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江红》真是岳飞写的吗

《满江红》真是岳飞写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78 更新时间:2024/1/2 22:16:42

《满江红》真是岳飞写的吗?

转载 原创 张宏杰公号 张宏杰讲历史 2023-01-27 10:12

#满江红

1

《满江红》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但是,近代以来,陆续有著名学者提出疑问,认为这首词不是岳飞所作。

第一个提出疑问的是著名语言学家,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院士余嘉锡(1884年——1955年)。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他详细考察了《满江红》的流传历史后发现,这首词最早出现于明代中叶嘉靖十五年(1536)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当中。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宋朝和元朝以及明朝前期,任何一本书中都没有记载过这首词。

我们知道,岳飞的儿子、孙子岳霖和岳珂两代人曾经花费大量心血,搜罗岳飞的著作事迹,“毕其心力”编撰了《金佗粹编》及《鄂王行实编年》两本书,但是这两本书都没有收录《满江红》。

这么重要且有名的一首词,何以从来不见于任何宋朝、元朝人的著作,沉寂数百年,突然出现于明中叶以后?这一点相当可疑。余嘉锡的结论是此词“来历不明,疑是明人伪托”。

余嘉锡提出的这一疑问引起了学术界巨大兴趣,接下来又有很多功力深厚的著名学者研究这一问题。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的著名学者饶宗颐(1917年——2018年)对这首词的历史再一次进行详细考证,他发现,余嘉锡先生的考证是有遗漏的,这首词最早并非出现于1536年,而是1455年,即明代景泰六年。这首词最早出现于书籍中并以岳飞署名,是从景泰六年(1455)袁纯的《精忠录》开始。不过这个年代仍然属于明中期,距岳飞去世,也已经三百多年了。

再接下来,学术界无数学者几十年极力爬梳,也没能找出早于1455年的关于这首词的记载。

不过,人们在元代杂剧中发现了一首与满江红非常相似的曲子。

元代杂剧《岳飞破虏东窗记》中有一首《女冠子》,唱词为:“怒发冲冠,丹心贯日,仰天怀抱激烈。功成汗马,枕戈眠月,杀金酋伏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言愁绝,待把山河重整,那时朝金阙。”

这支曲子和《满江红》有很多相同的字句,比如“怒发冲冠”,“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此外还有很多意思相似的字句,比如“把山河重整”和“收拾旧山河”,“朝金阙”和“朝天阙”。两相对比,《满江红》文辞更推敲,意境更高远。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满江红》一词,应该是明代人在这首曲子的基础上改出来的。

当然,《满江红》的“创作者”所“借鉴”的,不止这首曲子。《满江红》中的名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可能另有所本。南宋僧人晦庵曾作有一首《满江红》,其中有一句是“须知世事多翻覆,漫教人,白了少年头,徒碌碌。”

那么,这首词为什么会出现在1455年呢?因为在此前几年,明代历史上经常了一件空前绝后的大事,即“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蒙古人俘虏,在明朝上下激起巨大震荡。朱志远说,在明代“土木堡之变”后,“明人发愤而作”,在此基础上改写,因此这当是一首应时而作的时政词、悲愤诗。

自余嘉锡提出《满江红》真伪问题后,近百年来,学术界为此争论不休,很多著名学者参与到争论中来。

钱钟书认为是这首词假的。他在《容安馆札记》中说,他同意余嘉锡此词“来历不明,疑是明人伪托”的观点,并且认为,“伪撰者亦是高手”,融合了很多诗词,写成了这首《满江红》。比如钱钟书认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就是化用了乃胡世将《酹江月》中“空指冲冠发,栏杆拍遍,中天独对明月”。

著名词学家夏承焘认为,词中的“贺兰山”与岳飞事迹不符,岳飞伐金要直捣金国黄龙府,在今天东北吉林一带,而贺兰山在西北,当时属于西夏,不是岳飞用兵的方向。不过在明代中叶,西北宁夏一带是用兵重点,因此在明代这句“实在是一句抗战口号”。夏承焘认为,这首词是明代参与贺兰山一带战争的将帅或者幕府里的文人所作。

这首词在明代中叶出现后,也并没有特别流行。学者王兆鹏的研究结论是,《满江红》明代中叶出现后,并没有特别引人注目,收录此词的明代选本有2、清代选本有3,仅此而已,明清没有多少名人学者引用此词。直到民国时期,这首词被朱祖谋选入《宋词三百首》,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宋词”经典开始流传,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这是因为近代中国多灾多难,饱受列强的欺凌,人们呼唤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著名学者张政烺因此质疑说:“朱祖谋用一首岳飞《满江红》来教育青年爱国,补自己不足,总算鼓了最大的勇气,但是,从词学发展史看,中间却怎么放得下岳飞《满江红》?”他认为这首词应该是明代“失意文人”所作。

1979年,俞平伯在他编写的《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坚持删去本已入选的《满江红》一词,称其“存疑”,“系明代人伪托”。

那么,认为这首词是岳飞所作的一派,有什么观点呢?

