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甄嬛传:皇帝为什么要急着杀死隆科多舅舅?

甄嬛传:皇帝为什么要急着杀死隆科多舅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17 更新时间:2024/1/25 15:52:59

年羹被皇帝处理了之后,剩下就是隆科多了。按理来说以前这两个人互相制衡,那也是皇帝自己布的局。为什么把年羹尧除掉之后,隆科多也马上被杀死了?

第一:隆科多的势力太大,皇帝担心他成为第二个年羹尧。

因为皇帝本身对其他人就不信任,隆科多之所以能制衡年羹尧,他也有自己强大的势力。

年羹尧势力有多大?大到皇上都有点怕他。为了照顾他的情绪皇帝宠爱华妃;皇帝怕年羹尧造反,自己做好了非常坏的打算。而隆科多之所以能制衡年羹尧,想必他势力也小不到哪里去。为了好不容易得来的江山,皇帝可不想隆科多成为第二个年羹尧。

当年羹尧没有了,隆科多强大的势力对皇帝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树大根深,皇帝就怕别人有足够的力量动摇他的统治,所以隆科多就成了他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隆科多已经被抓起来了为什么还一定要杀死他呢?百毒之虫死而不僵,那么多年的势力根本一时清理不干净。因为皇帝不知道谁和谁之间是什么关系,即使把直系的人都除掉,那肯定还有潜藏的势力呢,只要隆科多没死那些潜藏的势力日后就是一个威胁。

隆科多能扶持皇帝也能扶持其他人,所以在他失去用途之后,他的势力对皇帝来讲就是一个巨大隐患,必须将他除掉皇帝心里才能安稳。

第二:太后为隆科多求情加速了隆科多被杀的速度!

对隆科多的处理皇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之所以必须处死他除了势力太大之外也和太后有一定关系,因为太后为了隆科多皇帝求情了。为什么求情了还加速他死亡了呢?

皇帝和太后虽然是亲母子,但关系并不好,因为太后从小就更偏爱弟弟,皇帝从小在其他人手底下长大,所以这两个人关系并不亲密。

皇帝又多疑,当自己上位之后,特别忌讳后宫的人对他的事插手,所以他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后宫不能干政。

在后宫之中除了后期给了甄嬛一点议政权力,其他人说上两句他都是很不高兴的。

而太后是他的亲妈,太后这个级别在中国历史当中干政的次数太多,因为是皇帝的母亲,从地位来讲她比皇帝地位还要高一级。

但皇帝已经是国家一把手了,不希望有任人影响他的决定。所以当太后娘俩讨论这事时,如果太后不求情,皇帝还可能出于礼节稍微减缓对隆科多的处理。但太后一求情,不管她出于什么目的,皇帝反而生气,认为太后你怎么能影响我的决策呢?整个国家都是我说了算,虽然你是亲妈,但你亲妈也得归我皇帝管。所以太后不能动摇皇帝的权威,太后的求情反而加速了隆科多的死亡。

第三:隆科多和太后的私情触发了皇帝被戴绿帽子的耻辱。

太后和隆科多是青梅竹马,隆科多对太后说如果皇帝选妃没选上我就和你结婚。结果隆科多使了手腕,为了让太后进宫帮自己的姐姐,他告诉太后说皇帝不喜欢粉蓝色,把她弄进宫了。

是隆科多害了太后的一生,虽然最后成为了太后但一生当中过得并不太平,跟嫔妃都是宫斗,和皇帝也没多少夫妻情分,虽然熬到了最后但内心是痛苦的。一辈子就是被人利用和为了家族利益。

尽管这样,但太后和隆科多之间还是有一点感情的,而这所谓的私情还被皇帝发现了。按理来说,皇帝知道这事很尴尬,但也没必要去管更没必要生气,毕竟是长辈的事,也可以不用参与。

可是这件事正好触到了皇帝心里的点,他不是生气亲妈和舅舅关系不正当,他生气的点是母亲给天子戴了绿帽子。因为他现在也是天子,皇帝特别爱面子,尤其是爱自己的面子。

自己的皇阿玛作为一个皇帝、一个天子都没有避免别人给他戴绿帽子,如果换做自己能接受吗?所以他母亲这个事,并不是单纯地给他爹戴了绿帽子那么简单。

而是因为隆科多和母亲给皇帝戴了绿帽子,他就是皇帝,他觉得这是他爹的耻辱,也是自己的耻辱。

皇帝怕自己后宫那么多妃嫔,有没有这种情况?如果有他闹心吗?肯定的。现在没有发现,可是他母亲的事对他的刺激很大。

当然后来他的绿帽子也不少,甄嬛给他戴,惠嫔给他戴,孙答应给他戴。这都是我们知道的,那不知道的可能就更多了。

所以这是他点,是对他权威的一个挑战。所以皇帝因为这个一直被憋着气。

隆科多对皇帝来讲不但是势力上的一个威胁,也是他人生的一个污点,随时提醒他,你作为皇帝照样给你戴绿帽子。基于这一点他把隆科多杀了,他就是要泄愤,他要把自己的心魔除掉。

所以,在年羹尧被处理了之后,皇帝马上把矛头对准隆科多,一是因为他还有潜藏的势力,二是因为太后对他权威的挑战,第三是隆科多和太后给天子戴了绿帽子,这都是他不能容忍的。尽管你隆科多是舅舅,但该死还得死!

