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历三大征之宁夏之役,打得相当艰难,暴露了明朝边防的病根

万历三大征之宁夏之役,打得相当艰难,暴露了明朝边防的病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33 更新时间:2024/1/23 3:37:04

引言

而在宁夏镇城的叛军阵营中,也发生了内变。指挥赵承光、葛臣、戚钦,武生张遐龄,百户姚钦等人,与城外官军取得联络,并与官军秘密相约,愿意作为内应。他们与官军约好,半夜在宁夏镇城楼的四面并举烽火,城下的官军见到烽火后就立刻爬上城墙。

到了约定的时间,赵承光等人在宁夏镇城楼上举起烽火,谯楼上的烽火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南城的烽火也跟着亮了起来。赵承光等人在城中擂鼓,大呼杀贼。叛军早已经发觉,把赵承光、戚钦等人捆绑起来杀害了。尽管及时杀死了“内贼”,叛军还是受到了惊吓。伪右副总兵许朝想开小南门逃走,因为城外官军严阵以待而不敢出城,这时候城中粮食将尽,叛军锐气大减。

七月二日,伪右副总兵许朝等人来到南关,请求与宁夏总兵董一奎恳谈,但是未能成功。之前被叛军劫持的佥事隋府,则趁机同家人带着官印从城上跃下,结果隋府因胳膊受伤而不能起来。叛军发现后出城,把隋府抓回下狱。

七月三日,总督叶梦熊与监军梅国桢确定计策,认为应该决开黄河大坝,将黄河水灌进宁夏镇城。这与丰臣秀吉水淹高松城,用的是同一招。决策既定,官军就绕宁夏镇城筑堤,历经14天,终于在十七日筑成,长1700尺,之后便决水灌城。

在官军对宁夏镇城用水攻之前,哱拜派出其养子克力盖,前去河套蒙古部落的酋长著力兔处求援。提督李如松刺探到这个情报,命裨将李宁追杀克力盖,缴获信符、令箭。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河套蒙古部落的另外两个酋长,庄秃赖和卜失兔,突然集合3万人攻入大明境内。他们派出一个叫土昧铁雷的手下,作为先锋去侵犯定边、小盐池。

无论河套蒙古部落是在未接到哱拜求援的情况下突然入侵明境,还是因为通过某种渠道收到了哱拜的求援才出兵,都确实对哱拜起到了侧翼援助的作用。此外,河套蒙古部落还有另外一个酋长,叫作打正,他之前与哱拜有过一次合作的经历,这次也从花马池西的沙湃口出发入寇明境。

为了对付河套蒙古部落,总督叶梦熊派遣麻贵去迎击打正,另派董一元去捣毁土昧铁雷藏身的地方。麻贵出击后,在石沟一地与打正交战,打正失利退去,分兵趋向下马关、鸣沙州。而董一元这边,也找到了土昧铁雷,他杀敌130多人,之后夸大战绩,向叶梦熊报告说斩首 3000余级。河套蒙古军闻讯大惊,全部引兵退去。叶梦熊派遣游击龚子敬率领苗族军队800人,在沙湃口堵截打正的退路。苗族军队冲锋在前,但由于人少不敌,被围十余匝,龚子敬奋力作战而死,全军覆没。虽然龚子敬战死,但河套蒙古军最终还是退去了,宁夏叛军外援断绝。

在击退了河套蒙古部落后,官军便加速开决大坝水,用水来灌宁夏镇城。八月一日,宁夏镇城外的水深八九尺,整个城的外围都被水淹了。为了突围,叛军当夜乘坐小船挖堤放水,被官军擒杀16人、俘虏1人。据俘虏交代,城中缺乏粮食,军士皆食马肉,马还剩500多匹,百 姓只能吃树皮,死亡人数不断上升。

但由于官军筑造的堤坝被叛军部分毁坏,到了第二天,城东、城西的大堤崩溃了100余丈,都司吴世显、参将来保所筑大堤也各崩溃20余丈,水顿时减少。总督叶梦熊斩吴世显以警示众人,来保则凭借先前在灵州立下的战功而免罪,继续全力修补大堤。叛军几次出兵来骚扰,都被官军斩杀、俘获。而这时候,河套蒙古部落又入寇明境,出兵来救援宁夏叛军。

八月二十一日,河套蒙古部落的酋长著力兔派800骑兵入侵镇北堡,又派兵1万入侵李刚堡,之后分兵渡过黄河。提督李如松派裨将李宁飞驰赴黄峡口,迎击河套蒙古军,自己则率领精兵千余人策应。李如松行军至张亮堡时,与河套蒙古军遭遇,与之搏战。两军从卯时打到巳时,因为敌寇实在强锐,明军未能将对方击败。为了振奋士气,李如松持剑杀死了两名行动迟缓的士兵。正好麻贵和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樟等人赶到,明军纵左、右两翼夹攻敌寇,于是河套蒙古军战败而走。明军追杀至贺兰山,河套蒙古军全部逃往塞外。追击中,明军捕杀了120余人,缴获骆驼、马匹无无数。之后官军将蒙古兵首级出示给叛军,叛军为此感到丧气。

