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诛尽有功之臣,唯独漏杀一人,导致多年后大明江山易主

朱元璋诛尽有功之臣,唯独漏杀一人,导致多年后大明江山易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39 更新时间:2024/2/4 12:23:42

对于陪同开国皇帝打天下的功臣,他们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而作为能征惯战的将领,这些人手握重兵,深受士兵爱戴,一旦决意造反,又将是刚建立起来的帝国中最大的威胁。

处理这些功臣的方式,和皇帝的人格魅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唐太宗李世民在建国后对大臣们大加封赏。而赵匡胤则以一桌宴席,让和自己打天下的兄弟们交出兵权,安享富贵荣华。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明太祖朱元璋的做法就没有这么仁慈了。

朱元璋的盘算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在经历了九十八年的元朝统治之后,汉人重新夺回了这片大地的统治权。

在建国之初,朱元璋对开国元勋们同样大加封赏,以此来感谢他们为建立明朝政权所做出的奉献,其中功劳最大的六个人还被封为了公爵,史称“开国六国公”,身份极为显赫。而就在所有人以为当年的付出终于要有所回报之时,血雨腥风却席卷了大明王朝的金銮殿。

在明朝开国不久之后,朱元璋便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政治风波,最有名的便是明初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在这四大案中,每一案受到牵连的官员人数都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朱元璋也一改之前对大臣们加官进爵时的态度,眨眼之间变得如同仇人一般,只要稍有涉及便缉拿归案。一时之间监狱中人满为患,金銮殿上的大臣却所剩无几。

洪武年间的大臣们就是在这样朝不保夕的心态中度过一天又一天。本应上下一心,同舟共济的君臣关系,却被朱元璋凭一己之力,变成了不共戴天之仇。他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自然是极为清醒的。在经历了漫长的斗争岁月,建立起新的帝国之后,朱元璋同样希望亲手建立起来的王朝能永世长存,子孙能永享太平。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朱元璋诛杀了几乎所有能征惯战的大将,以确保将来没人有能力造反。可以说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宁,朱元璋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甚至背负暴君的恶名也在所不惜。

但是机关算尽的朱元璋,仍然没能逃过命运的安排。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完全打乱了朱元璋的布局,在大屠杀中漏掉的一个人,则彻底改变了大明王朝的走向。

痛失爱子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作为朱元璋最满意的儿子,朱标承载着朱元璋的所有的寄托。他的去世,对朱元璋来说是一个极为沉痛的打击。朱元璋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让他在自己似乎能顺利地接管这个王朝。

出于对朱标的宠爱,朱元璋决定将皇位传给朱标的儿子,皇孙朱允炆。自古以来,王位的传承都遵循“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原则,以此来保证继位者的合法性不被挑战。

而朱元璋越过了诸多皇子,直接把皇位传给皇孙,自然引起了朱允炆各位叔叔的不满,要让三四十岁的叔叔,给未成年的侄子下跪,确实有点强人所难。这些叔叔之中,也包括朱允炆的四叔朱棣。

从叛贼到皇帝

作为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并未获得父亲太多的关注。当太子由最好的老师教导学业时,朱棣则是跟随诸位将领增长战场经验,成年后便被封为燕王,负责抵御北方的蒙古人卷土重来。

如果太子朱标没有英年早逝,朱棣可能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将领,为大明帝国保驾护航。可是如今太子已死,自己仍与王位无缘,朱棣不愿接受这一安排。于是,在建文帝继位不久之后,由于削藩激化了皇帝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向皇帝发起进攻。

由于明朝制度对藩王的制约,朱棣的兵力和装备与皇帝朱允炆不可同日而语。就在这时,他将目光投放到了一个人的身上。而这个人,便是逃过了朱元璋时期各大政治风波的陈亨。

眼光卓著的名将

陈亨本是元朝的一员武将,曾任扬州万户。在各地揭竿而起之时,陈亨意识到元朝已是强弩之末,便弃官投入了起义军的行列。在众多的起义军之中,陈亨选择了当时实力尚弱的朱元璋,这也体现了陈亨慧眼识人的本领。

相比郭子兴张士诚这些颇具实力的起义军,跟随朱元璋更加容易出人头地。而且,这些人在夺下一些地盘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称王,说明这些人目光短浅,难成大事。朱元璋能够听取建议,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说明他头脑清醒且目光远大,值得辅佐。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陈亨的眼光是对的。

在朱元璋血洗朝堂的时候,陈亨刚好带兵在北方与外敌作战。作为一名有勇有谋,眼界开阔的武将,本应在朱元璋清除名单之上的他躲过了一劫。

当朱棣造反之时,陈亨在宁王朱权麾下任大宁卫统领。而大宁卫在当时是明朝战斗力最强的骑兵部队。燕王朱棣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便是收编这支军队,于是他率军突袭并活捉宁王,迫使宁王交出大宁卫。

作为大宁卫统领的陈亨,此时又面临一个选择:是忠于国家还是追随燕王?陈亨的眼光又一次帮助他做出了选择。

在他看来,皇帝尚幼,难掌大局。即便此次燕王之乱能够平息,将来一定也会有其他藩王造反,国家将难以安宁。而燕王则不同,年富力强而且常年带兵征战,是能够维稳国家局势的人。

再三考虑之后,陈亨决定率领大宁卫加入燕王麾下。朱棣正是凭借这支精锐部队和陈亨卓越的指挥,最后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永乐大帝。

