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风云:匈奴纷争羌人犯边,窦氏即灭梁氏复旺

东汉风云:匈奴纷争羌人犯边,窦氏即灭梁氏复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631 更新时间:2024/2/20 15:03:30

话说北单于於除鞬本由窦宪主议,而得嗣立。窦宪本欲派兵护送使归北庭,嗣因召还得罪,乃致中止。於除鞬闻窦氏伏辜,竟不待朝命,叛汉自去。汉廷得报,急令将兵长史王辅,会同中郎将任尚率领数千骑穷追。途中任尚托词护送,使於除鞬不生疑心。於除鞬探悉谣传,果然中计,遂被汉兵追及冲杀过去。於除鞬还疑汉兵误认,拍马向前,用言分辩。谁知汉长史王辅舞动大刀抢步出阵,一声吆喝,竟将於除鞬劈落马下,结果性命。虏众慌忙四走,已是不及逃生,汉兵四面兜杀,但见得头颅滚滚,血肉横飞,霎时间便屠尽残虏,阒寂无人了。王辅等还兵报捷,当有优诏褒奖。只是南单于屯屠何,忽然病死,由弟左贤王安国嗣立;安国素乏声威,国人不甚信服。左谷蠡王师之子,为安国堂兄,狡黠多力,屡与汉兵掩击北庭,受汉赏赐,因此,国中多敬惮左谷蠡王师之子,轻视安国。安国得为单于,左谷蠡王师之子当然为左贤王,因恐功高遭忌,不就左贤王庐帐,独徙居五原界中。安国果然怀嫌,笼络北庭降胡欲图师子。每召师子会议,师子辄称病不往;汉度辽将军皇甫棱亦保护师子,使得安居。安国怀愤益甚,上表汉廷,指斥皇甫棱,汉廷将皇甫棱免官,改任执金吾朱徽行度辽将军事。但尚有一个中郎将杜崇,与皇甫棱同镇北方,未曾掉换,仍然守皇甫棱遗制,反对安国。安国再上书讦杜崇。杜崇却先令河西太守截住北使,不许通使,且转告朱徽谓安国有叛汉意,朱徽即与杜崇联衔会奏,略称,安国疏远故明,亲近新降,欲杀左贤王师子等,背叛汉廷,请饬西河、安定、上郡一带,严兵固守,以防不测。和帝览奏,令公卿集议方法。公卿等复言夷情难测,应派干员至单于庭,与杜崇、朱徽等,观察动静,如有他变,即令便宜从事云云。和帝如言施行。朱徽、杜崇闻命,立即发兵击单于庭,安国闻汉兵猝至弃帐遁去。待至汉兵南归,复引众往攻师子,师子预先察悉,急率部众入曼伯城,及安国追到城下,门已早闭,不能攻入,乃移驻五原与师子相持。朱徽遣吏调停,安国不从,因与杜崇发诸郡兵马,往讨安国。安国两面受敌,支持不住,当然惊惶。安国舅骨都侯喜为等,恐并遭诛灭,不得已格杀安国迎立师子。南庭原无异议,独北庭降胡感念安国遗惠,欲与复仇,连夜袭师子庐帐,师子几为所乘。还亏汉安集掾王恬率卫士往援师子,击走北庭降胡。怎奈降胡愈聚愈众,共计有十五部,二十余万人,统皆蠢动,另立前单于屯屠何之子逢侯为单于,肆行焚掠,奔驰出塞。若先使屯屠何北归就令,彼有内乱,亦不至扰动边疆。汉廷再遣光禄卿邓鸿行车骑将军事,与越骑校尉冯柱会合朱徽、任尚等,统领汉胡兵四万余众,出讨逢侯。南单于师子与杜崇同屯牧师城,专待汉兵到来,会师北进。偏逢侯先发制人,竟率万余骑围牧师城,连日攻扑。可巧,邓鸿至美稷县,距牧师城不过数十里,逢侯乃闻风解围,向满夷谷退去。邓鸿至牧师城下,再与师子杜崇等,共追逢侯至大城寨,斩首三千余级,得生口万余人。冯柱亦自率偏师,追击逢侯别部,斩首四千余级。任尚更率乌桓鲜卑等众,往满夷谷邀击逢侯,复得大捷,先后斩首万七千余级。逢侯带着残众向北窜去,汉兵不能远追只好退归。朝议以邓鸿沿途逗留致失逢侯,召还论罪。旋复因朱徽、杜崇,轻挑边衅,并皆逮归,统令下狱,邓鸿朱徽杜崇三人,前后致死。但留冯柱屯守五原,另任雁门太守庞奋行度辽将军事。但从此朔漠一带,又分作南北二部,扰攘频年。

