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烽火戏诸侯”中,美人褒姒因何发笑?周幽王死后她什么结局?

“烽火戏诸侯”中,美人褒姒因何发笑?周幽王死后她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612 更新时间:2024/2/8 4:09:55

那么周幽王为什么要点燃烽火博其爱妃褒姒发笑呢?原来是因为褒姒是一个“冷美人”,平时不怎么爱笑。

但褒姒天生丽质,容貌绝美,且美的不一般。褒姒之美是由内向外散发,是一位不喜欢谄媚的冷美人,且冰冷与妩媚并存,极具吸引力,让人一看便难免心动,朝思暮想。

即便贵为天子的周幽王也无法对褒姒之美置若罔闻,视而不见。自周幽王从诸侯褒国“抢”来这位冷美人后,就对其非常宠爱。

尽管褒姒整日摆出一副冷冰冰的模样,但周幽王心中却始终无法割舍下这位冷美人,反而对其更加宠爱。自从将褒姒接回宗周镐京后,周幽王几乎都不再怎么去其他妃子那里,即便是王后申后也受到了冷待。

甚至周幽王由于非常宠爱褒姒,还废掉了原王后申后和原太子姬宜臼,并改立褒姒为王后,其子姬伯服为宗周太子。从周幽王对褒姒的宠爱程度也能看出,褒姒在当时的确是一位很美的女子。

不过周幽王整日看着美人褒姒一副冷冰冰的模样,心里也不得劲,心想:“如果爱妃褒姒能笑出来的就好了!”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史记》

为此周幽王想尽各种办法来逗爱妃褒姒开心而发笑,但这位冷美人好像没有笑容这一神态表情似的,无论周幽王怎么做,褒姒却始终不笑,哪怕是一丝笑容,周幽王对此既心酸又无奈。

然而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前来周都镐京时,美人褒姒却笑了出来。

周幽王想尽办法都没有让这位冷美人发笑,那么褒姒又是因何而发笑呢?

原来是褒姒和周幽王站在镐京城楼上时,看到率兵赶来的诸侯忙来忙去,皆是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为此冷美人褒姒终于笑了出来。

而诸侯惊慌是因为周都镐京靠近戎狄部落,烽火一旦点燃,意味着战事出现,周都镐京遭到了外敌入侵。但诸侯率兵赶到镐京城下时,却发现并没有敌人入侵,在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故而在惊慌的神态上又添加了失措的神情。

然而周幽王看见爱妃褒姒终于笑了出来,感到很高兴,直接将一脸惊慌失措的诸侯们晾在了一边,和褒姒有说有笑的聊了起来,一众率兵想要救援的诸侯无奈又率兵各自回到了封国。而周幽王也因太过宠爱美人褒姒,最终断送了西周的江山社稷。

周幽王为博爱妃一笑,数次烽火戏弄诸侯,失信于天下诸侯

不过冷美人褒姒自这次笑了之后,又变回了以前冷冰冰的模样。周幽王再次用尽各种办法还是无法让爱妃褒姒发笑,为此很是沮丧。

“幽王举起烽火大鼓,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史记》

不过周幽王想到了一个办法,终于又让美人褒姒发出了笑声,便是再次点燃烽火,敲击大鼓警示,吸引召集诸侯前来“救援宗周”。

等诸侯率兵赶来救援时,依然没有看到外敌入侵王城,一众诸侯脸上又浮现出了惊慌失色的神情,而美人褒姒见此,果然又大笑了起来。

周幽王见此,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么做的危险,反而更加确定了这是能让爱妃褒姒发笑的“好办法”。于是之后每当想让褒姒发笑或褒姒不开心时,周幽王便点燃烽火,敲击大鼓,以召集调戏诸侯来取悦于爱妃褒姒。

尽管此举使得美人褒姒笑了,但周幽王反复多次点燃烽火戏耍天下诸侯,导致周王与诸侯之间的信任逐渐丧失,结果便是应召前来的“救援”的诸侯越来越少,以至于后来竟然没有一个诸侯在应召前来,而美人褒姒也不再发笑。

