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从翰林院辞职,唐玄宗为什么不挽留他呢?

李白从翰林院辞职,唐玄宗为什么不挽留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19 更新时间:2024/1/17 2:47:29

看这情形,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李白理所当然地成为,宫廷里皇帝身边的又一个大红人啊!可偏偏这个时候,李白想辞职了,而唐玄宗又爽快地答应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其中的原因。

我们知道李白非常想进京,实质上就是想从政,从政干嘛?去实现他的“济苍生,安黎民”的理想呀。

但等到经过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进京来到皇帝身边之后,李白才明白,当今皇帝只把他当做一个文人,说白了,就是只把他当做一个弄臣来赏识的。

这让李白非常失望,才看清楚现实之后,李白毅然决然辞职离开。

而唐玄宗呢,也很快就批准了,可能有人要说,唐玄宗既然高看李白,这时候为什么不挽留一下呢?是不是像人们说的那样,是因为杨贵妃和高力士两个人进谗言了呢?

我觉得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蒙曼教授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我们不妨先看看她是怎么说的。

蒙曼教授认为,说李白因为得罪了杨贵妃和高力士而被唐玄宗疏远,而导致仕途不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首先,说说高力士这个人物。一般人都认为李白戏弄高力士,让他给自己脱靴子,因而得罪了高力士。

这件事的最早记载,是在唐朝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里,原文是这样的:“李白名播海内,玄宗于便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若霞举,上不觉忘万乘之尊,因命纳履,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势,遽为脱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李白名闻天下,所以唐玄宗召见了他。一见他仙风道骨的样子,唐玄宗不由得忘记了自己尊贵的身份,赶紧请他坐下。

但唐朝人是席地而坐的,穿着靴子坐下就不方便了。所以,这时候李白就抬起一只脚,对高力士说,你帮我把鞋脱掉了吧。高力士一看李白的架势,吓坏了,乖乖地替李白脱掉了靴子。

高力士脱靴

如果这个事是真的话,要是我们是高力士的话,也会觉得很难堪,找个机会整一整李白。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但问题是,到底有没有李白让高力士脱靴这件事呢?

这件事,虽然说戏曲、小说上都这么写的。但是它是不是真事,还真的需要好好考量考量。

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一个爱自我标榜的人,他最喜欢向别人宣传自己的傲气了。如果说,他真的做过这样蔑视权贵的事情的话,他一定会在自己的诗文当中写出来的。

可是这件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李白的诗文作品里,看到任何一点点的蛛丝马迹。

还有,就是这件事情本身就值得怀疑。为什么呢?高力士是什么人啊?高力士在当时可不是一般的宦官,他是左监门卫大将军,正三品官。

他是唐玄宗的心腹。有一次,唐玄宗曾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力士当值,吾寝乃安”。

皇帝说:高力士值班的时候,我睡觉才踏实。唐玄宗对高力士的倚重,从这段话里略见一斑。

如果李白敢这样侮辱高力士的话,别说高力士不能接受,唐玄宗第一个就不能接受。所以真有这样的事,唐玄宗怎么还会对李白那么好呢?

我们再看一看高力士这个人,他在唐玄宗时代,可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物。不但有政治头脑,他还有政治影响力。

高力士本人,为人谦虚谨慎又非常地低调,所以当时的人对高力士,基本都是正面的评价。

李白是一个傲岸不羁的人,但李白可绝不是一个荒唐的人。他不会糊涂到去侮辱,这样一个在大家心目中很正能量的政治人物的。

所以说,李白让高力士给自己脱靴子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不可能存在的。既然李白没有侮辱过高力士,那高力士诽谤李白,唐玄宗听信谗言,就不让他当官了,这样的说法就没有根据了。

我们再看看,杨贵妃会不会因为李白写了“可怜飞燕倚新妆”这样的诗句,把她比成赵飞燕而记恨他呢。

这就更不可能了。因为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她是因为长得漂亮又擅长歌舞而被选中,后来慢慢地做到皇后的。

拿一个皇后比杨玉环这个妃子,那是高看了杨玉环,不是贬低她,是夸赞她。

在唐朝人心目中,赵飞燕,就是一个大美人的形象。而不像宋朝以后的人,一说起赵飞燕,首先想到的是红颜祸水。

当时人们对赵飞燕的形象是十分认可的。所以,杨贵妃听到李白拿赵飞燕和她比,她高兴都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生气呢?她还要在皇帝面前诽谤李白,不让唐玄宗给李白升官呢?

