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该不该割地给秦国?赵国: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赵国该不该割地给秦国?赵国: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97 更新时间:2024/1/17 16:41:56

上一讲谈到,白起已经稳稳占据了上党全境,下一步就要直扑邯郸了,韩、魏两国赶紧派出名嘴苏代,到秦国走应侯范睢的门路,终于说服秦国停战议和。

于是.韩国割让了垣雍,赵国割让了6座城邑,国际局势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期。那么问题来了:最该为议和操心的赵国怎么一点都不积极,只看到韩、魏两国着急上火呢?

事实上,赵国不但没闲着,还是最上心的一个,只是《资治通鉴》缺载而已。

[var1]

从《战国策》的记载来看,赵孝成王很有担当,亲赴秦国求和。赵孝成王不会不知道楚怀王的前车之鉴,但国家存亡之际,非得迈出这一步不可了。秦国扣留了赵孝成王,这才答应跟赵国议和。

说起赵孝成王的担当精神,不得不提到他对赵括家族的处置态度:当初既然答应了赵妈妈,那就说到做到,不搞连坐。这就意味着,赵孝成王自己要担上一个用人不当的名声。长平之战的惨状,似乎让这个年轻人迅速成熟起来了。

至于秦昭襄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胜利来得太陡,有点志得意满,很想改变一下秦国的国际形象,所以在议和的框架协议谈定之后,竟然放赵孝成王回国了,只留下赵国大臣赵郝继续商谈领土交割的具体事宜。

赵孝成王总算有惊无险,顺利归国,准备依据合约向秦国割地,《资治通鉴》正是从这里讲起的,说虞卿又来提意见了:“大王您觉得秦军为什么撤走了呢?是因为打不动了,必须回去休整了呢,还是虽然能打,但因为心疼您,所以才不打了呢?”

赵孝成王答道:“秦国打起我们赵国来,真是不遗余力啊,现在之所以撤军,肯定因为打不动了呗。”

[var1]

虞卿说道:“对啊,那您现在割让土地,不是等于帮着秦国来打自己吗?等到来年秦国再打过来,您还能拿什么退敌呢?”

虞卿的意思是,既然秦国已经撤军了,那我们就不必遵守条约了。反正不管我们的态度是亲秦还是抗秦,秦国都会处心积虑来打我们,我们做事之前只要把利害关系计算清楚就可以了,没必要在意什么条约义务。

话虽然在理,但赵孝成王毕竟是个贵族世界里长大的年轻人,对背信弃义这种事显然还有几分心理障碍,一时间举棋不定。这种纠结特别具有典型意义,因为古往今来,上到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都会面临这样一种困境,那就是被狗咬了之后,该不该反过来咬狗一口?或者说,一个普普通通的好人该怎么对付流氓?

自己如果不去突破道德底线,用流氓手段反制流氓的话,那就注定斗不过流氓,但如果不想吃亏的话,感觉自己会变成跟流氓一样的人,实在是心有不甘。这种局面,真正符合“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只有圣人和流氓才不纠结——圣人不介意拿高尚当自己的墓志铭,流氓也不介意拿卑鄙当自己的通行证。秦国不纠结,但赵国纠结。

[var1]

正在这个时候,楼缓站出来反驳虞卿了。

楼缓早在赵武灵王时代就已经是赵国重臣了,还在秦国当过总理,是赵国亲秦派当中资历最深,威望最高的一个。那么问题来了:以楼缓的背景,如果就这样直截了当地反驳虞卿,难道就不怕沾上嫌疑吗?

所以站在楼缓的角度,发表意见之前一定要把嫌疑撇清。事实上楼缓正是这么做的,只是被司马光删掉了。当我们回到《战国策》,就会发现楼缓别看岁数大了,依旧能说会道。那个时代里,能够纵横职场的人物不论是正是邪,是忠是奸,首先都得是话术大师。

楼缓先拿古代贤人举例,说在孔子的时代,鲁国大夫公甫文伯病死了,他这一死不要紧,竟然有16名女人为他殉情自杀。公甫文伯的母亲听说之后,坚决不去参加儿子的葬礼,理由是这样的:我家这孩子,当年大贤人孔子被逐出鲁国的时候,他不去追随,而今他死了,却惹来一群妇女追随他去死,可见他对贤人很冷淡,对女人很痴情。

事情讲完了,但这跟楼缓有什么关系呢?楼缓解释说:这番话出自一位母亲之口,人们会称道她是一位贤母,但如果出自其他女人之口,人们只会觉得她心怀妒忌。而自己才从秦国回来,跟秦国的瓜葛很深,如果赞同向秦国割地,就怕被赵王误认为自己帮秦国说话,但如果不赞同呢,那就不是真话了。