然而周幽王多次用烽火欺骗诸侯所造成的后果并不止是这些,随着烽火、大鼓逐渐失去了召集诸侯前来的救援宗周的作用后,西周镐京也迎来了真正的危机。

原王后之父申后借犬戎之兵攻打周都镐京,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室分封的申侯联合一些诸侯,并向犬戎借兵,随后就率兵包围了西周王城镐京。

“申侯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史记》

在此突然性的危机时刻下,周幽王急忙命人点燃烽火,敲击大鼓,结果竟然无一诸侯率兵前来救援。

尽管周幽王这次不再是为了取悦于爱妃褒姒,是真的想召集诸侯率兵前来救援王城镐京。但周幽王之前反复多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已经丧失了周王信用,以至于诸侯们不再相信周幽王点燃烽火是因为王城镐京真的遇到了外敌入侵。

甚至一些诸侯就算知道王城镐京遭到了外敌入侵,也不会率兵去救援周幽王,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位整日沉湎酒色,不理国政的昏庸天子失去了期望和信任。

周幽王在位时,宗周地区由于旱灾、地震时有发生,百姓的日常生活本就陷入了困顿窘迫的处境,为此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朝着尖锐化发展,政局已然出现了动荡不稳的情况。

“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史记》

但在这种情况下,周幽王反而却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重用贪图财利的姬姓西虢国君主姬鼓(虢石父)为卿士,管理宗周国政。在虢石父的治理下,宗周百姓生活更加困苦,为此多有怨言。

周幽王之所以重用虢石父执政,是因为他为人巧言令色,擅长阿谀奉承。而且有说法称,周幽王“以烽火戏弄诸侯,取悦于褒姒发笑”的主意就是虢石父所出,为此还得到了千金赏赐。

“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褒姒而爱之,生子伯服。幽王嬖爱褒姒,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史记》

除此之外,周幽王由于非常宠爱褒姒,还将原王后和原太子废黜,改立爱妃褒姒为王后,以及和褒姒所生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作为天子,周幽王竟然违背先祖为了便于维系宗周世袭统治而制定的宗法制度,“废嫡立庶”。

周幽王此举也激怒了申国君主申侯,同时一定程度上给了申侯出兵的借口。因为周幽王不仅废了他女儿申后的王后之位和外孙姬宜臼的太子之位,竟然还想要杀死他的女儿和外孙,甚至在虢石父的建议下,周幽王还想伐灭申国,以彻底解决后患。

原太子姬宜臼在得到风声后,便和母亲申后暗中逃到申国,并将此事告知了外公申侯。为此申侯就算有心不追究周幽王废黜自己女儿和外孙一事,在宗周形势逼迫下,申国也不得不做出反抗。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申国虽为一方诸侯,但国小兵弱,仅凭申国一国之力根本难以抵抗宗周,更别谈撼动宗周的地位。

申侯为此暗中联合一些诸侯,以及向犬戎借兵数万。并决定先下手为强,在宗周军队还未出动征伐申国时,率先带领诸侯犬戎联军包围了周都王城镐京。

于是就出现了上文中的那一幕,周幽王因没有事先做出准备,只能点燃烽火,寄托于诸侯率兵前来救援王城。

然而周幽王之前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宗周百姓和诸侯们的愤怒和不满,终归被无情的结果打了脸,不仅诸侯没有率兵前来救援,宗周百姓也没有帮助周幽王对抗联军。

面对申侯的提前部署和谋划,守卫宗周的六师警卫军最终被诸侯犬戎联军击败,周幽王最终于骊山之下被犬戎兵杀死,历时近三百年的西周宣告灭亡。

周幽王死后,褒姒的结局

在宗周王城镐京被联军包围后,由于未能用烽火召集诸侯前来救援,周幽王只好命执政的虢石父率军突围,但虢石父并不是武将,他只擅长用花言巧语奉承讨好周幽王,并不擅长指挥打仗。

但虢石父又不敢违抗周幽王的命令,只好硬着头皮率军出城迎敌突围。联军一方的申侯一眼便看见了这个进谗言置自己于死地的小人,当即就指着虢石父对诸侯君主和犬戎大王说到:“这厮就是欺君误国的贼人,说何也不能放走他”。

犬戎大王一听,就对麾下的一众将领说到:“哪位将军能帮孤拿下此人?”

