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良一向不品头论足,却破例用四个字点评韩信,刘邦一听起了杀心

张良一向不品头论足,却破例用四个字点评韩信,刘邦一听起了杀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8 更新时间:2024/1/17 6:16:54

[var1]

有人认为韩信有勇有谋,是完美的将帅之才,也有人认为韩信智商高情商低,具体表现在军事才能超凡,但政治智慧低下,只能做乱世枭雄,而不能当太平将军。这些都是后人对韩信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隔着冰冷的史籍,只能凭借文字臆想韩帅战场上的英姿,很难说不带个人感情色彩。韩信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要完整地评价韩信,小编认为还是得看同时代的人对他的看法。

[var1]

萧何说韩信是国士无双,这个评价很高了,可惜萧何的这番评价不可全信,因为萧何是韩信的伯乐,萧何在刘邦面前说韩信是国士无双,难免不让人怀疑是在给自己长脸。小编比较认可张良对韩信的评价,张子房这个人是典型的智商情商双全的人才,他从来不对人评头论足,也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感情,张良时刻处于比较克制的状态,很难有真情流露的时候。韩信可能是唯一得到过张良评价的人。

[var1]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被项羽揍得十分狼狈,彭城一战刘邦纠集五十万之众,竟然还打不过项羽手中的三万人。刘邦盛怒之下放出话,说只要谁能助他打败项羽,便把关东地区都封给他。刘邦请教张良,张良说自己肯定打不过项羽,但可以推荐一个人,此人便是韩信。张良说“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可属大事,当一面,浓缩成四个字就是独当一面,这也是独当一面这个成语的出处,张良认为刘邦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有独当一面的才能。

[var1]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小编交代了,自然是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接着楚霸王乌江自刎。不过仔细分析,张良这话其实充满了杀机,在当时刘邦肯定不觉得,但是等待天下已定之时,刘邦便觉得韩信不能留。刘邦一直认为韩信只是军事才能超凡,但张良却说他能独当一面,岂不是说韩信是文武全才,是跟刘邦一样的优秀领导人。彭越英布虽然也是战功赫赫,但刘邦根本不怕,因为他知道这两人都是赳赳武夫,掀不起大浪。韩信则不同,连张良都说他可属大事,这可是个危险的信号。小编认为,张良说这话之后,刘邦内心深处必定对韩信起了杀心。

更多文章

  • 一句吹牛皮的话,造就了战国七雄的乱局,嘴贱害了天下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烽火战国七雄争霸,战国有七雄为什么秦始皇横扫六国,战国时期七雄国旗

    [var1]晋国在六位大佬的制衡下,维持着相对的稳定。偏偏势力最弱的最不安分,中行氏和范氏觉得自己势单力孤,如此僵持下去势必被吞并,于是两家联合率先分家。但由于实力太弱,被其余四家联合给灭了,并且瓜分了两家的土地和财产。虽然中行氏和范氏自己没捞到好处还败亡了,但却打破了晋国的制衡局面。实力最强的智氏

  • 中国古代最古老的武将世家,第一代大战秦国,最后一代大战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历代名臣武将,秦国到清朝顺序表,大秦帝国秦国武将

    [var1]众多武将世家中,北宋折宗本一系的折家将,世代镇守西北边防,将近一百五十年时间里名将辈出,成为宋朝西北的钢铁长城。北宋种世衡的种家将,为北宋戍边抗击西夏一百余年。明朝名将李成梁的李家将、麻家将,都曾是大明朝的擎天白玉柱。不过他们这些名将世家,存在时间和延续时间都不算长,这几家里最长的要算折

  • 春秋末期大乱斗:晋联楚攻秦,秦联楚攻晋,晋联吴攻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联吴伐魏,春秋争霸和晋楚争霸,楚灭秦还是秦灭楚