唐圭璋认为,宋词不见于宋元载籍而见于明清载籍者甚多。我国古来私人藏书,往往自视为至宝,不欲使人知,故当其所藏珍籍尚未公之于世之时,虽有人尽量寻访,亦不可能备载无遗。因此,岳珂不载岳飞此词,不等于岳飞即不可能作此词。

著名宋史学家、《岳飞传》作者邓广铭认为,宋元书籍没能流传到今天的有很多,“不能因为我们不曾见到,就断言宋元人书中全未出现过这一作品。”

邓广铭从多个角度论证这个问题,并且说,这个问题是没有必要争论的,一是因为非岳飞的胸怀气魄不可能创作出这样优秀的作品,二是因为这首词很好地代表了岳飞的爱国情怀,已经和岳飞的形象不可分割。他还劝别的学者不要再争论这个问题。

程千帆认为,“贺兰山”一词并非实指,而是泛指边疆,是用典故来借古喻今。因此夏承焘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李安则在《河北磁县的“贺兰山”与纪念岳飞驻兵的“岳城镇”》一文中认为,岳飞词中的“贺兰山”,指的是现今河北磁县的“贺兰山”,李安的主要依据是河北《磁县县志》,县志记载,磁县县城西北三十里有一座贺兰山,山虽不高,但婉蜒二十里。宋贺兰真人隐居于此因而得名。而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有一个地名叫“岳城”,据说岳飞曾驻兵于此。

周汝昌也认为,《满江红》不可能是他人作伪,因为一般人写不出来。“今之考证家,动辄敢断此词不见宋人称引,至明始出于世,则伪作何疑,云云。不思作伪者大抵浅薄妄人,笔下能有如许高怀远致乎?”

因此,这一问题至今还在争论当中。综上所述,认为这首词为伪一派中代表性人物有余嘉锡、夏承焘、钱钟书、饶宗颐、刘子健、张政烺等。认为为真一派中代表性人物有程千帆、姚雪垠、邓广铭、王曾瑜、缪钺、周汝昌等。双方可谓旗鼓相当,不相上下。至于它到底是真是假,还需要读者自己判断。

除此之外,著名的“还我河山”书法,“岳母刺字”一事,大破拐子马,朱仙镇大捷,十二道金牌班师,关于岳飞的众多基本史实都存在极大争议,比如邓广铭先生在《有关“拐子马”的诸问题的考释》一文中令人信服地证明,大破“拐子马”是岳飞的孙子岳珂“制造”出来的,不是史实,十二道金牌也是“绝对不可能的”。邓广铭先生还说,“所谓朱仙镇之捷,只不过是岳珂所虚构的一次战功而已。”以后有机会再为大家介绍。

参考论文及著作:

朱志远:《岳飞满江红词再辨伪——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文学经典地位的变迁》;载《中国诗学》2020年第29辑。

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科学出版社(下册),1958年。

王曾瑜:《岳飞满江红词真伪之争辨及其系年》文史知识,2007年第一期。

郭红欣:《半个世纪来岳飞满江红词争鸣综述》。东南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杨佐义:《八三年以来岳飞满江红词真伪问题研究综述》,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王霞:《岳飞作满江红词“新证”辨析》,古典文献研究,2009年第7期。

张政烺:《张政烺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第732—740页。

饶宗颐:《贺兰山与满江红》。

邓广铭:《再论岳飞的〈满江红〉词不是伪作》。

王曾瑜:《岳飞满江红词真伪之争辨及其系年》,《文史知识》2007年第1期

钱钟书:《钱钟书手稿集 容安馆札记》,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惠康祐:《〈满江红〉作者应为于谦》,《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夏承焘:《夏承焘集》第6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四海之内皆兄弟:李世民的家天下,与唐初的民主萌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的治国之道,李世民为什么能当君臣典范,唐太宗李世民如何治理国家

    重人而轻物,这是李世民不同于杨广的关键一点,也是他成功的密钥。一、四海一家与突厥人签订了临时和平协议后,李世民得以在刚刚到手的皇位上,安心整顿内政。他没有因突厥人暂时的退却而放松警惕,因为突厥是由一众草原游牧部落组成的军事利益集团,既然唯利是图,必然见利而忘义,不会因盟约而放弃对中国的侵扰。所以,李