赵飞燕

那为什么大才子李白要辞职,唐玄宗并不挽留他呢?

首先是因为李白的身份。

李白进入翰林院,只不过是个翰林待诏。他只不过就是一个文学侍从。唐玄宗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才。

多一个李白不多,少一个李白不少。李白在旁边固然风雅,但是没李白在旁边,皇帝也不损失什么。一句话概括就是他不重要。

还有就是因为李白的性格。

李白太爱喝酒了,他在《赠内》这首诗中这样写到:“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他是对妻子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的烂醉如泥。你虽然是我李白的妻子,但你跟那个东汉太常妻子有什么区别呀。

太常是官名,掌管天子的礼乐祭祀等事务。这几指的是东汉时周泽。他嗜酒如命,又好斋戒,常常因卧病、斋戒不回家,他的妻子怜惜他年纪大了,前去看望他,他勃然大怒,径直把妻子送到诏狱谢罪。

从这首诗中,我们就能看出李白的生活常态。

到了长安之后,他又新交了几个酒友,喝酒就更加没有节制了。他的酒友都是哪些人呢?诗人杜甫给总结了一下,《饮中八仙》里提到他们的名字: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这八仙各有各的特点,像李白,他的特点是什么呢?杜甫形容得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说李白,他得喝了酒才能写出好诗来,所以他干脆整天呆在小酒馆里,晕晕乎乎的,喝完了写,写完了再喝。就是皇帝召见他,也不管用,他死赖着就是不走。还口口声声说:臣子我可是酒中的神仙,我不用受你世俗的皇帝管教。这样的人,皇帝能忍受得了吗?

饮中八仙

还有,就是人喝了酒,容易管不住自己的舌头。

在皇帝身边工作,保密原则那是最重要的。可像李白这样经常喝酒,而且一个就得喝多的人,你能指望他保什么密呀。他只要知道的,都敢往外说。这样的人长久留在身边,对于皇帝来说多不安全啊。所以李白一提出辞呈,唐玄宗立马就顺水推舟答应了。

不过我们不能不说唐玄宗真的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批准李白的辞职,但不是直截了当,就让李白卷铺盖走人,而是“赐金还山”。

就是给了李白一大笔钱,让他回去,过那种自由自在的神仙生活。从这一点来看,唐玄宗做得也算是潇洒大方。

在这次辞职事件当中,诗人辞职,那是辞出了文人的风骨;皇帝赐金,那是赐出了天子的温情。对于这两个人而言,这都是最为体面的结局了。而这一时刻,距离李白进长安入翰林院还不到三年的时间。

从李白进翰林院进而又出翰林院的这个过程,我们应该怎么评价唐玄宗和李白君臣呢?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唐玄宗在那个时候,确确实实是想求才,正是因为唐玄宗对于文化艺术人才,确实是有赏识之心的。所以在天宝年间的长安,才会人才会荟萃,那真是百花齐放。

那个时期诗歌方面,除了有诗仙李白,诗狂贺知章,诗佛王维,还有诗圣杜甫;书法方面有草圣张旭;绘画有画圣吴道子;音乐有歌唱家李龟年,还有舞蹈家公孙大娘等等。

大唐的文化天空可谓是群星璀璨。但我们也要知道,唐玄宗是把这些人当作文艺人才来赏识的,而不是当做政治人才来赏识的。

唐玄宗是希望他们能在自己身边活动,但是并不希望把他们培养成像张说张九龄那样文人型的政治家。

皇帝的期许变了,这对于像李白这样的有政治抱负的文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

但是我们按照另外一方面来看,像李白这样的文人,虽然说他们有志向,有抱负,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政治家的历练,所以还不具备政治家应有的素质。

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并不能真的担负起什么政治责任。在唐代,文人们都朝文艺方面去转型,这对于李唐的政治而言也是一场悲剧。

更多文章

  • 人大校长和开国大将曾追随黄兴参加黄花岗起义?历史比戏剧更抓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屹立于广州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是纪念反清起义的地标,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次起义中有两个人仅以身免,否则就可能是“黄花岗七十四烈士”了,这两位“预备烈士”,一个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将,一个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看到这个题目,估计不少朋友会以为老萨感染了——要不是中了,这人怎么会说胡话呢?黄花岗起义,是1

  • 李世民“以弓喻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非常理性、克制和谨慎的帝王,在读历史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能感受到这一点。他还善于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跟政治治理联系起来,探求规律,寻找共通之处,不断自我提醒,在为政方面,始终保持一个小心翼翼的状态。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

