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朋党政治与科举制,为何贯穿整个唐朝,在唐朝起到什么作用?

唐朝朋党政治与科举制,为何贯穿整个唐朝,在唐朝起到什么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705 更新时间:2024/1/21 11:55:03

提起朋党政治许多人感到很陌生,但大家都极为熟悉唐朝时期发生的一件大事,那就是牛党争。牛李党争其实是朋党政治的具体体现,而朋党政治是整个封建社会官僚主义在不同朝代发展出来的产物。

而作为历代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政治制度,科举制度一直贯穿了整个封建古代史。一个是产生官僚的主要途径,一个是官僚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产物,二者几乎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的主体,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唐朝时得到了充分展现。

都说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极高的重视,连带着其发展完善的程度在这个朝代登峰造极。当然,一个事物的变化肯定离不开另一事物的变化,科举制度也不例外。

尤其在唐朝,有它在的地方一定少不了朋党政治。科举制度构建起来的朝廷政治,孕育并壮大了朋党政治,而后者更是直接改变了科举制度在唐朝的形式,让我们产生了一种疑惑,为二者能够相互影响着,甚至贯穿了整个大唐史?

一、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的诞生

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以前的朝代选拔人才主要是通过察举制或者九品中正制。这两种制度较之科举制有一个明显的弊端,那就是寻百姓无法接触到官场,能左右朝堂政治的人大多来自世家大族。

换句话说,当时的氏族们是除了帝王以外拥有极大权力和地位的存在。没有合适的途径打破贵族们对政治的垄断,是帝王们时常忧心的问题。

就这样,官场人才的选拔被贵族拿捏在手中,君主权力得不到加强,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发展,选拔人才的制度也被置换了。

隋朝时,世家大族的势力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削弱,加上底层小部分地主阶级的兴起,大家对选拔制度有了新的理解,于是科举制度在这样的环境中应用而生,在此后的历史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2、科举制度的完善壮大

从科举制诞生之际起,历朝历代的读书人便对其抱有一种狂热的态度,不为其他,就为此方法是封建社会唯一一种不论出身门第。

只要对治国伦理有正确独到的理解便可。也正是因为科举制的独特性,各个阶级的人才才有机会接触到权力和政治。

在繁荣的唐朝,中央对于人才有着极度的渴望,同时想借着科举制度扩大一下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基础阶层的势力,科举制在唐朝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这个时期的社会沉浸在了一种靠学习走上仕途,拥有权力的氛围中,加快了官场人员的流动,也打破了一部分阶层之间的壁垒。

3、唐朝的朋党政治

何为“朋党”,顾名思义就是由朋友组成的党派。科举制对政治的直接冲击在于,打破了从前朝廷上以家族为列组成的党派,有了科举制便有了师生同门,便有了党羽派别,也就有了唐朝著名的朋党政治。

二、唐朝的科举制与朋党政治的关联

1、积极的一面

令世人惊艳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唐代的人墨客在大家心里留下了浓墨厚重的一笔,也足以证明唐朝的文化发展百花齐放,不得不说,其大部分的功劳得益于科举制的完善。

科举制的盛起为唐朝的才子提供了一个平台,将这些门生聚集起来,又在无形中将他们分成几个门派,由学术作为纽带,成为朋党政治的主体。朋党政治与科举制度之间的关系对唐朝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2、不利的一面

唐朝通过科举制度为中央官僚机构输送了大量术业有专攻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不良的官僚风气。但随着朋党政治的壮大,朝廷中又出现了派别之间的斗争,观其形式,甚至有越演越烈的态势。

就拿著名的牛李党争来说,两个派别为了各自的政治权益,相互争斗,搅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宁。对于能够把持科举制的官员来说,他们成为了党派之争的宠儿,朋党之间有一个不用言明的争夺。

那就是如果能够操控国家选拔人才的途径,那么朝廷上很大一部分官员将都是自己门生,自己的门派也会得到发展壮大。

因此,科举制度在政治争斗如此剧烈的环境之下,无法发挥公平的选拔作用,似乎又回到了从前九品中正制时的困境中去了。

朋党政治盘踞在唐朝的各个方面,他们不再是当初一心为国的读书人,也再没有心怀天下的赤诚青年,有的只是选择党派,站好队伍的被利欲熏心的傀儡。

朝堂之上的官员做决策之前考虑得不是民生国家,而是对自己有没有伤害,或者说有没有利益。这种情况下,国家的政治机构被各方势力的朋党所把持,严重拖滞住了国家的正常发展。

对于唐朝而言,科举制能够帮助这个庞大的王朝选拔优秀的人才,而科举制连带着产生的朋党政治又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这个王朝的根系。唐王朝不能没有科举制,却也没办法消除朋党政治的弊端,因此,这种微妙的平衡贯穿了整个唐朝。

参考文献:《唐书》

更多文章

  • 巧合还是预言?李白一首赞扬秦始皇的诗居然说出了明亡清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白赞美秦始皇的诗句,秦始皇的墓被打开了,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

    在李白的《古风》里,就赞扬过秦始皇,里面有这样八句话: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说的是秦始皇横扫天下,统一六合,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像兽中之王老虎那样窥视天下,何其霸道!他挥起宝剑,就能斩断浮云,东方六国的诸侯在强大的秦军面前一个个