话说匈奴纷争的时候,羌人亦乘机思逞,再行犯边。前次羌众慑伏,全仗护羌校尉邓训,恩威两济,驾驭有方,所以全羌畏怀,不敢叛乱。永元四年(公元92年),邓训竟病殁,羌胡如丧父母,朝夕哭临,且家家为邓训立祠,祷祀不绝。只有迷唐回居颇岩谷,阴生幸心。蜀郡太守聂尚奉调为护羌校尉,他见邓训得羌人心,也想设法羁縻,沽恩市惠,乃遣译使招抚迷唐,叫他洗心归化,仍得还住大小榆谷。迷唐常思规复故地,唯恐后来校尉与邓训智勇相同,因此未敢遽发;凑巧来了译使,招回榆谷,正是喜出望外,当即挈领部属,仍至大小榆谷中居住。且使祖母卑缺至聂尚处拜谢厚恩。聂尚大喜,统道迷唐受抚,出自真诚,即遣人迎入卑缺格外优待,并出金帛相赠。及卑缺辞归,复亲送至寨下,为设祖帐饯行;又令译使田汜等五人,护送至榆谷中。试想,这狼子野心的迷唐,岂是区区小惠,所可牢笼?他遣祖母入谢,明明是巧为尝试,来觇虚实,既见聂尚无威可畏,乐得乘此反侧。于是拘住田汜等人,召集诸羌,把田汜等当做牛羊,破胸取血,滴入酒中,使大众各饮一杯,约为同心,再图入寇。羌众本没有什么知识,忽散忽聚,可从即从,当下奉迷唐为酋长,听从命令进扰金城。聂尚不能制服,反向朝廷乞援。廷议自然归咎聂尚,把他褫职,改命居延都尉贯友代任。贯友吸取聂尚覆辙,主张讨伐,先遣译使分谕诸羌,诱以财帛,令他解散。诸羌又贪得贿赂,与迷唐背盟不肯相从。贯友乃遣兵出塞,掩击大小榆谷,擒住首虏八百余人,夺得麦数万斛。惟迷唐又得幸免,逃出谷外。贯友未肯罢休,特在榆谷附近的逢留河旁,筑城坞,作大航,建造河桥,为大举计。迷唐却也惊恐,率众远徙,至赐支河曲避居。永元八年(公元96年),贯友逝世,令汉阳太守史充继任护羌校尉。史充决计扫灭迷唐,大发湟中羌胡出塞进攻,不意人多势杂,趋向不同,反被迷唐击败,伤亡至数百人。聂尚以主抚败事,史充又以主剿丧师,统是无材所致。史充坐罪免归,再调代郡太守吴祉往代。越年,迷唐又率众八千人,入犯陇西,胁迫塞内诸羌,共为盗寇。诸羌复多与联合共得步骑三万名,击破陇西守兵,杀死大夏县长,蹂躏人民。警报传达京都,诏遣行征西将军事刘尚,及越骑校尉赵世,调集汉羌胡兵三万人,出讨迷唐。刘尚屯狄道,赵世屯枹罕,再由尚司马寇盱,督诸郡兵,四面并进,声势甚盛,吓得迷唐胆战心惊,忙将老弱弃去,奔入临洮南山。刘尚等从后追蹑,好容易攻入山谷,与迷唐鏖斗一场,斩虏千余人,获马牛羊万余头,迷唐败走。汉兵死伤却也不少,未敢再进,收兵退回。是年,皇太后窦氏告崩,刘尚未及送葬,忽由梁松之子梁扈,令堂兄禅上书三府,略称汉家旧典,崇贵母氏,梁贵人亲育圣躬不蒙尊号,乞求申议等语。先是梁贵人自尽,由宫人草草藁葬,并不发丧;和帝时尚幼稚,向由窦后抚养,还道窦后是自己生母,不复忆及梁贵人。宫廷内外,都畏惮窦氏势力,何人敢与和帝说明隐情?至窦氏既败方有人约略提及,但窦太后尚是生存,究竟还未便尽言。待到梁禅上书,正值太尉尹睦病终,由张酺进任太尉,张酺召梁禅讯明颠末,方才入白和帝。和帝始知己为梁氏所生,不禁悲恸,且泣且问道:“卿意以为何如?”张酺答说道:“春秋大义,母以子贵,故汉兴以来,帝母无不尊显。臣愚以为宜亟上尊号,追慰圣灵,并应存录诸舅,顾全亲谊,方为两安。”和帝点首道:“非卿言,朕几罹不孝了!”张酺退出后,又有奏章呈入,署名为南阳人樊调妻梁嫕,就是和帝生母梁贵人的胞姊,和帝当即披阅,但见纸上写着:妾嫕同产女弟贵人,前充后宫,蒙先帝厚恩,得见宠幸,皇天授命,诞生圣明。而为窦宪兄弟所见谮诉,使妾父梁竦冤死牢狱,骸骨不掩;老母孤弟远徙万里。独妾幸免,逸伏草野,常恐没命,无由自达。今遭值陛下神圣之运,亲统万几,群物得所,窦宪兄弟奸恶既伏辜诛,海内旷然各获其宜。妾得苏息,拭目更视,乃敢昧死自陈所天。妾闻太宗即位薄氏蒙荣;宣帝继统史族复兴。妾门虽有薄史之亲,独无外戚余恩,诚自悼伤。妾父既冤,不可复生。母氏年逾七十,及弟梁棠等,远在绝域,不知死生。愿乞收竦朽骨,使母弟得归故郡,则施过天地,存殁幸赖矣!

