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末年民不聊生,清军入关后为报复明军,都干了些什么?

明朝末年民不聊生,清军入关后为报复明军,都干了些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74 更新时间:2024/1/16 4:40:39

明末以来,在天灾人祸、内外动乱的双重打击下,其封建经济已陷入崩溃,经济秩序完全混乱。农民作为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因不能照常从事农业生产,为求生存,或挺而走险,参加农民起义,或流徙别处,形成一股巨大的“流民潮”,冲击着封建社会的秩序,加剧了社会的动荡;还有很多人坐以待毙,抛尸荒野…...明末的经济崩溃了,朱姓的二百多年的统治也随之垮了下来。

顺治元年五月,清入据北京,标志着清统治全国的开始。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乱之后,明朝留给清朝的是国家残破、经济凋敝的烂摊子。入关之初,清朝仅占有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及山东部分州县,大体称为京畿地区,所受破坏最为严重。自明崇祯初年,农民战争的烈火首先在山西、陕西点燃,十余年间,燃遍中原大地。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纵横驰骋,反复冲决,既打乱了明朝的封建统治秩序,也因无情的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大规模的战争过去之后,黄河以北至京畿地区已是满目疮痍,残破不堪。清朝的档案留下了大量的记录,今人读此,不能不为之心悸动容。顺治元年七月,天津总督骆养性上一奏本,概述当时农民苦难之状:“当此民穷财尽之秋,田野荒芜之日,使小民经年力作,无以赡生。”同月,上林苑监蕃育署署丞郭永泰上报到任所,“见城门民房俱成灰烬,十室九空,目不忍睹。”

八月,北京所属大兴县知县阮德基、宛平县知县杨辉联名报告该两县之艰难:“两县自遭流寇残破以后,库藏如洗,搜无可搜,借无可借,如此之苦,如此之穷也。”也是八月间,户科右给事中冯杰上奏,其中写道:“臣目击黎元疾苦,无如连年兵变,丁倒户绝,田地荒芜,久无人种。”

山东经济状况同样严重,据“故鲁敬王妃何氏表文”所报:“连岁之凶荒,兼频年之兵火,丧亡既尽,丝粒靡存。又有“广东道监察御史刘今尹题本”称:“北直、山东逆寇焚掠殆尽,至于山西一省几无遗类,”连赋税都无法征收,杂差无人承担!

北京附近的保定地区也是一派荒凉,保定巡抚王文奎奏道:“自定兴而西,睹其道路荒凉,邮亭焚毁,人烟冷绝,车尘阙如,每抵州县,城郭尚有鹑衣马户环拥诉泣极称难支者”,除了“奉差员役贪惨成风”,滥行摊派,“更有流氛惨躏,搜劫无遗,较之曩时苦逾百倍。”

据河南巡抚罗绣锦报告:“各省遭残流寇,无如河南更甚”,虽说“河北三府诸官寥无一人”,“军民流离”,但“河南五府城郭拆毁,竟成丘墟!”可以想见,这些地方已成无人之区。

祸不单行,又有瘟疫加重了灾难。以天津为例,此地系“神京咽喉,水陆通衢,从来人民辏集,近被流贼毒害,地方凋残,人不聊生,困苦已极”,岂料“上天降灾瘟疫”,自顺治元年八月至九月中旬,瘟疫传染甚为猖獗,得此瘟疫,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每不下数百人,甚有合家全二,不留一人者,排门逐户,无一保全。”

去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而今“津门复耀此修”,由城内“转炽城外淘地,但“城中尤甚,以至棺藁充途,哀号满路”。天排总督骆养性也发出哀号:“卑职目击伤心”,真是“有耳所不忍闻,目所不忍见者。”他除了向朝廷请求“急行赈恤”,也是束手无策,只得“斋戒,步祷城隍庙、玉皇阁”,率所属向神灵“祈祷”了。

以上所引档案,都是顺治元年入关后一年中来自地方的报告,真实地反映了黄河以北广大地区的悲惨状况。至顺治七年,山西省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巡抚刘弘遇痛诉地方困苦之状:“遍地伏莽,百姓杀戮过半,财物焚掠殆尽,庐舍丘墟,田荒芜”,又遭蝗灾,“食伤无遗”,故“地方之残,再莫残于晋省;百姓之苦,更莫苦于晋省百姓矣。”

