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临死前称:嫔妃一律殉葬!3岁女儿说了一句话,母妃被赦免

朱元璋临死前称:嫔妃一律殉葬!3岁女儿说了一句话,母妃被赦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725 更新时间:2024/2/8 14:23:08

众所周知,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的地位一直都极其低下。他们不仅不能像男子一样读书做官,拥有掌管国家的权利。也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做主,一句简简单单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决定了她的一生。

不仅如此,在许多朝代里,家中的丈夫去世,他的妻子便要守寡,终身不嫁。其实这个女子正处于豆蔻年华,也要从此孤苦伶仃一人,度过一生。更有甚者,还会让家中的亲戚为死去的丈夫陪葬。许多的世家大族就是如此,一些皇家也不例外。

就比如从草根逆袭为皇帝的朱元璋,他在临终前便要求自己所有的妃嫔一律为自己殉葬。只因为他是皇帝,便有46个无辜的生命要随他而去,这未免也太过于不公平。可在皇权独尊的古代,皇帝的命令就是天,没有任人能够违抗。可是朱元璋却因为三岁女儿的一句话,却破例赦免了她的母妃。这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为何要恢复殉葬?

朱元璋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吧。他的前半生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流浪,当过寺庙的和尚,做过街头的乞丐。只要能有一口吃的,他什么都愿意去做。

可他的后半生,却成功改命,从一个大字都不识的放牛娃,一跃成为了最尊贵的九五之尊。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朱元璋的成功一些,离不开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离不开机遇的造化,更离不开他个人的勤勉努力,识时务。

按理来说,这样一个出身平民的皇帝,应该更能理解老百姓的心酸与痛苦,更能体会到人和人之间的阶级差异带来的不同,更能体恤老百姓。可朱元璋却在临终之前对着身边人下了这样一道命令:我死后所有的妃嫔都必须为我殉葬。

这是何意呢?要知道,在朱元璋之前,殉葬制度已经被废除多年,每个朝代的君都认为让活人殉葬未免过于残忍,于是乎就都选择了用金银财宝,泥塑的雕像进行陪葬。

朱元璋晚年做出这个决定,原因有二。

这第一个原因啊,就是朱元璋希望自己死后也能过着当皇帝时的生活,有人伺候,尽情享乐。毕竟他的前半生充满坎坷,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享受到了站在权力顶端带来的快乐,怎么舍得死后受罪呢?

为了自己死后不受罪,能够继续享受前呼后应,被人照顾的滋味。他便想出了让自己所有后宫的妃嫔全部殉葬,在死后继续拥有三宫六院。

在他看来,这些后宫的女子本就是属于他一人,他们的存在本来就是为了服侍自己,他们生是自己的人,死是自己的鬼,既然自己都快要死了,去往另一个世界,那也必须要带上他们。

第二个原因,就是朱元璋害怕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政权落到了女人的手里。想一想吕雉武则天的例子,就知道后宫干政有多么可怕。

朱元璋为了避免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成为了他人的囊中之物,便决定从根源解决问题:把后宫的妃嫔全部杀掉,为自己陪葬。这样一来所有的皇子都没了母亲,自然也就避免了外戚干政。

人们常说,自古帝王最是无情,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那些妃嫔也想象不到,和自己日日相对的丈夫,竟然会为了给儿子铺路,狠心杀掉自己。

不用殉葬的例外张美人

人们都猜测,朱元璋之所以让自己的后宫都为自己殉葬,是因为这些女子中,没有一个是他付出真心对待的。毕竟他的发妻马皇后早逝,自那以后,朱元璋便再也没有对谁有过真心。

可在这群要殉葬的妃嫔之中,却有一个例外。她既不是朱元璋的心爱之人,也没有做过什么事让朱元璋能够一直记得,对她网开一面。她之所以不用殉葬,完全是因为她有一个好女儿。她就是宝庆公主的生母——张美人。

宝庆公主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或许是因为老年得女,朱元璋对待这个小女儿总是格外的疼爱些,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都会第一时间赏给女儿。

朱元璋病重,宝庆公主也时常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去病榻前看望侍奉。一次朱元璋睡醒,看到站在床前的众人,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千。

他一一望去,发现站在床前的人有自己的儿女,有自己的妃嫔,有自己的太监宫女。他们每个人脸色都神态不一,有的人脸上是惊恐害怕,有的人脸上是毕恭毕敬,有的人脸上是期待喜悦,大家都各怀心思,有着自己的考量。

自己如今到了这般田地,所有人都把自己当成皇帝,生怕惹得自己不快,遭来杀身之祸,可却没有人真正为自己的病情担忧,把自己当成亲人。

朱元璋深叹了一口气,内心五味杂陈。可一转眼,他却看到了自己病床前面露担忧的宝庆公主。只有三岁的她脸上挂着担忧和难过,眼睛中还有泪光。

朱元璋看到最疼爱的女儿,不禁起了逗弄她的意思,他将公主叫到面前,问她:“父皇的病还会好起来嘛?”宝庆听了认真地想了想说:“只要父皇好好喝药,睡一觉就好了。

朱元璋听了哈哈大笑,又问道:“要是父皇的病好不了怎么办?”寝殿里的人都为宝庆公主捏了一把汗,这要是回答不好,可就是掉脑袋的大事!听了朱元璋的话,宝庆公主突然开始大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握着朱元璋的手说他一定会好起来的。

