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语“智过于腹”:文姜死活不回鲁国,继续与哥哥齐襄公乱来

成语“智过于腹”:文姜死活不回鲁国,继续与哥哥齐襄公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40 更新时间:2024/1/6 21:00:05

[var1]

[var1]

(一)鲁桓公被戴绿帽子,有苦难言,只得打道回府

奸情败露,文姜哭哭啼啼来找她哥哥。

那挨千刀的要回国了,他说他不是你妹夫,你才是你妹夫,还说同儿和友儿都是你的种,怎么办呢咱?

不能凉拌!齐襄公牙咬得咯吱咯吱响。

鲁桓公收拾东西准备返程的时候,齐襄公的卫士石之纷如来了,他来传达齐襄公的意思,务请鲁侯驾幸牛山,做彻夜之饮。

[var1]

[var1]

[var1]

为你主婚,去你姥姥的,爷不侍候了!转念,男人气血涌了上来:回你家主公,让他准备好了,本侯马上就到。他是想以酒遮面,尽情数落齐侯,让天下皆知他们兄妹的好事,也以此证明自己绝非熊包。

对于男人来说,喝酒不可怕,但要有酒量。

齐国卿士还没敬一半儿呢,鲁桓公就顶不住了,他摇晃着站起来,手指齐襄公:诸儿老儿,你干的……好事没出口,他便醉倒在几旁。

齐襄公朝公子彭生递了个眼色,彭生慌忙上前扶起鲁桓公:走,我送君侯回家!说着,连挟带抱将桓公拖了出去。

(二)史载:彭生拉杀桓公

却说这公子彭生乃襄公之叔,是齐国有名的大力士。

车行半道,抱着桓公的彭生用了力,豆芽菜一般的鲁桓公哪经得起这一折腾,大叫一声,口吐鲜血而亡。史载:彭生拉杀桓公。

好人做到底,惊闻凶信,齐襄公颇哭了几嗓子,指令厚殓入棺,随即命人赴鲁报丧,只说是桓公酒后暴卒云云。鲁之从人返国,备言车中弑杀之由,鲁国朝野集体惊诧了。

太子同庶弟公子庆父不干了,他正值少年血性:这还有什么说的,起兵为君父报仇,打他不要脸的!

申繻(rú)也是义愤填膺,问施伯道:齐国能够讨伐吗?

施伯摇了摇头:本就是丢脸的事,知道的越少越好。况且鲁弱齐强,讨伐未必能胜,反倒欲盖弥彰。不如隐忍,姑且追究车中缘由,使齐杀公子彭生,以解说于列国,齐必听从。

申繻点头,便与诸位大夫扶立太子同主持丧事,候丧车返国,行即位礼。

[var1]

[var1]

[var1]

[var1]

(三)鲁桓公之子鲁庄公还是个14岁的孩子

鲁同时年一十四岁,尚属孩童,遭此大丧,一时之间也是无所措手足。听施伯之言在理,便劝说庆父暂且隐忍,并敕命申繻致书于齐侯。

寡君奉天子之命,不敢宁居,来议大婚。今出而不入,道路纷纷,皆以车中之变为言。无所归咎,耻辱播于诸侯,请以凶手彭生正罪。

再说齐国,襄公览信已毕,即遣人召彭生入朝。彭生自谓有功,昂然而入。襄公当鲁使之面骂道:寡人以鲁侯酒醉,命尔扶持上车,何不小心,使其暴薨,尔罪难辞!喝令左右缚之牢固。彭生大叫道:淫于妹而杀其夫,皆是你无道昏君所为,今日又委罪于我,不过是杀人灭口,我做鬼也不饶你!襄公自掩其耳,吩咐侍卫拖下堂去,当即问斩。

襄公命人送鲁侯丧车回国,文姜内不自安,留齐不归。

鲁大夫申繻率太子同迎柩至郊,即于柩前行礼成丧,然后嗣位,是为庄公。

鲁庄公集群臣商议,为齐迎婚之事。施伯曰:我国有三种耻辱,君侯知道吗?庄公问道:何谓三耻?施伯道:先君虽正办丧事,但恶名传布于外,一耻也;先君夫人留齐未归,引人议论,二耻也;齐为弑父仇国,况吾君在丧服之中,为其主婚,与情理不合,然辞之则逆王命,不辞则贻天下笑,三耻也!

