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故事:“大义灭亲”的由来

春秋战国故事:“大义灭亲”的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00 更新时间:2024/1/16 10:56:04

[var1]

图片来自于网络

当时卫国君主卫庄公有三个儿子,老大是太子卫完,老幺是公子州吁。卫完虽然是太子,但并不太受卫庄公的喜爱,反倒是公子州吁深受卫庄公的溺爱。

州吁仗着受卫庄公的宠爱,在卫国内肆意横行,做事傲娇,而且私养甲士。卫国大夫石碏觉得长期以往必然会酿成大祸,就卫庄公进言:既然卫庄公如此宠溺州吁,那就赶紧废了太子卫完,立州吁为太子吧。卫庄公纳闷,就问石碏,出此言呢?石碏就说,人啊,凡是受宠幸而不骄傲的很少,傲娇的又自愿居于人下的就更少了,居于人下又不抱怨的就少之又少,心存抱怨还能克制的人就几乎没有。君如此宠溺州吁而不加以节制,是为太子卫完埋雷啊,以后必定后患无穷。卫庄公觉得石碏的话是危言耸听,没有理睬。

后来卫庄公去世,太子卫完继位,也就是卫桓公。卫桓公为人厚道,待人诚恳。他继位后并没有节制那个做事扬,私养兵士的弟弟州吁,反而以“长兄如父”的原则,以赤诚之心对待这个心术不正的弟弟。果然好心没好报,不久之后弟弟州吁就用剑刺死了自己的哥哥卫桓公,自立为王。

石碏有个儿子叫石厚,跟州吁关系很好,石碏劝儿子要与州吁撇清关系,但石厚不听。州吁当了君主之后就封石厚做了大夫。由于州吁自己的君位是弑兄篡位而来,卫国的老百姓都不服,这时候州吁就问石厚,说怎么样才能安定百姓,让他们都臣服于我呢?石厚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父亲一定有办法。于是石厚就回去问他爹—石碏。石碏就告诉石厚说:这个好办,你们想法让周王册封一下,不就名正言顺了吗?周王册封的谁还敢不服?石厚一想是这么个道理。就问他爹说,怎么才能让周王册封呢?石碏说:咱们的邻国陈国国君与周王交好,再说咱们卫国陈国关系一直不错,你们带着金银财宝去找陈国国君,让他给周王说说,肯定能行。就这样,州吁带着石厚带着东西就奔陈国去了。

[var1]

图片来自于网络

石碏看着州吁和儿子石厚出发之后,立马派人骑快马先行赶到陈国,以卫国上大夫的名义面见陈国国君,将州吁弑兄篡位之事告诉了陈国,并请陈国帮助卫国除掉州吁。

州吁和石厚来到陈国,迎接他们的不是美酒佳肴,而是囚车牢饭。陈国国君抓住州吁和石厚后,就把他们押回卫国,结果卫国不等州吁回国就在半路上把州吁杀了。石碏也派自己的家臣把石厚杀了。

[var1]

图片来自于网络

石碏为了卫国的安宁稳定,设计除掉了州吁,并杀死自己助纣为虐的儿子,可谓大义灭亲。

这就是“大义灭亲”的由来。

更多文章

  • 深剖蜀汉何以失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侯博士的笔记前言赤壁之战后,刘备乘胜追击,先后攻占荆州和益州,为建立蜀汉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使天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这也是他戎马生涯的巅峰。而后来接踵而至的失荆州、关羽丧命,则成为了他一生霸业中的转折与衰落点。失荆州给蜀汉的事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第一,赤壁之战及其之后十多年来所取得的军事

  • 曹魏5位皇帝,在上位前经历了什么(曹操 刘备 孙权最为突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时曹魏的几代皇帝,曹魏最后几个皇帝,曹魏皇帝顺序列表及简介

