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娥为什么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登基成为皇帝?

刘娥为什么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登基成为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847 更新时间:2024/1/19 16:57:27

花鼓姑娘当上了皇后

刘娥祖籍太原,她的父亲刘通在宋太祖赵匡胤的时候曾是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举家迁至成都华阳。宋朝初年,刘通曾随北宋著名统帅潘美征广南。宋太宗刘通随军征北汉期间,死在了路上,此时,刘娥年仅九岁。母亲庞氏死于刘通之前,所以,在父亲死后,刘娥就成了孤女,只好投靠自己的外公家。

刘公家生活困苦,无法接济,在刘娥十几岁的时候,就把她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龚美在沿街串巷叫卖银器的时候,刘娥就打着拨浪鼓招徕顾客,就这样,他们一路从四川走到了当时的京城开封。在京城,龚美过得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之时,他就把刘娥卖给了张耆。张耆在赵恒(后来的宋真宋)的襄王府当差。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有一天,襄王说:听说蜀中自古出美女,不知是真是假?

左右讨好道:王爷何不在府中选上几名蜀中妇女。

襄王说:蜀中离京师千里,谈何容易!能得一人,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张耆趁机进言:蜀地银匠龚美家有个年轻貌美、知书达理、聪明伶俐又擅长演奏鼓乐的妙龄少女,因为家贫,被卖到了我的家中。

于是,张耆就将刘娥献给了襄王赵恒。赵恒一见刘娥,大为喜爱,于是,刘娥的命运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娥受宠后,赵恒拜见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赵光义见他憔悴消瘦,于是就问赵恒的乳母原因。乳母不喜欢刘娥,于是告诉宋太宗,说刘恒不正业,整天和四川一名会打花鼓的民女厮混。宋太宗勃然大怒,勒令刘恒将刘娥赶出王府,永远不能与之来往,并将开国功臣潘美(潘仁美的原型)的女儿许给他为妻。刘娥只好搬出了王府。张耆见她是刘恒喜爱的女人,于是将自己的王府送给刘娥,自己避嫌,搬到别处居住。刘娥因祸得福,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借此机会遍读诗书,苦心研习琴棋书画,为她以后能够将众朝臣玩弄于股掌之中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影视作品中的刘娥形象

宋太宗死后,赵恒即位为君,是为宋真宗。宋真宗于是将刘娥接到宫中,此时,潘美之女早在赵恒即位前便已去世,北宋名将郭守文之女郭氏成为了赵恒的皇后,所以,刘娥并没有什么名份。

公元1007年,郭皇后因病去世,宋真宗欲立刘娥为后。寇准等人以“刘娥出身微贱”为由,表示坚决反对。宋真宗因为宠爱她,于是就抛出了刘娥祖籍太原,祖辈曾是五代的高级将领,因为战乱才和家人失散的说法。寇准才不相信宋真宗的鬼话,仍然不同意宋真宗将刘娥立为皇后,这也成为了寇准后来被刘娥贬到南海之滨的主要原因。

就在这个时候,侍奉刘娥的侍女李氏因为和宋真宗春风一度,竟然还生下了一个男婴,这就是后来宋仁宗赵祯。刘娥于是就将李氏之子据为己有,严禁外人向孩子说明真相。

宋真宗虽然嫔妃众多,但生下的子嗣不久后都先后夭折了。宠爱刘娥的宋真宗以刘娥拥有子嗣为由,被册立为皇后。于是,这个出身贫寒,花鼓女出身的女人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两个男人玩不过一个女人

刘娥在宋真宗得了风湿病以后,就帮助他处理国家政务,逐步把持了朝政。宋真宗心中不安,害怕刘娥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就有了让太子监国的打算。于是,在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寇准奉旨意入宫与宋真宗商议太子监国之事。此事极为隐秘,就连刘娥都不知晓。不料,寇准让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令的官员)杨亿起草太子监国一事,被杨亿的妻弟酒后泄露,刘娥先下手为强,前去宫中质问宋真宗,宋真宗竟然以“不记得与准初有成言”为由,将全部事情推给了寇准。于是,寇准被罢免了相位,丁谓成为了宰相。

寇准自澶渊之盟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被宋真宗所倚重,也就必然会让他人眼红。于是,朝中的小人就开始背后进谗言陷害寇准,时间长了,宋真宗也开始怨恨寇准不该在辽军南下之际,把他押到黄河岸边去督战。宋真宗认为,这是寇准拿着他的生命安全,换来了澶渊之盟的耻辱。

其实,当初契丹南下跟宋军打了澶渊之战,20多万兵马损失了将近一半,特别是萧太后死后,大辽国内实力已远不如南征以前。患了“恐辽症”的宋真宗不敢在这个时候趁机攻打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为了挽回战争带来的耻辱,竟然自己炮制了“天书”的假象要封禅泰山,以此来糊弄天下子民。

