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两人名声比不上卧龙凤雏。当然,诸葛亮和庞统也的确是国士无双般的人物,并且由于两人下限太高,历朝历代中能比肩者少之又少。但唯一遗憾的是,蜀汉刘备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依然无法匡扶汉室,并且最先败亡,让人扼腕叹息。
然而刘备之所以无法兴汉,很大程度上是天意,因为上天早已注定了汉室的灭亡,并且对于这一点,庞统曾隐晦地表达过。
虽然庞统能与诸葛亮齐名,很大程度是因为《三国演义》的渲染,还有一些流传广泛的民间传说。但实际上历史中的庞统,战绩并不耀眼,并且第一次出山,就稀里糊涂地死了。
由于庞统死得太“利索”,没能为蜀汉大业提供多少贡献,所以一直以来为刘备鞠躬尽瘁的,只有诸葛亮。但因为两人齐名的关系,庞统沾了诸葛亮的光,依旧成了家喻户晓的存在。
不过庞统成名晚,也是情有可原的,汉末三国的时候,虽然大小诸侯数十个,但真正称得上明主的屈指可数。加上庞统是荆州人氏,距离东吴最近,然而一直在当地任职,却因为长得太“普通”,没能入得了孙权的“法眼”。
并且当时刘备还未起势,庞统并没有注意到这个人物。而北方的曹操,一是距离太远,二是因为某些原因,庞统不愿投效此人。因此庞统高不成低不就,只能在荆州做个小功曹,直到东吴鲁肃写信给刘备,告诉刘备庞统不是百里之才,他的命运才有所转变。
但好景不长,庞统初登历史舞台,为刘备入主西川献出上中下三策之际。然而刘备为了保存仁义没有选上策,反而选了中策,导致在攻取雒城时,庞统中流矢而亡,也因此有了落凤坡这个地名。
有人说庞统之所以死得憋屈,是因为他“太菜”,犯了兵家大忌,对西川地形不熟,还缺乏军旅经验,所以在两军交战时,没能保护好自己。然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庞统却能带领大军攻城略地,可见这个说法并不成立。
所以庞统在临死前说了一句:“今日吾死,乃天命也!”
此话不仅说自己意外死亡是天命,还有可能暗指汉室难兴,可见庞统眼光的准确性。因为水镜先生那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更多的是指有可能,并不是一定的。
因为除了“人为”的主观因素,还有“天命”的客观因素,让世事难以预料。虽然水镜先生没有说“得二可一统天下”这样的话,但卧龙凤雏少其一,也的确减少了平定天下的可能。
然而诸葛亮不知是,完全没意识到此话的含义,还是故意为之,竟为刘备的理想耗尽心力而死。假如诸葛亮是故意为之,就是并非看不出,“天时”已在曹操手中,汉室注定不可复兴。
根据诸葛亮一生作为,应当是故意为之。如果是这样,庞统的确配得上凤雏这绰号,而诸葛亮则更胜一筹,敢于逆天行事。虽然最后没能以人力胜天,却也虽败犹荣。
那么你们是怎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