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蠡辅助勾践打败了吴国,庆功宴当晚,他留下赏赐的钱财不辞而别

范蠡辅助勾践打败了吴国,庆功宴当晚,他留下赏赐的钱财不辞而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05 更新时间:2024/1/23 6:09:01

将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晋文公充饥的介之推,最后被大火烧死在山上;帮助夫差成就大业的伍子胥,却因他轻信谗言而被赐自尽;曾率齐兵击退晋、燕入侵之军的司马穰苴,却因齐景公忌惮能力将其辞退之后,抑郁而终。

一个好的君主,必定擅长用人,身为贤臣,却大多无法得到一个善终的结局。

可偏偏,有人逆流而上,“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他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更是被后人尊称为“商圣”,也是他带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统一吴国。

他就是“南阳五圣”之一,范蠡

[var1]

陈坤演的范蠡

范蠡此生,荣耀无数,前半生的他是一个完美的官员,为了国家付出一切,毫无怨言,后半生的他是一个专业的商人,无论走到哪里皆能有自己的一番作为,偏又不贪权势,不恋钱财。

若说他此生唯一的遗憾,那就是对不起一个女人。

初遇西施

公元前536年,范蠡在河南南阳一户贫苦人家出生了。

人们常说三岁看老,一个人这辈子是否会有所成就,儿时就能够得到结论。

而范蠡,恰好自小便天赋异禀之人,虽家中贫穷,但他生性好学,总是去附近的学堂外偷师,不仅如此,他还会跟着村里的学武之人偷偷锻炼身体。

二十岁那一年,范蠡结识了慕名而来的楚宛令文种,二人把酒言欢,相见恨晚。

彼时正处于春秋时期,群雄争霸,心有大智之人都想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闯出一番天地。

范蠡也并不例外,可当时他身处楚国,非贵族不得入仕的规定磨灭了范蠡一颗为民为国的心,一气之下,他协同文种一起进入了越国。

刚到越国,25岁的范蠡就受到了当时越王允常的重用,被任命为上大夫。

后来允常离世,勾践继位,为了感谢允常的知遇之恩,范蠡对待勾践尽心尽力,从上大夫做到了相国,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var1]

勾践

公元前493年,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锻炼军队,似乎想要越过城线,于是决定先行一步进行讨伐,范蠡听说此事之后,找到勾践劝说。

“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

“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战争是违背道德的,只知道打仗是所有的事情之中最低等的。”

但勾践没有接受他的建议,而是一意孤行发兵攻打了吴国,奈何部队不敌,被逼迫到了会稽山。

勾践终于懂得寻求范蠡的帮助,而范蠡给出的建议,唯有“求和”二字。

越国大败,勾践、范蠡入吴为奴三年。

为了让吴王放松警惕,被释放回国之后,范蠡向吴国以进贡的名义送上了许多金银珠宝,紧接着,他又开始周游越国,寻找能够进献的美人。

那一日,范蠡恍惚之间似是走入了一个世外桃源之地,远方是隐入迷雾的山峦叠嶂,往近了是云水环绕,松柏苍翠,他骑着马沿河而行。

不过几百步路,就瞧见一女子正在河边浣衣,微风拂过她的发梢,空气之中似乎传来阵阵兰花的香气,她低垂的眉眼温顺又娇艳。

[var1]

西施剧照

范蠡不禁看呆了去,驾驶着马匹缓缓朝人靠近,女子抬起头来,与他对上了视线。

“你唤做什么名字?”

“奴叫西施。”

西施,多好听的名字。

这便是能够献给夫差的美人。

那一眼,有人的心中所想是爱情,而有人心中所念是家国。

江山美人

世人都说红颜祸水,可一个都城的覆灭真的是女子可以左右的吗?

西施跟随着范蠡回到了勾践身边,一路上,她对范蠡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身为女子,出门在外多有不方便的地方,可西施却从不让范蠡费心。

红袖添香,谁可以拒绝?