也就在天书封禅时,丁谓作为修筑供奉天书宫殿的监工,因表现突出,成为了宋真宗的心腹大臣。

影视作品中的刘娥形象

公元2022年,病入膏肓的宋真宗在病榻之前,留下了“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遗诏。宋真宗驾崩后,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太后刘娥辅佐。权臣丁谓意图架空刘娥,独自把持朝政,跟刘娥关系恶化。

宋真宗死后,给他修建陵墓就被提上了日程,因当“包工头”而上位的丁谓一定不会放过这个立功、发财的机会,他强硬的就把“山陵使”的差事揽了过来,他万万想不到,也就是这个“山陵使”把他打入了万丈深渊。

北宋的都城在开封,而北宋历代皇帝的皇陵都在洛阳。这样一来,丁谓就得在开封和洛阳之间来回奔波,对于已经步入晚年的丁谓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件妙事。所以,他必须找一个得力的助手来帮他完成这件事,于是,太监雷允恭站了出来。

雷允恭到了洛阳以后,负责陵墓勘察风水的官员告诉他,他最近夜观天象,如果将原来勘定的陵墓向上再移动100米,那么,就对后世子孙大有好处。雷允恭自然不愿意放过这个邀功请赏的机会,他马上就跑到开封,向皇帝报告。这个时候,整个朝政都被丁谓把持,太后和宋仁宗形同傀儡,太后告诉雷允恭:“这件事你去跟山陵使商量吧!”雷允恭于是就去找丁谓商量。丁谓哪里懂风水之事,他唯唯诺诺也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雷允恭于是回报太后:“山陵使对此没有异议!”太后一听,既然丁谓同意了,那就照此办理吧。

不料,皇陵刚修好,地下水就冒了出来。雷允恭站在冰凉的地宫中,头脑彻底清醒了,他知道不仅是他,就连皇陵的监工丁谓要大祸临头了。

于是,与丁谓一向不和的王曾就联合朝中大臣纷纷弹劾丁谓。皇陵出现了问题,太后必然要过问,她招来丁谓,和皇帝一起垂帘听政。丁谓明知有错,只能乖乖前来。他在帘屏之下,滔滔不绝的解释这件事跟自己没有关系,也不是自己指使雷允恭擅自移动皇陵位置的。就在他奇怪为什么太后一直没有打断他说话的时候,突然出来一位太监:“你在这里咄咄不休,是在跟谁说话呢?皇帝和太后早就走了!”

这一刻,丁谓知道,他的末日来临了。他作为大宋朝的堂堂宰相竟然被无情的戏耍了。不久,这件事就成为了朝中的笑柄,众人在这件事中,明白了太后的真实意图,她要对丁谓动手了,而在动手之前,她需要朝臣的支持。

于是,“树倒猕猴散”,包括丁谓培养提拔的官员纷纷倒向了太后,就这样,丁谓被赶出了朝堂,去了他发达的时候,发配寇准的地方:崖州。

至于那个倒霉蛋雷允恭原本就是为了中饱私囊,非得去揽修陵工程,太后在他家里,搜出了无数盗用皇家的金银珠宝后,直接就将他乱棍打死了。

丁谓沿着寇准的路线一路向南,在路过雷州的时候,寇准对于昔日的好友兼政敌,百感交集,还派人给他送去了一只蒸羊。丁谓觉得这个时候,有必要跟寇准谈谈心了。可是,寇准无情的拒绝了他。也许,寇准认为,他们两个结局,也许早就注定了,两人相见又能说些什么呢?

就这样,在北宋有着空前地位和权力的两位宰相,在太后手中,不到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

李夫人之死

不可一世的丁谓被扳倒了,朝政回到了太后手里,为了这一天,她隐忍那么多天,在外人看来,她该跟那些不开眼的家伙们清算后帐了。然而,太后却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举动,她命人将从丁府抄出的那些朝中大臣和丁谓的往来书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把火给烧了。她对百官说:先主刚刚驾崩,新君年幼,国家内外忧患,天下之事都要依靠各位大臣。我不仅要感谢各位大臣,你们的子孙后代及亲朋好友,我也会加以封赏。