  • 揭秘武则天死后,她的4个男宠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的四大宠男下场,揭秘武则天真实的一生,武则天的四大宠男是哪几位

    唐高宗死了以后两年,武则天61岁的时候,有一个男宠,叫做冯小宝,后来改名叫薛怀义。武则天虽然非常胆大自信,但是她终究不敢像男皇帝那样,公开的设四个妃子,36个嫔妇,她还是为了掩人耳目呢,还是把薛怀义把他作为一个僧人,让他进宫帮她搞建筑,以这个名义让他到宫中来。她宠薛怀义宠了大概十年左右,然后呢,又有

  • 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唐朝,李世民是怎么治理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的盛世为什么叫贞观盛世,贞观李世民结局,历史上李世民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是唐代第一个盛世,是初唐蓬勃向上气象的开始,之所以能为后人所传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隋朝末年,朝廷奢华成风,民才穷尽,渴望有经世济民之人物力王狂澜,统一天下,尽快结束隋王朝的暴虐统治,还民于太平。第二,国家外部环境的作用,社会渴望恢复汉民族的强大气魄及报复。不管你用什么方法

  • 玄武门之变促进大唐开放自信,子民自由不羁,生活惬意舒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大唐玄武门,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小说大唐开局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给大唐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让百姓的生活从隋唐大战中稳定了下来,随后又发展农业,促进唐朝初期的经济复苏,为全盛时期的大唐奠定了基础,李世民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使得百姓休养生息。如此开明、优秀的皇帝,他的一生中却有一个不可触碰的逆鳞: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对整个唐朝和李世民本身都

  • 一代明君李世民是孝子吗?三件事告诉你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一代明君李世民晚年,李世民是明君吗,李世民算明君吗

    唐太宗李世民的形象非常光辉,他开创“贞观之治”,有魏征这面镜子,还有他留下的各种虚心纳谏的故事,简直是“万世帝范”有没有?李世民是有道明君没错,可是在个人私德上,就不怎么经得起封建伦理的推敲。为什么呢?首先他得位不正,他的皇位是建立在兄弟的尸骨上的,做掉李建成和李元吉,逼宫父亲李渊,他才登上了九五至

  • 唐太宗抓捕观音,观音为何不生气?你看他前世是谁,管着哪些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观音献什么给唐太宗,观音为什么叫观音,观音前世慈航道人

    人有贵贱,仙有尊卑。在任何世界,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壁垒,谁要是坏了规矩,对比自己尊贵的仙不尊重,就要受到严惩。比如,如来是佛祖,是灵山的最高首领,他讲课所有的佛和菩萨都要危襟正坐,不时地点头,做出心领神会状。在知识点上,要立即拿出笔来,在本本上做一些笔记。可是,金蝉子呢?他竟然在打哈欠。这在如来眼中是

  • 李世民打猎时差点被野猪伤害,大臣跳下马与野猪搏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武功高超的皇帝,他戎马一生,征战无数,是一位皇帝,也是一位将军。李世民是汉化鲜卑人,自然有游牧民族的骁勇善战基因,李世民最擅长射箭,这也是他们家的家传,贵族子弟自然要学习六艺,这射便是其中之一。因此,李世民非常喜欢狩猎,当了皇帝以后,由于无仗可打,即使有,他也不能随便御驾亲征,他骑

  • 揭秘李世民从未碰过武则天,究竟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关系,刘晓庆武则天李世民吻戏,武则天范冰冰李世民

    武则天是唐朝的美女,因为容颜俏丽,很早就有美名。14岁的小女子被召入宫。武则天进入李世民后宫后,正式职称是“才人”。此职是内宫女官的之一,在后宫嫔妃中“才人”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妃嫔们的饮食起居和蚕桑之事,向皇帝报告她们一年中的收获情况。在皇帝与宠爱的女人就寝时,才人有时还要替皇帝更衣,作起居注。甚至还

  • 宠妃36无所出,皇帝:借你侍女肚子一用!成与吕雉武则天齐名贤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雉囚禁宠妃,戚姬初见吕雉,吕后遇到宠妃的孩子

    然而在宋朝时期却有这样一个女人,出生微寒,被丈夫“买入”,36岁还一无所出,没有吕雉武则天的恶毒,却成为与吕雉武则天齐名的贤后,此人便是宋真宗皇后刘娥! 刘娥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刘延庆曾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嘉州刺史,可惜的是刘娥幼年丧父,母亲无奈,只能带着她回娘家,生计所迫,刘娥从小学习击鼗,

  • 李世民当了23年皇帝,手下只出了1个奸臣,大唐江山断送在他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是如何当上皇帝的野史,李世民当皇帝了为什么还带兵打仗,李世民身边有几位大臣

    在众多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是其中出类拔萃之辈。李世民文才武略冠绝一代,还有个最大的长处,几乎无人可比。这个长处就是善于识人用人。可以说,大唐江山的开创,“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形成,都与他的这个长处密不可分。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时间,朝廷中无论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能尽忠职守,忠心报国,众正盈朝,朝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