九月三日,参将杨文率领浙江兵抵达战场,来支援官军。过了不久,苗兵、庄浪兵也抵达了战场。官军再次得到援军补充后,大规模整顿攻城器械,定下攻城期限。总督叶梦熊在军中张贴告示,称最先冲到城下的,赏赐万金。

五天以后,因为被水浸蚀的关系,宁夏镇城的北关城墙崩倒。守卫北关的叛军将领薛永寿等人认为大势已去,于是与官军约为内应。官军趁机定下声东击西之计,假装调集船筏进击北关。伪左副总兵哱承恩、伪右副总兵许朝不知是计,急赴北关督兵鏖战。这时候,提督李如松、参将萧如薰率领精锐掩杀南关,已经70岁的牛秉忠,凭借勇力率先登上南关。军监梅国桢以此激励将士奋战,于是官军士气高涨,争相登上南关。但随后,叛军退据内城,官军攻打了几天也无法攻克。

即便如此,伪左副总兵哱承恩还是大为丧气,连忙把之前俘获的官军劝降使者张杰送出城去,请求官军饶他们不死。因为叛军反复无常,总督叶梦熊假装允诺,但是暗中继续治办攻城器械,并再次派人进城离间叛军头目。

九月十六日,官军围攻越发紧迫。由于长期被围,叛军内部难免意见不合,于是被官军成功离间,很快因私事产生矛盾,在绝境中相互猜疑,自相残杀。先是伪总兵刘东旸杀死伪左参将土文秀,后是伪左副总兵哱承恩与刘东旸的部下周国柱密谋,哱承恩杀死了伪右副总兵许朝,周国柱又杀死了他的长官刘东旸。到最后,叛军主将只剩下了哱氏一族。哱承恩不敢再负隅顽抗下去,他将刘东旸、许朝、土文秀三名叛军首领的首级悬挂在城楼上,向官军显示投降的诚意。官军望见后,士气大为振奋,提督李如松、参将杨文率先登城,萧如薰、麻贵、刘承嗣等人随后跟上,宁夏镇城全部平定。此时,哱氏仍然拥有家丁组成的军队,总督叶梦熊在灵州听说后,急忙传令次日早晨一定要灭掉哱氏。

第二天早晨,身为败军之将的叛军头目哱承恩去南门拜见军监梅国桢。梅国桢一出来,参将杨文就抓住了哱承恩。李如松急忙率兵包围哱拜家,哱拜和他的家丁仍然想要抵抗,李如松便举起弓箭,喝令哱拜等人放弃抵抗。哱拜走投无路,仓皇上吊自杀。

李如松之弟李如樟的部将何世恩在火中砍下了哱拜的首级,官军又生俘哱拜次子哱承宠、养子哱洪大,以及同党土文德、何应时、陈雷、白鸾、陈继武等人。总督叶梦熊、巡抚朱正色、军监梅国桢等随后进入宁夏镇城中,慰问宗室、官吏、百姓。叶梦熊为斩草除根,下令将哱拜的同伙和投降的2000余人就地处死,而哱氏一族的叛乱首脑则被献俘到北京。宁夏叛乱就此宣告平定,官军向朝廷报捷,明神宗登殿受群臣祝贺。

之后,明神宗下诏处死哱承恩、哱承宠、哱洪大、土文德等人,又下诏慰问被叛军劫持的宁夏庆王,免除宁夏田租,并大赏平叛功臣,允许叶梦熊、朱正色、梅国桢的子孙世袭官职。武臣李如松功劳第一,加封宫保。其余人,如萧如薰、麻贵、刘承嗣、李如樟、杨文、牛秉忠等也陆续受封,并追赠战死的龚子敬为都督佥事。

宁夏叛乱告平后,明朝终于免除了在宁夏、朝鲜两线作战的巨大隐患,可以倾力对付侵略朝鲜的日军。

参考资料

  • 《明史》
  • 《宁夏府志》
  • 《两朝平攘录》
  • 《梅国桢集》
  • 《万历武功录》
  • 《明史纪事本末》
  •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中原汉族真的几乎被灭族了吗为什么导致了五胡乱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三国时期人口几乎等于被灭族的说法是不是真的?我们直接从相关典籍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按照《汉书》以及《后汉书》记载,东汉汉桓帝时期对在籍户口人数统计,当时西汉人口为980万户,接近5600万人。但是仅仅过了20来年,到了赤壁之战时也就是三国刚刚形成鼎立之时,魏蜀吴三国加起只有区区的140万人。从560