群臣一听,振奋不已,这可是百年不遇的喜事。他们纷纷跑到家中,将数得着的亲朋好友、门客学生统统列了出来,然后递了上去。太后在收到群臣上报的名单,找人眷秒一遍,贴于内宫的墙上。当有臣子向他推荐官员的时候,她就会看看墙上的名单,凡是榜上有名者一律驳回,只有不在名单之中的,她才会考虑录用。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宋仁宗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二月二十六日,这个只知道姓李,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的女人。毫不知内情的宋仁宗如同往常一样,随着太后刘娥再一次走进了朝堂。就在朝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吕夷简突然说出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闻有宫嫔亡者?”(《宋史列传第七十》)听说宫中有嫔妃死了?刘娥听了之后,竟然惊慌失措的站了起来,质问吕夷简:“宰相亦预宫中事邪?”意思就是说,你作为一国宰相,难道还想干预后宫的大事吗?然后,刘娥拉着宋仁宗就回到了内宫之中。不久以后,刘娥又匆匆忙忙回到前殿,此时,吕夷简还没有离开朝堂。刘娥对吕夷简说:“宰相,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母子啊?“吕夷简说:“太后,难道将来你不想保全你们刘氏一族吗?李妃生下了圣君,而她的葬礼简不成礼,他日圣主知道了,一定会迁怒你们刘家,到时候,你就是后悔也晚了,你可不要怪我没有提前警示你!”

于是,在吕夷简的强烈干涉之下,宋仁宗生母的丧事成了皇家葬礼的标准流程,规格之高,礼制之全,场面宏大。虽然,此时的宋仁宗还蒙在鼓里,从始至终,皇帝和太后都没有露面,但是也正是因为吕夷简在这件事的高明远见,让太后的家族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刘太后为什么没有称帝?

公元1033年二月,染病已久的太后强撑着身体,不顾从大臣的反对,执意要穿着帝王的龙袍(去掉了象征忠孝与洁净的宗彝、藻两章)去祭祀太庙。此前的太后,虽然成为了大宋实际的执权者,但是,在名义上,国家的主人仍然是宋仁宗。她从一个花鼓女,一步一步的走向皇后之位,之后无限的接近皇帝这个宝座,但是,她却没有勇气将赵祯这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废掉或者杀掉,然后取而代之。

也许,对于她来说,将赵氏江山改成刘氏江山完全没有那个必要,因为,她不像吕后、武后一样,有自己的儿子,也有一群跟自己血脉一样的娘家人。她就是夺了赵家的江山,百年之后,她又该传给谁呢?至于那个叫刘美的哥哥,也不过是入宫前的丈夫龚美改的名字。所以,刘太后最终也没有称帝,不是她没有人脉,而是她称帝后,实在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她仍然希望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她必须要去祭祀太庙。

按照旧制,唯有天子才资格祭祀太庙,太后是没有这种权力的。参知政事薜奎对太后说:太后穿着皇服入庙行祭,那您行不行跪拜礼呢?

原本,在宋朝的时候,男子行跪拜礼而女子只拜只跪。如果太后要着皇服(男人的衣服)祭祀太庙,那么就得学男子行跪拜礼,而太后她怎么会学男人跪地行礼呢?为了避免跪地行地,礼部最终拿出了一个方案,太后也可以穿着衮服祭祀太庙,但是比天子少了两章。所以,太后最终也就没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武则天”。

不过,太后仍然拖着病体,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大宋列祖列宗的神位之前,她多么想让赵家的祖先看看,她虽然只是一介女流,但是她不比这些庙堂之上的铮铮男儿差,她要与他们平起平坐。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从太庙回来以后,太后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她在弥留之际,已经说不出来话了,但是她几次牵衣示人,似乎有话要说。大臣薜奎说,太后的意思是要把身上的这件龙袍除掉,因为,太后担心穿着这件衣服无颜去见先帝。于是,宋仁宗立即传旨,取来了皇后才应该穿的衣服,给她换上。薜奎的话也许有几分道理,但是,刘娥至死也没有说要将这件衣服去掉,难道不是她想告诉大家,她要穿着这件龙袍离开人世,成为永远的女王吗?

刘娥尸骨未寒,果然就有人告诉宋仁宗,刘娥不是他的亲生母亲,甚至还污蔑他的生母在死后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宋仁宗于是一方面派人掘开了李氏的墓地,一方面派人包围了刘娥的哥哥刘美的府第。当李氏的棺椁被打开的那一瞬间,宋仁宗就知道自己错了。因为,他看见自己的生母平静地躺在其中,四周充满了水银,身上穿的还是皇太后的衣服,没有丝毫受苦的痕迹。他叹道:“人言岂可尽言,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平生分明”这也许才是对刘娥一生最公正的评价!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何要娶两个寡妇?五年后人们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场大棋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为何娶60岁挑三拣四老婆,李世民娶的是他哪位嫂子,李世民娶长孙无忧是多少集