和帝看到末句,亟命中常侍掖庭令,传召梁嫕入宫。梁嫕已在阙下候命,一经宣召,当即入宫陈明。情词确凿,并无欺饰,掖庭令复报和帝,和帝因即引见。梁嫕举止大方,谈吐明白,说到母家蒙冤情事,禁不住珠泪盈眶,和帝亦为流涕。遂留梁嫕住宫中旬月乃出,赏赐衣被钱帛,第宅奴婢,加号梁夫人。擢樊调为羽林左监。是时,司徒丁鸿早已病逝,由司空刘方继任司徒,用太常张奋为司空。三公联名上奏,太尉张酺亦列在内。请依光武帝黜吕后故事,请贬窦太后尊号,不准与章帝合葬。和帝踌躇再四,究竟抚育有年,不忍依议,乃下诏答复云: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朕奉事十年,深维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义不忍亏。案前世,上官太后亦未闻降黜,昭帝后上官氏,父安谋反被诛,后位如故。其勿复议!

手诏既下,群臣无复异言,乃奉窦太后梓宫与章帝合葬敬陵,尊谥为明德皇后。复将生母梁贵人,改行棺殓,追服丧制,与姊梁大贵人俱葬西陵,谥曰恭怀皇后。且追封梁竦为褒亲侯,予谥曰愍。即遣中使与梁嫕及梁松之子梁扈,同赴汉阳,迎回梁竦丧梓,特赐东园画棺,玉匣重衾。就恭怀皇后陵旁,建造坟茔,由和帝亲自送葬,百官毕会。征还梁竦家属,封梁竦之子梁棠为乐平侯,梁棠弟梁雍为乘氏侯,梁雍弟梁翟为单父侯;食邑各五千户,位皆特进,赏赐第宅奴婢车马兵弩等类。就是梁氏宗族,无论亲疏,俱得补授郎官。梁氏复转衰为盛,宠遇日隆。皇恩不可过滥,矫枉过正,又种下一段祸根。清河王刘庆亦乞诣生母宋贵人茔前,祭扫致哀,和帝当然允许,并诏有司四时给祭。刘庆垂涕左右道:“生虽不获供养,终得奉承祭祀,私愿已足。倘再求作祠堂,恐与恭怀皇后相似,复涉嫌疑。欲报母恩昊天罔极,此身此世,遗恨无穷了!”嗣又上言外祖母王氏,年老罹忧病久失医,乞恩准迎入京师,使得疗疾。有诏许如所请,宋氏家属亦得并至都中。刘庆舅宋衍、宋俊、宋盖、宋暹等,并补授为郎。惟窦氏从此益衰,夏阳侯窦瓌就国后,虽得幸存,终因贷给贫人,致遭廷谴,徙封罗侯,不得役属吏士。贵盛时,受人货贻,尚且无罪;衰落时,出资货人,反触朝章,世态炎凉,即此可见。及梁棠兄弟,奉诏还都,路过长沙,与罗县相距甚近,竟顺道往胁窦瓌,逼令自杀。和帝方加恩诸舅,不复查问。可见得,天道无常,一反一复,荣耀时不知谦抑,总难免家破身亡。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曹操是一代枭雄,但你知道他的生活有多朴素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是个什么样的枭雄,曹操枭雄文案,三国枭雄曹操雕像

    导语:古代统治阶级的权力很大,一个诸侯王不仅拥有很多良田,而且还有很多佃户为他们做事,手下的财宝无数,每天都可以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特别是帝国的统治者,他们不仅拥有全天下的财富,而且还可以左右天下人的生死,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全天下最好的东西。清朝时候皇帝吃饭都要做几十道菜,衣服穿一件就丢一件,而且这些

