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甘肃一个山洞里发现1件唐代文物,让世人从此不再崇拜黄巢

甘肃一个山洞里发现1件唐代文物,让世人从此不再崇拜黄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40 更新时间:2024/1/17 13:56:07

这个吟诗的少年长大之后,就是闻名天下的唐朝末年义军首领黄巢。说黄巢是农民起义军首领,有些名不副实。古代绝大多数农民军首领,大都是苦大仇深的农民。而黄巢则不然,他出身盐商之家,自幼家境富裕,一直过的是锦衣玉食的富豪生活。

黄巢起义的原因也与众不同,一般农民起义都是由于天灾人祸交织、或者被苛捐杂税所逼迫,但黄巢却没有这方面的动机。他造反的原因和洪秀全很类似,都是一心想通过科举之路考取功名,跻身仕途,结果却因种种原因,死活过不了这道坎儿,一怒之下扔了笔拿起刀,来了个“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黄巢大起义,虽然未能实现推翻唐朝、取而代之的愿望,他本人最终也兵败身死。但黄巢义军在唐朝腹地纵横转战数千里,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北至山东河南,南至江南广东,西至唐朝国都长安,都在黄巢大军的攻击扫荡之下江山残破,唐朝的军备实力和财政实力,都在黄巢大起义中受到致命的重创,唐朝统治的根基已经变得岌岌可危。黄巢大起义虽然没有直接推翻唐朝,但却敲响了唐朝的第一声丧钟。

多少年来,对于黄巢的评价一直趋于两极分化,一种观点对黄巢持赞成看法,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世人崇拜敬仰的、敢于反抗唐朝黑暗统治的英雄形象。另一种观点则对黄巢持批判态度,认为黄巢暴虐嗜杀,在对抗唐朝的同时,对民间百姓也不见得怎样友好,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江洋大盗形象。孰是孰非,多年以来未有定论。

1908年3月,清朝即将覆灭之时,法国探险家、考古学家伯希和,以考古为名来到甘肃敦煌莫高窟。在莫高窟的一个山洞中,伯希和有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在这个被称为藏经洞的山洞中,竟然完好保存了上至东汉、下至元朝十几个朝代的文献典籍,史称敦煌遗书。伯希和如获至宝,把其中6000多件文献和200多件文物装箱运到法国。伯希和这次盗宝行径虽然受到世人谴责,但举世闻名的敦煌学研究由此拉开帷幕。

在伯希和盗走的这批珍贵历史文献中,有一卷唐诗的手抄本引起了学者们的浓厚兴趣。这首唐诗就是失传了一千多年的《秦妇吟》。《秦妇吟》的作者是晚唐诗人韦庄。广明元年十二月,黄巢大军攻克唐都长安。诗人韦庄此时正在长安城中,亲身经历了黄巢大军从攻占长安到撤出的整个过程,耳闻目睹了黄巢在长安的所作所为,并把这些写入纪实长诗《秦妇吟》,成为后人研究黄巢起义的珍贵史料。由于韦庄本人当时还是一介平民,且一生不得志,若干年后60多岁时才中进士,且仕途极为困顿坎坷,对于唐王朝的怨气也不比黄巢小多少,所以他的立场和出发点,没有偏向黄巢或者唐朝任何一方,具有极为宝贵的中立性和可信度。

在《秦妇吟》中,韦庄详实记录了黄巢大军进入长安后,大肆烧杀劫掠的场景。“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迴梯梯又催,烟中大叫犹求救”。经过黄巢大军的洗劫之后,长安曾经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却变为一片废墟,“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府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完全成为路断人稀、草莽荆榛的荒凉世界。

由于种种原因,这首诗意外地失传,历代史料中只见其名,不见其文。甘肃敦煌山洞中发现的唐朝文物手抄本《秦妇吟》,如实记述了黄巢在长安大开杀戒、对长安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情景,使得人们对黄巢的印象大打折扣,对他的崇敬之意也荡然无存。

更多文章

  • “诗仙”李白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落尽繁华的背后,却是凄惨寂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白酒鬼还是诗仙,唐朝诗人李白的一生有多传奇,诗仙李白为杨贵妃写诗

    我国古代诗人非常多,从战国时期算起到清朝大概有几十万人以上,其中唐朝有名有姓的就有2500多人。并不是只有写诗之人才叫“诗人”,从文学概念上来讲,应该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人和诗作家。李白不仅是唐朝成就、地位最高的诗人,还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李白生活在唐朝盛世,乃唐朝伟大的

  • 唐朝最“悲催”的皇帝,苦熬25年终于称帝,却栽在儿子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最惨的皇帝,唐朝史上最厉害的皇帝,唐朝最著名的四个皇帝

