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国被灭,居然有孔子在背后推波助澜?

吴国被灭,居然有孔子在背后推波助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07 更新时间:2024/1/19 15:59:54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上联是说西楚霸王项羽灭秦兵,下联是说越王勾践灭吴国。我们先姑且不谈上联项羽的事,单是说说下联越王勾践灭吴国。之前我也讲了勾践灭吴,但是我唯独没有讲孔子在这里起到了一点点的作用。为什么说吴国被灭,孔子却有责任呢?

[var1]

孔子

那还要从曾经的一件事情说起,那就是齐国和鲁国之间的战事。

在齐国有这么一个大夫,他为了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实力以及地位,就开始以发动战争来消耗其他内部家族的势力来达到自己在国内稳定的地位。如果自己用这种手段削弱其他家族的势力之后,那自己离一把手的位置那可是不远了。

这个鲁国与齐国是邻居,打仗也成了首选对象。【鲁国心里想,此时此刻我招谁惹谁了。】正碰巧,孔子是鲁国的。一听说齐国要攻打鲁国,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齐国就强,鲁国弱小,还要欺负。其次这件事本来就是齐国的内讧,可鲁国躺着就无缘无故被波及到。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孔子心里想,这可不行,得用点法子吧。孔老夫子弟子多多,可他偏偏选的弟子是子贡,让子贡当了一把“纵横家”。前去游说齐国等国家。

[var1]

子贡

这里提到一嘴,为什么孔子会选子贡前去化解鲁国危机。因为在司马迁史记中提到过子贡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善辩。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利口巧辩。

这种游说,全靠一张嘴,所以孔子他必须能挑出自己众多弟子之中,能够善于用语言来改变对方想法的人,其次,这也是表现了孔子对子贡的重视。

于是子贡“领旨”前去游说,上演一出“偷天换日”

演讲这一出好戏,取得圆满成功。听了子贡的话,胜读十年书啊。齐国也是放弃了攻打鲁国的念头,转战于攻打吴国。而吴国,子贡也去了,子贡告诉吴王要竭尽全力迎接齐国这猛烈的进攻,迎来的结果就是吴国胜利了,齐国战败了。这吴国可能是明白一鼓作气的含义,于是就兵鼓齐上阵,去攻打晋国。但是晋国呢,子贡也是去了,早早的就已经等候吴国的到来。不用想,吴国肯定败了。此时此刻,含恨已久的越国开始对吴国实行报复性打击。虚脱的吴国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整个的局都是由子贡算计的,子贡把这个局操握的是信手捏来,恰到好处。唯独惨的,就是吴国。原本是鲁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瞬间被移花接木式的转移了。们也不得不佩服子贡这种外交能力,似乎已经做到了“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这种场面,只用一张嘴没有花半分钱就改变了战事的形式。

司马迁也在最后总结了这次子贡干预所带来的影响。

十年之中,使五国各有变

确实,变化之大,仅一人之力。最后让鲁国得以幸免,让齐国发生了混乱。让吴国灭了国家,让晋国和越国富强称霸了。

[var1]

春秋时期地图

该说不说,确实是有点不讲武德了。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外交的能力实在是令我们佩服。

好了,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赞,关注,评论或转发,谢谢大家。

更多文章

  • 项羽渡过乌江,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如果项羽过了乌江会怎样,项羽和乌江的历史故事,项羽不渡乌江的真实原因

    不论是‬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还是‬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亦‬或是‬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无一不在辩论项羽渡过乌江能不能东山再起。那么,项羽如果渡过乌江,重返江东,能否卷土重来呢?

  • 民间故事 秦国扫六国,最大功臣非武将白起王翦,实为一个小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第一名将是白起还是王翦,白起和王翦谁更胜一筹,战国四大名将王翦

    翻看“战国七雄”的史料,秦国统一天下时与其他六国的激烈战斗似乎历历在目。尤其是秦国的两位著名将领王翦和白起,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不过,也有人说,秦国灭六国的时候,最伟大的英雄是王翦和白起。这其实是个大错误。 历史上的王王翦和白起,他们都是秦国的名将,同时,他们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var1

