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轼的弟弟苏辙有多厉害,为捞哥哥差点当皇帝,苏东坡:弟弟救我

苏轼的弟弟苏辙有多厉害,为捞哥哥差点当皇帝,苏东坡:弟弟救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12 更新时间:2024/1/17 12:24:45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美食家、书法家和大文豪的苏轼,应该很少有人不熟悉的。然而,苏家并不是只有他有本事,他的弟弟苏辙,在某些方面可能比自己的哥哥强出不少。

苏轼的一生,虽然文化造诣非常高,然而他的为官之路却非常坎坷。他一生当中,尤其是后半生,几乎都是在被贬谪的路上。而在这些坎坷之中,少不了有非常险恶的情况。

在这些情况之中,数次挽救、捞出哥哥苏轼的人,就是他的牛人弟弟——苏辙。令人震惊的是,苏辙当年为了捞哥哥,差点还当了皇帝。苏轼的临终遗言可能都是:弟弟救我。

首次搭救哥哥,只是开始

我们已经说过,苏轼这一生除了文学艺术成就之外,就是“破纪录”贬官了。他自从进入官场之后,几乎就没有过风平浪静,之所以没被对手弄死,就是弟弟苏辙的功劳。

苏辙当年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之时,名气就比自己的哥哥大。最后的殿试,皇帝才是主考官,而在这场考试之中,苏辙“昏了头”,在试卷上对当朝皇帝大骂特骂,批判统治者不作为、无能。

虽然是批评朝政,但是并非没有人支持他,当时朝廷中有些人,很佩服他敢讲真话。只不过,大部分人因为害怕受到牵连,所以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意思。当然,还有很多落井下石的,想要他蹲大狱。

写出了这样的试卷,苏辙肯定是得不到皇上的青睐了。虽然他文采斐然,但是成绩终归是很差。当然,皇帝也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度量小,因此,就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官职,主要负责当时各类书籍、典籍的校对和审阅工作。

回到苏轼这边,苏辙做官之后,他也是朝中的主要官员。而在另一位著名诗人安石主张变法的时候,他作为保守派极力阻止,并且还题诗反讽。于是,有人就以文字狱的方式,举报了他。

宋神宗也不想事情闹大,想要饶了苏轼,结果他非但不领情,又写了一首诗讽刺当朝皇上。这下神仙也救不了他了,直接被定为欺君之罪。苏辙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非常慌,想要搭救自己的哥哥。

这不是一件易事,开始求情的时候,宋神宗非但没有答应,还顺道惩罚了苏辙。慢慢地,苏辙也知道自己太过天真了,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觉得合乎情理就能够做得到的。他需要更大的权力和人脉,才能来搭救自己的哥哥。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他开始换别的方式,来挽救自己哥哥的性命。他最开始拼死一搏,上书皇帝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换取哥哥的一条性命,宋神宗当然不会答应。

但是,他也被苏辙这种骨肉亲情感动了,因此,答应苏轼可以留下命一条,但是贬官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只不过,这是苏轼“应得”的,人没死就算是万幸了,苏辙这是第一次救自己哥哥的生命。

不断搭救自己的哥哥

朝廷的政治队伍不是一成不变的,没过多久,苏轼所支持的党派,就开始上台执政了。而他们兄弟两个也受到了重用,此时的苏辙,已经成为了护军。相较之前,职位升了并且手里面还有实权了。

只不过,重新回到朝廷的苏轼,看到自己此前支持的党派,居然干起了和以往一样结党营私的勾当。正直的他看不下去了,结果又得罪人了,这次自然是又被贬谪。

贬官之后的苏轼,大不如从前,家中人口很大的他没有了收入,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没办法满足。就在此时,苏辙自然又开始帮助自己的哥哥,苏轼被贬官之后,家里大大小小开销全部都凭借苏辙一个人的力量。

不久后,苏轼在惠州做官,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而已。然而,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到了上任的地方,把自己所有的钱都送给了当地的老百姓。这样一来,他自己又没钱了。

苏辙又充当了大冤种,把自己所有的钱财都拿出来,让哥哥去救济百姓。不仅如此,苏轼把自己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都典当了。这一下子,他拖垮了自己和弟弟两个家庭。

万人之上的苏辙

苏轼毕竟还是有能力的,知县没有做多久,他就又升迁了,只不过,他这脾气永远没有变。苏轼升迁的时候,苏辙也没有闲着,当时的他已经是当朝宰相了,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不过此时的苏轼,还是没有忘记给自己的弟弟惹麻烦。平日里直肠子也就罢了,酒足饭饱之后,他总喜欢作诗讥讽别人、针砭时弊。结果,某次他写完诗之后,又被别人抓住了把柄。他写的暗讽朝政的诗句,被人送到了皇帝手中,本来就是有“前科”的人,这下皇帝更生气了。这一次,他被直接流放到了海南地区。要知道,当时的海南可是不毛之地,和现在的完全是两个世界。

苏辙自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虽然已经上书请求过皇帝了,不过这次人家是真生气了,求情也没什么用。苏轼到海南之后,倒也过得快活,不仅教化百姓,而且还做出了一番业绩。

正是因为他做的这些事,救了他一命。宋徽宗在大赦天下的时候,也没有忘记他,年近古稀的他终于又被赦免了。这一路走来,给苏轼最大帮助的,想来就是他的弟弟苏辙了。

结语

苏辙在为官之路上所做的一切,几乎全部都是为了自己的哥哥。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他不断前进,也救了苏轼的命。

