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杀了刘伯温,朱棣继位后,为何又杀了刘伯温的儿子?

朱元璋杀了刘伯温,朱棣继位后,为何又杀了刘伯温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85 更新时间:2024/2/8 14:17:44

刘基可比诸葛亮张良,可见其才能非比寻常。但刘伯温绝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文弱书生,按照《明史》记载,“基虬髯,貌修伟”,乃是一侠客形象。

刘基做事向来勇毅果断,但是,刘基过于公正严明、嫉恶如仇的性格却害了他们父子两代三人。

朱元璋在闻知刘基的大名后,重金聘请刘基出山相助。刘基并不是朱元璋的濠州嫡系。

刘基投奔朱元璋之后,献时务十八策,并帮朱元璋分析天下形势。刘基劝朱元璋不用尊奉韩林儿,而是鼓励朱元璋自立;对于江南的义军,可以先灭陈友谅,再攻张士诚,然后北伐中原,则可天下一统。

刘基相比诸葛亮,才能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基不但善于谋划天下大局,还善于临阵指挥,在对阵陈友谅时,刘基就是妙计不断。

刘基献策诱陈友谅入龙湾,大败之;又劝朱元璋亲征,直捣陈友谅老巢江州,收复了江西驻郡;后又亲侍朱元璋旁,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彻底剿灭了陈友谅。

鄱阳湖一战,刘基甚至还上演了英雄救主之举,“太祖坐胡床督战,基侍侧,忽跃起大呼,趣太祖更舟。太祖仓卒徙别舸,坐未定,飞炮击旧所御舟立碎。”刘基比诸葛亮还妖呀,一看战场变化,就知道陈友谅要直击朱元璋旗舰了。

陈友谅死后,天下已无人可与朱元璋争锋。朱元璋之后灭张士诚,北伐中原,按照刘基的天下大略,完成了统一大业。

但是,刘基的厄运也就从此时开始。

陈友谅死后,战事无需刘基操心了,朱元璋就让刘基去做律法和整肃纲纪的事情。结果呢,刘基得罪了不少朝廷大员。

刘基在祈雨期间,斩杀了中书省都事李彬,得罪了宠信李彬的宰相李善长。李善长借机诬告刘基,说刘基在祭坛下杀人,是大不敬之举。加上这次祈雨正好失败了,惹得朱元璋大怒,开始怪罪刘基。

刘基吓得借妻子去世之故,告辞还乡。朱元璋之后封赏功臣,刘基也仅获封食禄二百四十石的诚意伯。然后,刘基再次战战兢兢的告老还乡。

刘基还得罪了胡惟庸。胡惟庸在刘基返乡之后,派人构陷刘基,说刘基想霸占一块有帝王之气的墓地,来作为死后的安葬之处。朱元璋最怕的就是有人造反,谋他的皇位,虽然没有怪罪刘基,但还是相信了胡惟庸的谗言。

刘基听说了胡惟庸诬陷的事情,担心朱元璋起杀心,马上战战兢兢的跑到了南京,待在了朱元璋眼皮之下。

根据《明史》和《国朝献征录》的相互印证,刘基之死,类似于韩信之死。刘基偶发风寒,朱元璋让胡惟庸派医生给刘基治病。刘基服药后腹中出现拳头大、石头一般的异物。刘基抱病觐见了朱元璋,说了胡惟庸给他看病的事情。但是,朱元璋仅仅讲了一些安慰的话。在刘基病情加重之后,朱元璋专门派人护送刘基返乡。

由此可见,朱元璋不忍亲手杀了功高盖世的刘基。但是,跟刘邦借吕后之手杀韩信一样,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杀了刘基。

刘基的长子刘琏,颇有文采。刘基死后两年,在朱元璋朝任职。朱元璋本想重用,但是被胡惟庸一党胁迫,坠井而亡。

刘基的次子刘璟,作风跟刘基颇有相似之处,通晓经学,并善于用兵,而且为人正直,深得朱元璋器重。

朱元璋曾想让刘璟袭刘基的爵位,但是刘璟说自己的侄子尚在(刘琏的长子刘廌)。刘璟的正直、谦让之风,让朱元璋很高兴,于是就让刘廌袭爵,并给刘璟设置了专门的职位,指派给了谷王。也正因为刘璟长期在谷王府,躲过了胡惟庸的迫害。

但是,跟刘基一样,刘璟的正直也害死了他。

刘璟在靖难之役前,曾和朱棣下棋。朱棣让刘璟让他,结果刘璟却说,该让的地方让,不该让的地方不让。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刘璟被任命为李景隆的参军事,随军出征。兵败后,曾上书建文帝,陈述利害,没有得到答复,辞而归乡。

朱棣登基后,召见刘璟,刘璟称病不去,被朱棣抓到了京师。结果呢,刘璟坚决不称朱棣为“陛下”,继续称之为“殿下”,还说:“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

