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汉三杰是汉初刘邦手下最著名的三个臣子,刘邦曾经给予了他们极高的评价,他们三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很多人都觉得他们三人是刘邦夺得天下的关键。可是你知道吗在刘邦称帝论功排名的时候,初汉三杰只有萧何排在了第一位,韩信只排到了二十一位,而张良更是排在了六十二位,要知道刘邦对张良可是格外的推崇,甚至要主动给他封王,可为什么在论功事将他拍的那么靠后那!这其中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接下来就让我带你分析一下吧!
仔细观察刘邦那份功绩排名表,你会发现最初跟着刘邦的那些人只要有着一定的功绩,排名都不会太低,其中很是有着很多人都被刘备封侯,而排名第一的萧何跟排名第二的曹参更是从沛县开始就一直跟随着刘邦,这两人在刘邦落魄时就跟他交好,在刘邦起义后更是主动降低身份甘愿做刘邦的属下。面对这些从苦难中过来并且一直不离不弃的兄弟刘邦不可能给他们太低的排名,排名都是刘邦订的肯定会有他的个人感情在其中,就感情而言张良还是差一点的。
虽然张良跟刘邦的感情并不如萧何等人深厚,但是刘邦正是凭借着张良的谋略才赢得天下的,就算加上感情问题,张良也不应该掉出前五啊,就算低一点也不可能一下子跌出前五十啊。还有的人说张良排位低是因为他只是一个谋士并不参与战争,没有军功,这个说法乍一听挺有道理,但是仔细一想,冲锋陷阵的将领有很多,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大都是谋士的功劳,刘邦和满朝文武都不是傻子怎么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排名第一的萧何也是一个没有军功的文臣啊。
要知道刘邦曾经主动提出要让张良为异姓王的,汉初虽然有不少异姓王但都是各种原因刘邦无奈之下封的,主动提出让别人为王的张良可是独一份。并且刘邦曾经当众封赏张良三万户,要知道整个汉初只有三个万户侯分别是第一的萧何一万户,第二的曹参一万六百户,由此一比就能看出刘邦对张良的重视,虽然张良最后坚持要一座城要一个留侯的职位,刘邦还是坚决给他一万户,所以说张良这个六十二名绝对不是他在刘邦手里的真实分量。
我觉得张良这个排名很有可能是他主动跟刘邦申请的,在刘邦称帝之后张良就开始谋取明哲保身之术,所以说对即将隐居二线的张良来说,要一个高排名并不是一个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