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眼花翎是啥?整个清朝只有7人有,连和珅都没拿到

三眼花翎是啥?整个清朝只有7人有,连和珅都没拿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818 更新时间:2024/5/6 18:37:02

傅恒收猛拱,当赐三眼孔雀翎,疏辞,俟功成拜赐。今既未克贼巢,当缴进赐翎,以称其请罪之意。——《清史稿》

在清朝的影视作品中,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的话,会注意到有些大臣头上的帽子会插着一根孔雀羽毛。官阶不同的大臣头上的孔雀羽毛也有区别,有些大臣的孔雀羽毛上只有一个像眼睛一样的圈,有些则有两个或者三个。这些孔雀羽毛被称为花翎,有一个圈的叫做一眼花翎,以此类推,有三个圈的就叫做三眼花翎。那么,这些花翎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花翎是清朝大臣们品阶和身份的象征,功勋越卓著的人,花翎上的圈越多。贡献最突出的大臣会被赐予三眼花翎。在《清史稿》中有提到,乾隆时期的傅恒因为收猛拱应当被赐予三眼花翎,但是由于三眼花翎太珍贵了,傅恒内心诚惶诚恐不敢轻易接受。足以表明三眼花翎的难以获得。

据历史资料记载,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只有7个人获得过皇帝赏赐的三眼花翎,刚开始就算有钱也买不到,非常稀有。乾隆身边的大红人和坤都没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可见三眼花翎的获取条件非常苛刻。那么,怎样才能获得三眼花翎呢?

《清史稿》中有记载,要想获取三眼花翎,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身份上的要求,必须是皇家子弟,当然后期这个条件有所放松。二是必须要有所成就,如果是只会吃喝玩乐的皇家成员也是没有资格获得三眼花翎的。正是由于如此苛刻的条件,所以能够获得三眼花翎的人凤毛麟角。清代初年,获取花翎的条件最为苛刻。外任的文臣是没有资格获取花翎的,更别说获得级别更高的三眼花翎。到了清代后期之后,条件有所放松,军功卓著或者有特殊贡献的人也有机会获得花翎。

乾隆时期,傅恒和福康安被授予了三眼花翎,傅恒作为皇后的亲弟弟,战功卓著,多次被授予花翎,但是在接受三眼花翎的时候依然是诚惶诚恐。福康安是傅恒的第三个儿子,多次平定叛乱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并参与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在巩固中央和地方关系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终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获得三眼花翎的赏赐。

嘉庆时期,和坤的弟弟和琳获得了三眼花翎。和琳是清朝的一位名将,他官至四川总督。在战场上和琳非常勇敢而又善战,曾参与平定过多场战乱,同时他还精通书法,他的书法作品不轻易送予他人。这样一位能文能武的皇家亲戚,获得三眼花翎是理所应当的。

道光年间,获得三眼花翎的是长龄和禧恩。长龄是尚书纳延泰的儿子,曾征战多地,屡立军功,是道光年间有名的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官至云贵总督。他主张平定新疆的叛乱,在擒获新疆张格尔时立下了悍马功劳,被拜为太傅,并获赏三眼花翎。禧恩全名是爱新觉罗.禧恩,光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禧恩在道光初年的时候受尽恩宠,在嘉庆六年的时候就被赐予了头品顶戴,也就是三眼花翎,可惜后来恩宠衰减,数次被谴罢斥。

光绪王朝时期,获得三眼花翎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李鸿章和徐桐。李鸿章是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在洋务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后面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但这并不能抹灭李鸿章所做的贡献。徐桐是同治帝的师傅,和李鸿章不同的是,徐桐比较守旧,反对学习西方技术,对于新党也是全力攻击,获得了慈禧的信任。

以上即为清朝不同年间获取三眼花翎的7人。我们可以看出,三眼花翎由最初的只授予皇家子弟到后来的凡是有重要的贡献的人都有机会获得。尽管后来的获取条件有所放松,但是两百多年来,也就只有7个人获得过三眼花翎。三眼花翎如此难得,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和坤都没有了。凡事都会有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后来随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出现了一种捐例的制度,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花翎。这时候的花翎已不像昔日那样意义重大了,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了戴花翎的人,那说明这个人十有八九是个富人,仅此而已。

结语

花翎最开始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非常难以获得。虽然每个时期的获取条件有所不同,但是最高阶的三眼花翎的主要获得者还是皇亲国戚。一眼、二眼花翎的主要获得者则是做出重大贡献的官员,花翎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他们的官阶。但是清朝末年的时候,花翎却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昔日象征荣耀的花翎此时已然变了味,由此可见,乱世时期,有钱能使鬼推磨。

参考文献:

《清史稿》

《大清王朝》

更多文章

  • 两藩王进京,康熙升任朱国治为云南巡抚,索额图指出三藩问题症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平定三藩过程,三藩,三藩之乱真实事件

    其实,康熙此举非常清楚,就是要将三位藩王招到京城之中,以起到调虎离山的效果,从而实现其削藩的目的。可如今来了尚可喜和耿精忠,势力最大、实力最强的吴三桂却没有来,这就使得康熙不得不改变方略,继续安抚拉拢众位藩王。为此,他还来了一出激将法,让俄罗斯的使臣配合他的表演,使臣表示:西南藩王已经起兵造反了,