江南本属富庶地区,因战乱和明末吏治败坏,社会经济也遭到严重破坏。在明崇祯17年中,农民军的军事活动,以及清军屡次入关骚扰,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北的地区。长江以南半壁河山直至明亡,很少波及战火,未遭受战争的蹂躏。生活在南京等各大都会的明王室宗亲、权贵、缙绅等依然花天酒地。尤其在南京城里,秦淮河上,那些公子王孙拥妓寻乐,却“不知亡国恨”!这种宁静的生活,直到清军南下才被打破,把他们从天堂打入地狱。江南终于也燃起了战火。

从顺治二年三月初,摄政王多尔衮下达进军江南的命令,到顺治十八年冬,擒获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战争整整进行了16年。由于明宗室相继建立政权,各地将吏组织抵抗,还有农民军余部继续抗清,当地士民为保护本民族文化传统,拒绝接受满族的荆发易服,纷纷进行武装反抗,使清军在江南遇到了远丝丝北方更广泛更抵抗,战争也更残酷。

而且常有反复,即使得一城一地后,当地明将吏和百姓再度掀起抗清斗争。如四川,先经张献忠入蜀,已遭战乱;至清征剿,大军撤回,则有南明军队卷士重来,迫使清军三度进川,才最后平定。

清军为报复固守不降的明军,不惜屠城,赶尽杀绝,如扬州、嘉定、江阴、广州等城,都是攻城两三个月后才解决问题的。清军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进军中,清军也是一路杀戮,滥杀无辜,直到明军完全放下武器为止。战后,富饶美丽的江南已是面目皆非,满目荒凉。

清军下江南,南京首先归降。清军虽未屠城,但南京周围地区业已残破。先是南明福王在此建弘光政权,即忙于“征兵措饷,民不聊生”,又有“地方棍徒四起,抢劫率以为常,民岌岌朝不谋夕”。在清军进驻南京后,已是“十室九空,库藏如洗,军需急如星火,料理维艰”,百姓被迫“让己屋以居兵”,迁往他处;清军战马无处牧放,百姓被逼,“舍己田以牧马”,环南京城60里内“稻田俱尽”,变作牧马场。

湖南长沙、常德、衡州等重镇,以地处冲要而成为清与南明及农民军余部争夺的战场,故其破坏最重。顺治四年初,湖南巡按张懋嬉受命赴湖南上任,各处巡视,据他所见,湖南七郡皆遭残毁,惟“岳州之焚毁杀载极修,而巴陵为最修”,其“人丁断绝”,“自王午以来,无岁不被焚杀,无地不为战场,加以今春奇荒,酪黄盈道,蓬蒿清城”。

他从岳州至长沙,不得不自雇夫役,自带行粮,至夜,竞宿于章丛中,白天在树下吃饭,“村不见一庐舍,路不见一人,真是“惨目骇心!”到了长沙,“城中房舍皆无,民皆弃家远遁。”衡州也是连年道兵寇杀擦,上年又闹灾荒,“颗粒无收”,米价“腾涌”,百姓“饿死大半”!

清军取湖南后,道、府官员都随之到任,然而,有人有地可治的只有四五个县。到顺治十三年,岳阳、长沙、衡山等地区,还是“城无完堞,市遍蓬蒿,虽间有寥寥子遗,尽皆结草而栖,苟安于颓垣败壁之余,即通衢古道驿舍萧条…其间沃壤鞠为茂草,荡为荒丘,举目皆然。”破坏如此之重,难以在短期内恢复。

再看与湖南毗邻的江西情形。据江西巡按董成学奉命巡视江西所报,自万安抵赣州二百余里,“沿途之庐舍俱付灰烬,人踪杳绝。第见田园鞠为茂草,郊原尽属丘墟”,而“鸡犬无闻,烟火寂然”。偌大个赣州,经他调查,保甲不足千人,检查仓库,“并无钱谷”,城内仅存“数宅茅房,小民难以安居”,虽说朝廷已设官,却“无民可治;地已荒而无力可耕!”他还核查过袁州等五府,旧存仓谷“皆因兵马残毁,焚掠一空,仓吏竟无一人,仓廒尽成瓦砾,已属不可问矣”。

到顺治七年,庐州所属州县皆经战乱,而英山县受害更重,据统计,该县原额人丁为11135丁,至此时只实存542丁;原额田塘地共1145顷81亩8分,而今大多已抛荒,只存熟田26顷48亩6分地!在许多地方,事实上已成为无人之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最让人佩服的皇帝,不是朱元璋,更不是朱棣,而是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大家都会想到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白手起家,凭借自己的独特的军事手段,开辟了一片大好江山,但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荣登帝王之位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大肆残杀开国功臣,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但是说到明朝最佩服的皇帝,却不是他,也不是他的儿子朱棣,而是此人,他是谁呢?大家可以随着小编做相

