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家都误会他了,诸葛亮不仅没有埋没蜀国的人才,还提拔了不少在后期屡立战功的良将,诸葛亮的传人姜维就是一位,他本是魏国降将。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作为蜀军后期主要大将,继丞相之遗志,带领部队屡屡北伐,成为魏国的心腹大患。另外还有一位曹魏降将,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位大将,王平。
王平先前是曹操帐下一员战将,通晓汉中地理,在汉中之战时被任命为徐晃的副将,因受徐晃排挤而投降刘备,为蜀国提供了不少军事建议,后来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王平随马谡防守街亭,因其卓越的见识和在撤退时的出色表现被诸葛亮赏识,得到破格提升,拜其为参军,统领蜀汉的王牌军队无当飞军这支劲旅,在第四次北伐时成功防守住了魏将张郃的进攻,在诸葛亮去世后帮助众人平定了魏延之乱。蒋琬执政初期,王平协助吴懿防守汉中,后升为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
王平的成就不仅仅这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率领大军十余万进攻汉中,前锋已在骆谷。当时王平为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此时汉中守兵不足三万,诸将大惊怕抵挡不住。有人建议说:“我们的兵力不足以阻挡魏军,应该放弃关隘固守汉、乐二城,魏军进入汉中以后,涪城的援军一到,就可以将阳平关抢回来”。王平不同意说:“汉中去涪城有一千余里,魏军若是得了阳平关就会成为祸患,应该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我为后拒,若是魏军分兵进攻黄金城,我亲自率兵前往救援,到时候涪城的救兵就刚好到来,这才是上策”。于是就按王平的计策行事,后来涪城诸军和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被击退。蜀军事先进兵据守住魏军后路,曹爽经过苦战方才得以撤离,死伤甚多,大败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