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建立宋朝,弟弟接过下一任接力棒,究竟二人谁更胜一筹?

赵匡胤建立宋朝,弟弟接过下一任接力棒,究竟二人谁更胜一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68 更新时间:2024/1/21 2:30:53

国家兴旺,商业繁荣,读书人都是被看重的。只要你是个文化人,这里必有你的一片用武之地。这里人才济济:苏轼范仲淹、李清照、欧阳修王安石等名人都是宋朝中人,若来宋朝就可以亲眼目睹他们的真容了。

现在我们就来走进这宋朝历经三百余年的兴衰历程。

宋朝之上承的是五代十国,其中后周都点检赵匡胤于显德七年(960年)发起兵变,也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据“今皇帝年幼,不能亲征”为由,顺势辅佐赵匡胤为皇帝。此时他们正在距开封东北二十里的陈桥驿,“陈桥兵变”就此得名。

第二天,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晋将一件黄袍套在醉酒的赵匡胤身上,众将士纷纷行礼,皆表现出一副惟命是从的样子。“黄袍加身”来自于此。

赵匡胤与开封主要禁军是出生入死的兄弟,自然可以相助赵匡胤完成大业,他们内因外合,不用一兵一卒轻易地掌控开封城。

赵匡胤向各个地方散布消息,这时范质等人并不知道军情真假,不知所措。赵匡胤乘热打铁,借此机会令翰林学士陶谷拿住事先准备好的禅代诏书,所以赵匡胤理所当然的坐上了龙椅。国号为宋,史称“北宋”,定都开封。

赵匡胤登基之后,面对四分五裂的国土,首要的任务便是巩固集权,一统祖国。首先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对军队的控制。意思就是将众将领集中在一起,令他们交出兵权并给他们富裕的资产供他们颐养天年。

紧接着,他采用“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层层递进。遂于建隆三年(962年)以荆南,湖南为突破口,一路南下,一统战争正式打响了。史称荆湖之战。后于乾德三年攻破后蜀。开宝八年(975年)收复南汉,南唐;平定整个江南。

有后周的前车之鉴,宋朝为了稳固军权,不愿让宋朝变成一个短命的王朝。他将精兵能将全放置中央,将即将退休,弱病残将放到边疆;令文官统领军队,武将在府中休养。当何处传来战事,召回武将带兵,一并派遣他们去战事所在地。

同时在科考方面,多采用“殿试”,令所有文人汇聚于中央以加大中央政治力量。这种决策自然有利有弊:虽然军队需经长途跋涉,四处征战,但是它直面的防止了国家的分裂,可以说这是宋朝三百年能屹立不倒的基石。

当宋朝蒸蒸日上之际,赵匡胤与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九日夜与其弟赵光义饮酒,次日清晨暴毙。当政17载,享年50岁,庙号太祖。

赵光义此时完完全全成为了众矢之的。“烛影斧声”指赵姓兄弟二人吃酒时场景,在民间被大肆传扬。

毛泽东对此人评价有三:

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不择手段,急于登台。赵光义小人之言。赵匡胤突然暴毙,赵光义是嫌疑最大的,同时也是舆论的焦点。

赵光义借用“金匾之盟”的说法妄图求个名正言顺,“金匾之盟”意为在赵匡胤生前向母亲担保过死后将王位传给其弟赵光义,赵匡胤能有今日万人之上的结果,少不了弟弟的功劳。只有令弟弟来继承江山,不再犯太子年幼而将江山拱手让人的前车之鉴,宋朝才可有立国之根基。于是在朝堂之上,金匾之后有份诏书能证明赵光义应继任皇位。

但事实上,赵匡胤的儿子分别有赵德昭和赵德芳;赵德昭当时已经二十五岁,而赵德芳十七岁也接近成年,完全有继任资格的。

所以这是毛泽东和当时舆论对他的评价才如此尖锐主要原因。

赵光义继位后改年号为“太平兴国”。赵光义登基时极度注意培养身边的亲信,将现有的所有兄弟姐妹及其家眷,皆加官进爵又或担任朝廷要职。换去宋高祖的高晋等亲信,发配至京城周边担任较轻的职位,大力提拔自己亲信,相当于朝廷当中的大换血。同时加大科举的取士力度,令大量有才华之人走入仕途。

至于赵光义打仗为了一统之事,与哥哥赵匡胤无法相提并论的。

赵光义共发起两次北伐战争:高梁河之战,雍熙北伐,均以失败告终。淳化四年(993年)农历二月,王小波和李顺发动的农民起义在四川爆发,因为常年的北伐战争,全是搜刮的民脂民膏,当农民发动起义时,当时蜀地百姓马上有了回响。次年正月,王小波和李顺占领成都,高举“大蜀帝国”大旗。于至道二年(996年)被镇压。

雍熙二年重阳节召集几个儿子在宫中办家宴,考虑立储的相关事宜。赵元佐因病没有受到邀请,事后赵元佑告知于他,赵元佐心中愤恨,喝醉酒后在半夜烧光了大半个庭院。赵光义知此事后大怒,将其贬为庶人。后因元佑行事作风酷像赵光义,深的皇帝的心,于是立元佑为皇太子。

端拱元年(998年)赵晋第三次为相,赵元佑改名为元禧,封为陈王,大力支持辅佐赵晋,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皇储的地位,后来吕蒙正为相后,陈王也有意拉拢。赵光义看到陈王在政事上的优异作为很是欣慰,不曾想在淳化三年,陈王病逝,赵光义极度悲伤,免去五日早朝,以示悲思。

元佑病逝,元佐为庶人。在赵光义亲自带兵出征时受了剑伤,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勉强立三儿赵恒为太子。

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驾崩,享年五十九岁。在位二十年,庙号太宗。

在打仗方面赵光义有些缺陷,但他令国家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不论两兄弟见是情胜于权还是权胜于情的,总之他们兄弟二人建立了历经三百年的大宋王朝是有目共睹的。

参考资料《二十四史》

注:文字来自钧儒说史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了解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钧儒说史!