原创章,想看更多原创内幕就请关注我吧,下期内容将更加精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设下一计可保明朝不亡,若崇祯皇帝读懂,历史或许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文|龙少爷在我国历史上,明朝可是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明太祖朱元璋戎马一生,打下了江山之后,却不把皇位传给儿子。于是,才有了后来的第四个儿子朱棣的谋反。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功上位,当上了明朝第三位皇帝。不过,最终,明朝在朱棣的后代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手中走向了灭亡。实际上,明成祖朱棣生前曾设下一计,可保

  • 明朝不是败给清朝,但天下被清朝取得确实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李闯军攻入北京城后,崇祯皇帝已经无力回天,遂用一条白绫在万岁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宣告了大明朝的灭亡!当然,明朝犹如瘦死的骆驼,她在对抗满清的过程中虽然节节败退,但最后的防线依然控制在山海关一线。如果不是大汉奸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放清军入关,可能也许历史会有些改变!当然,满清获取天下后和明朝是没法

  • 清朝后宫关系到底有多乱:奶奶和孙女的孩子是亲兄弟,看完无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后宫关系图,清朝后宫妃子真实生活,清朝后宫宫女太监到底有多少人

    古代的男人都是要有三妻四妾的,甚至越有钱的人家不只是三妻四妾了,外面都得养几个小情人,还得去一些烟花场所寻花问柳,这样才能彰显出自己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皇家就更是如此了,能看得见的是那些从皇后到妃嫔的有尊贵身份的女人,但是!皇宫里所有的宫女严格意义上讲也都是皇帝的女人。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皇帝已经

  • 吴贤妃:朱祁钰生母,相传是朱瞻基庶婶婶,夺门之变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瞻基与朱祁钰,历史上朱祁钰的母亲,大明风华朱瞻基朱祁钰

    不过,朱瞻基是一个风流的天子。他的后宫,可不仅仅有这两个女人。他去世之后,光为他殉葬的妃子,就有10人之多。而未被殉葬的后妃,除了胡善祥和孙皇后,就只有明代宗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了。吴贤妃,虽然知名度比不上胡善祥和孙皇后,可是围绕她的八卦和猜测,可一点也不少。这不仅是因为她生了朱祁钰,也是因为她的身份

  • 真实的民国到底什么样子?老照片不会骗人,您怎么看这样的民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史上最全的民国照片,女生眼中的民国和男生眼中的民国,民国的真实照片

    因为他们所怀念,所赞颂的仅仅只是民国风花雪月的一面,是民国光鲜亮丽的一面,也是极其肤浅的一面。无论人或物都有其两面性,这些民国的老照片反应的却是民国的另一面。当我们深入剖析完这些民国的老照片之后,您对民国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1、这些民国美女的背后是什么? 很多人只能从这位民国美女身上看到她的娇艳和

  • 明朝皇帝要用一件“宝贝”举行亲耕礼,为何这件国宝,全都失传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据专家们考证,在尧舜时期就已经有司农之官,即后稷,他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因此其死后也被奉为农耕始祖和五谷之神,也即农神。从先秦一直到明清,不管是民间百姓,还封建帝王,都会举行祭农神的典礼,以祈

  • 年羹尧被抄家,发现7个字,揭开雍正真面目,年羹尧死的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被发现的这个七个字,应该是一首诗,但是只有一句话比较有作用,就是“皇帝挥毫不值钱”。这句话也不是年羹尧写的,而是一个幕僚写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写的东西根本不值钱,劝年羹尧别当回事,雍正知道别人这么评价自己的时候,气的暴跳如雷。堂堂皇恩浩荡,你竟然说不值钱,赐死。很多网友看到这里觉得很奇怪,“挥毫”

  • 看完孝庄的复原图,才明白皇太极为什么没兴趣,多尔衮却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君王和臣子之间也是有很明显的差距的,君王是至高无上的,是所有臣子都应该朝拜和敬重的人,同时,君王的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当臣子的利益甚至是情感与君王产生冲突时,臣子必须要以君王为重,绝不可违背君王的意愿,这也就代表着只要君臣关系存在,臣子就应该永远的君王为中心,绝不可有任何的违背之义。 但尽管

  • 看宋史才知道宋江和梁山好汉不过新年的原因很搞笑:年兽过年,演傩戏给谁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水浒传经典镜头宋江,傩戏,四川广元朝天陈家坝农村傩戏

    晁盖原本是在梁山三十六好汉名单中排名最后并绰号铁天王的,倒是那个及时雨宋江,并不属于三十六天罡:“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按照《大宋宣和遗事》的记载,宋江带着三十六条好汉受了张叔夜的诱降,“各受武功大夫诰敕,分注诸路巡检使去也。”小说《水浒传》中的黄蜂刺黄文炳

  • 盛宣怀掌握大清济命脉,钱多得不可思议,其亿万家资最后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盛宣怀留下多少遗产,盛宣怀八个女儿的图片,招商局创始人盛宣怀

    “辛亥革命”后,一些满清大臣的财产均被革命党查封或抄没,作为当时“大清首富”的盛宣怀自然也没能免去这灭顶之灾,虽说后来通过袁世凯的周旋,民国政府将其财产归还,但这已经是两年以后的事情了,其家中所藏之“金珠银元、古董字画十不存一”,就连汉冶萍公司的股份也被卖了不少,其名下资产大大缩水。即便如此,盛宣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