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岱杀掉魏延后,为何彻底消失了?马超临死前,曾对刘备说了啥

马岱杀掉魏延后,为何彻底消失了?马超临死前,曾对刘备说了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09 更新时间:2024/1/28 11:59:34

那么问题来了,马岱好歹也是马超的堂弟,西凉五马之一,怎么来到蜀汉之后没什么存在感宛如消失了一般?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形影不离,跟随马超

马岱的经历史书上记载很少,甚至都没有单独的传。从只言片刻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岱一直跟随马超南征北战,马超在潼关和曹操打仗,马岱跟随,后来马超投靠张鲁,马岱继续跟随。可以说马超走到哪儿马岱跟到哪儿,这也正常,毕竟是马超的兄弟兼部将,自然老大跟到哪儿就去哪儿。最后马超又被张鲁排挤来到四川,最后被刘备收服,安定了下来,马岱因此结束了,自马超反曹以来颠沛流离的生涯。

马超 马岱

马超归蜀汉后也参加了汉中之战,虽然战绩不亮眼但也是马超生前的最后一战。然而,马岱进入蜀汉之后仿佛一开始就坐了冷板凳,并不像演义之中跟随诸葛亮南平孟获、北伐中原履历大功,或许是马岱能力一般的缘故,虽然马岱也在北伐军中,但正史貌似把他一笔带过了,估计马岱也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但他杀魏延这件事就把他推向了高潮,凭这件事马岱也进入了大家的眼中。

诸葛亮有没有说过要杀魏延?

当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临死前安排撤军事宜,当然这里诸葛亮也事先交待:如果魏延不想撤军就随他去。结果杨仪作为决策的执行者因为与魏延有矛盾,诬告魏延谋反,并派军攻打执意不想退军的魏延。

杨仪

魏延此时内心是矛盾的,他完全可以率军击败杨仪的军队然后逃走,或者直接投奔魏国也不是不可以。但魏延选择带着自己的孩子以及亲兵逃向了汉中,随后被马岱追上杀了,原因是魏延不想谋反。所以说魏延谋反那是冤枉,说诸葛亮遗命杀魏延也是无稽之谈。

毕竟史书记载诸葛亮很器重魏延,北伐时常带在身边。可以说魏延被杀是主要是他得罪了杨仪。所以杨仪先下手为强,以魏延谋反为名派军队攻打他。试想一下,魏延要是真谋反杨仪早就被咔嚓了,或者早就率兵和马岱打一仗,即便不能赢也可以助自己逃脱,极端一点直接带人投降魏国。但他没有这么做,就带了几人逃走结果被杀。

魏延 诸葛亮

要说有造反可能的就是杨仪了,杨仪不满蒋琬成为诸葛亮接班人很有怨言,而且有一次和费祎谈话的时候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当初丞相病逝时,我如果率军归降曹魏,我的处境一定比现在要好,真让人后悔莫及啊!”听听,谁想谋反显而易见,或许杨仪在说气话,但因为祸从口出,所以杨仪最后一贬再贬,最后畏罪自杀。魏延死的冤啊,马岱不应该杀他的。

有关马岱唯一记载:斩杀魏延

马岱和魏延无冤无仇,估计杀魏延只是奉命行事。当然他也站错队了,因为杨仪最后也被清算了。而且杀魏延这样的边疆大将怎么说也得刘禅同意,他俩未经皇上允许就自作主张,明显要被处分或者处死,但刘禅并没有惩罚马岱。后来马岱也是想戴罪立功或者秉承诸葛亮的遗志,他带人北伐结果吃了一个败仗,此后就消失了。

魏延 马岱

关于马岱消失的原因,有以下这么几个可能

第一,可能马岱因为这件事郁郁寡欢,很快就病死了。这不是没有可能,因为他太想通过一场胜利证明自己以及戴罪立功,可是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让他很郁闷。

第二,马岱心灰意冷,可能就此隐居了。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可能马岱追随丞相多年北伐都没有成功,之后又失利让他对北伐彻底心灰意冷,他又不愿参加朝堂的尔虞我诈,于是选择归隐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三,因为战场失利被刘禅处死,我觉得不可能。毕竟马超临死前和刘备说过:

“臣宗族门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以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深深地托付给陛下您,其他的也没什么话了。”

可能刘备在走之前留下了,要为马超家族留种的遗言,所以即使马岱再怎么折腾也不会死,最多被贬为平民啥的,只要不谋反。极大可能刘禅没有杀他而是贬为平民,毕竟站错队,擅杀大将以及战场失利,不杀他已经对他很不错了。

魏延

所以,马岱杀掉魏延后彻底消失,很有可能因为后续战场失利被刘禅降为平民,毕竟马超叮嘱过刘备,刘备也不会忘记叮嘱后人,所以马岱不会被杀。当然也不排除他后来归隐或者因为战场失利愤愤而死的可能。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你不知道的春秋霸主,吴国到底凭什么登上历史舞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吴国历史讲解,春秋时期吴国历代国君,春秋越国和吴国是怎么来的

