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商鞅,在秦国辅佐秦孝公推行变法近20年,功勋卓著,秦国也日渐强大。但在秦孝公病逝、其子秦惠文王继位后,商鞅却被定为谋反罪,受以车裂之刑,令人扼腕叹息!
[var1]
网图侵删
大部分人认为商鞅被杀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商鞅功高震主,其在秦国的名望和地位达到了与国君并列的程度,让新上任的统治者忌惮恐慌;
二是商鞅变法触动了秦朝宗室和贵族阶层的利益,他们在强大的变法下失去了封地和世袭爵位,对商鞅恨之入骨。
[var1]
网图侵删
老李认为,以上两个原因都是表面的,商鞅被处死的深层原因有三点:
秦惠文王与商鞅有私人恩怨,上位后报复
秦惠文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封地进贡的粮食里面有沙石,冲动之下杀死了来运粮的村长,余怒未消又跑去封地砍杀了几个村民,结果引起封地百姓的聚集抗议。
当时秦孝公外出视察未在宫中,商鞅便主持处理此事。因为民怨比较大,情况危急,太子又不能以命偿命,而且还未成年。于是商鞅采取了惩罚太子两个老师的方法,一个是秦孝公的亲哥赢虔被割鼻,一个是公孙贾被脸上刺字后流放。
[var1]
网图侵删
等秦孝公视察回来,痛打了太子,并把他赶出宫廷,在外漂泊的十几年。因为这件事,当时的太子也就是现在的秦惠文王内心一直记恨商鞅。
他认为商鞅处理的过重,打狗还需要看主人,这么重的处罚他太子的老师,而且这两个老师还是位高权重,太不给面子了。等他继位后,自然不会容下商鞅。
商鞅推行的新法太过严苛,平民百姓也有诸多不满
商鞅在秦国推行新法相当严苛,特别是对一些违反法令之人,处罚之严令人胆寒。
比如:村长在给百姓分田地的时候,必须公平公正。为了让每家的田地面积一样,就需要进行丈量。过去没有丈量土地的尺子,都是用人走步来量的。如果量的过程中出现步数误差,或明显的步子大小误差,就要被惩处。惩处的刑罚是把脚砍掉。听起来都不可思议。
[var1]
网图侵删
类似这样犯一点小事就被砍手、剁脚、割鼻、割耳的法令比比皆是,而且不管是平民还是贵族,法令面前一律平等。这样就导致一些因一点小事被惩处的平民及家人,看着断脚、残手或被割过的鼻子,心生怨恨。
商鞅做事高调,锋芒毕露,而且或有不臣之心。
商鞅做事比较高调,当时秦国上到君王,下到臣子,在正式场合都穿黑色的衣服,但他从来就是一身白衣,特立独行。
随着变法的深入,效果逐渐显现,商鞅的地位和声望也越来越大。秦孝公无论在权力上,还是在地位上,亦或是待遇上,都给了商鞅极高的空间。很多老百姓甚至“只知有商君,不知有孝公”。
[var1]
网图侵删
因为秦孝公一心为了国家强大,从来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甚至想与商鞅共享秦国,心胸宽广而无私。
但商鞅也认为这一切都正常,理所当然的享受了这些名和利。殊不知他犯了老李之前一篇文章写的“为臣大忌”——“老板可以拿你当兄弟,但你必须拿老板当老板”。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商鞅是考虑过废掉新君主自立为王的,所以才有了后来逃跑并起兵的事。虽然起兵后很快被平定,但也能说明商鞅动了谋反的心思。
可叹一代变法名家,活的轰轰烈烈,死的也轰轰烈烈。给后人留下无限感慨!
感谢阅读,下期《老李讲历史故事》再见!
#大有学问#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