范蠡与西施在一来一回之中产生了好感与爱意,数百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三年,这三年里,西施甚至还为范蠡生下了个孩子。

[var1]

范蠡西施剧照

可再长的旅程也会有结束的一天,等见到勾践的那一刻,范蠡知道,这个梦是时候该醒了。

范蠡以家国的名义,背叛了爱情。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公元前490年,西施被献给了吴王夫差。

为了得到夫差的喜爱,西施用尽了浑身解数捕获吴王的芳心,从此歌舞升平,深情不移。

她从不敢松懈,时刻想着如何哄得夫差开心,如何让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世人都说夫差对她是爱情,但只有西施自己知道,这一份爱她用了多少精力维持。

夜里,她会倚着栏杆盼望东南方,那是她的爱人与国家所在的方向。

[var1]

西施 夫差剧照

与夫差相反,勾践回到了越国之后卧薪尝胆,养精蓄锐,立志要报此大仇,一雪前耻。

勾践听从范蠡的建议,对内休养生息,与民更始,对外示敌以弱,乘之以强。

在重建都城的过程之中,范蠡还建了一座大城一座小城,大城残缺不全不筑城墙,以此来降低夫差的防备心理。

皇天不负有心人,公元前473年,吴国大败,在圣胥山,夫差挥剑自刎。

勾践实现了他的霸业。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范蠡深知其中的道理,作为一个辅佐勾践的忠臣,他已经竭尽所能,可以功成身退。

公元前468年,勾践大摆宴会的当晚,范蠡留下了一封信,悄然离去。

[var1]

“你可愿随我,远走高飞。”

他很清楚,将西施留在越国,等待她的结局会是什么,哪怕她是灭掉吴国的有力帮手,可身为女子,身为吴国的宠妃,西施在越国早就没有容身之处。

如果不是自己,她应该拥有一个平稳的人生。

西施凝视着他几分钟,终究还是义无反顾地伸出了手,一如27年前,在家乡时听闻自己要去吴国做妃子一般,义无反顾。

无心为官

范蠡除了带走西施与一些细软之外,再未带走任何东西。

勾践看见那封信的时候,一同留下的便是屋子里他从前赏赐的金银珠宝。

一身干净的来,一身干净的离开。

离开越国之后,范蠡走上了经商的道路,他化名鸱夷子皮来到了齐国,彼时的他已经年近70,却仍旧身体康健。

他与西施在海边定居,既耕作又捕鱼晒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次回家的时候便瞧见西施站在家门口,远远的朝他挥手。

一身荆衣布裙,笑容明媚。

[var1]

西施剧照

“与我一起,你可曾后悔过?”

“无怨,无悔。”

夕阳西下,二人会坐在家门口感受海风的温度,范蠡的双鬓早就发白,他的眼中映出的是对面的大海,心中所念却是天下苍生。

或许,这也算是满足了从前西施白头偕老的心愿。

很快,因为范蠡的勤劳,他们在齐国也拥有了不少的资产,可他为人大方,附近的村民们无论谁有了困难,都会出手帮助,绝口不提归还二字。

很快,他的善行传入了齐王的耳朵里。

齐王决定亲自面见这位“善人”,他想要请范蠡成为齐国的相国,替他治理朝政,改善民间的不公之事。

可没曾想到,范蠡竟然拒绝了齐王的请求——他怕重蹈覆辙。

于是他将相印归还给了齐王,齐王虽然遗憾,但也尊重了范蠡的选择。

等他离宫回到海边之后,又将家中的财产全部发放给了附近生活艰难的百姓。

“恩人,我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你...”

有村民家中困难,病中的孩子都无钱看医,突然收到这样一大笔的财富,一时之间激动的热泪盈眶,几乎要给范蠡跪了下来。

他连忙扶住了面前的老伯,这老人家明明与他差不多的年纪,可看上去却仿佛比他苍老了十余岁,范蠡知道,这是常年劳作,又费心费神的缘故。

看着流泪的老伯,他的内心也无比的酸涩,“无须多礼,这钱若是能够救你孩子一命,也是它花费出了最大的价值。”

第二日,范蠡就准备再次出行,这一次他没能潇洒的离开,临行之前密密麻麻全是来相送的村民。

西施站在他的身后,或许,正是他这样爱子爱民的心,才让她至今都无法割舍。

[var1]