一位名叫孛丁的犬戎将军当即应声:“末将愿为大王斩杀此贼!”

说话之间,孛丁就牵动缰绳,挥舞着兵器,率军冲着虢石父杀了过去。双方并未相斗多少回合,孛丁就将虢石父一刀斩于兵车之下。

随后联军攻克周都镐京,周幽王见大势已去,便携带爱妃褒姒、太子姬伯服和司徒郑桓公等一行人向郑国逃去,不过行至骊山时就被犬戎军队后追而至。

周幽王一行人见此惊慌失色,但犬戎又怎么会放下他们手中的兵器呢!经过一阵厮杀后,除了被犬戎当场杀死的部分护卫士兵外,其余人基本都四散逃离。

此时周幽王身边只剩下王后褒姒和太子姬伯服等数名忠心的近侍,犬戎兵一眼便看见了身穿天子服饰的周幽王,二话没说,直接便持刀冲了过去,最终周幽王在骊山之下被犬戎兵所杀。

“犬戎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史记》

周幽王死后,犬戎兵从美人褒姒手中强行夺过被立为太子的姬伯服,一同送他与其父周幽王结伴而去,郑国开国君主郑桓公也在此次变故中一同遇害,最后只留下貌美动人的褒姒,最终被犬戎掳走。

此时诸侯才知道周都镐京真的有外敌入侵,这才急忙联合起来,率军前来救援。犬戎见此,抓紧时间洗劫宗周多年积累的财物,在劫掠一空,并纵火之后才撤军离去。

申侯和诸侯联合共立原太子为周王,开东周历史

犬戎军队退走后,申侯、缯侯、鲁侯、许文公等诸侯君主在已经遭到战争破坏的宗周,共同拥立原太子姬宜臼为周天子,也就是申侯的外孙,史称“周平王”。

或许在周幽王废黜申侯外孙姬宜臼的太子位后,申侯就开始谋划攻打王城镐京,推翻周幽王,毕竟自己的外孙即位对他而言更为有利。

而且清华大学收藏整理的获赠战国竹简(清华简)中并没有发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相关故事,只是记述了西周灭亡是周幽王主动进攻原王后申后父亲的申国,之后被申侯联合犬戎部族打败而灭亡。

“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史记》

周平王即位后,由于王城镐京已经残破不堪,加上宗周附近的大多土地也被犬戎攻占,为了躲避犬戎的频繁侵扰,于是便决定向东迁都。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在晋、卫、郑、秦等国的出兵护送下,将都城迁到了丰镐东面的洛邑。而作为宗周附庸的秦国也因此次功劳被周平王正式封为诸侯。

由于宗周新都洛邑在原王城镐京的东面,故而此后的宗周被史称为“东周”。

结语:

西周灭亡后,宗周实力大为衰减,周平王还是在郑武公晋文侯的辅佐支持下,才勉强支撑起残局。由于实力衰微,宗周王室在一些事情上甚至还要看诸侯大国的脸色行事。

比如“周郑交质”事件,周平王为了缓和安抚与郑庄公的关系,竟然相互交换公子为质来作保证明,因此东周时期的周王沦为了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随着周天子大权旁落,失去对天下诸侯的实际控制能力后,一个个强大的诸侯粉墨登场,各国之间互相征伐,开启了春秋争霸战争。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谢谢大家的支持。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朝之周文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周文公是西周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是周朝的第五位君主,在位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1043年。周文公继承了父亲周武王的遗志,继续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他先后征服了商朝和周边的诸多小国,最终统一了中国。这场战争被称为“周文公之役”。周文公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还是一位有远见的

  • 《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没有任何功劳,为何姜子牙要封他紫薇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封神榜伯邑考怎么死的,姜子牙简历,封神榜新版姜子牙

