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垂沙之战,楚怀王受到双重打击,三国联军为何不乘胜灭亡楚国

垂沙之战,楚怀王受到双重打击,三国联军为何不乘胜灭亡楚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148 更新时间:2024/2/4 5:01:23

发生在公元前301年的垂沙之战,是战国末期的一场多国联军对楚国的双重打击战争,这场战争,战国七雄中参加了五家,其中齐魏韩联军先行对齐动手,中途,秦国也加入进攻一方。这场四打一的战争结果,以楚国战败向齐求和,秦齐重新结盟为结局,齐国从此走向灭国的开始。

面对这样的一个力量悬殊的战场环境,为什么齐魏韩三国联军不乘胜追击,一举灭亡楚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都发生了些什么。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垂沙之战是如何发生的?

合纵和连横是战国两位军事家苏秦张仪的军事主张,他俩提出相互制约的军事理论以后,战国七雄基本上都认可。但基本方略不外乎六国合起来打秦国,或者秦国联合其中某国而瓦解合纵联盟。

本来,齐国跟楚国在苏秦合纵理论影响下,已经达成抗秦联盟。但楚怀王屈服于秦国的软硬兼施措施,在摇摆不定的情况下又和秦国结成连横关系,惹得齐国上下不满,一直在寻找机会对楚国动手。

而当初依附于秦国又紧挨秦国边境的魏韩两国,在秦国不断打击和蚕食下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就投靠齐国寻求帮助,从而三国结成了同盟。当秦楚不断巩固同盟关系,并对齐魏联盟构成威胁时,齐宣王迅速联合魏韩联军对楚国用兵,但很快受到秦国派来的援兵影响,不得不撤兵退回。

当秦楚以上庸土地交还楚国为条件,在黄棘会盟时,齐魏联军再次对楚国进行打击,这次,秦国答应让楚太子横到秦做人质,然后秦军抄魏韩后路,来解楚国之围。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垂沙之战的经过。

当齐军大将匡章统率联军来到楚国方城时,楚怀王当即命令唐昧领兵迎战,但联军行至垂沙地段时,被河流阻拦,两军隔河列阵对峙,僵持时间达到半年之久。见攻击受阻,齐宣王着急,命令匡章迅速渡河。虽然多次派出侦察兵都被楚军射杀,但联军还是找到了突破口。匡章手下一将军找到当地百姓,探听到楚军守卫严密的地方就是河水较浅的地方,于是,匡章重新调整部署,采取声东击西战略连夜渡过了河。

联军上了岸,楚军主将唐昧还在呼呼大睡,等他惊醒过来已经身首异处。主将不在,楚军大乱,联军斩首楚军两万多,乘胜攻占垂丘、宛、叶等大部地区。

而在联军攻楚的同时,楚国太子横在秦国作人质出现了意外,为监视太子横的起居,秦王派了一名大夫日夜陪伴,时间久了,两人时常也开开玩笑取乐。有一天,大夫照常口无遮拦地取笑太子,说他再也回不了楚国,只能老死他乡了。太子横听了生气,拔剑刺死了他,并连夜逃回了楚国。

太子杀了秦国的大夫,秦楚联盟关系破裂,于是,秦国也派兵对楚国展开打击。一边有匡章率领的三国联军势如破竹,一边有秦国虎狼之师南下抢地盘,楚怀王只好割地求和。

第三,仗打到这个份上,匡章本应乘胜追击,为什么不打了呢?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楚怀王认输了。眼看秦齐魏韩四国大军就要兵临城下,楚怀王再傻也知道保护自己的王位,于是,派出使臣和匡章讲和,并承诺把太子横送到齐国当人质。另一方面又和秦国交好,重新确定友好关系。

第二,魏韩两国后院起火。对于匡章率领联军攻打楚国,秦国早就密切关注事件的进展,即使没有太子横刺死秦国大夫逃跑这个突发事件,秦国也早做好了打击魏韩的方案。因为,魏韩大军都去攻打楚国,正是秦国在后面动手的好时机。而魏韩先前夺取的楚国苑、叶两地已经拿到了手,也算这仗没有白打。所以,魏韩两军早就有了撤退的打算,还没等匡章下令撤退,魏韩两军提前就回国救火去了。

第三,齐国发生变故。正当匡章准备乘胜追击时,齐国国内传来消息,齐宣王死了,太子齐泯王继位,他任用孟尝君为国相,命令匡章速率军回国。

因此,通过上面的解读,不是三国联军不去灭亡楚国,是受到多个因素制约的原因。但楚国从垂沙之战后,一蹶不振,一步步走向了衰败。但纵观垂沙之战战役过程,其主要原因还是楚怀王对战局把握缺乏审慎,在内外关系处理上摇摆不定所致。(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新鲜的历史资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若诸葛亮先出兵东吴,再挥师北伐,是否能够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下东吴,诸葛亮派邓芝去东吴退兵,诸葛亮去东吴发生了哪些事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不久以后,吴蜀之间反目成仇,建安24年,爆发麦城之战,关羽被杀,吴国夺得了荆州之地。随后,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举全国之力东征吴国,吴蜀之间又爆发了夷陵之战。然而这场战争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刘备几乎全军覆没,逃往白帝城,蜀国国力大减。因此,以蜀国的国力,根本打不过吴国,灭亡东吴纯