这……朱棣为了摆脱“簒逆”的嫌疑,连亲妈都不认了,自然容不得刘璟这么说他,下令将刘璟入狱。刘璟坚贞不屈,自缢于狱中。

执法的官员请求朱棣连坐刘璟家人。但朱棣并不是昏庸之君,念及刘基,没有批准。

自此,刘伯温的两个儿子全死了。刘璟因为是次子,并未袭爵,其后人史书没有记录。而刘琏的后人,一直在明朝为官。

史料记载的刘基最后一代刘孔昭,在明亡后,曾参与建立南明福王朱由崧的弘光政权,“后航海不知所终”,刘基一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代宦官:皇帝的提线木偶,皇权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明史》对于明代宦官的评价。然而,相比于汉、唐的宦官前辈们,明代宦官“去汉、唐远哉”之名,就有些名不符实了,不仅汉代的十常侍之乱、唐代的甘露之变不见于明代,就连权倾一时的刘瑾、冯保、魏忠贤被皇帝处置时也翻不起什么浪花,甚至于曹吉祥之乱,居然是被临时借住在朝房的武将孙镗率领临时召集起来的数百名士卒

  • 《雍正王朝》:天灾人祸黄河决堤,四阿哥临危受命,肩扛筹款赈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黄河决堤,两岸泽国千里,灾民遍地。黄河每年都会决堤,只是大小的区别,而黄河决堤肯定会出现灾民,特别是这种大型的决堤,这成千上万的灾民无家可归,首先会四处流窜,成为流民,如果处理好了就是灾民,处理不好就是乱民,如果处理错了就是反民。所以摆在此时大清统治者眼前的事怎么处理呢?这次事件关系到未来朝局的稳定

  • 晋王朱棡之死:朱元璋悉心布局被打破,朱棣靖难失去最大阻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晋王朱棡的薨逝,可以说是朱元璋继太子朱标死后最悲痛和伤心的事。晋王薨逝,对于朱元璋来说不仅是丧子之痛,更是将其悉心布局五年的“劳动成果”全部付之一炬,也为之后“靖难之役”的爆发埋下了最根本的隐患。晋王朱棡到底是怎样的一位藩王?朱棣登基后,出于继位合法性的缘故,对兄长们刻意抹黑、诋毁,掩盖

  • 明代奇闻之道士救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爱护部下的将军,却有个问题,就是在自己的驻地挪用了朝廷拨发的公款和人做生意,想要借钱生财。马将军想法是好的,但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却很不靠谱,做生意最终失败,为此他总共亏损了数百万钱的公款。后来马将军挪用公款做生意的事情被朝廷派来的官员发现了,这个官员上报了朝廷。马将军此时到了外县,距

  • 《雍正王朝》:“康乾盛世”纯属历史架空?作者无奈暴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领先世界5000年的中华民族,自此彻底封关锁国,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渐渐的由盛而衰,所以它既是一个盛世的繁华,又像是一片即将落幕的晚霞,露出了封建社会最后的一丝光辉,所以叫作【落霞三部曲】。话说这部剧那么的真实生动,那它是真实的历史吗?还是说只是架空历史?或者说是纯属的一个虚构?大家会产生疑惑,

  • 明朝在位最短的皇帝,仅二十九天,却取得不错政绩也留下三大疑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皇帝就是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嫡长子,母为孝靖皇后王氏。王氏原本只是慈圣皇太后的宫女,被明神宗私幸,后来王氏有孕,神宗忌讳这件事情是丑事,因而不敢承认。因太后盼孙心切,明神宗被迫承认此事,但明神宗却因此不喜欢这个孩子,朱常洛从小就没有得到父爱。明神宗正宫皇后没有子嗣,众多

  • 历史上朱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被称为永乐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认为朱棣文治武功,功勋卓著,是一代明君的楷模;也有人认为朱棣是逆臣贼子,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而且杀人无数,手段残忍令人发指,是不折不扣的暴君......那历史上真实的朱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又为什么有永乐大帝的美称呢?少年平淡,却有着身世之谜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

  • 《雍正王朝》:老年康熙对社稷有心无力,“九子夺嫡”即将打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大清一开始并不叫大清,叫“后金”,是1616年女真部努尔哈赤建立的。当时明朝的国号叫“大明”。明是什么呢?明是日月,属火,而且明朝的皇帝皇子名字都带火。后金是什么呢?是金子属金,而火克金,金被日月一照,就化了后金,所以后金肯定干过大明。于是在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大清属水,而水能克

  • 明代万历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小白圭确实不负众望,孩提之期即展现出了机敏伶俐,岁及总角就成了名闻整个荆州府的神童,后来的《明史》对这一时期的小白圭做出“少颖敏绝伦”的评价。嘉靖十五年,顺利通过童试、成为秀才的小白圭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贵人——荆州知府李士翱。李士翱十分喜爱小白圭的“颖敏绝伦”,觉得小白圭日后必定会有一个远大前程,只

  • 明朝靖难之役后如果建文帝被抓结局会如何,朱棣真敢杀了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燕军尚未攻城,金陵城金川门的朝廷守将谷王朱橞和大将李景隆,远远地望见燕王的旌旗,就连忙打开城门投降。燕军长驱直入。朱棣骑着高头大马,春风得意地踏入金陵皇城。皇宫突然燃起熊熊大火,一把大火将建文帝的寝宫烧得干干净净。皇帝朱允炆,是死是活没有人知道。这位明朝的第二位皇帝,从此再没出现在世人的视线当中。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