    伯邑考只是出场时间短,出场次数少而已但是他对封神大战和商周大战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也可以说伯邑考是导致商周大战和封神大战最重要的导火索。正是因为伯邑考之死才让西岐铁了心要造商纣王的反,那些神仙们恰恰需要借助商周之战来完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封神大战来解决神仙界很多棘手的难题。首先就是天庭人员短缺的问题,

  • 论商朝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这段历史是中国文化中的常识,但是商朝国号是“商”还是“殷”在历史典籍里都没有得到统一,所以商朝到底国号是什么?01 国号源自商族想要知道殷商,必须追根溯源。商的国号来自商族,商族源自哪里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史学界一直都有纷争。总结下来有五类,陕西、东方、河北、东北和晋南。其实商族是经常迁徙的

  • 周朝之周武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周朝时期,周武王是一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皇帝。周武王 姬姓,名发,祭祀日名为珷帝日丁,是西周的开国君主。周武王继承父志,发展生产,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姬奭等人治理国家,促进周国日益强盛。周武王是周朝时期的一位强大的军事统帅,他领导着周朝的军队打败了周朝的多个敌人。他的军事成功使得周朝的领土不断

  • 成语“智过于腹”:文姜死活不回鲁国,继续与哥哥齐襄公乱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姜真实长相复原图,文姜和齐襄公,客观评价齐襄公和文姜的爱情

    [var1][var1](一)鲁桓公被戴绿帽子,有苦难言,只得打道回府奸情败露,文姜哭哭啼啼来找她哥哥。那挨千刀的要回国了,他说他不是你妹夫,你才是你妹夫,还说同儿和友儿都是你的种,怎么办呢咱?不能凉拌!齐襄公牙咬得咯吱咯吱响。鲁桓公收拾东西准备返程的时候,齐襄公的卫士石之纷如来了,他来传达齐襄公的

  • 《封神演义》殷商十一个关口的总兵是什么?力量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神演义》里殷商为天下公主。于纣王登基时亦为天下大平局之时,当时四夷拱手相让、八方宾服、八百镇侯的诸侯都朝拜商朝。商朝虽强盛,气数却尽,最终导致武王伐纣的结局。但商朝势力依然强大,不只拥有闻太师等顶梁柱,各地方总兵官亦不缺强者。从封神演义来看,殷商的十一个关口已经出现。武王伐纣经过的5个关口为汜

  • 如果他不死,灭六国统一中国恐怕真没秦始皇统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这六代123年统一中国的顺利推进,为什么六国竟然没有一个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这还要说一下这个人:楚悼王。他是唯一一个有能力让楚国成为可以和强秦抗衡并有能力压制秦国的人,他的死,葬送了六国得以延续的唯一机会。因为在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三十年前,楚悼王已经任用吴起着手开始变法。吴起有多牛,

  • 夏桀究竟是不是昏君?夏朝的灭亡与他的关系大不大?真相原来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在经历了471年的统治之后,被商汤部落所灭,开启了王朝兴衰更迭的历史轮回,在接下来的数千年里,23个朝代莫不如是。那么,作为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夏桀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夏朝的灭亡到底与他的关系有多大?大家先点个赞,然后一起来看一看吧!一、夏朝的兴起大禹在完成对黄河水的治理之后,得到了联盟各个部落

  • 苏秦临死前还不忘“摆人一道”,甘愿付出五马分尸的代价,太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众所周知,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个文化竞相绽放,国家战略方面有合纵两横,学派纷争方面有法家、道家、儒家等影响后世的不朽造诣。大江东去,浪淘尽,历史的长河埋没了多少英雄之士,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崛起。有一个人,他是名士鬼谷子的学生,和张仪、庞涓、孙膑同出一门。本来他就是乡下务农的,但是因为不甘平

  • 此人被誉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战国时死两百万人,他一人杀掉了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持续了254年战国时期,各国间死伤惨重,在这期间更是出现了一位战神般的人物。可以说,无论士兵还是大将,战场上最不愿意见到的对手正是此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杀人如麻。即使敌人已经投降,还是要杀,他就是被人封为杀神的白起。杀神这个称呼并非空穴来风,根据历史学家考证,整个战国时期战亡人数超过两百余万。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