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宫四大疑案之顺治出家,真相到底如何?3大证据,推翻出家之说

清宫四大疑案之顺治出家,真相到底如何?3大证据,推翻出家之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82 更新时间:2024/1/26 17:57:30

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在其日记——《翁同龢日记》中,曾经记载了他在北京西山见到的一首题板诗: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家。十八年来不自由,江山坐到我时休。我今撒手归山去,管他千秋与万秋。

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很明显地指顺治皇帝,而且似乎明确了顺治皇帝出家为僧的历史真相。

《满清外史》更是直接给予了顺治皇帝出家为僧的原因说明,成为了清代民间传闻的代表版本之一:

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七日,贵妃董鄂氏卒。福临哀悼殊甚,为之辍朝者五日。然福临之于董贵妃,所谓“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者也。胡乃黄土长埋,红颜短命。西宫南内,秋草垦凉。福临对之,忽忽不乐。未数月,遂弃天下,遁入五台山,削发披缁,皈依净土。

也就是说,在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病逝以后,顺治皇帝万念俱灰,看破红尘,决定放弃江山,皈依净土。当时满堂朝臣“虽百方劝解,卒不能回”,于是就有了“十八年正月,谬谓福临病殁,而以十四罪自责之遗诏下矣”的虚假历史记载传世。

而在清朝官方献的记载中,对于顺治皇帝的驾崩,同样有着明确的记载:

《清史稿·世祖本纪二》有载:

十八年春正月壬子,上不豫。丙辰,大渐。赦死罪以下。丁巳,崩於养心殿,年二十四。

而且,根据《清史通鉴·清世祖》的记载: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宫内传谕:京城内,除十恶死罪外,其余死罪及各项罪犯,悉行释放。同时,下令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这是宫中或民间家中有人出天花的习俗。

从上述记载来看,顺治皇帝乃系身染天花,不治身亡,并非因为董鄂妃的病逝而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那么,顺治皇帝到底是驾崩于天花重疾,还是出家为僧了呢?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详细研读,我们找到了三个证据,或许能够找到历史的真相。

1、《清实录》的记载说明

在《清实录》的记载中,关于顺治皇帝病情发展的记载虽然较为笼统,而且也并未明确说明顺治皇帝是身染天花。但在“上不豫”和“上大渐”之间,也就是顺治皇帝患病和病重不治之间,还有着另外两件事的记载:

一是心郡王多尼薨逝,顺治皇帝下令追封其为“多罗宣和郡王”;

二是大享殿合祀大典举行在即,原本打算“亲往行礼、用展诚敬”的顺治皇帝因为“朕躬偶尔违和”,只能“遣官恭代”,并亲自要求礼部列举“应遣官职名具奏”。

而就在第二天夜里,顺治皇帝便溘然长逝,驾崩于养心殿。

如果,顺治皇帝是出家为僧而非驾崩于天花重疾,《清实录》对于顺治皇帝病情发展过程的记载就只能是后来杜撰。如果是杜撰,《清实录》肯定会特别强调顺治皇帝的病情发展过程,而非诸如王公薨逝、祭祀大典等细枝末节的记载。如此一来,不是徒增后世求证顺治皇帝驾崩真相的破绽吗!

也就是说,《清实录》对于顺治皇帝病逝过程的记载,还是客观、真实的!

2、顺治帝临终近侍之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的证明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预感病体沉重、势将不支的顺治皇帝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和内阁学士麻勒吉入养心殿,记录遗诏。

而王熙在多年以后自传的年谱中,对此事有过记载:

顺治十八年正月,上大渐,召至养心殿撰遗诏。伏地饮泣,笔不能下,上谕勉抑哀痛,即御榻前先草第一条以进。寻奏移乾清门撰拟,进呈者三,皆报可。是夕上崩。

而在顺治皇帝劝阻王熙抑制哀痛,记录遗诏为重的劝导之言中,就能直接说明顺治皇帝的驾崩之因:

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即就榻前书写!

作为顺治皇帝临终近侍之臣,王熙对于顺治皇帝临终情形的记载,甚至对顺治皇帝临终言辞的记载,可信度较高。

3、吴良辅的已经作为“替身”出家

在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中,顺治皇帝确实在董鄂妃病逝以后,极度悲伤,而且也出现过出家为僧的具体举动。顺治十七年十月十五日,在董鄂妃病逝两个月以后,顺治皇帝在茆溪森的劝谏下,决定出家为僧。但因为茆溪森的师父——玉林通琇禅师的及时到京,劝阻了顺治皇帝的荒唐之举,此事方才作罢!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因为自己出家为成,顺治皇帝决定让自己的近侍太监——吴良辅在悯忠寺作为替身出家为僧。而且,顺治皇帝亲自到场见证了吴良辅的出家仪式,算是完成了对自己出家夙愿无法完成的弥补。

既然,已经有了替身出家,既然已经弥补了心中的缺憾,顺治皇帝还需要出家为僧吗?再者,顺治皇帝之所以让吴良辅代替自己出家,也正说明了顺治皇帝根本无法出家的无可奈何。

清朝入关之初,刚从东北之天寒地冻环境来到温暖适宜环境的北京城后,清朝皇室乃至满洲八旗都面临着天花病毒的巨大威胁。也就是这次离宫机会,让顺治皇帝身染天花,不治身亡。

参考文献:《清实录·世祖实录》、《清史稿·世祖本纪二》、《满清外史》、《翁同龢日记》、《清史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的学识有多么丰富,专家们都无地自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的政治智慧,乾隆画被专家掉包,乾隆功绩有哪些

