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冷知识:你只知道秦魏河西之争,却不知秦晋早在春秋时便已开战

冷知识:你只知道秦魏河西之争,却不知秦晋早在春秋时便已开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841 更新时间:2024/1/24 1:39:26

(一)春秋秦晋拉锯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次年,继任天子之位的周平王深感犬戎的威胁和镐京城的残破,遂决定迁都洛邑。最终,周平王在秦、郑、晋、卫等国的护送下平安到达了洛邑。正是因为秦人的护送之功,周天子慷慨地将秦国从一个替周天子养马的“弼马温”提升到诸侯的行列,并赐为“伯爵”。按照周朝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划分,秦人受封的三等爵位高于楚人的子爵而低于公爵和侯爵。虽然周朝规定伯爵可以拥地七十里,但是周天子赏赐给秦人的土地远远超出了七十里。史载,“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从此,秦人开始了与戎狄的征战。

[var1]

仔细品读秦国在关中的征战,从其国都的迁徙便可轻易看出秦人一直是向东扩张的。最初,秦人都于西垂(礼县),随后又连续迁都到犬丘(礼县境内)、汧渭之会(陇县)、平阳(宝鸡杨家沟)、雍(凤翔南)、泾阳(泾阳境内)、栎阳(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直到最后定都咸阳。由此亦可判断,随着秦国逐渐向东扩张,待到秦国推进到黄河沿岸,必定会与河东的晋国发生冲突,而河西即是秦晋之间的缓冲地带。换言之,河西也是秦晋两国的必争之地。

[var1]

秦武公秦德公时期,秦国已经控制了关中西部以及中部。《史记》中记载了秦武公元年(公元前697年)秦人曾发兵攻击了位于华山脚下的彭戏氏。此时,晋国的势力还未扩展到河西。当时河西的主人多为周天子封建的众多诸侯小国,如梁、芮、同、郑等国。正是因为秦晋两国并未有效地控制此地,才使得隶属西戎的一支蛮族沿着洛水河谷来到了河西,并攻灭同国(渭南市大荔县),建立了“大荔戎国”。实际上,在秦晋两大势力的博弈中,大荔戎国被吞并是早晚的事情。

[var1]

正在秦国逐步东进时,晋国也于公元前678年结束了国内长达67年的内战——曲沃代翼。随后,晋献公又驱逐了晋国残存的公族成员巩固了君位。于是,晋献公便发动了兼并战,并耗时26年先后攻灭耿、霍、魏、虢、虞以及骊戎(今临潼)等诸小国,又驱逐了中条山与太原之地的狄族,史称“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于是,地处河西之地的梁、芮诸小国也表示了臣服。晋国的势力率先进入河西,并控制了骊山、华阴、潼关、函谷关。此时秦晋两国仍然没有直接接壤,冲突还不明显,随后两家还搞起了婚姻联谊,成就了“秦晋之好”的美谈。

[var1]

晋献公死后(公元前651年),晋国发生内乱。流亡在外的晋公子夷吾欲借秦国力量回国继位,遂承诺“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于是秦穆公于公元前650年派兵护送夷吾回国登上了君位,是为晋惠公。鉴于晋国河西八城的险要,晋惠公食言了,两国从此结怨!公元前645年,秦国遭受饥荒。晋国见状,不念秦国往年救援晋国灾荒之恩而兴兵攻秦,秦晋大战于韩原(今韩城),晋军大败,夷吾被俘。之后,秦国发兵东进,攻灭了梁国、芮国,占据了少梁在内的河西北部,秦晋开始直接接壤。但是,晋国还牢牢地控制着河西南部的阴晋和崤函道。另外,河西中部的大荔戎国也保持着独立。直到晋文公继位,秦晋两国的关系才开始缓和。但是秦穆公东出中原的梦想一直埋藏在心底,加之秦穆公任用能臣百里奚提升了国力,所以秦穆公便开始尝试着进兵中原。于是,两国便爆发了崤之战。

[var1]

公元前627年,秦国冒险越过崤函道攻击郑国却被郑人发现。于是,秦军便准备返回国内。行经崤山道时,秦军遭到晋军和陆浑戎的伏击,三万秦军全部战死。从此,秦晋结仇,两国开始频繁交战。公元前626年,秦晋彭衙之战,秦军战不利。公元前624年,秦穆公亲统精锐渡河攻晋河东,并焚舟以示必死之心,晋军不敢应战。秦军遂自茅津渡渡过黄河来到崤山祭奠战死的三万秦军,而后退回国内。几战之后,秦国见东进受阻,便转而与晋国的对手楚国结盟,以削弱晋国向秦国投递的兵力。于是,秦楚两国开始了长达300多年的“秦楚之好“。同时,秦国也开始了“霸西戎”的征战。

[var1]

秦穆公死后,秦康公继位。秦晋两国仍然在河西进行着大小规模不等的拉锯战。公元前617年,晋军攻占少梁,拔除了秦人在洛河以东的重要据点,从而使少梁与阴晋遥相呼应,为后来魏国夺取河西埋下伏笔。公元前578年,鉴于秦楚联盟对晋国争霸中原造成的掣肘,晋国联合齐、鲁、宋、卫、郑、曹、邾、滕等八国在“麻隧之战”中击败秦军,并长驱直入关中,秦国本土受到破坏。从此,秦国再也无力东进。但是晋国随后也陷入“晋灵公之乱”、“六卿争权”等一系列内讧中,秦晋河西之争暂时进入百余年的休战状态。

[var1]