更多文章

  • 长江上第一座跨江大桥,居然建成于北宋时期,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人们观瞻南京长江大桥,莫不为其建筑之雄伟赞叹不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宋代曾在南京长江大桥的西南,即今安徽当涂县境采石矶一带,建造过一座跨江大浮桥。这同样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采石自古以来,是长江的重要渡口。北宋初,“江南人樊若冰举进士不中第,上书言事,不报,遂谋北归。先钓鱼采石江上,以小舫载丝绳其中

  • 宋代航海、造船技术有多牛?中外商人乘的海船,多为宋朝制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海船有多厉害,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资料,宋代海船手工制作

    宋代是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一、宋代造船技术宋代的造船技术不仅有了显著进步,而且出现了许多革新。宋代海船的载重量大为增加。唐朝的史籍记载的主要还是外国的海船。外国海船不用铁钉,而以橄榄绳穿孔绑结,载重量和安全性都有限。《梦梁录》卷一二载:宋朝“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

  • 官员腐败为什么在明朝统治时期最严重,有多黑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封建王朝统治来说,很显然不能像咱们现在一样开明,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明朝的统治很黑暗,这个就有点真的冤枉明朝了。虽然明朝也是封建王朝统治,虽然明朝把专制统治发挥到了极致,虽然明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但是相对历史上其他的封建王朝统治来说,明朝还真就算不上怎么黑暗。其次就要说官员们对掌权者的态度,明朝有一种

  • 太子朱标早逝,他的死和父亲朱元璋脱不了干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标病死后朱元璋还活了几年,朱元璋朱标扮演者,朱标与朱元璋的小说

    朱元璋可以说是一代明君,他不仅率领起义军打下了天下,登基之后在他的治下,明朝也很快从战争的动乱中稳定下来,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说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很有建树,但是他也是有缺点的,而他的这个缺点也间接害死了他心爱的太子。朱元璋当年率领起义军打败了各路竞争对手,最终坐上了皇位,因为他出身贫寒,

  • 在明朝,白银为何能取代纸币和铜钱成为主流货币?原来多亏西班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为什么要用白银作为流通货币,西班牙银元与白银换算,西班牙入侵明朝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1519年,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其后于1565年,又由墨西哥进入菲律宾群岛。西班牙控制菲律宾并使之殖民地化,实大大有赖于墨西哥,在以后的两个半世纪中,它每年从阿卡普尔科派到马尼拉两、三艘大帆船,以加强两个地区间的联系。白银从美洲流入菲律宾群岛,丝绸则是菲律宾输往美洲的主要

  • 为什么权侵朝野的魏忠贤满朝文武皆怕,反被刚继位的17岁崇祯拿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忠贤那么大权力为啥斗不过崇祯,崇祯能扳倒魏忠贤却丢掉了江山,崇祯皇帝如何处置魏忠贤

    于是,许多官员闻风而动,攻击的矛头也开始直指魏忠贤。十月二十六日,嘉兴贡生钱嘉征上疏,公开声讨魏忠贤的“十大罪状”——“并帝、蔑后、弄兵、无君、克剥、无圣、滥爵、滥冒武功、建生祠、通关节”!自从天启四年(1624年)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以来,还没有人如此公开尖锐地弹劾魏忠贤。想当初,杨涟上

  • 国力强盛的北宋,为何剿灭不了小小梁山水泊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呼延灼乃是河东名将呼延赞嫡亲子孙,家传文韬武略,深通兵法战策。呼延灼有万夫不当之勇,属下都是精兵猛将。宋江兵进大名府,大名府告急,朝廷选中呼延灼率兵救援。呼延灼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大刀阔斧杀向梁山泊。宋江不能失去经营多年的革命根据地,放弃大名府回防山寨。呼延灼还有一个秘密武器,他的连环甲马相当于今天

  • 中国古代最成功的放牛娃,朱元璋是如何从放牛做到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放牛,大家可能会想到这是中国古代地位低下的人才会做的。毕竟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都是有下人来服侍的的,什么都不用自己动手。只有那些穷得吃不起饭的农民,还有那些没有地只能租别人地的租户,才会把自己的儿女送去有钱的人家放牛,来乞求一口饭吃。 然而中国古代确有这样一位放牛的孩子,可谓是中国古代最成功的放牛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葬于明孝陵,为什么600年来却无人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皇帝朱元璋死后埋在什么地方,明朝皇帝朱元璋死后葬在哪里,朱元璋和明孝陵的关系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合葬之墓,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墓葬之一,现在已经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南京市唯一的文化遗产中心。帝王墓葬一般都会被盗墓者觊觎,保存完好者甚少。而明孝陵却相对完整的保留至今。明朝康熙皇帝都曾五次祭奠明孝陵。这座帝陵一直被疑云笼罩,充满神秘的色彩。朱元璋是明代

  • 两个宋朝落第考生投靠西夏,凭借奸猾博得高官,打起宋朝真狠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投靠西夏的是谁,西夏与宋朝搞笑对话,宋朝为什么禁止和西夏贸易

    据史学家研究,大宋和大清一样,GDP曾是世界第一,是被现代学者津津乐道的"经济高度发达,文化极度繁荣"的盛世,也是知识分子地位最高的朝代。你看苏东坡等一众老男人吟风弄月携美相伴,好不快活,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尤其是现在借助影视有点小火的宋仁宗,就是叫柳永去"奉旨填词"的那个皇帝,更是开创了繁盛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