    古代皇帝都是能文能武的,当然说的是有建树的皇帝。他们从小就有专门老师,一对一授课。就像乾隆皇帝一样,有人说他是文武全才,放在现在,学者和专家都不一定能赶得上。的确,乾隆皇帝很厉害,说到武,是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去开疆扩土。文,也是可以舞文弄墨。最重要的是,乾隆皇帝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很好的治

  • 雍正王朝:如何收服邬思道?四阿哥胤禛的操作,绝对可以给满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胤禛与邬思道的第一次谋划,邬思道为何被雍正杀,雍正继位回府见邬思道

    但正如四福晋所言:“就说这位邬先生吧,一开口就老气横秋的,说什么山野草莽、刑余之人,不敢出任世子的先生。一句话,拿上堂了”,邬思道绝非寻常的攀龙附凤之人,更不为逐名夺利,讲规矩、重礼数,甚至还明显带有读书人的高傲和执拗。面对如此人物,皇四子胤禛该如何收服?第一招:讲礼数在邬思道的门外,皇四子胤禛领着

  • 走向共和:《马关条约》签订,历史上的李鸿章真能这样,该有多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鸿章为什么每次都去签条约,李鸿章马关谈判完整版,李鸿章与伊藤博文马关对话

    时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给出了日方议和的价码:割地赔款!赔款,3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和台湾全岛!听闻如此价码,李鸿章暴怒:汪洋大盗,豺狗不如!只是,城下之盟,哪还有什么商议的余地?李鸿章试图用外交规矩来反对伊藤博文的漫天要价,但正如伊藤博文所言,“清国既然败了,就只能遵我日本之道”。外交规矩

  • 盗贼挖掘同治陵墓,发现合葬皇后栩栩如生,专家:应该与死因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同治死亡野史,同治皇帝墓被盗,同治陵墓设计图

    在20世纪,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特别是日本侵略战争不断爆发,导致中华大地遭受巨大的伤害。所幸的是华夏儿女团结一心,最终将日寇赶出中国,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华夏大地还未曾有过欣喜的情况下,又陷入了新的动荡局面。也就是在这样一个阶段,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动乱,不断借取古代文物,甚至有盗墓贼潜入清东陵,

  • 因为想废黜皇后,顺治皇帝无意间创设了一项制度,造福后世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500万元的顺治通宝铜钱,顺治最著名的一首诗,顺治爷

    但在“选秀”制度形成之前,清朝皇帝和皇室子弟、皇族成员的婚配也和普通人家的婚配方式大致相同,由父母长辈指婚而定。那么,顺治皇帝为何创设“选秀”制度来代替封建社会上千年的“优秀传统”呢?其实,在顺治皇帝创设制度之初,并未考虑什么皇族血统、更没有顾及前朝势力的平衡,只是因为少年任性的他想要和孝庄太后、和

  •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强占侄媳妇的多尔衮,也有被侄子夺妻的报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多尔衮野史秘闻,多尔衮与四嫂,多尔衮反叛

    在满族传统的婚嫁习俗中,“父死妻其母,兄死妻其嫂”乃系其特点之一。但多尔衮以皇叔身份,迎娶自己侄子的福晋,也就是自己的侄媳妇,而且是政治对手的福晋,难免有羞辱霸凌之意。更可耻的是,在多尔衮强占豪格福晋的同时,豪格的两位侧福晋被其强制分给了另外两位叔辈——阿济格和济尔哈朗。对于豪格福晋的强占,除了有多

  • 清朝前汉族的发型与之后有什么不同,头发太长他们竟然这样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汉族服饰,清朝皇帝能娶汉族女子吗,清朝皇帝汉族血统

    头发这个东西从最最最遥远的时候就开始伴随着我们,其实我们知道的越来越多,我们对它的处理的方式也越来越多。那么具体都有哪些方式呢?在以前当人还小的时候,是可以随便理发的,那个时候你想怎么理就怎么理,根本就没有什么忌讳和一些说法。但是当男的过了二十之后,女的过了十五之后就不能再剪发了。因为男的二十岁之后

  • 九子夺嫡:康熙如果将皇位传给十四阿哥胤禵,清朝历史该如何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十四阿哥胤禵怎么死的,康熙临死为什么免去胤禛官职,十四阿哥胤禵在线阅读

    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中央发兵救援。康熙皇帝任命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封“大将军王”,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九子夺嫡”的结果似乎更加明晰,皇十四子胤禵一跃成为继位呼声最高的皇子。康熙六十年十一月,在决定康熙皇权传承的关键时刻,皇

  • 北洋水师当年军力比肩英国?军款也没有被挪用?都是战败的说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洋海军战败谁之过,北洋舰队vs南洋水师,三大水师为什么只有北洋

    在中国晚清时期,我们一直经历的都是被李强压迫得历史,其中让人最为气氛的一场战争就是甲午战争,而最终吗,很多事情都归结到了水师散漫,政府腐败,慈禧放纵无度。但是北洋水师真的就是一群纪律涣散的部队么?士兵抽鸦片吃喝嫖赌?其实这都是谣言。其实根据当年英国记者来中国北洋舰队的采访就能知道,在报道中,英国媒

  • 他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王爷,一直活到了2015年,堪称一部活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最后最厉害的王爷,清朝历史最后一个王爷,清朝历史上真实的王爷

    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历史上经历了许多困难,发生了许多战争,上个世纪也可以说是我国的转折点,此时,咱们国家发生了许多变化,经过一系列困难所以我们现在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如今没有压迫,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消亡,很多人都对清朝的消亡好奇,那些皇子贝勒都在哪里呢?今天二胖就想谈谈清朝最后一位王爷,他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