    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勋,李渊别出心裁地给他加了一个徽号——天策上将,允许他自行招募天策府官员。臣子开府建衙不稀罕,“自置官署”却是独一份,连东宫也没有这个权力。也就在这一年,李世民的后宫开始“扩招”,韦贵妃、燕德妃、郑贤妃、韦昭容等一众美女的到来,把秦王府装点得春意盎然。事业、爱情双丰收,少活十年都值

  • 在唐朝,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和尚?不仅仅是吃斋念佛这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和尚,和尚十大戒律,穿越唐朝跟和尚辩经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佛教比较兴盛的一个时代,那么,今天我们以唐朝为例,来了解一下,在唐朝你当上和尚之后,还需要做哪些事,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和尚?一、熟悉生活环境我们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当地的环境。而在唐朝,成功当上和尚之后,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寺庙环境,了解寺庙的大概布局。那么,唐朝

  • 礼部是唐代官学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地方管理的又是谁?都学习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代管理书信传递的是什么机构,唐代礼部,官学文化

    唐代官学的最高管理机构——礼部唐代地方官学的最高中央行政管理机构是尚书省的下属——礼部。礼部的最高行政官员为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其职责主要为“掌天下礼仪、祠祭、宴飨、贡举之政令”。即主管国家教化活动及制定礼法制度,至于管辖范围,文献中亦有明确记载:“置乡校、县学、州庠,以教训其子弟,长育其才志,自乡

  • 这两人的事迹,真实反映隋朝社会现实,王朝变成了“亡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燕荣,隋代酷吏,被称为变态狂(酷吏,按医学病态归类,属于心理变态狂),主要活动于隋文帝时期,其性情严厉残暴,心狠手辣,长得又是一脸凶相,手下官员见了他,都像老鼠见猫一样惶恐不安。这家伙打起人来,凶残至极,动不动就是上千下,直打得皮开肉绽,血流满地。不少人扛不住,就被他活活打死了。燕荣还是个典型的虐待

  • 白居易看透党争,离京途中发现晚上的江水,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居易的简介资料,白居易笔下的江水,白居易古诗琵琶行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这首诗选取了自然界中两幅优美的画面,来营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优美意境。表现的是白居易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心境,先看下翻译吧:一道残阳沉浸在江中,一半江水是绿色,另一半江水则是红色。最可爱的就是九月初三的夜晚,亮似珍珠而

  • 狄仁杰:为国荐贤,大公无私,他用一生践行了做一名好官的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狄仁杰的一生,完全可以用儒家的理想人格“三达德”来概括,那就是——智、仁、勇。何谓智?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氏,长于官宦之家。从童年时代起,在狄仁杰的身上,就有一种异乎常人的气质,这种气质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不畏权贵、特立独行。据史料记载,有一次,狄仁杰家的门人遇害。当时,衙门派出的官吏

  • 李渊选定的继承人是一直是李建成,但为何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渊和李建成关系好吗,李渊为什么那么喜欢太子李建成,李建成是否与李渊妃子有染

    武德元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指挥了四大战役,分别是:1、公元618年6月,平定薛举,在浅水源之战击败薛仁杲之后,陇西、陇右划归唐朝版图,这一场战争的主要作用是解除了唐王朝来自西面的威胁,使得李渊能够安心东进。《旧唐书太宗本纪》载:“武德元年七月,薛举寇泾州,太宗率军讨之……将夕,大军继至,四面合围。诘

  • 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一代丑女,为何能将国家搅得天翻地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一个丑女人,为何能将国家搅得天翻地覆? 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这个女人应该是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可是把一个王朝的覆灭,完全归罪于一个女人,显然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虽然这个贾南风的确罪行严重。贾南风是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的女儿,在晋惠帝司马衷还只是太子的时候,她就嫁给了司马衷。司马衷

  • 他曾建议除掉李世民太宗却把他与诸葛亮相比,魏徵真有大才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评诸葛亮,魏徵是李世民身边什么人,魏徵故里

    尽管如此,秦王李世民还是很器重他,让他做了詹事主簿。这魏徵当时是太子李建成宫中的洗马(侍从官),地位虽然不高,但人很有谋略,是太子的军师级人物。下面我们就来讲讲魏徵的故事。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钜鹿(今河北巨鹿县人,又说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

  • 西晋VS东晋,论一个好皇后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晋东晋皇后列表,七年级历史西晋和东晋,东晋大还是西晋大

    除了皇帝外,皇后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皇后作为后宫之主,有母仪天下的说法,生下儿子为嫡子,有继承皇位的权力。皇后在平时被皇帝的光芒掩盖,当皇帝驾崩后,皇后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晋朝时期皇后的重要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强大的西晋被自己皇后给败亡了,而孱弱的东晋却又靠着皇后的主持下慢慢的站稳脚跟,还打了一场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