直到公元前461年,秦国再次东出攻灭大荔戎国,并在距离魏国少梁城不远的地方修筑了繁庞城(韩城芝川镇北),在南部则用郑地监视阴晋的魏军。此时,晋国已经到了三家分晋的前夕。

更多文章

  • 傀儡楚怀王,在秦朝末年,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朝末年楚怀王简介,韩信点兵秦朝末年,秦朝的傀儡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秦朝末年的义帝楚怀王。楚怀王对于秦末战争的意义,绝对不仅仅是一根可有可无的旗帜那么简单,要知道后来进入天下争霸总决赛的那几位可都是楚怀王集团里跑出来的。[var1]大小军阀的烦恼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楚怀王集团对于秦末小军阀的意义,最好的案例莫过于汉高祖刘邦,对于刘邦来说楚怀王集团简直

  • 可怜的赵括,给自己的老板赵王,背了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王与赵括的关系,大秦帝国赵王赵括,西府赵王

    [var1][var1]长平耗了三年如果能指望其他五国援军,早就来了。当时赵国是强国,没事就去抢齐国和燕国的城池,其他国家在赵军主力还在的时候不可能援助赵国,乐得看秦赵两败俱伤。当时摆在赵国面前,要么独立击退秦军要么主力被灭或者重创,然后其他国家联军来救。想让长平大军坚守至其他国家来救援,不可能!要

  • 吴楚争霸长达80年,最终楚国被吴国攻灭,为何只有秦国发兵助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楚与吴国关系,吴楚和吴国有什么关系,吴国为什么能攻破楚国

    [var1] 但是秦国与晋国的领土却是处于犬牙交错的态势,而且两国之间的边境在公元前506年吴王攻破郢都时很明显是晋国强压了秦国一头。晋国不仅扩张到了黄河以西之地(黄河以西,洛河以东),还将国境线推进到了一望无垠的关中大平原。也就是说如果晋国高兴,可以一个加速度就推进到秦国都城家门口,而且还是悄无声

  • 厕所的四个典故,第二个造就长平之战,最后一个影响中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史记秦赵长平之战,长平是现在哪里,长平

    厕所,古称溷(hun)厕、溷轩、圊(qing)溷,又因古时农家厕所只用茅草遮蔽,故又称“茅厕”。到了近代至现代又被称为卫生间、洗手间。当然,自古至今,在任何场所谈论厕所都是个不雅的话题,但是上厕所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事。遍观中国古代的正史、野史以及笔记小说,里面经常出现“如厕”一词,而且此词出

  • 长平之战罪首另有其人,此人一个错误决定,成就白起人屠之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平战役白起坑杀多少人,白起赴长平,大秦帝国白起攻长平

    [var1]其实不然,长平之战作为秦赵两国的决战,绝对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左右战局的,先不说两国国家实力的悬殊,就算纯粹作战场上的分析,第一个决定性的错误也不是赵括所犯,而是老将廉颇。赵国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其军事实力不能说傲视群雄,至少不会任人宰割。但是此时赵军的战力却出现了偏科现象,赵军擅突袭

  • 春秋战国时,此国疆域占天下一半,优势占尽,却把自己给玩残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韩国疆域,战国时期中山国疆域图,春秋战国国家的疆域变化

    [var1]楚国有892年的建国史,是春秋各大诸侯国中最古来的国家之一。最初的楚国并不属于周朝的势力范围,楚国人生活在长江流域,而周王朝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周成王时期,楚人的首领熊绎向周天子称臣,楚国被正式纳入到周王朝,楚国也正式成为一个周朝的一个诸侯国。楚国作为外来户,最初是不被其他诸侯

  • 战国时期的大忽悠张仪,他仅凭一张嘴就获得六国封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这么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竟是个通晓纵横之术,独揽天下大智的奇人。鬼谷子教出来的徒弟,孙膑、庞涓、苏秦、范蠡等人,也个个都是战国时代的天王巨星。后来,张仪下山之后,游说诸侯列国,在楚国相府中当了一名普通门客。一日,张仪有幸参加了,楚相举办的一场宴会。临散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楚相的

  • 长平之战,廉颇为什么让秦军轻易攻破防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顺着河流更能清晰看出这两块盆地与上党高地的关系。曹操铜雀台建在邺城边上,邺城却紧邻着一条从上党高地流下来的河流——漳河。它的发源地就是如今的长治盆地。漳河分为清漳河与浊漳河,两条河流于合漳乡地区汇合,一起从太行山脉流到河北平原。清漳河对于今天的主题明显不在一个频道,所以重点解答的是浊漳河。相对

  • 孔丘叫孔子,孟轲叫孟子,孙武叫孙子,为什么李耳要叫“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为什么孔丘叫孔子李耳叫老子,孙武孔丘,孔丘与李耳视频

    [var1]猜测一:李耳是小名据说,老子原名叫老聃,小名叫“狸儿”(老虎的意思),人们叫的叫的狸儿便成了李耳,大家都认为李耳是他的名字,李耳这个名字就这样被传了下来!猜测二:“老”和“李”古语同音[var1]李耳所在的那个时代,“老”和“李”同音,而且李姓也是由老姓发展而来,李耳应该读作“lao”耳

  • 武将出身却有帅才的三位三国名将,蜀独占其二,吴国一个都没捞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关羽,关二爷那点事咱们并不陌生,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三国演义把关二爷吹得神乎其神,但大多只体现了关羽的武力值,却很少看到关羽用脑子打仗。其实这对关二爷并不公平,历史上刘备入主益州,荆州就成了蜀汉的第一战略要地,关羽能镇守荆州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