  • 在袁绍兵力是自己十倍的情况下曹操该如何应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袁绍兵力对比,袁绍老婆刘氏嫁给曹操了吗,曹操是怎么打败袁绍的

    袁绍在河北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因为他当初做过诸侯的盟主,所以他很快就建立起了一个很大的势力。在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之后,袁绍就待在自己的领地里做了这个土皇帝。不求发展,这也就是袁绍最大的缺点,也是他最致命的缺点。他建立了当时全天下最大的势力,却不去讨伐其他诸侯扩大自己的地盘力量,继而夺取天下。而袁绍却只

  • 如果蜀汉五虎上将被曹操生擒活捉,只有两人会被劝降,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70岁赵云秒杀曹操五虎,曹操生擒赵子龙经典语录,曹操生擒吕布完整版视频

    会被劝降的两人:关羽、黄忠关羽,是被证明会归降曹操的。当时,徐州之战中,刘备和张飞偷袭曹军大营,中了埋伏,他们二人惨败而逃。曹操夺取徐州,将关羽镇守的下邳团团包围。他为了收服关羽,于是派出夏侯惇和关羽交战,故意将其引出城。关羽想回城,却被徐晃、许褚两人拦住,回不去,被困在土山之上。张辽为报答白门楼上

  • 刘备和曹操经历人生最低谷,都有贵人相助,一人出钱,一人死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和刘备谁死得早,刘备偷玉米曹操赎人完整版,梦想三国刘备曹操孙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宦官和外戚专权,互相攻击和陷害,导致民不聊生,最终东汉朝廷四分五裂,各地诸侯纷纷拥兵自重,逐鹿中原。黄巾起义开始后,东汉朝廷就已经无力统治,董卓的西凉兵进入洛阳后,东汉皇家就失去了话语权,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粉墨登场。十八路诸侯由开始的联合反董变成了最后互相之间的兼并厮杀,袁绍

  • 项羽乌江自刎后麾下的五大战将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项羽和谁打仗自刎乌江,项羽自刎乌江的电影,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翻译

    项羽乌江自刎“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由著名才女李清照所写的词,为我们概括了楚霸王项羽的辉煌一生。项羽一生从起兵反秦到灭亡秦朝,从战无不胜到分封天下诸侯,从垓下兵败到乌江自刎,其一生之荣辱让人叹息不已。项羽账下本有五员大将,他们或战死沙场,或投靠刘邦,每个人的命运各有不

  • 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后,竟惨遭分尸,一代枭雄竟死无全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羽乌江自刎被分尸,项羽死后被分尸的电影,西楚霸王项羽错杀谁而自刎乌江

    项羽剧照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在沛(今江苏沛县)起兵响应。前207年2月,破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接着,挥师南下,攻占颍川郡(今河南禹县、许昌一带)。洛阳东部一战失利后,刘邦便放弃夺取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一带)的计划,改变由函谷关西进的企图,乘项羽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牵制秦军主力、

  • 霸王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

  • 庞统临死前一句话,曾暗示汉室难兴,诸葛亮却毫不理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哭庞统,诸葛亮庞统法正蜀智顶级战法,赵云诸葛亮庞统阵容

    导致两人名声比不上卧龙凤雏。当然,诸葛亮和庞统也的确是国士无双般的人物,并且由于两人下限太高,历朝历代中能比肩者少之又少。但唯一遗憾的是,蜀汉刘备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依然无法匡扶汉室,并且最先败亡,让人扼腕叹息。然而刘备之所以无法兴汉,很大程度上是天意,因为上天早已注定了汉室的灭亡,并且对于这一点,

  • 当年曹操持有绝对优势兵力,为什么在“汉中战役”打不赢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曹操汉中决战为啥没杀了曹操,刘备曹操汉中决战是哪一集,曹操刘备汉中决战

    那在这一场战争之中,大家都看到了刘备的胜利,可是这并没有思考到在这一场战争背后,其实是刘备也付出了很多沉重的代价。那么在这一场战争之中,刘备之所以他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并不是因为他的兵力相对于曹操来说更加的突出,其实是因为他非常的懂得部署。不得不说刘备他这个人本身就非常的有心计,那么在部署的时候其实

  • 大臣们为何在汉朝是坐着,宋朝站着,清朝就是跪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为何汉朝都是跪着的,清朝大臣跪着上朝吗,宋朝服饰汉朝服饰

    在我国汉朝的时候,大臣们在上朝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坐着的,如果有比较年老的大臣,那么这个大臣甚至还可以躺在椅子之上。在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当时的刘邦不得已再恢复了分封制。这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刘邦的各位兄弟,以及大臣纷纷在封地当中做小帝王。因为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已经彻底地说明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