  • 三国周仓曾把司马懿忽悠瘸了,把司马懿气得心态爆炸?谈周仓趣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陈寿所写的史书《三国志》中,没有出现过“周仓”这个名字,周仓既无个人专门的传记,也没有与他人凑在一起的合传。但是,在《三国志》中,提到过这样一件事——刘备取得益州后,孙权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耍赖,表示等自己得了凉州后再还给荆州,孙权大怒,于是孙刘双方进行斗争。鲁肃与关羽进行谈判,便有了“单刀会”。

  • 纸上谈兵的赵括只会逞口舌之利?长平大战中赵国有无取胜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262年,秦国完成了对战略要地——韩国上党郡的彻底包围,上党郡的官兵民众不愿降秦,提议将十七座城池全部献给赵国,企图援引赵国的力量抗衡秦国。赵国也明白这是个烫手山芋,但经过激烈的争论后,还是决定接收上党。秦国大怒,派大将王龁领兵攻打上党,赵国则针锋相对的派出军中支柱、久已成名的廉颇

  • 我乃燕人张翼德,我乃常山赵子龙,为何关羽自报家门时只有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对这两句话不算陌生,因为在三国演义中这种带着地名和表字的报家门方式比比皆是,还有西凉锦马超、零陵上将邢道荣等等。说出吾名,吓汝一跳被称为三国义绝的关羽,在三国历史中也称得上是一代名将,可他在自报家门时却从不提及自己的家乡,反而仅有两个字“关某或是小将”,这是什么原因呢?年少

  • 商鞅被车裂的深层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商鞅车裂图片,车裂商鞅嬴驷后悔吗,商鞅先死还是直接车裂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商鞅,在秦国辅佐秦孝公推行变法近20年,功勋卓著,秦国也日渐强大。但在秦孝公病逝、其子秦惠文王继位后,商鞅却被定为谋反罪,受以车裂之刑,令人扼腕叹息![var1]网图侵删大部分人认为商鞅被杀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商鞅功高震主,其在秦国的名望和地位达到了与国君并列的程度,让新上任的

  • 为何西汉清廉而东汉腐败?它们本就是一脉相承,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汉从哪一年开始腐败,汉朝为啥分西汉和东汉,东汉后期腐败的主要原因

    引言:虽然我们一直说汉朝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但实际上汉朝也是有过分裂的。王莽新政,将汉朝分为了西汉时期和东汉时期。这两个时期从血脉关系上来说属于一脉相承,并且在众多政治经济制度上也有着奠定基础和传承发展的关系。所以总的来说,西汉和东汉使用的其实是一套统一的政治体制。但是这两个时期的社会,却呈现出了完全

  • 明明东周是一个朝代,为什么分为春秋和战国,以什么事件为分界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周为什么叫做春秋和战国,东周分春秋和战国的依据是什么,春秋与东周是一个朝代吗

    可东周明明是一个完整的朝代,为什么还被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这两个时期的转折点又是什么?今天咱们就来深挖东周历史,探索春秋转为战国的核心原因。[var1]周平王动迁为了更好的理清思绪,在说春秋战国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东周的起源。自周武王创造周朝之后,皇位一直传承了12代,落到了思想迂腐,贪欲享乐的周幽王

  • 王莽被杀后为何从东汉到晋朝都收藏着他的头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莽死后为什么要收藏其头颅,王莽怎么被杀的,王莽是被谁杀死的

    公元8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了新朝,当上了皇帝,登基后王莽已经五十三岁了。当皇帝的王莽还极其重视改革,实行了许多政策,但种种政策对当时的百姓而言,却属于是一种残暴性的虐待,只能说王莽当臣子还是有点光芒的,当皇帝还差点意思,他不懂得审时度势,从刚开始建立新朝到亡国仅仅坚持了十几年,一些各地的起义军加上

  • 勾践曾把两个美人献给夫差,一个比西施还漂亮,最后还是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勾践平安回到越国后,力图复国。十年后,越国逐渐强大,农业发达。越国的范蠡曾与勾践一起在吴国为质,他深知吴王夫差的致命弱点就是色欲,于是范蠡与越王勾践实施了向吴国夫差贡献美女的计划。[var1]于是,范蠡便到民间遍访美人。范蠡原是楚国人。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博学多才,对语言有很深的造诣。因不满当时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