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最为贪婪的大将,被皇帝斩杀时,三军将士齐声替他喊冤

唐朝最为贪婪的大将,被皇帝斩杀时,三军将士齐声替他喊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77 更新时间:2024/1/17 16:41:39

高仙芝并非唐朝人,而是高句丽人。盛唐时期的唐朝皇帝,都有着海一样博大胸襟,不仅敞开国门与世界大胆交流,而且在用人方面也不拘一格,大量外族和胡人武将,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功,得以成为唐朝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高仙芝的父亲早年参加唐朝军队,在父亲熏陶下,高仙芝长大后也成为唐军一员。

《旧唐书》记载,高仙芝“美姿容,善骑射,勇决骁果”,不仅长相俊秀,且武艺高强,骁勇剽悍,是个难得的将才。唐朝初年连年对外用兵开疆辟土,西域一带战事尤为激烈。高仙芝正是在唐朝平定西域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到了开元末年,他已经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兵马使等中层武将职务。

高仙芝的成名战,是天宝六年的远征小勃律国之战。小勃律国远在中亚,与中原遥隔数千里。国王最初臣服唐朝,后来背叛大唐归顺吐蕃,激怒了唐玄宗,两国就此交恶。高仙芝奉命征讨小勃律国,他带领一支20000多人的部队,穿越戈壁荒滩,翻越海拔四五千米的帕米尔高原,在路途险远、气候苦寒、粮秣不济、没有后援的险恶处境中,长途跋涉三个多月,孤军深入数千里,一战攻克小勃律首府孽多城,生俘其国王,并且还击退了强大的吐蕃援军,然后得胜还朝,创造了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然而高仙芝虽然是一员名将,军事才能非常卓越,但他有一个同样突出的缺陷。《旧唐书》直言不讳地记载,“仙芝性贪”。他贪婪到哪种程度?可以说,称呼他是唐朝最为贪婪的武将,也是实至名归。当时中亚有一个小国,名叫石国,当地生产良马、宝石、珠玉,居民大多经商,富甲一方。石国国王对唐朝也非常恭顺。但高仙芝知道石国财力雄厚、却武备空虚后,抑制不住心中的贪欲,于是竟然向唐玄宗谎报石国谋反,悍然带兵侵占石国。

石国被灭后,高仙芝大发横财,他把石国府库中的奇珍异宝几乎劫掠一空,全部占为己有,《新唐书》记载,高仙芝“获瑟瑟十馀斛、黄金五六橐驼、良马宝玉甚众,家赀累钜万”。“瑟瑟”,是一种昂贵的绿宝石,一颗都价值千金,唐朝时一斛相当于一石,按重量算是一百二十斤,按容积算是两万毫升,高仙芝却一次抢了十几斛。黄金装满了五六匹骆驼,还有不计其数的良马美玉,高仙芝由此家财亿万。因为贪财,不惜出兵灭掉一国,胆量之大,所得资产之多,在唐朝武将中绝无仅有,所以高仙芝又被称为唐朝最贪婪的武将。

众所周知贪官人人痛恨,高仙芝则不然。人性的复杂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大军直扑潼关。高仙芝奉命在陕郡组织防御,因为叛军势大,又长于野战,高仙芝决定放弃陕郡,后撤进潼关,结果途中遭遇叛军追击,高仙芝大军损失不小。高仙芝退入潼关,立即整顿防务,计划与叛军大战一场。

谁知急功近利的唐玄宗听信谗言,认为高仙芝后撤是畏敌避战,贪生怕死,一怒之下,下令斩杀高仙芝。高仙芝临死之前,心有不甘,对三军将士说:“我募若辈,本欲破贼取重赏,而贼势方锐,故迁延至此,亦以固关也。我有罪,若辈可言;不尔,当呼枉!”希望将士们给他作证,他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三军将士齐声高喊:“冤枉!”声音震天撼地。然而即使如此也没能挽救他,监斩官边令诚与他素来不睦,当即下令杀了他。

高仙芝如此贪婪,为何却深得军心,受到三军将士如此爱戴?原来,高仙芝虽然没少贪墨财产,但他有个特点,“然亦不甚爱惜,人有求辄与,不问几何”,对这些金银珠玉并不在乎,毫不吝啬,经常拿来赏赐将士。只要将士们有需要用钱的,只管向他张口,有求必应,要多少给多少,从不计较,因此军中将士没少受他的恩惠,故此高仙芝虽贪,但却获得了将士们的拥戴。然而即使如此,他的贪婪毕竟成为他的人品的一大污点。

参考史料:《新唐书》《旧唐书》

更多文章

  • 唐朝最为耻辱的一次败仗,死了2万多士兵,却赢得全世界的感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李世民死后,唐朝经历了武则天篡位、韦皇后、太平公主乱政等风波,激烈的内斗使得唐朝元气大伤。好在天佑大唐,公元712年,一代雄主唐玄宗李隆基成为唐朝掌舵人,已经千疮百孔的唐朝得以再度崛起,重现往日雄风。但唐玄宗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毛病,喜欢炫耀武力,好大喜功,他在位期间唐朝对外战争达到顶峰时期。

  • 唐朝名将写了一句诗,短短6个字气壮山河,后世却说他脸皮真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十大励志诗,唐朝最出名的四首诗,唐朝人气最高的十首诗