鲁庄公一时戚然,沉吟半晌,道:此三耻何以免之?贤大夫教我。

施伯道:先君之立,未得周王策命,若乘主婚之机,请命于周,以荣名被之九泉,则一耻免矣!先君夫人在齐,还要以礼奉迎,以成全主公之孝,则二耻免矣!惟主婚一事,最难两全,当然也有办法。

庄公急道:有何良策,快教寡人。

施伯道:可将王姬馆舍,筑于曲阜郊外,使上大夫迎而送之,主公只以有丧在身而辞。上不逆天王之命,下不拂大国之情,中不失居丧之礼,如此则三耻亦免矣!

庄公大喜道:申繻说你‘智过于腹’,还真是这样啊!

施伯乃鲁惠公之孙,公子施父之子,以父字命为施氏。

按照周礼,诸侯新立,要穿上丧服到周王室请求策命,周王赐以适合爵位的衣服车马,叫“赐命”。周室东迁以后积贫积弱,每一年都有请命的诸侯,周王真是应付不了,一看到穿丧服的太子,紧张的不行,常会嘟囔一句:要命的又来了!鲁桓公得位不正,又加之他也没看上王室,也就没去请命,一直是白版诸侯。

如今,鲁庄公乘为周王公主主婚之机,为先君以及自己求得策命,足以告慰死者。第二,以丧服在身不便参予喜事为由,派一上大夫送婚,这样,既给了周王面子,也给了齐侯面子,关键是还避免了自己恶心。文姜于理是杀父仇人,于情乃生身之母,母居外国会被人骂为不孝,因此,遣人奉迎回国乃当务之急。三策免了三耻,每一策都站在庄公的立场上,为他的形象与孝道绞尽脑汁,可谓条条攻心。难怪庄公夸施伯“智过于腹”,意思就是说,老施啊,你这家伙聪明劲肚子里装不下,溢出来了都!

(四)鲁庄公迎母亲文姜回国

文姜是不愿归国的,这很好理解,她怕面对鲁国人怨毒的眼睛。再一个,哥哥温暖的怀抱是她坚强的精神支柱啊,一旦归国,到哪里找那么好的人。

君父已薨,唯愿吾母返国,体恤成全儿子孝养之心。

她冲龄践祚的儿子不卑不亢,于情于理她都不能推辞。结果呢,结果她只能在执手相看泪眼的哥哥的目送之下,不情不愿地上了车。

车至禚(zhuó,齐地,近鲁,在今济南长清县)地,她是宁死也不往前走了,吩咐从人回复庄公:未亡人性贪闲适,不乐还宫。要吾回归,除非死后。庄公知其无颜归国,况且她若归国,一时之间亲仇两字还真是难以融通。于是,为她筑馆于祝邱(鲁地,近禚),迎她在此地居住。

这下文姜高兴了,此两地不齐不鲁,兼之无人监督,正合与哥哥暧昧徘徊。徘徊的多了,伟大的人民又看不惯了。

齐侯文姜驾马车,马车奢华又名贵,服装时尚又亮丽,随从铺张又浪费,明目张胆去偷情,真他妈的不要脸。

——译自《诗经.齐风.载驱》

不止老百姓,贵族们也坐不住了,齐襄公的两个弟弟担心祸及自身,拍拍屁股走人了。公子纠逃到了鲁国,那里是他姥姥家,跟他一块逃的是他的老师召忽和管仲。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他的随从是他的老师鲍叔牙

这他妈什么个意思?我是瘟神吗?齐襄公气不打一处来。不就是男女关系上有些紊乱吗,放眼国际,哪家的国君坐怀不乱,至于吗?但是,面对群情汹汹,他也是心惊肉跳,夜不安枕。

我不是孬种!他觉得有必要做出一番功业来让齐国的人民看看。很快的,他把目光瞟向了郑国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关注、点赞、转发,欢迎参与评论,说出您的想法;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

更多文章

  • 《封神演义》殷商十一个关口的总兵是什么?力量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神演义》里殷商为天下公主。于纣王登基时亦为天下大平局之时,当时四夷拱手相让、八方宾服、八百镇侯的诸侯都朝拜商朝。商朝虽强盛,气数却尽,最终导致武王伐纣的结局。但商朝势力依然强大,不只拥有闻太师等顶梁柱,各地方总兵官亦不缺强者。从封神演义来看,殷商的十一个关口已经出现。武王伐纣经过的5个关口为汜