按照苏辙当时的升官速度,如此有能力的人,不难预测:如果苏轼再年轻一点,可能真能看到,自己弟弟当上皇帝的样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红楼梦:袭人送给宝钗的投名状(1)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发生了三件事,袭人就接受了薛宝钗的抛来的橄榄枝,开始向薛宝钗靠拢,并且向薛宝钗交出了投名状。 第一个投名状就是提醒王夫人支持薛宝钗,警惕林黛玉。 贾宝玉挨打后,王夫人找一个丫头问问宝玉的情况。袭人没有让其他人去,自己去了。王夫人见到袭人很诧异,说:“不管叫个谁来也罢了,你又丢下他来了,谁服侍他

  • 朱祁钰:朱瞻基厌恶他,朱祁镇恼恨他,活了28岁留下2个未解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发表他们对于事情的观点看法,往往对一件事情都会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众说纷纭。尤其是在对于过去历代君王的评价上,谁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李世民又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他等等,都是现在网友争论的焦点。而许多喜欢明朝的粉丝,在提到这一段时

  • 孙中山走向革命:年轻人要敢于改变赛道才更有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孙中山开国纪念银币,孙中山视频

    孙中山他也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的11月12日,他在出生的时候其实洪秀全已经死了好几年了,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名臣,正在如日中天,李鸿章作为晚清的政治新星,也正在冉冉升起,孙中山所出生的时代,可以说是最坏的时代,也可以说是最好的时代。说他是最坏时代,是因为就这个时候,西方各国正虎视眈眈的看着大清这块

  • 王安石妻子:有才无德祸及后代,女儿被养成悍妇,连外孙也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安石40首诗,王安石资料简介,王安石与儿媳惠儿的结局

    拜读过王安石的诗,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他在关心百姓疾苦、主张兴除弊政方面的博大胸襟和进步思想,但就是这样一个在政治品格以及为人处世方面都非常得体的一位贤臣,却拥有一位有才无德的正妻,这位正妻性情跋扈,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失理性,造成儿子及女儿都十分悍妒狂妄,最终,竟然让王氏家族从此便没落了下去,再也没有出

  • 灾民饿的啃树皮,范仲淹却下令继续涨米价,饥荒过后灾民纷纷点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拨开历史的云烟,穿梭回封建王朝。众所周知,历朝历代,都难免会有天灾人祸导致百姓吃不上饭,轻者国力衰弱,重者社会动乱,为此朝廷可是费尽了心思派遣大臣进行赈灾。不同的人对待灾民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可是在北宋王朝,有一个人在明知灾民买不起米的情况下,依旧下令涨价,这究竟是有底气挽回大局还是彻底放弃,随波逐流

  • 天地会创始人陈近南的后人:成正白旗人,幼子是台湾省第一位进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电影《鹿鼎记》里的陈近南师傅大家好,我是兰台。今天兰台为大家介绍金庸先生小说《鹿鼎记》里韦小宝的师傅,传说中的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后人情况。首先说,《鹿鼎记》中陈近南总舵主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就是郑成功麾下出色的谋士,郑成功之子郑经最信任的文官陈永华。郑成功曾称赞陈永华“乃今之卧龙也”,而郑经也把全

  • “狂儒”辜鸿铭犯众怒被赶出北大 疑胡适暗箱操作蔡元培无能为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辛亥革命后的晚清,街道上早就因“剪发易服”运动而失去了男士长辫的踪影,人人都要破除陈规陋习,但却因过分西化而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陋习呢。正如辜鸿铭先生隐晦地表达:”心中无旧习,外在即使有辫子有何妨,但若是内心被另一种陋习所拘束,即使没了辫子也难逃心中的枷锁。“这位怪诞的奇才早已发现,当

  • 岳飞后人从不与这2个姓氏通婚,一个深仇大恨,另一个情深似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岳飞却因为被小人陷害,最终含恨而终。在岳飞死后,岳家留下了两条族规,那就是不得与这两个姓氏的人通婚。一个是因为有深仇大恨,另一个却是情深似海,这是怎么一回事?立志精忠报国这事儿还要从赵匡胤这儿说起,他在建立宋朝后,害怕历史重演。因为他是凭借手握重兵才上位的,所以他对此事很忌讳,于是就杯酒释兵权,

  • 如懿和令妃谁更受乾隆的宠爱?她们是乾隆心头的朱砂痣和白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魏佳氏被封为令贵妃。从这份地位不断上升的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令妃是很受乾隆皇帝的喜爱的。魏佳氏容颜秀美,心地善良,乾隆帝之所以封她为令妃,是取“令”字在《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在古代汉语中有美好之意,皇帝听到和看到的都是魏佳氏温柔善良、善解人意的一面,所以她才会得此封号。令妃和乾隆

  • 朱元璋恢复殉葬制度,让年轻妃子陪葬,只是为了防止戴绿帽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啊,大家会想到。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一路走来也是万分艰苦,毕竟能从放牛娃干到皇帝的人。有人说为了能稳住江山,才恢复殉葬制,但他实施的制度在现在看来实在是过于残忍。史上著名的蓝玉案、胡惟庸案,个个是惨不忍睹,就连在他死后一招人神共愤的殉葬纸,他也搬了出来。朱元璋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