朱元璋听了女儿的话十分感动,没想到自己只有自己三岁的女儿一心想着自己,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担忧,真心实意希望自己好起来。为了让公主有人照顾,也为了她在失去父亲后还有母亲,朱元璋决定赦免了她的生母张美人。

因为女儿的一句话,张美人得以逃过了殉葬,继续在皇宫之中生活。

结语

即使是现在,仍有许多人认为,生儿子比生女儿好。可是你看,宝庆公主这个女儿还不是在关键时刻救了自己的母亲嘛?其实生男生女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教育,让他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琼和尉迟恭谁是第一猛将?别看凌烟阁的排位,看李建成最想杀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隋唐是三国之后,又一个名将遍地走的时期。比较隋唐和三国,哪个时期的名将质量更高的话,恐怕还是要点赞隋唐。三国第一名将是武圣关羽,死后都成了神。但隋唐战神李靖一出,恐怕关羽都要退避三舍了。李靖一生无败绩,灭敌国如闲庭信步一般。以至于有人曾感叹:看李靖打仗,脑洞再大的作家,也瞠目结舌。故而,直接把李靖拎

  • 成吉思汗的死有多不堪?真死于西夏王妃之手?为何史书都耻于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草原上出现了一位武德充沛的军事家。他利用马背上民族善于骑射的优势,一路开疆拓土,将中国的版图扩充到了欧洲地区。要不是因为暴毙,可能如今的世界格局就要为之改变了,他的故事也被史学家们津津乐道,此人就是蒙古族曾经的首领之一——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扩张领土的过程中,从来不知道如何统治。每

  • 李世民、朱元璋、赵匡胤、刘邦、嬴政、杨坚、成吉思汗实力排名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这些君主真正带过兵的:李世民、朱元璋、赵匡胤、刘邦、杨坚、成吉思汗。嬴政没有亲自带过兵,基本上都是手下去打战。唐太宗李世民而在带兵的这些君王里面,带兵能力来说,朱元璋、赵匡胤就可以先被排除在外了。赵匡胤就算是带兵能力非常强,但是后期建的大宋本身实力太弱,所以也就无可比性了。剩下就是李世民、刘邦、

  • 南北朝篡权最容易的皇帝,啥都没做就总揽大权,莫名其妙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420年,刘裕逼迫东晋恭帝禅让,建立“宋”,史书上称之为刘宋。东晋灭亡后,我国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之所以叫南北朝,是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同时存在众多政权,南方的叫南朝,北方的叫北朝。南北朝先后存在9个政权,这九个政权中南齐的建立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先看一下南北朝政权的建立。第一看一下北朝的北魏,这个

  • 明朝看出了丰臣秀吉的野心,却仍旧享受着大战前的平静日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丰臣秀吉和明朝的战争,丰臣秀吉攻打明朝是哪一年,丰臣秀吉为什么敢入侵明朝

    日本在数年内储备了大量的军粮、战船和火器,矛头直指邻国朝鲜,试图把朝鲜的三千里富饶江山变为日本的一个行省,使之成为日本向亚洲大陆扩张的桥头堡。这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企图在亚洲实施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朝鲜几乎是明朝的一个缩微翻版。朝鲜当时为李氏王廷统治,党争激烈,政局不稳。和明朝的体制几乎一样,朝鲜也

  • 南北朝与五代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南朝的政权源于东晋,东晋大将刘裕夺取东晋政权称帝,建立刘宋王朝。此后,依次还有三个王朝更迭:齐、梁、陈。自420年始,589年隋灭陈告终。这四个朝代,也可以称为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四个王朝合在一起史称南朝。因建立者的姓氏,还可以称为刘宋、萧齐、萧梁,但陈的建立者也姓陈,就不能叫陈陈了。

  • 李世民驾崩前,问武则天:我死了,你如何自处?武则天如何回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王朝当年在整个世界中属于顶尖的国度,边境多数小国家都纷纷向大唐俯首称臣、连年进贡,且不断派使臣到大唐学习中原文化。大唐可以说是整个古代历史封建王朝的抛物线顶端。而这一切的鼎盛,都是来源于唐太宗李世民奠定的坚实基础。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乃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虽说李渊是开国皇帝,但众所

  • 读苏轼的诗,读懂文人,读懂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团练副使,一个有职无权的虚官,对于做事务实的苏轼来说,简直是对其能力的藐视,所以苏轼一度心灰意冷。看他在黄州期间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不愧是豪放派诗人,郁闷只是人生的一种

  • 现代版“武则天”,山东一农妇称帝,在村中贴告示扩充后宫男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新中国的历史上,有几个自称皇帝的人。他们中有纠集信众反叛的,有逃避计划生育占领医院的,有子承父业准备原地复国的。而他们的结局,却是令人愉悦的。这群人中有被村支书带人扭送有公安局的,有在人口普查时暴露被干警一锅端的,动静最大的是惊动当地驻军出兵平叛的。所有人都得到应有的惩罚。晁正坤是他们中少有的女性。

  • 崇祯自尽之前杀害妻女,却放儿子逃生,清政府的反应却出乎他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意思是说人活一辈子,很多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有些憋屈和无奈,却没有办法表达出来,只能一个人承受。对于此人,可能很多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古代的皇帝,身为最高的掌权者,所有人都要听从他的命令,大约不会有什么“不如意事”,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