范蠡西施

千金救子

从齐国离开之后,范蠡直接来到了宋国。

宋国是经贸来往的交通要道,几乎所有的商人都要从这里经过,在齐国散去了家财的范蠡,又开始动用他的头脑盘算着该如何赚钱。

一日,出门采购的范蠡从来往的商户口中得知,吴越一代需要一匹好马,他立刻便意识到的,这是一个极大的商机。

可,收购马匹容易,但要如何将它送往越国,却是一件难事。

回家之后的范蠡满脸愁容,西施听闻之后告诉他,今日她听说有一个叫姜子盾的商人,似乎是从吴越那一带过来的。

为了得到姜子盾的帮助,范蠡想出了一条妙计。

他在城门口贴了一张榜文,上面的内容是:范蠡新组建了一支马队,可以免费帮人向吴越地区运送货物。

[var1]

不过一日,姜子盾便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范蠡可以帮他把货物运送到吴越。

双方立刻达成了共识,一路同行,姜子盾指路,范蠡操控马队,顺利将货物送达,而他的马匹也卖给了吴越的商人,由此,范蠡大赚了一笔。

这笔钱也成为了范蠡在宋国经商的第一桶金。

很快,他就掌握了各个国家商贸的主要物品,在不同的时候对不同国家的人出售不同的商品,凭借着对各个国家风土人情的掌握,范蠡在商人中间游刃有余,原本干瘪的钱包也一日一日富足起来。

日子富裕之后,范蠡也曾想让西施去街上买些饰品打扮自己,她生的美丽,稍加修饰便不可方物,可西施却从不留恋于那些金银首饰上。

“从前看这些东西,总觉得欣喜,如今也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竟也不觉得心动。”

范蠡看着西施没有说话,是对珠宝无意,还是看着它们会想起那个因自己失去国家与生命的男人,他也不知道。

[var1]

安稳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一日,刚从外边经商回来的范蠡就听说了他二儿子犯事的消息,为了给孩子开罪,范蠡变卖了全部家产换得千两黄金,并想以此给孩子换一个苟活的机会。

可,千两黄金是花出去了,人却没能救回来。

得知儿子离世消息的那一刹那,范蠡似是老了许多。

“你莫要责怪自己,这条道路是他自己走上的。”

西施见他郁郁寡欢模样,忍不住上前宽慰,她见惯了范蠡胜券在握,游刃有余的样子,如今见他失魂落魄,心里没来由的觉得酸涩。

“我这一生,对得起所忠的国家,对得起侍奉的君主,这几个孩子,我也尽力给予了他们最好的,可我唯独,愧对于你。”

范蠡握着她的手,良久,一滴滚烫的泪珠滴落在了手背上。

公元前448年,范蠡离世,享年,88岁。

[var1]

结语

苏轼曾言:“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范蠡之全也。”

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越王勾践,没有他,越国也无法吞并吴国,事了拂身去,这是范蠡不重权势的证明。

金子到哪里都可以发光,离开了越国的范蠡,也仍旧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赚钱,却并不爱财,钱财对他是最不要紧的身外之物。

唯有西施,是范蠡如西湖水般澄澈的心中,唯一的一朵莲花。

[var1]

她的美丽,她的牺牲,身为女子却如翠竹一般柔韧的性情,都让范蠡着迷。

可爱情是太平盛世的产物,生于乱世,又怎么做到不负家国不负卿。

他的心中是大义,难存小爱。

作者:社恐小谢

备注:配图皆取自电视剧《争霸传奇》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要多次坚持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诸葛亮北伐详细路线图,诸葛亮几次北伐中原

    在刘备离世以后,诸葛亮组织主持了多次起兵北伐,但最后的结果却一直不怎么理想,屡败屡战。但诸葛亮明知道自己北伐不会成功还一次次去尝试,使得蜀国国力不断被消耗,而他自己也是心力交瘁而死。在后世很多人都觉得诸葛亮的北伐决定是他这辈子做的最为错误的决定,那么作为顶级谋士的诸葛亮为什么会一直北伐那?这真的是一