  • 《雍正王朝》:不愧为历史剧的巅峰,“权谋”博弈让观众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易中天评价雍正,雍正的权谋有多厉害,雍正王朝精彩瞬间

    而考验一部作品经典与否,主要是看它能否经得起一看再看,《雍正王朝》就是一部能扛起担子的电视剧。它很容易抓住观众的眼球,剧情有所悬念、紧张刺激、险象迭生,让人流连忘返。刘欢演唱的主题歌“得民心者得天下”回荡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媒体、市民更是对《雍正王朝》的讨论成为了大荧屏外闲聊的话题。这部剧最重要它把关

  • 朱元璋杀了刘伯温,朱棣继位后,为何又杀了刘伯温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刘基可比诸葛亮和张良,可见其才能非比寻常。但刘伯温绝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文弱书生,按照《明史》记载,“基虬髯,貌修伟”,乃是一侠客形象。刘基做事向来勇毅果断,但是,刘基过于公正严明、嫉恶如仇的性格却害了他们父子两代三人。朱元璋在闻知刘基的大名后,重金聘请刘基出山相助。刘基并不是朱元璋的濠州嫡系。刘基投奔

  • 明代宦官:皇帝的提线木偶,皇权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明史》对于明代宦官的评价。然而,相比于汉、唐的宦官前辈们,明代宦官“去汉、唐远哉”之名,就有些名不符实了,不仅汉代的十常侍之乱、唐代的甘露之变不见于明代,就连权倾一时的刘瑾、冯保、魏忠贤被皇帝处置时也翻不起什么浪花,甚至于曹吉祥之乱,居然是被临时借住在朝房的武将孙镗率领临时召集起来的数百名士卒

  • 《雍正王朝》:天灾人祸黄河决堤,四阿哥临危受命,肩扛筹款赈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黄河决堤,两岸泽国千里,灾民遍地。黄河每年都会决堤,只是大小的区别,而黄河决堤肯定会出现灾民,特别是这种大型的决堤,这成千上万的灾民无家可归,首先会四处流窜,成为流民,如果处理好了就是灾民,处理不好就是乱民,如果处理错了就是反民。所以摆在此时大清统治者眼前的事怎么处理呢?这次事件关系到未来朝局的稳定

  • 晋王朱棡之死:朱元璋悉心布局被打破,朱棣靖难失去最大阻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晋王朱棡的薨逝,可以说是朱元璋继太子朱标死后最悲痛和伤心的事。晋王薨逝,对于朱元璋来说不仅是丧子之痛,更是将其悉心布局五年的“劳动成果”全部付之一炬,也为之后“靖难之役”的爆发埋下了最根本的隐患。晋王朱棡到底是怎样的一位藩王?朱棣登基后,出于继位合法性的缘故,对兄长们刻意抹黑、诋毁,掩盖

  • 明代奇闻之道士救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爱护部下的将军,却有个问题,就是在自己的驻地挪用了朝廷拨发的公款和人做生意,想要借钱生财。马将军想法是好的,但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却很不靠谱,做生意最终失败,为此他总共亏损了数百万钱的公款。后来马将军挪用公款做生意的事情被朝廷派来的官员发现了,这个官员上报了朝廷。马将军此时到了外县,距

  • 《雍正王朝》:“康乾盛世”纯属历史架空?作者无奈暴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领先世界5000年的中华民族,自此彻底封关锁国,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渐渐的由盛而衰,所以它既是一个盛世的繁华,又像是一片即将落幕的晚霞,露出了封建社会最后的一丝光辉,所以叫作【落霞三部曲】。话说这部剧那么的真实生动,那它是真实的历史吗?还是说只是架空历史?或者说是纯属的一个虚构?大家会产生疑惑,

  • 明朝在位最短的皇帝,仅二十九天,却取得不错政绩也留下三大疑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皇帝就是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嫡长子,母为孝靖皇后王氏。王氏原本只是慈圣皇太后的宫女,被明神宗私幸,后来王氏有孕,神宗忌讳这件事情是丑事,因而不敢承认。因太后盼孙心切,明神宗被迫承认此事,但明神宗却因此不喜欢这个孩子,朱常洛从小就没有得到父爱。明神宗正宫皇后没有子嗣,众多

  • 历史上朱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被称为永乐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认为朱棣文治武功,功勋卓著,是一代明君的楷模;也有人认为朱棣是逆臣贼子,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而且杀人无数,手段残忍令人发指,是不折不扣的暴君......那历史上真实的朱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又为什么有永乐大帝的美称呢?少年平淡,却有着身世之谜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