    • 明朝对蒙古边患的政治经济策有些奇怪,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王崇古精辟的指出,“朝廷若允俺答封贡,诸边有数年之安,可乘时修备。设敌背盟,吾以数年蓄养之财力,从事战守,愈于终岁奔命,自救不暇者矣。”但是这个主张只是朝廷在边事方面的少数派意见。用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其实互利通市是一件大好事,既可以带来边境和平,又可以促进贸易、控制蒙古各部的经济,尤其是控制蒙古经

    • 骆宾王终归何处:惨遭诛杀?被迫出逃?无奈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骆宾王之死,骆宾王有名的诗十首,经典传奇骆宾王之死完整版

      骆宾王,字观光,大唐大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他机智聪敏,尤其擅长创作,一首《咏鹅》致使他年少成名。长大后,骆宾王在老家浙江临海县当一名普通的县官。因不满武则天独揽大权,无恶不作,又目睹了武则天集团犯下的种种恶行。于是联合手握兵权的徐敬业发动了起义。但因为错失了良机,历时3个

    • 农民被逼造反,朱元璋问他为何不告官?农民说了9字让他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不管他如何惩治,都不能斩草除根,毕竟有些地方天高皇帝远的,法律还触及不到,这就让一些贪官为非作歹,控制不住自己的私欲,加大对农民的苛税。百姓苦不堪言,却无处可告。朱元璋在位期间,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黄纲和高峰以及千名民工修建凤阳城,后来被逼发起了一场暴动,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最后传到了朱元璋的耳

    • 节度使为何成为唐帝国的乱源?在于帝国的扩张和制度的破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初的府兵制源自北魏,是与均田制相结合的。充当府兵的,平时在家乡进行农业生产,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轮番到京师担任宿卫。遇有战事发生,则要应征作战,兵甲衣粮均自备;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当时全国共设折冲府六百多个,其中大多数都设在京城附近,关内一道就有二百多府,连同河东、河南三道共有五百

    • 《水浒传》中关胜为何能压林冲成为五虎上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一,老祖宗的原因。关胜的老祖宗是关羽,昔日关羽被封为义勇武安王,而且又被封为伏魔大帝。这样的人自然很牛,作为他的后人也牛,想当年关羽就是东汉末年刘备手下的五虎大将,自然靠着祖辈的荫庇,关胜也可以作为梁山五虎将之首。古代传统文化中,一直宣扬忠孝节义,忠臣良将,也能说为了统治需要,关羽刚好满足这种神化

    • 南北朝时期的奢靡之风有多可怕,士族门阀攀比斗富,腐败习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10大门阀排名,如何评价士族门阀制度,魏晋南北朝门阀

      可当时的江南土著士族依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江南名士纪瞻在乌衣巷立宅,馆池竹木,比建康皇官就还优美。东晋的武将在战乱中抢夺财产,暴富一-时。陶侃出身寒素小吏,家中贫困,以至于母亲断发换酒肉待客。陶侃后来在战乱中发迹,继王敦之后为八州都督,在对北方少族政权的作战及平定内部叛乱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生活奢

    •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起码这几点能让你信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从整个国家的大局来看,宽和的行政对初建30多年的大明王朝来说,可能是弊大于利。首先我表明我的态度朱允炆不会创造一个盛世,我的理由如下:1:首先我们来看靖难之变,朱允炆的削藩略显轻薄,这里轻薄不是指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不对,而不是时机不到。再加上建文帝在此次战役中,不断的判断出错,可以这样说,建文帝有造

    • 南唐地跨千里,灭楚吞闽,为什么不能像宋朝一样完成统一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唐灭闽之后的形势图,三枪定南唐全集,南唐

      而全国能重回统一,也绝对不只是赵匡胤与赵光义二人的努力。在北宋建立之前,这种趋势其实就已经酝酿了。像五代中的后唐与后周,其实都是有实力、有机遇来完成统一大业的。但是,这两个朝代都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后唐,后唐建立之初实力非常强大,西平前蜀,就证明后唐是有能力终结乱世的。但可惜李存勖后期逐渐不作为,

    • 嘉靖万历两位皇帝,为何数十年不上朝?原因有三,实在没必要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和嘉靖两位皇帝长期统治大明江山,你可以看到他们俩在位时的政治轨迹都如此相似,前期励精图治,后期碌碌无为,两位皇帝还都做了同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那就是数十年不上朝议政,这对皇帝来说是不敢想象的,试想一个人长期不在岗位上呆着,那这份工作还能保得住吗?事实朱厚熜和朱翊钧两人都保住了工作,而且还做的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