  • 如果他不死,灭六国统一中国恐怕真没秦始皇统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这六代123年统一中国的顺利推进,为什么六国竟然没有一个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这还要说一下这个人:楚悼王。他是唯一一个有能力让楚国成为可以和强秦抗衡并有能力压制秦国的人,他的死,葬送了六国得以延续的唯一机会。因为在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三十年前,楚悼王已经任用吴起着手开始变法。吴起有多牛,

  • 夏桀究竟是不是昏君?夏朝的灭亡与他的关系大不大?真相原来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在经历了471年的统治之后,被商汤部落所灭,开启了王朝兴衰更迭的历史轮回,在接下来的数千年里,23个朝代莫不如是。那么,作为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夏桀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夏朝的灭亡到底与他的关系有多大?大家先点个赞,然后一起来看一看吧!一、夏朝的兴起大禹在完成对黄河水的治理之后,得到了联盟各个部落

  • 苏秦临死前还不忘“摆人一道”,甘愿付出五马分尸的代价,太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众所周知,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个文化竞相绽放,国家战略方面有合纵两横,学派纷争方面有法家、道家、儒家等影响后世的不朽造诣。大江东去,浪淘尽,历史的长河埋没了多少英雄之士,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崛起。有一个人,他是名士鬼谷子的学生,和张仪、庞涓、孙膑同出一门。本来他就是乡下务农的,但是因为不甘平

  • 此人被誉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战国时死两百万人,他一人杀掉了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持续了254年战国时期,各国间死伤惨重,在这期间更是出现了一位战神般的人物。可以说,无论士兵还是大将,战场上最不愿意见到的对手正是此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杀人如麻。即使敌人已经投降,还是要杀,他就是被人封为杀神的白起。杀神这个称呼并非空穴来风,根据历史学家考证,整个战国时期战亡人数超过两百余万。而白

  • 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死后她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幽王和褒姒,褒姒为什么离开刘叉叉团队,烽火戏诸侯褒姒的结局

    那么周幽王为什么要点燃烽火博其爱妃褒姒发笑呢?原来是因为褒姒是一个“冷美人”,平时不怎么爱笑。但褒姒天生丽质,容貌绝美,且美的不一般。褒姒之美是由内向外散发,是一位不喜欢谄媚的冷美人,且冰冷与妩媚并存,极具吸引力,让人一看便难免心动,朝思暮想。即便贵为天子的周幽王也无法对褒姒之美置若罔闻,视而不见。

  • 盘庚迁殷有功,后世商王反而不待见他,直待周灭商才想起他的好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盘庚迁殷,大名鼎鼎。《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盘庚迁新都,施新政。自他开始的“商晚期”,再次出现“中兴”转机,特别是到了武丁一代,更呈现出商王朝的新繁荣。按说,盘庚在有商一朝是立了大功的。然而,后世商王似乎并不太待见这位先王。甲骨

  • 楚怀王招募妃子,先让她们上前闻闻自己的体味,有的恶心直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var1]之前热播的《芈月传》也曾经提到过在楚怀王选秀的时候还专门让所有人上前来闻闻自己身上的味道,并且谈谈自己的感想。当时很多妃子都闻到了很难闻的味道,但因为害怕惹怒楚怀王都选择不说话或者说并没有闻到任何味道,甚至还有人因为实在忍受不住这个味道,所以捂着嘴干呕

  • 上下五千年13:少康中兴,寒浞灭族,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4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寒浞建立的什么朝代,上下五千年的上古时期,春秋历史解读

    话说寒浞灭后羿以后,自立为王,然而对朝中老臣并不放心,所以对原朝臣和贵族展开杀戮,造成贵族大逃亡。同时对人民横征暴敛,荒淫暴虐,让很多人民流离失所。这些人对寒浞深恶痛绝,最后在少康复国时跟随少康,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话说寒浞在杀害朝中大臣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追杀流亡的仲康之子相,相被杀时他的妃子怀孕逃

  • 王斗怼齐宣王:没有“管仲”就不用贤才,没有宝马就不用驾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可这时王斗却故意为难齐宣王:“我快步去谒见大王是贪慕权势,大王快步前来见我是喜好贤才。大王认为如何?”[var1] 谒者听了,不得不回去通报齐宣王。 听了谒者的回话,齐宣王并没有生气,反倒大度地说:“那就请先生慢点进来吧,寡人出去接他!”说完,他就快步走到宫门前,去迎接王斗。两人一起进宫时,齐宣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