  • 赵国简史:东方六国最后的守护神,它不衰亡,秦国不敢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都知道,赵国和秦国是战国中后期的“死对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赵国和秦国王族竟然是同一个祖先,他们都是商朝人蜚廉的后代,并且,他们都是“嬴姓赵氏”。而且,赵国与魏国、韩国一样,都是由晋国分裂而来的,并与魏国、韩国合称为“三晋”。在赵国前期,赵国采取了与魏国、韩国结成“三晋联盟”的措施,并发动了

  • 名声不显的曹参,为什么在论功时排到了韩信前面高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手下的第一大将是谁相信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说韩信,的确韩信是初汉三杰之一更是初汉三雄之首。可是你知道吗?在刘邦论功排名之时韩信只排在了二十一位,而武将排名最高之人则是排名第二的曹参。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他既不是三雄之一,也不是樊哙、周勃等知名将领,他凭什么排第二那?下面就让我带你仔细了解

  • 刘邦最为推崇的张良为什么封功时只排到了六十二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初汉三杰是汉初刘邦手下最著名的三个臣子,刘邦曾经给予了他们极高的评价,他们三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很多人都觉得他们三人是刘邦夺得天下的关键。可是你知道吗在刘邦称帝论功排名的时候,初汉三杰只有萧何排在了第一位,韩信只排到了二十一位,而张良更是排在了六十二位,要知道刘邦对张良可是格外的推崇,甚至

  • 秦国早期军功爵制-爵位名称背后的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军功爵制有多可怕,军功爵制对秦国的影响,军功爵制释放秦军战力

    现在看到的秦国军功爵制是二十级,是经过秦朝数次修改后的版本。最早由商鞅制定的初始版本大概是十四级,这十四级爵制也大多保留在“二十级军功爵制”中。作为现代人看这“二十级爵位”名称,是相当难理解,不过探究这些爵位背后的含义,或许能令大家更容易理解些。[var1]“十四级”军功爵制商鞅制定初始版本的“军功

  • 三国之中拥有很多优势的蜀国为什么第一个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蜀国可以说是三国之中唯一一个真正白手起家的国家,刘备能够在夹缝中成功的生存下来并占据了一席之地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虽是白手起家刘备的蜀国却有着很多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首先是刘备的皇叔身份,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加上自己的仁义之名,收拢了一大批人才,刘备在位期间蜀国的能臣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两国,

  • 韩貂寺救赵楷不及,徐渭熊阻陈芝豹受重伤,青衣儒圣战白衣儒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韩貂寺此次私自离京算是用掉了与赵家的最后一点情分,但他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因为他的新主子赵楷有危险。皇帝与徐骁对此都很默契,此次截杀不管最后是谁活了下来,双方都选择默默接受。韩貂寺自那女人死后,就把恩情还到她儿子赵楷身上。赵楷虽是皇帝私生子但身负大气运,此次入蜀封王捞取战功,未来争夺皇位可就有很大胜

  • 一向能容人的曹操为什么容不了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这个人是谁,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了解。曹操作为三国中势力最大,实力最强的开国君主身上有很多异于常人优点,而这其中善于容人的优点更是让世人所称赞。曹操这个人对有能力的人十分赏识,哪怕他身上有着很严重的缺点,只要不触及到他的底线他都可以接受并且善用这个人。曹操曾经优待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更是

  • 难怪马岱杀掉魏延后就彻底消失,你看马超死前,曾对刘备说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魏延是个悲剧,但斩杀魏延的马岱,何尝不是如此呢?甚至比魏延还悲剧。毕竟魏延好歹有高光一刻。比如挤掉张飞,被刘备指定为汉中太守,搞得“一语皆惊”,让所有人大呼不科学。但刘备就认定了魏延。事实证明,刘备的眼光果然厉害,魏延成为了西川屏障,把汉中经营得有声有色。同时,虽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总是被诸葛

  • 秦灭六国后,六国国君都是什么下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末年,日益强大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之下,用了十年的时间相继灭掉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王朝。[var1]秦王嬴政改称皇帝,即赫赫有名的秦始皇,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秦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嬴政登上皇位,那么被灭的六国诸侯都是什么下场呢?韩国韩国在三晋中实力最弱,是秦国首先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