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死前留下一计,耍了明朝皇帝两百多年,最后被李自成识破

刘伯温死前留下一计,耍了明朝皇帝两百多年,最后被李自成识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0 更新时间:2024/1/16 19:53:58

刘伯温有一本花费毕生心血的书,那就是《百战奇谋》,这本书汇集了刘伯温一生的智慧。而这本书被朱元璋知道后,就在开始惦记着这本书。后来刘伯温重病,知道自己就快不行了,于是就将自己的儿子们叫到自己的身边,对他的两个儿子说我一生没有传授你们什么秘笈,就算我传给你们,你们也无法领会,反而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你们知道皇帝多疑,所以我就将这本兵书烧了。

没过多久刘伯温就病逝了,朱元璋知道后,就让胡惟庸前去吊唁,然而实际上是让胡惟庸将兵书带回来。胡惟庸吊唁完之后,就问刘伯温的儿子知不知道刘伯温留下来的兵书在哪里。刘伯温的儿子回到到,兵书已经被父亲给烧毁了,只留下了一本《郁离子》和一封信。胡惟庸知道刘伯温的儿子是老实人,不会欺骗朝廷,于是就带着这本书和信回去交差了。

朱元璋根本就不信刘伯温会将自己毕生的心血烧掉,而对于那本《郁离子》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兴趣,看了信之后,就叫胡惟庸再去好好找找。但是胡惟庸一直没有找到。最后朱元璋临终的时候还提醒后代一定要找到《百战奇谋》,不然要是被别人所得可能会危及江山社稷。而大明的皇帝们也一直在寻找此书,但是一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找到这本书。

难道这本书真的被刘伯温烧了吗?直到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后这个迷才解开。那天李自成在宫中找到了刘伯温的《郁离子》,因为对刘伯温的崇拜,李自成就看了起来。而书中却提到〈料敌〉、〈布阵〉等阵法,李自成这才想到这就有可能是刘伯温留下的《百战奇谋》。而刘伯温用心良苦,若是明朝的皇帝能够用点心,细细翻阅,自然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只是没想到最后发现这个奥秘的是李自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回眸一笑百媚生-副市级干部白居易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从小就知道白居易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和李白、杜甫难分仲伯。他的不朽之作【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至今记忆犹新。我们也几乎都知晓牛郎织女与王母、许仙素贞与法海、少安润叶与福堂(路遥著【平凡的世界】)的爱情悲剧,但白居易的爱情悲剧知晓的应该不多。白居易29岁考上进士,34岁任县令,曾任江西江州(今

  • 万历三大征之宁夏之役,打得相当艰难,暴露了明朝边防的病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万历三大征之宁夏,万历王朝50集全完整版,万历皇帝简介

    引言 而在宁夏镇城的叛军阵营中,也发生了内变。指挥赵承光、葛臣、戚钦,武生张遐龄,百户姚钦等人,与城外官军取得联络,并与官军秘密相约,愿意作为内应。他们与官军约好,半夜在宁夏镇城楼的四面并举烽火,城下的官军见到烽火后就立刻爬上城墙。到了约定的时间,赵承光等人在宁夏镇城楼上举起烽火,谯楼上的烽火一下子

  • 三国时期中原汉族真的几乎被灭族了吗为什么导致了五胡乱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三国时期人口几乎等于被灭族的说法是不是真的?我们直接从相关典籍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按照《汉书》以及《后汉书》记载,东汉汉桓帝时期对在籍户口人数统计,当时西汉人口为980万户,接近5600万人。但是仅仅过了20来年,到了赤壁之战时也就是三国刚刚形成鼎立之时,魏蜀吴三国加起只有区区的140万人。从560

  • 明朝对蒙古边患的政治经济策有些奇怪,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王崇古精辟的指出,“朝廷若允俺答封贡,诸边有数年之安,可乘时修备。设敌背盟,吾以数年蓄养之财力,从事战守,愈于终岁奔命,自救不暇者矣。”但是这个主张只是朝廷在边事方面的少数派意见。用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其实互利通市是一件大好事,既可以带来边境和平,又可以促进贸易、控制蒙古各部的经济,尤其是控制蒙古经

  • 骆宾王终归何处:惨遭诛杀?被迫出逃?无奈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骆宾王之死,骆宾王有名的诗十首,经典传奇骆宾王之死完整版

    骆宾王,字观光,大唐大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他机智聪敏,尤其擅长创作,一首《咏鹅》致使他年少成名。长大后,骆宾王在老家浙江临海县当一名普通的县官。因不满武则天独揽大权,无恶不作,又目睹了武则天集团犯下的种种恶行。于是联合手握兵权的徐敬业发动了起义。但因为错失了良机,历时3个

  • 农民被逼造反,朱元璋问他为何不告官?农民说了9字让他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不管他如何惩治,都不能斩草除根,毕竟有些地方天高皇帝远的,法律还触及不到,这就让一些贪官为非作歹,控制不住自己的私欲,加大对农民的苛税。百姓苦不堪言,却无处可告。朱元璋在位期间,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黄纲和高峰以及千名民工修建凤阳城,后来被逼发起了一场暴动,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最后传到了朱元璋的耳

  • 节度使为何成为唐帝国的乱源?在于帝国的扩张和制度的破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初的府兵制源自北魏,是与均田制相结合的。充当府兵的,平时在家乡进行农业生产,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轮番到京师担任宿卫。遇有战事发生,则要应征作战,兵甲衣粮均自备;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当时全国共设折冲府六百多个,其中大多数都设在京城附近,关内一道就有二百多府,连同河东、河南三道共有五百

  • 《水浒传》中关胜为何能压林冲成为五虎上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一,老祖宗的原因。关胜的老祖宗是关羽,昔日关羽被封为义勇武安王,而且又被封为伏魔大帝。这样的人自然很牛,作为他的后人也牛,想当年关羽就是东汉末年刘备手下的五虎大将,自然靠着祖辈的荫庇,关胜也可以作为梁山五虎将之首。古代传统文化中,一直宣扬忠孝节义,忠臣良将,也能说为了统治需要,关羽刚好满足这种神化

  • 南北朝时期的奢靡之风有多可怕,士族门阀攀比斗富,腐败习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10大门阀排名,如何评价士族门阀制度,魏晋南北朝门阀

    可当时的江南土著士族依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江南名士纪瞻在乌衣巷立宅,馆池竹木,比建康皇官就还优美。东晋的武将在战乱中抢夺财产,暴富一-时。陶侃出身寒素小吏,家中贫困,以至于母亲断发换酒肉待客。陶侃后来在战乱中发迹,继王敦之后为八州都督,在对北方少族政权的作战及平定内部叛乱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生活奢

  •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起码这几点能让你信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从整个国家的大局来看,宽和的行政对初建30多年的大明王朝来说,可能是弊大于利。首先我表明我的态度朱允炆不会创造一个盛世,我的理由如下:1:首先我们来看靖难之变,朱允炆的削藩略显轻薄,这里轻薄不是指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不对,而不是时机不到。再加上建文帝在此次战役中,不断的判断出错,可以这样说,建文帝有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