    [var1]在春秋早期,晋楚博弈一直是当时的主旋律。北上扩张的楚国逼近了黄河流域的周王室以及宋、郑、鲁等中原诸侯,晋国做为当时的大国,从晋文公时代起就曾联合中原诸侯合力抵抗楚国北上。其实抛开晋国的勤王口号,早已觊觎中原沃土的晋国不过是想找一个扩张势力的借口。所以,在晋楚争霸期间更是爆发了激烈的四大战

  •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竟是孔子借酒消愁之言,前因后果啼笑皆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为什么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孔子是小人吗,孔子对待小人的态度

    [var1]话说孔夫子的家庭生活是不太美满的,孔子曾经离过婚,当然孔夫子那个年代的离婚跟现在可不一样。那会女人没什么地位,所谓的离婚其实就是丈夫休妻。虽然史籍中没有记载孔子休妻的具体原因,但我们从孔子的生平事迹中不难想象孔子为何休妻。[var1]孔老夫子一辈子都在周游列国、推行道义礼法,为了把自己的

  • 秦始皇嬴政和赵国,竟然还有这样的爱恨情仇?我以前都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出生在赵国的都城邯郸,并且在秦统一六国中,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就是赵国,如果秦国没有在长平之战中胜利,那么估计统一天下的有可能就是赵国了。并且秦始皇最后也是死在了赵国的沙丘之地。所以秦始皇的一生与赵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一、秦始皇和赵王是亲戚[var1]估计大家都不知道

  • 荆轲刺秦时,秦王三次拔剑不出,真是因为剑太长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拔不出剑,荆轲的剑,荆轲刺秦王剑太长搞笑

    (一)先说秦代青铜剑:剑,最早出现在青铜器冶炼十分发达的商周时代,初期的长度仅仅相当于一支匕首的长度,大约在10余厘米到20余厘米,初期只是用于防身。直到以战车为主的春秋战国时代,北方战场使用最多的都是带有长柄的戈、矛、钺、铍等长度较长的武器。的确,仅仅是用杆长3米的铍在战场纵横,也强于匕首般的青铜

  • 孔子两次“爆粗口”,每次都出名句,坑了两类人,现代人狂点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孔子名句必背50句,孔子名言精选名句,孔子的经典语录及感悟

    [var1]现如今的小孩,很早就开始接触儒家经典,印象中孔老夫子是一个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老者,对上孝敬谦逊,对下平易近人,乍一看就像个老神仙,似乎已经超脱三界五行,成了化外之人,也感受不到孔夫子的七情六欲。但我们都知道,这世界没有神魔鬼怪,孔子也是肉体凡胎,一个普通人总会有情绪波动,总会有喜怒哀乐

  • 古代被公认的3位神童,却天妒英才早逝,第一位被孔子称作老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最聪明的三个神童,孔子最出名的4位学生,古代有哪三位神童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性的会听到神童这个词,往往把那些天赋异禀的小孩称之为神童,他们的年纪虽然很小,但是他们却十分的有学问,不仅仅可以熟读诗经,更懂得吟诗作赋,可以说表现出一般儿童达不到的水平。[var1]其实作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和别人家的不一样,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够是神童,历史出现过很多神童,

  • 孔子用14年时间周游列国,广收门徒传道德,现在看这属于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周游列国记录,孔子周游列国思想变化,孔子周游列国时的风度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位学者,为了把自己的思想传播,花了整整14年的时间,靠着双脚和一架马车,走遍了许多地方。如果这事儿发生在一个小年轻身上,那属于传道游学之旅,可是这事儿发生在孔子身上的时候,他都已经55岁高龄了,所以这么大年纪还在外头奔波劳碌的他,到底走了多少个地方呢?今天我们不妨来探究探究。[v

  • 秦统一六国后,六国君主二个被活活饿死,下场最惨的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纪录片秦灭六国,白起死后六国合纵攻秦,秦吞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前前后后总共花费了近10年的时间,那么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六国的君主是怎么样的下场呢?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来聊聊:[var1]秦国灭的第一个国家是六国中最弱的韩国,当时的韩国刚刚经历了内乱,是经不起秦国猛烈的进攻的,秦军灭了韩国以后就直接把韩国的储君给处死了。[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