    吴国,历史上记载是周王朝的周王族诸侯国,相传始祖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它位于如今江苏、安徽两省境内,其中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其国都前期位于梅里,后搬迁至吴,也就是如今的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的诸侯国之一。今天我们就讲讲吴国是如何登上这春秋的历史舞台的。[var1]从太伯创建吴国算起,到第五代时武王胜

  • 晚年的孙权,为何突然变了个人?陈寿:嫡庶不分,导致闺庭错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陈寿对孙权的评价,陈寿评赵云,陈寿万卷楼图片

    孙权,三国时期东吴的开国皇帝,他一生秉承父兄的遗志,招募江东贤人异士为己所用,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建立了东吴的霸业,与同时期的曹操,刘备分庭抗礼,促成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秉承父兄的遗志孙权,是东汉末年将领孙坚的第二子,他的兄长是小霸王孙策,孩童时代的孙权才思敏捷,颇有慧根,因而被老父亲孙权寄予厚望,

  • “春秋第一影帝”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第一影帝”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上)君位之争——第五阶段,子亹被杀,子仪继位高渠弥的弑君事件,让两个人很兴奋,一个本国人,一个外国人。本国人是谁?自然是在栎邑等待机会的郑厉公子突。他在等着祭足回国后与高渠弥发生冲突,然而祭足回国之后风平浪静,他仿佛默认了既成事实,而高渠弥也很

  • 老艄公上联:鼻孔子,眼珠子,珠子高于孔子,秀才下联,堪称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话说有一年,李调元要上京会试,四川人嘛,老话常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路上带着书童,看着风光秀丽,郁郁葱葱的美景,心中甚是欢喜,每遇美景,总要停下来作诗一首,纪念自己到此一游的喜悦心情。[var1][var1]慢悠悠的着走,一天的傍晚,李调元跟书童就来到了一个渡

  • 吕岱为东吴全取交州,两位老寿星的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岱的故事,吕岱为什么说徐源是他的益友,三国志14吕岱

    士燮活到九十岁(古人算虚岁),吕岱活到九十六岁。吕岱为东吴全取交州的经过,就是这两位老寿星博弈的过程。大器晚成吕岱是徐州广陵郡海陵县人,就在长江入海口北岸。本来在郡县为吏,后来广陵乱,跨江来到江东。200年孙权掌事,已四十岁(由《三国志·吕岱传》推及)的吕岱主动前往投奔,被外任为吴县县丞。孙权一次亲

  • 刘备创业时年龄大,才是三国之一的蜀国最先灭亡的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后期蜀国的历史,刘备的蜀国为什么国号是汉,三国时期刘备靠什么成功

    不以小善而不为,不以小恶而为之这句话是刘备在弥留之际对其子刘禅的教诲,刘备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然而,翻开刘备的创业史,他真的很难,也可以说在创业的路上,几乎是充满了荆棘,一路跌跌撞撞的走来。刘备影视形象刘备二十八岁那年,遇到了他生命中的两个伙伴,关羽和张飞。刘备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张飞和他是同乡,

  • 李世民杀害亲弟李元吉后,霸占弟媳,还为弟弟生下一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的。626年6月,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将至此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诛杀。与此同时,李世民还派部将率军将太子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以及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

  • 曹丕为何40岁就去世了?瞧瞧他整天干的事,能活到40岁已是幸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许多人在看历史时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帝的寿命还不如大臣长寿,历史上许多的权臣,他们之所以能够在皇帝期间独揽大权,并非因为他们的政治能力有多高,而是他们大多能活到皇帝死后,比如李治时代的长孙无忌,汉宣帝时代的霍光,以及万历时代的张居正等,都是通过在前任皇帝累积的政治底蕴,然后在熬死前任皇帝之后,

  • 李冰冰最美的一个角色,《大明宫词》安乐公主,杀夫弑父疯癫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冰冰总资产有多少亿,李冰冰图雅的婚事完整版,大明宫词李冰冰

    太平公主自幼千娇百宠,被武则天捧在手心里长大。身为女儿她反而比哥哥们得到父母更多的溺爱和更温情的教育。她可以穿着自己奇思妙想出来的衣服,在皇宫中如花蝴蝶一样飞来飞去,她可以用最刁钻的方式拒绝他族皇子求婚的请求,她也可以肆无忌惮的在书房坐在太子的位置上耍赖不起来。她是大唐最具有权势的公主,也是父母最贴

  • 刘邦刚去世,吕后的这一想法,差点毁了大汉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为什么没动吕后,刘邦和吕后的关系,吕后与刘邦是什么关系

    后来在亭长这个职位上,刘邦押送徭役去咸阳,半路上出了差错,感觉自己罪责难逃,干脆,刘邦走上了起兵反秦的道路。此后,刘邦攻咸阳,入汉中,出关东,经历了几年的楚汉相争后,刘邦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大汉王朝。皇后吕雉,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在刘邦建立帝王伟业中,做出了很多贡献,他们的儿子刘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