[var1]

楼缓拿这番话撇清了自己立场上的疑点,取得了赵孝成王的信任,接下来就是和虞卿之间的激烈论战了。这场论战打得昏天黑地,《资治通鉴》删繁就简,只抓要点,楼缓观点里的核心内容可以这样概括:

天下列强都是趁火打劫的坏蛋,如果他们看到秦赵关系恶化,就会跟秦国一道欺负赵国,把赵国瓜分掉,而如果赵国赶紧割让土地给秦国,这既能安抚秦国的贪欲,又能让列强疑心秦赵关系已然向好,赵国也就安全了。

虞卿的反驳意见是:

真要这么做,就等于在国际社会上高调示弱,以后赵国的形象就变成软柿子了,安全还从何谈起呢?再说了,不向秦国割地,不等于不割地,咱们可以割让6座城邑给齐国嘛,积极主动地寻求赵齐联盟。

齐秦之间有深仇大恨,咱们只要向齐国示好,齐国巴不得跟咱们赵国建交。反正咱们原本就要拿出6座城邑的,不给秦国给齐国并没有增加成本,但换来的好处就大得多了。

[var1]

大王您只要放出这个风声,秦国马上就会派使者带着厚礼赶赴邯郸,这就不是我们赵国努力向秦国求和了,而是秦国努力向我们赵国求和了。赵国变被动为主动,秦国变主动为被动。这样一来,韩、魏两国也会高看我们一眼。

这番话终于说动了赵孝成王,随即虞卿亲自领命,东行齐国,商量割让土地和联合抗秦的事情。果然,还没等虞卿返回赵国,秦国的使者就已经到了,一切真的就如虞卿所预言的那样。

楼缓很没面子,灰溜溜离开了赵国。赵孝成王拿出了一座城邑来封赏虞卿。

虞卿一步落子,瞬间逆转全局。所以当刘向编撰《新序》的时候,把这段内容采入了“善谋”的题目之下,还有评语说:“虞卿之谋行而赵霸,此存亡之枢机。”

那么问题来了:秦国和齐国之间哪来的深仇大恨呢?凭什么赵国一向齐国示好,齐国就能忙不迭地联赵抗秦,给秦国造成了天大的压力呢?这种事情明明子虚乌有,更何况齐王建时代的齐国不但国力大减,雄心壮志更是荡然无存了,虞卿的计谋根本就没有成立的基础嘛。

所以,虞卿和楼缓的这番论战,内容不知道被添了多少枝,加了多少叶,有着极大的夸张成分。事实上,当秦国发现被赵国耍了,说好的割地竟然不作数了,哪里会有什么好脾气呢,很快就来兴师问罪了。更何况应侯范睢的仇家魏齐还躲在平原君家里,这笔账到现在还没算呢。

[var1]

魏齐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而在赵国这边,长平之败惊魂稍定,君臣上下马上就进入了同仇敌忾的模式,向秦国割地这个选项已经很难被摆在台面上公开讨论了,秦赵两国接下来只会发生你死我活的鏖战,不死不休。

新一轮的合纵出现了萌芽,赵国拿出灵丘封给楚国第一实权人物春申君黄歇,向楚国伸出了合纵的橄榄枝。这一时期的山东六国,国力都已经大不如前了,凡是和秦国接壤的都被秦国打成了重伤,没和秦国接壤的都在互殴当中伤筋动骨,如果再不联合起来,就只能沦为秦国的盘中餐了。

但是,即便到了这种处境,联合依然举步维艰。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下一讲再谈。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帝宣布:朕死后所有妃嫔殉葬,这一妃留下,还有用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1389年,朱元璋驾崩,他留下的一封遗诏,对宫中的嫔妃和宫女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而对于一个其中的一个嫔妃,却是大舒一口气,逃出了生天,遗诏的大致意思是这样:“朕死后,所有嫔妃一律赐死殉葬,除了美人张玄妙。”遗诏一出,所有嫔妃都哀号不断,心如死灰,而在这所有人中,美人张玄妙却又为什么能够逃过一劫,

  • 长平之战中,赵王没有把廉颇换成赵括,白起也不上场,赵国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上一讲谈到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决定临阵换将,派赵括接替廉颇。消息传到咸阳,秦昭襄王立即做出反应,同样玩了一手临阵换将,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担任主将,原主将王龁降为副将,同时在军中严令:有泄露武安君为将者,斩!这样一来,从双方指挥官的分量来看,强弱之势已然逆转。更要命的是,赵括上任大张旗鼓,白起上

