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提出这个”条件“时,所有”需要交出兵权“的将领,没有一个不同意的,全部乖乖地交出了手中的兵权。那么,他们为什么如此心甘情愿呢?其实这一看似平静的历史事件背后同样是暗流汹涌、惊心动魄!
赵匡胤为什么要这么做
首先,赵匡胤的发家史就是靠兵变上位的。公元前960年,赵匡胤在一群忠心部下的拥立下,黄袍加身,夺取了柴氏的江山。
赵匡胤很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手中握有兵权的将领,简直是可以为所欲为。这些将领今天能够拥立他当皇帝,当然也可以拥立别人。只要有足够的诱惑。
再者,赵匡胤是经历过五代十国的离乱之世,皇帝如同走马灯一样变换,改朝换代的过程中,武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从赵氏江山的稳定出发,赵匡胤作出了这个决定。其实换成任何一个皇帝都会这么做的,只是手段不同罢了。
赵匡胤为什么能够成功
首先,赵匡胤在兄弟们当中有着极高的威望,石守信、王审崎、高怀德等都对他极为佩服,不然当初也不会拥立他当皇帝了。就算是”翻脸“,赵匡胤也有把握吃定他们。
其次,这些人也同样经历了五代十国的离乱,他们很清楚赵匡胤在担心什么。换成是自己也会有同样的担心的。和平时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招祸之道。
赵匡胤不是傻子,在做出这个决定前,一定会通过某个渠道放出风去,探一探这些大将的心思想法,他有十足的把握。
谁敢说,赵匡胤的账后,没有埋伏下刀斧手?
并且,赵匡胤的口才非常好,借酒发挥、抒发胸怀,似醉非醉,既给自己留下了缓冲的余地,又让大将们明白其中的利害,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这些大将凭什么相信赵匡胤
历史上鸟尽弓藏、卸磨杀驴的事件多了去了,这些大将难道不担心赵匡胤事后翻脸吗?他们真那么相信赵匡胤会信守共富贵的诺言?
当然相信了,因为赵匡胤采取了一个让人不得不放心的方式——联姻。
首先,他将自己的女儿昭庆公主、延庆公主分别嫁给石守信、王守琦的儿子,又把高怀德变成了自己的妹夫,并让赵光美和和令铎成为亲家。
也就是说,赵匡胤通过联姻这种最为牢靠的关系,把大家变成休戚与共、一荣俱荣的利益团体,通俗地说,大家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其次,赵匡胤赐给这些重臣田产财宝,授予爵位,同时还授予了他们节度使,虽然没有军职,但是风光犹在。这样大家里子面子都有了,岂不是皆大欢喜?
结语:其实赵匡胤不可能剥夺所有武将的军职,那样做岂不是自毁长城?
他剥夺的是那些长年跟随他、手掌禁军、位高权重的大将的军职。
当然,未必所有的武将都愿意交出兵权,但石守信、王审琦这些大佬都交了,谁还敢不交?
就算有真的不交的,等待他的,将是赵匡胤的霹雳手段!权衡之下,还是从了吧,至少荣华富贵是有保障的!打拼了大半辈子,不就是想过好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