  • 两藩王向吴三桂致谢,吴三桂把朱三太子抓起来,吴三桂请旨撤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眼下的局面可谓非常的混乱,朝廷在削藩问题上尚未达成统一意见,包括孝庄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反对撤藩。而在民间,关于前明崇祯遗孤朱三太子的传言也开始不胫而走,天下反清复明的情绪再度被调动了起来。就在这三位藩王对于这位朱三太子大加讨论的时候,有个人不请自来,站在了吴三桂等人面前,而他正是朱三太子朱慈炯。起

  • 两太监为捞钱用假御膳欺瞒慈禧,太后欲发雷霆,李莲英轻松应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掌权数年,她的生活越发奢侈,对御膳相当讲究,每顿至少有上百种精品菜肴。慈禧太后的胃口即使再好,但胃的容量也就那么大,一顿也吃不了那么多品种,最多挑爱吃的菜吃上三两口,有些菜看都不看,更谈不上吃。日子久了,她的这一举动被两个太监看在眼里,他们对此动了心眼,想在御膳上做文章,捞一笔银子。 这两个

  • 两个银澡盆,一把特殊椅子,100条毛巾,慈禧洗澡究竟有啥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洗澡的讲究,慈禧尸身不坏的夜明珠,慈禧尸骨里的夜明珠

    清朝覆灭后,何荣儿也遭丈夫抛弃,最后沦为一名佣工。相处久后,何荣儿对雇主不再防备,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年代,她将脑海中关于紫禁城的回忆一并倒了出来。这些回忆后来被整理为《宫女谈往录》。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一睹慈禧太后鲜为人知的晚年生活,包括她的燕游,她的日常起居,她的吃喝拉撒。 慈禧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

  • 李鸿章请美国人吃饭,吃到一半菜没了,他急中生智发明了一道名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鸿章出生的神奇传说,李鸿章一日三餐,老梁讲李鸿章

    那时,作为代表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就是李鸿章。这也是外界对他产生诸多不同看法的重要原因。但从那时清朝的整体情况来看,李鸿章一人之力显然改变不了局面。但不可否认,李鸿章的才华和智慧。其本人打小就聪慧,6岁上学堂,之后更是屡考屡中,成为进士后,开始走上仕途。而其官场道路也十分顺利,很快就升至直隶总督,还创办

  • 三藩因何之乱?吴三桂拥兵数十万,为何会败给年仅19岁的康熙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丨墨染影史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这时的康熙年仅19岁,而吴三桂、尚可信、耿精忠这三位藩王年事已高。这三位汉人藩王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并且依靠清朝对他们的财力支持,那是兵强马壮。 这一场持续了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是怎样爆发的呢? 康熙要怎样做才能平定这次叛乱呢?接下来就由我给大家讲讲。三藩的由

  • 三千佳丽不敌二婚女,让皇太极夜夜宠幸的海兰珠到底有什么魅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不费一兵一卒就将蒙古最强的两个部落:科尔沁、喀尔喀部等编入八旗归己所用。还有什么比娶媳妇嫁女儿更划算的买卖呢?继承后金政权的皇太极,为了巩固政权,更是从蒙古先后娶了7位妃子,其中有3位来自铁杆盟友——科尔沁部落。她们就是世人所熟知的哲哲、孝庄、海兰珠。 根据史料记载,皇太极一共有15位宾妃,但是最受

  • 一张留存的慈禧老照片,故宫问多少钱捐,老人如何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照片故宫镇馆之宝,慈禧太后故宫照片,北京故宫发现慈禧真实照片

    在1982年,故宫博物院的人来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他们不为别的,只因听说陈老手上有慈禧生前的老照片,故宫希望可以跟陈老沟通,将照片买回来,存放故宫博物院中。 陈老却是是老照片的收藏者,据他说,在1980年他在家中的柜子找到了这张照片,看到照片已经很旧了,就找人将照片裱起来。因为老照片被裱起来

  • 一个美国人狂妄自大,叫嚣大清无人敢动他,李鸿章冷笑:淹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清李鸿章,为什么李鸿章被称为大清的裱糊匠,李鸿章霸气说过的话

    然而,当我们客观地回顾晚清的这段历史时,会发现清朝上下文武百官除了李鸿章之外,再无能对外独当一面的外交官员。在《马关条约》签订过程中,李鸿章在遭遇枪击后仍坚持为清朝“争回一分,即免一分之害。”当时,人们只是把对于清朝的怨恨转移发泄到了李鸿章的身上,也难怪后来梁启超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

  • 一个是满人,一个是蒙古人,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被一个汉字体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太极临终前说出为什么爱海兰珠,皇太极海兰珠电视剧,历史上海兰珠与皇太极

    当然,世人最熟悉的还是他和海兰珠之间的爱情。 人们皆说,帝王无情,心中唯有王权和江山。 但谁能想得到,作为大清的建立者,皇太极偏偏是个专情之人,偏偏爱美人不爱江山,偏偏为了海兰珠,打破了一切规矩和传统。 当然,最有趣的是,皇太极明明是个满人,海兰珠是个蒙古人,但他们之间的爱情,却最后是用汉文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