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鸣条之战,商汤灭夏,如何做到一战取胜的?

鸣条之战,商汤灭夏,如何做到一战取胜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38 更新时间:2024/1/16 20:55:34

夏王朝作为我国上古三代的开始,也是最古老的一个王朝,虽然距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但关于夏朝的一些传说至今还广为流传。比较有名的“大禹治水三个家门而不入”一直被传为佳话。

由于时代久远,夏朝的一些历史文化我们只能从考古史料里考究,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从考古角度看,夏朝就已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而且,从《世本.作篇》中就有“伐狄作酒”的记载。说明酿酒业也是由夏朝开始的。另外,从一些古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夏朝就已经采用干支纪年,并且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夏时”,这些充分说明夏朝时,科学文化水平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是,夏朝近五百年的历史到了夏当朝时,就让商汤给接手了。原因是夏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继位以后,大兴土木兴修楼台宫室,又对外讨伐兴兵,致使各诸侯国敢怒而不敢言,在内忧外患情况下,以商汤为首的各诸侯国遂联合起来发动了鸣条之战,这场战争,商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实为建立新的奴隶制王朝,结果以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而告终。

有很多老铁疑问,好好的一个夏王朝,为什么到了夏桀手里就没能保住呢?或者说,鸣条之战,商汤是如何做到一战取胜的呢?

实际上,鸣条之战只是收尾之战,真正的战斗在夏桀继位后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商汤这个人是个非常精明算计的人,他除了会见风使舵以外,还会委曲求全,以牺牲暂时的利益赢得最后的胜利。商汤准备灭夏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做战争准备的。

首先,商汤提前三年就派出宰相伊尹到夏国卧底,从而摸清了夏桀失去民心的情报。在夏朝蓬勃发展的时候,与夏仅一河之隔(黄河)的商部落也初露头角,逐渐发展成为了夏朝最强劲的对手。但汤王这个人非常能干,他看到夏朝兵力雄厚,国库充实,并没有急于动手,而是选派得力助手商汤宰相伊尹先到夏国去居住一段时间。

这伊尹也真不负重托,三年后他回到汤部落汇报说,由于夏桀内部积怨,国内已经危机四伏,但现在动手还不是时候,先要逐个打掉夏国的羽翼,也就是夏国的附属国韦国、昆吾国和顾国。但是这三个部落是忠于夏朝的,伊尹建议先对另外一个夏朝的附属国葛打击一下看看,主要是看夏桀有什么反应。

果不其然,当商汤以葛部落祭祀时没有祭拜鬼神为由,派兵攻打了葛部落,不仅检验了商汤军队战斗力,还在周边诸侯国中树立起了威信。

夏桀看到商汤不断地树立威信,挑战他的权威,就派人把汤叫到夏都,并下令关了起来。

第二步,投其所好,拉拢宠臣,让夏桀失去防备。夏桀继位后,爱慕虚荣,虽然后宫众多,但他最喜欢的是妹喜,对妹喜的话是言听计从。妹喜听烦了音乐,想听撕裂布帛的声音,桀便向老百姓征集大量布帛,全堆在倾宫,令人撕帛来博得妹喜的笑声。

商汤被囚禁以后,伊尹和仲虺就到处搜集了许多珍宝、玩器等献给夏桀,同时又向妹喜送去了一些她喜欢的礼品,请求释放商汤。在妹喜的说服下,夏桀就下令将商汤释放回商。

夏桀囚禁商汤之事在其它诸侯小国中引起了更大地恐慌,纷纷投奔商,愿助商汤灭夏。商汤想借机发难,但伊尹又说时机还不成熟。

第三步,收服夏朝附属国,使夏桀孤掌难鸣。商汤从夏国回来后,伊尹建议说,夏桀之所以敢号令天下,并不是他有多大能耐,而是仰仗着有韦国、昆吾国和顾国三个附属国给他帮忙,如果我们趁此机会先灭了这三个国家,夏朝离灭亡就不远了。

商汤果真按伊尹提出的方案,逐渐把三个附属国给灭了。夏桀派人来问时,商汤又给妹喜送去豪礼,并承诺说,之所以把韦国、昆吾国和顾国给灭了,主要是帮夏王铲除异己,因为他们都在暗地积蓄力量,对夏朝图谋不轨。

为了不引起夏桀怀疑,商汤还假意每年继续给夏朝敬贡礼物,许多大臣说,商汤这么诚心地交纳贡俸,是真心真意地怕了夏朝,连商汤这么强大了都前来朝晋,其它小部落就更不敢造次了。听到这些,夏桀也就放松了对商汤的警惕。

公元前1600年,商汤再次派伊尹到夏朝晋见妹喜,当得知夏桀已经处于众叛亲离的地步了,于是展开了灭夏的鸣条之战,夏桀这时候还想通过号令召诸侯国前来帮忙,没想到不仅没有人派兵支援,相反他们都反戈一击,和商汤站到了一起。此战,夏桀战败后病亡,商汤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在对待匈奴问题上,周朝得中策,汉朝得下策,秦朝无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汉对匈奴的措施,中策上策下策,周朝是中策汉朝是下策