  • 南宋统帅张浚发布攻金檄文,命权永兴军路经略使吴玠收复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仙人关之战,是什么神兵劲弩让金兀术心惊胆裂? 转载 2022-09-17 13:09文史视界 公元1134年(南宋绍兴四年),金军统帅完颜宗弼挟富平之战的赫赫威势,以十万大军向扼守仙人关的南宋军民发起了总攻,他相信,凭借着手中精锐的女真勇士,拿下仙人关似乎已然胜券在握。此时驻守仙人关的守将吴玠,

  • 宋史记载岳飞大败伪齐军之战,却未提郾城、朱仙镇大捷,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方芳谈历史2023-02-01 15:56吉林生活领域创作者已关注1130年4月,金军统帅完颜宗弼(金兀术)率军攻打建康(今南京),怯懦愚昧的宋将杜充率部叛变降金,只有部将岳飞一人不愿降,带所部兵马离开杜充,开至广德(今安徽宣城广德)一带,与金军鏖战,取得了好几次胜利。史载,岳飞在建康郊区牛头山设下

  • 赵国君王谱,赵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国历代君王顺序表,赵武是赵国创始人吗,赵国人口

    赵国是战国时候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从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22年灭亡,本期视频主要讲,赵国立国前的领袖,立国后的君主,在位时间和事迹。[var1]秦国和赵国共同的祖先就是蜚廉,而秦国的祖先是蜚廉的大儿子恶来,赵国的祖先是蜚廉的小儿子季胜,秦赵两国国君都姓赢姓,这个姓氏来历可追溯到大禹治

  • 水浒传十大高手排名:鲁智深勉强挤进前十,谁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水浒传十大高手排名,武松大战鲁智深第二集,鲁智深六句诗

    相信大家都知道鲁智深吧,以他的武力值才勉勉强强挤进前十,所以谁又是当之无愧的战斗力天花板? 武艺高绝,鲜有对手 从后往前说吧,这排行第十的就是花和尚鲁智深!这位人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力大无穷,从他倒拔垂杨柳的这个行为中就能看出。鲁智深路见不平,打死了欺男霸女的镇关西。虽说此举是为民除害,可他到底还是杀了

  • 三国被评价为“勇冠贲育”的人只有三个,都是魏国的,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程昱有人认为,程昱是一个谋士,和“勇冠贲育”扯不上关系。实则不然,程昱不只善于出谋划策,还是一个将领,一个非常善于防守的将领。公元200年,袁绍十万大军驻扎在黎阳,即将南渡,第一个被攻击的曹营城池是鄄城。此时鄄城守将是程昱,他只有七百士兵,情况万分危急。曹操得知情况后,也感到非常着急,于是派

  • 清平乐:皇子接连早亡,赵祯悲痛欲绝哭晕在丹姝怀里,晚年被逼立储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平乐赵祯生病,清平乐里曹丹姝和赵祯的结局,清平乐曹丹姝跟赵祯后来相爱了吗

    电视剧《清平乐》正在热播中,苗心禾生产在即,众人纷纷都以为这将是官家的第1个皇子,吕夷简更是打的一手好算盘,早早为结交做了铺垫,没曾想生下来是个公主,苗心禾顿时有点自责,赵祯却反倒很高兴,把小公主放在心尖尖上疼,一心想让她做大宋最快乐的姑娘。结果群臣却拿他没有皇子做文章,进谏赵祯选宗室子弟入宫当皇嗣

  • 秦国的赏罚规则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主张法家思想,有功终不得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治国思想的变化,战国封君和封侯区别,古代封侯享受什么待遇

    上一讲谈到老将王翦的一句牢骚,说为嬴政做事,“有功终不得封侯”,那么问题来了:嬴政明明着力清洗着吕不韦的余毒,向着商鞅缔造的秦国传统回归,为什么偏偏在斩首授爵的问题上竟然有点延续吕不韦的风格,以至于高级将领很难再通过军功博取最高爵位了?秦国肯定发生了什么,但《资治通鉴》没讲。在《史记》的记载里,就在

  • 张贵妃为嫁官家闹绝食,宋仁宗保护欲飙升,亲自喂爱妃喝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她用三天的绝食成功引起了皇上的怜惜,保护欲爆表的宋仁宗果然很吃这一套,拿着小碗亲自喂张妼晗喝粥。从小就活在大娘娘掌控中的皇上,对于权力有着无限的渴望,可是无奈自己所处的位置,有太多的身不由己,看似所有人都对自己唯命是从,可是他却更像是傀儡一般,所走的每一步都被精心设计,所以循规蹈矩的曹皇后,在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