    曹操的让位在曹魏时期之中,曹操则是十分有文采的一位统治者,十分的擅长谋略,非常的具有实力,后来也成功做了魏王,却并没有去取代献帝,把机会留给了儿子,自己成了周文王,曹操去世,儿子曹丕继位之后取代了献帝,曹操也被称之为武帝,但并没真的做过皇帝,真的在魏国的五位皇帝则是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曹丕

  • 吴国最惊心动魄的宫廷谋杀案(诸葛恪为何会被曾经的盟友背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回到建业后,诸葛恪施展了铁腕手段:1、首先调整了中书的长官。诸葛恪召来中书令孙嘿,厉声喝叱:“你们怎么敢随意滥发诏书?”孙嘿噤若寒蝉,惶惧退出,告病辞官(秋八月军还,陈兵导从,归入府馆。即召中书令孙嘿,厉声谓曰:“卿等何敢妄数作诏?”嘿惶惧辞出,因病还家)2、北伐这段时间朝廷任命的各级官员,一律罢免

  • 战神吴起为啥被黑?只因杀气太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神吴起电视剧40集,吴起刘天才视频完整版,吴起变法发生在哪国

    吴起吴起,在兵法造诣上仅次于“兵圣”孙子,在行政才能上仅次于法家鼻祖李悝,在杀敌数量上仅次于“杀神”白起,表面上看,吴起是“千年老二”,论综合实力,绝对是战国第一。吴起是个卫国人,因祖上经商成为大富豪。但在重农抑商的古代,吴起总感觉社会地位不够高。于是,吴起决定花钱买官。吴起把大量的财富送给卫国高层

  •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有一座武侯祠,殿门前有一副对联,细数了诸葛亮的功绩。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点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今天我们再借助三国志,来盘点一下诸葛孔明的历史功绩,也看看真实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子。先通过刘

  • “春秋第一影帝”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680年,郑国都城新郑的城门大开,郑国士兵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向他们的新主人——也是曾经的老主人,宣誓效忠。在众人的注目中,一人身穿戎装骑着骏马昂首进入城门,身后是跟随他的身经百战的将士。他正是十七年前被赶出新郑的子突。子突在郑国的老百姓心中素有威望,人们自发走上街头,夹道欢迎这位王者归来的

  • 《蜀汉中兴英雄传》第5回:逼天子曹操篡汉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蜀汉中兴英雄传第六回,刘备传曹操篡位,三国第几回讲到曹操与马超交兵

    刘协大惊,沉默无言,觑百官唏嘘曰:“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入关约法,平秦灭楚,百战得天下,历代相承四百年,朕虽不才,并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等闲轻弃,汝等百官从公计议。”王朗厉声曰:“自古至今,兴废盛衰,必然之理,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刘协大哭,自入后殿。百官回报曹操,曹

  • 吴国被灭,居然有孔子在背后推波助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勾践灭了吴国后怎么了,吴国内乱的原因,越国灭了吴国后怎样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联是说西楚霸王项羽灭秦兵,下联是说越王勾践灭吴国。我们先姑且不谈上联项羽的事,单是说说下联越王勾践灭吴国。之前我也讲了勾践灭吴,但是我唯独没有讲孔子在这里起到了一点点的作用。为什么说吴国被灭,孔子却有责任

  • 项羽渡过乌江,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如果项羽过了乌江会怎样,项羽和乌江的历史故事,项羽不渡乌江的真实原因

    不论是‬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还是‬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亦‬或是‬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无一不在辩论项羽渡过乌江能不能东山再起。那么,项羽如果渡过乌江,重返江东,能否卷土重来呢?

  • 民间故事 秦国扫六国,最大功臣非武将白起王翦,实为一个小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第一名将是白起还是王翦,白起和王翦谁更胜一筹,战国四大名将王翦

    翻看“战国七雄”的史料,秦国统一天下时与其他六国的激烈战斗似乎历历在目。尤其是秦国的两位著名将领王翦和白起,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不过,也有人说,秦国灭六国的时候,最伟大的英雄是王翦和白起。这其实是个大错误。 历史上的王王翦和白起,他们都是秦国的名将,同时,他们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