  • 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伪君子”!细节还原历史上最真实的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能够登基,全靠他的两面性。胤禛在做皇子的时候,能够“掩短显长”:显现长处时,诚孝皇父、友爱兄弟、勤勉敬业。而把他的短处残忍苛刻、猜忌多疑、虚伪急躁掩盖起来,特别是把自己贪图天位的想法隐藏起来。九子夺嫡中,很多皇子的能力都比他强,但胤禛却成为最后胜利者,不得不说,他的两面性格是取得皇位的重要秘诀,

  • 李世民为什么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李世民晚年后悔玄武门之变了吗

    李世民李世民为什么要发动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武德九年6月,在唐朝都城长安玄武门附近发生了一场Z变,秦王李世民杀死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血腥的争变结束后,唐高宗李渊封李世民为太子,最终将皇位禅位给了他。唐太宗李世民究竟为何要发动争变,又为何将自己的亲兄弟赶尽杀绝呢?其实,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早

  • 乾隆误信皇后和侍卫有染,低调处决凌云彻,历史真实描写极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由原著改篇的清宫剧《如懿传》即将接近尾声,由周迅饰演的皇后如懿与霍建华演出的乾隆皇帝,感情越走越远,两人情谊早不复年少时恩爱,剩下仅是猜忌怀疑。乾隆误信皇后和侍卫凌云彻有染,凌云彻遭贬为太监。但是皇上疑心难消,凌云彻天天被用刑,最后海兰以如懿的名义赐死凌云彻。暖男凌云彻,最初以冷宫侍卫登场,因仕途低

  • 杜牧爱而不得,被高官之弟强娶入门,歌姬张好好何许人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好好和杜牧,张好好写给杜牧的诗,张好好书法真迹

    婚后,周舍却对宋引章朝打夜骂,逞凶肆虐。原来,周舍是看上了宋引章多年来积攒的珠宝,才会迎娶她。与宋引章情同姐妹的赵盼儿知道后,从周舍手中智取出休书,将宋引章救出火海。由《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改编而来的热播剧《梦华录》,一样有着类似的情节。和原著不同的是,在《梦华录》中宋引章身边,多了一位歌姬张好好。她

  • 乾隆眼中的白月光—富察皇后,历史上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眼中的白月光—富察皇后,历史上是怎样一个人?虽然作为一个皇帝,后宫女人少不了,但乾隆的“白月光”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富察皇后。乾隆皇帝爱富察皇后,更是曾密立俩人的儿子永琏为太子。 乾隆元年年七月初二,他把谕旨藏在“光明正大”匾额的后面。 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有望“布告天下,明正储贰之位”。 没想到

  • 乾隆后宫有众多女人,但嫔妃都有一个相同点,将乾隆性格暴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世人都说,乾隆皇帝这一生中最爱的人就是富察皇后了,即便是如此,他也不会只将全部的爱专注于一个人身上。其实在乾隆皇帝的后宫中,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每一个嫔妃都长得特别的漂亮,的确也有长得非常漂亮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嫔妃都长得如此的漂亮。大多数嫔妃都不是那种身材比较妖娆,也不是特别漂亮的女子,之所以

  • 杨贵妃说:李白,大唐有了你才是真的了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贵妃与李白真实历史,李白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李白说杨贵妃的诗最经典的一句话

    一袭白衣,醉眼朦胧,懒洋洋,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题诗时泪水盈。辛柏青将李白从激情昂扬进而变得迷茫的情感变化,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要知道,来到长安进入翰林院,是李白的人生鼎盛时期,也是他最失意的时候。李白的这段步入政坛的经历历时不到三年,唐玄宗就“赐金放还”,通常人们会把这个结局归结为:李白得罪了唐玄

  • 清朝最牛战将,身高2米,骆驼当坐骑,武器重130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十大顶级猛将,清朝士兵战斗力排名,清朝将军武功有多厉害

    周口沈丘县纸店居民中,有位大汉叫秦光甫的,身材高大魁伟,犹如铜浇铁铸一般,因为长得实在太高,秦光甫必须哈下腰才能通过鲷阳县的城门。秦光甫力大无比,常一担能挑四十捆高粱秫秆进城卖。当时条件有限,城内都是泥土地,又没有下水道,有次下雨后,集市上有辆大车陷进烂泥坑中,别人用了三头牛,也拉不出那车,好个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