    然而他的后半生却急转直下,仿佛像脱胎换骨一般换了个人。他沉湎在杨贵妃的柔情蜜意中不能自拔,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一批奸佞小人,使得大唐朝政糜烂、江河日下,完全蜕化为一个昏庸无能之辈。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部下大将中,有一个人与他的人生经历极为相似,此人就是大唐名将哥舒翰。 唐朝皇帝有一个

  • 唐朝出动5万大军,逼迫他改名字,他留下1件东西成为国家重点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一张图看懂历史上唐朝,唐朝三大历史大事

    原因很简单。古代有一个传承千百年的制度,名叫避讳。简而言之,只要是皇帝的名字中出现的字眼,不包括姓氏,仅指名字,就成为皇家专用,在这个朝代,其他任何人不得再用在姓名中。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后来登基坐殿,所以后来的史官编修史书时,就把王世充的“世”字去掉,以免触犯李世民的名讳。王世充并非孤例,唐朝大将李

  • 唐朝公主下嫁,吐蕃王子欢天喜地去迎接,骑马摔死,媳妇秒变后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吐蕃公主嫁给大唐,唐朝公主的婚姻悲剧,唐朝公主改嫁了多少人

    在唐朝,有两位公主远嫁吐蕃,一位是文成公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自己的卑微之躯,使得唐朝和吐蕃边境200年未动干戈;另一位便是金城公主,他就有点惨了,本来是嫁给吐蕃王子,结果王子兴奋过头,骑马摔死,无奈只能嫁给王子的糟老爹! 金城公主是嗣雍王李守礼的女儿,后被唐中宗李显收为养女,唐中宗收她为养女

  • 唐朝一著名诗人,黄巢看了他的诗火冒三丈,鲁迅对他的诗给予盛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末年的黄巢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唐朝末年的飘零乱世中,一群衣食难继的贫苦农民,不甘心在饥寒交迫中死去,在一代英雄黄巢的带领下,发动了席卷天下的大起义。黄巢雄才大略,指挥起义军纵横天下,横扫千军,甚至一度攻克了唐朝国都长安。然而黄巢在当时的文人墨客眼中,却被视为一个魔头式

  • 唐朝一种极具意义的饭食,吃了这顿饭你才算真正鱼跃龙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时吃什么饭,唐朝铜饭勺图片,唐朝时期的早餐

    烧尾宴是唐代长安曾经盛行过的一种特殊宴会。所谓“烧尾宴”,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员升迁,招待前来恭贺的亲朋同僚的宴会。五代时陶谷的《清异录》一书,记载了唐代最著名的一次烧尾宴。 关于“烧尾”的含义,说法不一,一说是人之地位骤然变化,如同猛虎变人一般,尾巴尚在,故需将其烧掉;新羊初入羊群,会因受羊群干犯

  • 唐朝一武将的墓志铭,透露了李世民2件事,谁看了都会鄙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的英勇事迹,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发生的大事件,唐朝李世民一生解析

    虽然墓志铭中不乏对逝者溢美之辞,但对死者生平大事和重要之事的描述,还是比较准确的。很多墓志铭中,都会记载一些史书中未曾出现的细节或轶事,对于历史资料有着很好的补充与完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作为澄清历史迷案的重要线索或证据。唐朝武将常何的墓志铭,就曾对玄武门之变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做出揭示。 常何,是唐朝

  • 唐朝一个河南人真霸气,上打皇帝下打百官,子孙当了140多年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唯一皇太孙被乱棍打死,唐朝大将军打皇帝,唐朝最霸气宰相

    这就是唐朝历史上有名的“天宝战争”,对阵双方是唐朝和西南小国南诏。南诏本来一直对唐朝称臣纳贡,天宝九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云南太守张虔陀,利用手中大权,藐视欺凌南诏国王阁罗凤,经常向他勒索各种奇珍异宝,阁罗凤稍有迟缓,张虔陀立即“遣人骂辱之,仍密奏其罪”,阁罗凤也是个血性汉子,忍无可忍悍然起兵造

  • 唐朝一个拳术高手,身经百战活到了宋朝,赵匡胤封他为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宋时期赵匡胤喜爱拳术,赵匡胤灭掉唐朝,赵匡胤的两任丞相

    话说唐朝末年,天下大乱,黄巢起义军纵横中原,各地军阀拥兵自重,曾经强盛一时的大唐朝形势岌岌可危。唐僖宗中和五年,即公元885年的一天,山西汾州平遥县的一个姓侯的农民家里,一个婴儿降生了,父母给他取名为侯益。这个婴儿在战火纷飞的乱世中艰难成长,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长大成人。 山西在唐朝处在边防前线,

  • 唐朝一个小偷,偷了一件东西,唐太宗勃然大怒,杀掉了失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在孟尝君出使秦国之时,遭遇危险,别人都束手无策,结果靠这两个鸡鸣狗盗之徒,才躲过一劫,平安脱身。自此留下鸡鸣狗盗这个成语。这些鸡鸣狗盗之徒,也就是俗称的小偷,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扮演了令人厌恶、愤恨的不光彩角色,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弄出点惊天动地的大动静。唐朝时,小偷就又惹出了大麻烦,惊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