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时候,经常有人说,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很多人都没有完全理解这句话,以为这只是朝廷失败后,文人的一些过激之词。
但事实上,中原王朝被外族所打败,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不管被什么样的敌人打败,都是以儒家为核心的农耕文明,总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你可以征服我的肉体,但我终将征服你的灵魂,你的先辈们可能是骑着高头骏马进城的,但你的子孙,一定会伏在案边苦读圣贤之书。
这就是一直以来的自信,但鸦片战争之后,突然自信就没有了,战败只是一方面,真正让信心崩塌的,就是那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切都跟以前变得不一样了。
经过剧变之后的中国,有着跟之前完全不一样的底层逻辑和社会规范,很多事情我们现在看起来完全就是不可思议,其中以社会最底层的家庭伦理,变化最为激烈。
举个陆游和唐婉的例子吧,他们两个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棒打鸳鸯的故事了,因为陆游是大诗人,一首《钗头凤》让整个故事被世人所知。
唐婉和陆游原本是门当户对,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后来硬生生被母亲拆散了,关于陆游母亲为什么要拆散这对恩爱的夫妻,古人有一套非常奇怪的逻辑,那就是陆游和唐婉过于恩爱了,这样不好。
听着是不是很非遗所以,难道夫妻恩爱不好吗,夫妻恩爱是我们现代人的观念,是建立在以夫妻二人为主的小家庭模式下的思维。
而古代都是大家族,重要的家庭关系,并不是夫妻关系,而是一大家子的长幼有序,照顾孩子,绵延子嗣。
夫妻关系并不是大家族的核心,因为大家族内部有很多个夫妻,如果你们夫妻过于恩爱了,可能会损害大家族的利益。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想想在公司里为什么不允许谈恋爱就明白了,如果两个人在公司里关系过于亲密,很有可能两个人会串通起来损害公司的利益。
把大家族想象成一个公司,就能明白因为感情太好,而拆散夫妻,这种奇怪的逻辑了,古代的婚姻,根本就不是以感情为基础的,完全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之间的最高标准是举案齐眉,而不是夫妻恩爱。
有人说是因为唐婉不能生育,所以才拆散的,这个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完全可以通过纳妾来解决这个问题,古代很多人纳妾,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延续子嗣。
如果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完全没必要把唐婉休了,多此一举,只能说这都是恩爱惹的祸,多年后陆游重游沈园,看到改嫁的唐婉,心生感慨,于是就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钗头凤。
这就是古今巨大的差距,我们都认为夫妻关系就应当是以感情为基础的,但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非常晚近才有的,之前的婚姻完全不以感情为基础,家庭也都是大家族,不是现在的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