总结

自古道:“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为后世儿孙可谓耗尽心血,却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而传位给皇孙更是激化了叔侄之间的矛盾。可见做事不能自以为是,无视原则,否则遗患无穷。

与之相比,陈亨两次关键的抉择,恰恰是在他尊重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做出的。而这也是他的过人之处。可见所谓的眼光卓越,其实也不过是能够清醒地对当下进行分析,不参杂自己的私心罢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北朝时期南宋前废帝-刘子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宋废帝刘子业,宋前废帝刘子业和山阴公主,南朝刘子业

    刘子业,小字法师,彭城郡(今江苏徐州)人,为南宋王朝第六任皇帝,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暴君,为南宋孝武帝刘骏的长子,母为文穆皇后王宪嫄。南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己丑,449年)正月十七日,刘子业出生。南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辛卯,451年),其父海陵王刘骏镇守寻阳,刘子业留在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南宋文帝元

  • 朱标死后,朱元璋若放弃建文帝,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为什么处死朱标,建文皇帝朱允炆,朱棣晚年遇建文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烦恼,穷苦人家有穷人家的烦恼,富裕人家也有富裕人家的烦恼,当然皇家子弟也属于他们自己的烦恼。也许对于出生在这些王侯将相之家的子女而言,对于他们最大的烦恼就是王位的继承。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在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想要成为一国之主,很多时候先帝都会选择一个有道德,有才识的

  • 这个皇帝仅在位六年,极好女色却是一代明君,为明朝续命七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皇帝都极其有个性,像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成天忙于修道成仙的嘉靖皇帝。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正是在这两个皇帝中间的一位,他就是隆庆皇帝,或许听到这个年号好多人都不知道,那是因为这个皇帝在位时间很短,只有区区六年而已。然而也就是用这六年时间,他给国力开始衰退的大明王朝续了七十年的寿命,这么说的话

  • 朱元璋宴请功臣,为何刘伯温看到菜之后脸色大变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一跃成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朱元璋的成功不仅仅依靠他自己。他一路走来,身边的很多兄弟大臣给了他许多帮助。但正是这样一群有功之臣,却最终都死在了朱元璋的手上。而这一切,其实早就被刘伯温看透了。这一切,还要从朱元璋准备的一场宴会说起。君王宴请群臣本是一件十分常

  • 长寿皇帝乾隆的一天如何度过?凌晨4点起床,各时段都有固定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皇帝每天的生活,乾隆皇帝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乾隆皇帝的长寿之路

    后人习惯称呼其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为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不仅如此,他禅位后还训政三年,实际掌握清朝最高权力六十三年有余。这让他一举成为中国历史上控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乾隆还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按理说,作为一名勤政的皇帝,乾隆皇帝

  •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跟朱棣的血统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关于朱棣和朱元璋有什么关系,历史中的朱元璋和朱棣的关系

    朱元璋的称帝、为帝之路,可谓是非常成功的,曾落魄到做乞丐的他,最后却成为了一位文治武功的优秀皇帝,多年来,他的所做出的功绩依旧被世人所称赞,但是,在他临终前的一个做法,却让世人感到不解: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跟朱棣的血统有关系吗?培养皇储25年功亏一篑,不得已另找人选对于朱元璋来说,长子朱标当

  • 乾隆一生40多个妃子,只有她的牌子差点被翻烂,却也落得凄惨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所有妃子一览表,乾隆晚年有多少个妃子,乾隆的几个有名的妃子

    叶赫那拉氏,是满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叶赫那拉氏与清帝国的兴亡有着巨大的关系。在清中期之前,叶赫那拉氏的地位非常尴尬,一方面这是一个重要的族群,另一方,叶赫部在后金时期与建州女真为敌,双方的敌对关系导致了叶赫首领被杀。当年叶赫首领临终前发下毒誓要后人灭后金。对于这一段历史,虽然过了一百多年,却依然成为当

  • 第十次俄土战争:奥斯曼帝国与英法联军如何在克里米亚击败沙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1853—1856年,沙俄为了侵占巴尔干半岛而与奥斯曼帝国爆发了第十次俄土战争。本就衰弱不堪的奥斯曼硬是在不列颠与法兰西的支援下打败了沙俄。那英法为何要帮助奥斯曼对抗沙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欧洲局势19世纪初,奥斯曼帝国进入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期,已经远远落后于步入现代化的不列颠与法兰西。虽然此

  • 苏轼的弟弟苏辙有多厉害,为捞哥哥差点当皇帝,苏东坡:弟弟救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美食家、书法家和大文豪的苏轼,应该很少有人不熟悉的。然而,苏家并不是只有他有本事,他的弟弟苏辙,在某些方面可能比自己的哥哥强出不少。苏轼的一生,虽然文化造诣非常高,然而他的为官之路却非常坎坷。他一生当中,尤其是后半生,几乎都是在被贬谪的路上。而在这些坎坷之中,少不了有非常险恶的情况。

  • 红楼梦:袭人送给宝钗的投名状(1)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发生了三件事,袭人就接受了薛宝钗的抛来的橄榄枝,开始向薛宝钗靠拢,并且向薛宝钗交出了投名状。 第一个投名状就是提醒王夫人支持薛宝钗,警惕林黛玉。 贾宝玉挨打后,王夫人找一个丫头问问宝玉的情况。袭人没有让其他人去,自己去了。王夫人见到袭人很诧异,说:“不管叫个谁来也罢了,你又丢下他来了,谁服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