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走近这座残存的夯土台,四周被野草包围起来,应该是一座建筑遗址,被称为“东马坊一号建筑遗址”。它位于东马坊遗址核心区域,曾经可能是一座重要的宫殿,长约50米,宽约20米,高约5米。
2019年10月7日,东马坊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6月1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在这里竖立起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随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理委员会也在这里竖立起一块不可移动文物点的牌子。
[var1]
[var1]
绕到一号建筑遗址的南侧,有一条小路通往夯土台下。走进以后,站在台前,表面的夯土层非常清晰,人为和自然破坏很严重。远远望去,好像一个垃圾堆,很少有人留意这处遗址。
从2018年7月开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这里进行发掘。经过四个多月的时间,确定3处夯土建筑基址,发现水井22口、灶15座、灰坑70处、墓葬1座。在这些水井中,战国秦汉时期的水井15口,唐宋时期的水井7口。
除此之外,在这里出土的板瓦和筒瓦等建筑材料上,还发现有“左宫”“右宫”“大匠”等字样的陶文。根据推测,“左宫”和“右宫”为“左宫司空”和“右宫司空”的简称,宫司空和大匠都是秦汉时期负责营建大型宫殿的主要职官。
[var1]
[var1]
后来,清理这里水井内出土的陶罐时,在器物表面发现“灋丘公”三个字。当时,“灋”与“废”相通,此处的“灋丘”便是“废丘”的意思。过去,人们认为废丘和槐里是同一个地方,位于今天兴平市阜寨镇南佐村一带。
在完成清理发掘之后,为了寻找更多的证据,考古工作者对东马坊遗址开展了大范围的勘探。在一号建筑遗址西侧320米处,发现了一条南北向填满淤泥的壕沟。在一号建筑遗址北侧347米和东侧497米处,发现大面积淤泥,曾经有水面存在。
根据文献记载,秦末汉初之际,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其都城便位于废丘。刘邦夺取三秦时,与章邯发生战争,争夺废丘之战最大特点就是“灌”。由此可见,废丘有充足的水源,地势低洼,适用水攻。东马坊遗址的周围是水面,所在的中心区域南高北低,向南约930米是古沣河的河道,从沣河引水很容易实现“灌”城。
结合出土文物、地理位置和文献记载,东马坊遗址可以初步确定为秦国废丘城所在地。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槐里,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废丘。”在废丘遗址被确定以后,为寻找周懿王的都城犬丘提供了重要线索,对探索西周都邑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