    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多方面都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地位。但唐朝的帝王传承却仿佛陷入了某种魔咒之中,从开国皇帝李渊算起,共有二十一位皇帝,其中有十五位废帝和废太子。在唐朝太子俨然成为一种高危职业,但这其中最悲催的一位,非唐顺宗李诵莫属,苦熬25年终于称帝,结果仅坐了186天的皇

  • 李白被儒生嘲讽,他一怒之下写下一首诗,成了千年以来骂人的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白骂山东儒生的诗,李白是儒生吗,李白最可怕的一首诗

    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游历山东的时候,写出一首“骂诗”,流传至今。这首诗是李白为了嘲讽那些读书的“酸儒”,到底怎么回事没让人们来探索一下。李白的身份在历史上其实是很神秘的,因为并没有关于他身世的记载,因此民间一直都有传言,说李白家境富裕,不然不能有如此高的文化,在古代寒门子弟是读不了书的。也有人

  • 他是唐玄宗的儿子,杨贵妃的前夫,为何能够逃过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杨贵妃姐妹三人和唐玄宗的关系,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唐玄宗吻戏,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小说

    李瑁的人生开局不错,他的母亲是最受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虽然因为她是武则天侄孙女无法被册立为皇后,但在宫中的地位却跟皇后没有区别。武惠妃不仅继承了武则天的美貌,也继承了她的野心,她一心想把李瑁推进东宫。在她的一系列操作之下,太子李瑛被废,还有两个王爷也被李隆基杀掉。可惜,武惠妃还没有来得及把李瑁推上皇

  • 狮子骢事件:武则天的第一次亮相,从此被冷落了12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御马,武则天狮子骢原始记载,武则天的狮子骢

    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前期还比较弱小的时候,真是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事实上,武则天在皇宫里的第一次亮相,就遭遇到了滑铁卢,并因此长期受到冷落,甚至还因此彻底无法翻身。武则天有一个几乎完美的童年,父亲是开国元勋,身居高位,母亲是老牌贵族,知书达理,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

  • 你羡慕李白的斗酒诗百篇,但李白为此付出的代价你可能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白最经典的斗酒诗,李白斗酒顺口溜全集,李白斗酒传承文化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尤其是在盛唐时期,产生了李白这样的浪漫气息非常浓郁的诗人,那种扑面而来的浪漫气息,让人能够直接想到先秦时代的屈原。李白的狂放与浪漫成就了他的一生,纵酒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是他真实的写照,同时李白这一生也是低情商与非主流的一生。李白终其一生都是一个大男孩,是个浪漫到不识时务不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说了一个条件,李世民听完就杀了10个亲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李世民与他的兄弟交恶,终于发生了玄武门外的兄弟相残,当时驻京的军队差不多都来了,但李世民只说了一句:滚犊子,这是我们兄弟间的家事。这些武将就不敢插手了,坐山观虎斗向来是最占便宜的,毕竟赢了再站队比一开始就站队安全的多。史书记载,当时太子在玄武门外的士兵有上千人,如果不是李世民动手快,历史怕是

  • 张皇后改变了唐玄宗的一生,杨贵妃死后,没让玄宗过上好日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贵妃死后玄宗说的话,杨贵妃秘史玄宗与杨玉环合奏,杨贵妃姐姐和玄宗吻戏视频

    武则天当政时期,唐皇室的皇位也是几经波折。武后也是几度立太子又废掉太子,在权力争斗当中,这些儿子也是他的竞争对手,是会威胁到她统治的人。李旦是武则天的第四子,他前后曾两次登基。他在位的时间极短,但他的一个儿子却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皇帝。李旦是唐朝的第五位皇帝,他年轻的时候娶了自己的表妹窦氏为妻,窦氏为

  • 到底是什么样神秘的祭祀?让秦始皇汉武帝慎重行事,武则天梦寐以求!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祭祀武则天的寺庙,武则天对秦始皇的评价,汉武帝祭祀过黄陵吗

    听封禅大典这个词,似乎就能够感受到一种中华古国的雄壮而伟大的气息,自从上古七十二圣泰山封禅之后,似乎在泰山封禅已经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于是泰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封禅之地。自从传说时代开始,每一个有着雄心壮志并且成就伟大的帝王,都会想要在泰山进行封禅大典。因为在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就是对他的丰功

  • 李世民“玄武门事变”真相:弑兄杀弟是逼不得已,不然死的就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很多不满皇太子登基的皇子们可以说是大有人在,甚至他们知道自己的本事要比皇太子强的多,而李世民就是这么一个“悲催”的二弟,尤其是在李渊决定建立政权的时候,李世民就知道了自己要想得到皇位,最大的威胁就是自己的哥哥,而李渊又是一个死守旧制度的人,肯定不会让李世民当太子的,于是李世民开始用自己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