  • 用臭鞋底子殴打秦桧跪像,是精忠报国还是小丑跳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發”,搞错这种高中学生都知道的汉字常识,实在不应该是一部所谓历史剧应该犯的错误,而我们在历史剧的制作上,向来粗糙,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恐怕一时半会难以说清,这需要历史学家皓首穷经,去用毕生心血钻研。且不去讨论复杂的历史疑云。说说人们看完这部贺岁电影后的一些离奇行为,简直让人大跌眼镜。据说很多地方有

  • 唐宣宗李忱:大智若愚的中兴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宣宗的影视形象毫无存在感的皇子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的儿子,是为宫女所生,故在皇族当中地位低下。一个哥哥(唐穆宗),三个侄儿(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都是皇帝。唐宣宗从小内向木讷、呆头呆脑、寡言少语、装傻充楞。中晚唐时期的宦官势力强大,甚至可以决定废立皇帝。唐武宗对李忱起了杀心,派人暗杀他。幸亏忱福大

  • 秦桧跪像遭万人排队扇巴掌,磁器口古镇汪精卫跪像却神秘失踪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与此同时,人们吃惊地发现,磁器口古镇无名烈士墓前的汪精卫夫妇跪像竟然神秘失踪了。面对网友的质疑,古镇工作人员解释道:“这个好像是因为那一块区域后期在打造,暂时好像是搬离了,要过段时间才恢复。”与河南淮阳秦桧石像相比,磁器口汪精卫夫妇跪像具有更为重大的历史意义。一方面,汪精卫的汉奸罪行远在秦桧之上,秦

  • 唐朝靠陌刀打天下,为什么强大的陌刀后来逐步没落,消失不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的陌刀,陌刀队是什么意思,唐陌刀正宗图片

    比如说《旧唐书》提到高仙芝攻打小勃律国时,李嗣业和田珍为两人分别担任左、右陌刀将,手持陌刀冲锋陷阵,一刀就能杀死数人,连骑兵都被一刀连人带马全部砍死,敌军士气大挫。二人舞巨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如遇敌骑,人马俱碎,令敌气索。《资治通鉴》也提到郭子仪、李嗣业、王思礼和叛军的香积寺之战时,因为遭到敌

  • 《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有争议,吃瓜群众:难道真的不是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满江红怒发冲冠文案,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真迹原帖,满江红怒发冲冠全文一共多少个字

    这个问题,虽然看似很多余,但在史学界确实存在一种不同的声音,即:《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不见得是由岳飞本人所写。理由是:《满江红·怒发冲冠》当中有一句话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如果对宋史比较有研究,那么就可以看出这句话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岳飞北伐抗金,所要攻破的都城是金国的上京黄龙府。而黄龙府位

  • 「靖康耻」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元年 (1126年)正月,金兵长驱直入,攻占相州 (今河南安阳),距离开封不过咫尺之遥。 宋徽宗内禅后,从小不爱嬉戏游玩、才能平平的老实人宋钦宗,从他老爸手中接过了皇位这个烫手山芋,终日惶恐,无法安心过新年。宰相李纲给了他安全感。城外战况紧急,李纲招募敢死之士2000人,身先士卒,与金人鏖战于京

  • 唐朝理想女性映射下的女子教育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女性高清图片,唐朝时候的女性教育制度,安史之乱唐朝女性

    中国从母系社会进入到父系社会之后,一直延续几千年,都是男权做主的情况,特别在宋朝之后,更是把女性给死死的框住,非常彻底的进入到男尊女卑的状态。其实在唐朝以前,女性拥有比较高的地位,例如秦始皇时期制定的婚姻法在多个方面维护女性权益,例如汉朝时期的女性掌权干政的时期屡见不鲜。发展在唐朝时期女性依然延续着

  • 秦桧像被砸归功《满江红》惹争议!纪念岳飞因为电影热映入戏太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桧像啥时候立的,满江红为啥要把秦桧演成个病秧子,纪录片秦桧

    虽然《满江红》宣传海报上把“怒发冲冠”的“髪”写成了“恭喜发财”的“發”,但《满江红》的宣传还敢把游客砸秦桧的功力归给电影热映。那么问题来了,你听说秦桧到底是通过《满江红》电影,还是通过义务教育?不可否认,《满江红》电影的争议的确让更多的人讨论秦桧,毕竟一般网友一想到《满江红》第一反应都是岳飞,而现

  • 唐朝为何被后世称为“龟唐”?就是因为这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为何被称作脏唐,唐朝灭亡给后世的教训,唐朝时期的历史事件时间表

    宋对唐的总结当然有失偏颇,但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的确属实,这一点从着装上可以体现出来。中国古代妇女穿着大都是包裹严实,除了手脚之外基本不会看到其他部位裸露在外,而唐朝却画风突变,从唐诗中可以一窥端倪,什么“粉胸半掩凝晴雪”、“云鬓花颜金步摇”、“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而我们现在从影视剧中看到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