    匈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据说夏朝被商汤灭亡后,夏朝的一支后裔便向北迁移,经过不断的发展,夏朝的后裔们便不断吞并周围的其他部族,渐渐的匈奴族就出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王莽篡汉的时候,虽说之前匈奴被汉武帝按在地上暴揍了好几顿,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然还是中原的心腹大患。再加上匈奴经常率兵入关烧杀抢掠

  • 汉朝为何选择秦制,没有模仿周朝封分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如何继承秦制,周朝分封制和汉朝分封制,周朝和汉朝有什么区别

    前车之鉴-项羽就是推崇分封在刘邦夺取汉室天下之前,项羽起先取得了当时天下的话语权。因为他破釜沉船一举灭了秦朝主力,从而奠定了后期各路诸侯反秦高潮。秦朝灭亡后,项羽就自然而然被推为当时霸主。而项羽由于他反对秦朝的暴政,继而对秦朝制度也很反感,而推崇周朝的分封。因此就有了各路分封的事情,刘邦被封为汉王,

  • 夏朝真是虚构的?清华大学破译战国竹简,内容推翻人们的传统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竹简最新消息,夏朝考古书籍,夏朝到战国一共多少年

    中国有着极为悠久而漫长的历史,如果有人询问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是什么?那很多人肯定会脱口而出是夏朝。夏朝是目前我国史书中记载的第1个世袭王朝,起源于公元前2070年。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几乎都是常识,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是不愿意相信的,因为他们认为任何一个朝代的确立,都需要明确的时间和文字记载,否

  • 《封神演义》里最邪恶的纣王,历史上真的是庸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封神榜中纣王为什么封神,重生纣王玩转封神,封神妲己和纣王吻戏

    明朝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兴起,闲暇时光增多,对于阅读的需求就不断增加,那个时代就产生了大量的通俗小说。其中《封神演义》因为结合了历史,虽说说文字和故事性,相比于同时代的小说要差劲很多,但是因为他的故事结合了历史,而且写得武王伐纣的故事,只此一家,所以封神演义的故事在民间也流传的非常广。

  • 周厉王:一场改革引发的抹黑狂潮,天子也有委屈的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周厉王,是一个经常跟桀纣周幽王这样的人物放在一起讨论的人,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暴君,是非常典型的坏君王。然而像桀纣周幽王这种人物,都有非常明显的个人道德上的确定,像神酒池肉林呀,各种酷刑,烽火戏诸侯之类的恶性。但你要是看周厉王的罪行,似乎也没有上面我们说的这种非常离谱的行为,那么周厉王到底做了什么会成

  • 妲己是不是被女娲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女娲对妲己为什么出尔反尔,女娲娘娘惩罚妲己三姐妹,封神演义女娲坑妲己

    封神演义里面,妲己实际上是奉女娲娘娘的命令,下来祸乱纣王江山的,为什么最后又把罪行都怪到了妲己身上,妲己是不是被女娲坑了?这其实是个典型的小人物和大时代命运的话题,女娲和妲己,看似地位非常悬殊的人物,本质上都被绑定在大时代趋势的车轮之上,谁也不能幸免。剧情的开始,表面上看起来,是纣王在女娲娘娘的庙宇

  • 周朝时,有一种少见的职业叫“追师”,他竟为皇室做这项秘密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周的直属军队,周朝皇室帝王对话合集,谈谈对西周太史职位的认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周朝是我国封建历史最长的王朝,它前后历经了790年,又分为西周和东周,其中东周也就是“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史料记载,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取商代周,史称为“西周”,定都在镐京(今陕西

  • 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绝世高人,为何不自己创业,要给别人打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子牙诸葛亮和张良谁厉害,张良姜子牙语音,王者荣耀张良vs诸葛亮

    所以很多人就想不明白,为什么姜子牙、张良、诸葛亮这些能力超群的人,不自己创业反而跑去给别人打工,这不是惜才了吗?有些成功学家就总结到:这些人没有冒险精神,所以即便能力再高,也只能给别人打工;那些有冒险精神和魄力的人,才是天生的老板。很多人听他们一蛊惑,就觉得只要自己有冒险精神和进取的勇气,将来就一定

  • 垂沙之战,楚怀王受到双重打击,三国联军为何不乘胜灭亡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发生在公元前301年的垂沙之战,是战国末期的一场多国联军对楚国的双重打击战争,这场战争,战国七雄中参加了五家,其中齐魏韩联军先行对齐动手,中途,秦国也加入进攻一方。这场四打一的战争结果,以楚国战败向齐求和,秦齐重新结盟为结局,齐国从此走向灭国的开始。面对这样的一个力量悬殊的战场环境,为什么齐魏韩三国

  • 若诸葛亮先出兵东吴,再挥师北伐,是否能够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下东吴,诸葛亮派邓芝去东吴退兵,诸葛亮去东吴发生了哪些事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不久以后,吴蜀之间反目成仇,建安24年,爆发麦城之战,关羽被杀,吴国夺得了荆州之地。随后,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举全国之力东征吴国,吴蜀之间又爆发了夷陵之战。然而这场战争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刘备几乎全军覆没,逃往白帝城,蜀国国力大减。因此,以蜀国的国力,根本打不过吴国,灭亡东吴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