠诚度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也正是这方面原因,嬴政在东征的时候,才放心的把西北的防御交给他,蒙恬也没让嬴政

  • 李治为何把亲妹妹以皇后礼下葬?千年之后,谜团揭开实在是不光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上世纪90年代,考古学家在翻修李治的昭陵时,意外发现了李治妹妹新城公主的墓葬。在发掘新城公主墓时,专家意外地发现,这位公主的墓葬规格居然与皇后等同,更诡异的是,墓葬中的壁画上的侍女居然都没有脸部。专家发现,墓葬壁画上的侍女图案像是人为故意破坏的结果,这位新城公主的身上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作为公主的她

  • 李建成曾下毒给李世民,为何李世民没被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李世民在回府之后捂着胸口痛苦不已,连续吐血三升,事情传到了李渊的耳中,只淡淡的说了一句“秦王不善饮酒,太子以后少与秦王饮酒”这样的话,正因为太子的迫害,才导致了李世民最终发动了玄武门事变。其实大家只要想一想,就知道这件事情的虚构成分了,如果李建成真的要置李世民于死地的话,为什么偏偏要邀请他到自己

  • 赵武灵王之左右秦嗣:欲图控制秦国,梦想称霸乃至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一向身体强健、力大无穷的秦武王突然意外地死了!秦武王重武好战,功绩卓著,刚刚继位三年,就对内设置丞相、修改田律、疏浚河道,对外平定蜀乱、攻取宜阳、直逼洛阳。可是,年仅23岁,并且身体强壮、力大无穷的秦武王,为何突然暴亡了呢?这还要从秦武王身体强壮、力大无穷的身体特点说起。公元

  • 狄仁杰当面让武则天戒色,面对这样的尴尬武则天是这样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虽身为女帝,但是她是人,人就有七情六欲,其中就有淫欲。下面我们来说说武则天的几大男宠。薛怀义:其本名冯小宝,在洛阳经商,因为他跟千金公主的侍奉有暧昧,后被千金公主介绍给了武则天。沈南蓼:他是一位御医,因为中年的沈南蓼温和体贴,所以后被武则天恩宠。张易之兄弟:即张易之和张昌宗,他俩属世家子弟,宰

  • 赵太后骂:“谁再说让我儿子当人质,我吐他一脸!”-读战国(59)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文/松鼠爸爸[var1]赵孝成王赵丹前266年,在位33年的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丹即位,是为赵孝成王。这个时候正是秦昭襄王启用范雎为相后、实施“远交近攻”的疯狂收割期。赵国与秦国的距离,仅次于韩、魏两国,也不幸成为秦国的重点攻击对象。赵丹即位的第二年,即前265年,秦国进攻赵国,一下子拿下三座城,赵

  • 一代贤相姚崇和宋璟为何成了短命宰相?唐玄宗:“姚崇诡诈,宋璟卖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姚崇和宋璟的关系图,姚崇宋璟唐玄宗,姚崇与唐玄宗的故事

    不过,相对于“房杜”的一致美誉,“姚宋”则争议颇多。姚崇留下了为人诡诈、排除异己的诟病,宋璟留下了性情刚猛、卖直求名的把柄。一个盛世王朝的开创,少则十年八年,多则一两代人,而姚崇和宋璟担任宰相的时间,加起来也才七年(姚崇3年,宋璟4年)。这么短的时间,就能与 “春蚕吐丝”二十年的房玄龄、“死而后已”

  • 揭秘为何唐朝会有众多外国人聚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要讲的是为何唐朝会有众多外国人聚集?唐朝时期,中国境内聚集了很多外国人。不但有阿拉伯人、波斯人、栗特人,还有日本人、新罗人等等,唐代的长安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会。扬州、广州等地也都聚集了大量外国人。唐朝末年,居住在扬州的外国商人已经达到了数千人。为什么当时的唐朝会聚集着这么多的外国人?综合各

  • 资粮改道、陈郑遭殃-辕涛涂和申侯所导致的齐桓公撤军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申侯与齐桓公,魏齐争霸的历史故事,齐桓公进攻楚国的两条理由

    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夏秋之交,齐国和楚国经过一系列军事对峙、外交谈判后,终于以‘召陵之盟’的形式,各自表述了己方的意愿,然后名义上达成了一致,将一场即将发生的危机暂时消弭于无形中。楚军停止了继续向召陵开进的军事行动,齐桓公也率齐军及诸侯联军从召陵撤军回国;齐、楚两国之间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

  • 日本遣唐使团,推动唐朝文化辐射四方,更是中日文化沟通的桥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最杰出的使者,唐朝历史完整版

    引言: 唐朝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制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都空前繁荣。此阶段不仅延续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优秀文化,还巧妙融合了南北方各族的文化精华。其发展态势,颇有些“海纳百川”之势。而持续了两百多年的日本遣唐使团访华交流,也使得此阶段成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