  • 半部《三国演义》浓缩于煮酒论英雄,曹操“奸雄”之名有点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煮酒论英雄的道理,三国演义前60回曹操事件总结,课外阅读曹操煮酒论英雄

    还真有,那就是只看“煮酒论英雄”和“隆中对”即可,《三国演义》后半部的三国鼎立可以由“隆中对”概括,而前半部分的群雄逐鹿则可以用“煮酒论英雄”来涵盖。一、“煮酒论英雄”正史和演义的区别“煮酒论英雄”在正史上确实存在,远没有小说那么精彩,只有寥寥几句“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 王允以美人计杀掉了董卓,那他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董卓是王允离间计除掉的吗,董卓王允搞笑配音,勾结王允杀董卓完整版

    董卓一死,他身后的西凉军的安置问题,马上成为了棘手难题,王允左右思量迟迟未做出决定,搞得西凉军上下人心惶惶。最后王允因为拒绝西凉军投降,导致西凉军在李傕、郭汜等人的带领下攻克长安城,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王允把杀了董卓本就处于一盘好棋的东汉,下得稀巴烂,最后自己也死于非命。那么王允当时为什么拒绝西

  • 古代废太子有多难?为啥连刘邦这样的开国皇帝,都没办法废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为什么废不了太子,刘邦换太子视频全集,大风歌刘邦废刘盈太子

    因为任何一个太子,能够坐上太子之位,就注定他身后会有超强的政治势力支持,要不然根本就坐不稳太子之位。所以,皇帝如果想要废太子,其实并不只是要面对太子一个人,而是要动一个超强政治势力的奶酪,甚至直接断了整个利益集团的前程。这样一来,人家就算是为了自己,也肯定会坚决反对皇帝废太子。除非皇帝能轻易镇压所有

  • 刘备有四个儿子,为何最后却选择了懦弱的刘禅做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最关键的是,从史书记载来看,刘备应该没有嫡子。也就是说,这三个亲生儿子当中,没有谁比谁身份更高的说法。如此一来,刘备选年龄最大的刘禅做继承人,自然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当然,刘备最终选择刘禅,背后的原因还是很复杂的。不但涉及到当时蜀汉政权内部的派系斗争问题,还涉及到了刘备的私人情史。想要说清楚这事,

  • 吴越争霸,明明是越国胜利了,为何后世的东南政权却自称是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越争霸越国被谁所灭,吴国与越国战争电视剧,吴国太子妃逃回越国的原因

    简单来说,后世比较有名的那些东南政权,他们的首都,基本上都在原来吴国的境内,如此一来,那些政权叫吴国,自然就不稀奇了。想要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多方面来对吴越两国进行一下比较,这样我们就可以更直观的明白,为什么越国比吴国更加深入人心了。第一,是国家的诞生。对于吴国的诞生,史书上还有一个很有意思

  • 同样都是老刘家的子孙,为什么刘秀能再造汉室,刘备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和刘秀的关系图,刘秀复兴汉室完整版,刘秀复兴汉室图片大全

    因为运气好,导致刘秀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巨大的先天优势。这些优势,是后来刘备从来不曾拥有过的。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刘备有当年刘秀的那个条件,统一天下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信?我们可以来简单比较一下。首先是两人的家庭背景,或者说家族能给他们提供的助力。刘秀和刘备,都是老刘家的子孙后代,这点没有任何区

  • 汉哀帝即位后,想要尊自己的奶奶为太皇太后,为何大臣们齐声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哀帝刘欣的女儿,魏哀帝,汉武大帝太皇太后临终

    但问题是,一个皇帝怎么能有两位皇后呢?之前傅太后并非皇后,而只是一个妃子而已。汉哀帝没有办法,就特意召集大臣为傅太后定封号的事开了个会,不出意外的,会议结果就是,大部分大臣都不同意。很显然,傅太后明显是在无理取闹,但是汉哀帝偏偏没有办法,毕竟汉哀帝从小失去父母的照顾,是依靠奶奶傅太后长大的。这时候一

  • 汉武帝为什么开始的时候很喜欢卫子夫,后来就不喜欢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武帝对卫子夫的感情,评书汉武帝刘彻和卫子夫的故事,汉武帝为什么要抄家卫子夫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汉武帝上位初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关陇门阀以及贵族世家们的权利问题,这时候的王宫贵族们效忠的根本就不是皇帝本人,更多的其实是效忠自所依附的集团势力,他们认为他们之所以会拥有权力,并不是因为这是皇上的恩赐,也不是因为自己的才华,而是因为自己的出身,自己的血统,以及自己是否能够师

  •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少有外敌入侵?当时是谁在镇守边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无外敌入侵的原因,三国无双飞将镇守边疆十一年,三国对外战争有多强

    但实际上,三国时代并非没有外族入侵,只不过是因为三国的牛人太多,基本上都被打回去了而已。混乱的三国时代,之所以没有被外敌趁虚而入,主要其实应该感谢以下几个人,他们分别是:曹操、诸葛亮、孙权、马腾、曹彰以及王雄。三国时代,不是没有外敌入侵,只不过这些入侵,最后被以上这几个人给粉碎了而已。首先是曹操。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