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神吴起为啥被黑?只因杀气太重!

战神吴起为啥被黑?只因杀气太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0 更新时间:2023/12/11 22:18:36

吴起

吴起,在兵法造诣上仅次于“兵圣”孙子,在行政才能上仅次于法家鼻祖李悝,在杀敌数量上仅次于“杀神”白起,表面上看,吴起是“千年老二”,论综合实力,绝对是战国第一。

吴起是个卫国人,因祖上经商成为大富豪。但在重农抑商的古代,吴起总感觉社会地位不够高。于是,吴起决定花钱买官。

吴起把大量的财富送给卫国高层,直到把家里钱都送光了,吴起还没有得到一官半职,反而成为丧家之犬遭到贵族们的嘲笑。

吴起愤怒了,拿起宝剑,一口气杀了三十多人,把那些收他财物的大官杀了个差不多。然后脱掉血淋淋的衣服,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卫国。

吴起来到鲁国,投靠在孔子门生曾子门下,学习儒家学说。求学期间,吴起留在卫国的母亲病逝,吴起没有回家奔丧。曾子认为吴起不孝,就把吴起给开除了。

学文不成,吴起就开始学习兵法。很有成就。

有一次,齐国入侵鲁国,鲁国国君想让吴起领兵抵抗齐军,可碍于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怕吴起阵前与齐军通敌,鲁君犹豫了。吴起知道后,毫不犹豫回到家里就把老婆杀了,鲁君便任命吴起为将,抵御齐军。

[var1]

吴起果然不负众望,打败了齐军。但是鲁国上下开始猜忌吴起,认为他为了功名连老婆都敢杀,如果掌了兵权,还有哪个人他不敢杀的。

不受待见的吴起于是来到了魏国。被安排到河西郡抵抗秦国。吴起不负众望,不但把秦国在河西地带的据点给一一拔除,将河西地区全部纳入魏国版图,还训练了五万中国中国最早的特种兵——魏武卒。

吴起的高光时刻来到了,为报失地之仇,公元前389年,秦国大起五十万雄兵进攻魏国,妄图收复河西失地。吴起率领五万魏武卒强势迎击,最终五万人打败了五十万。这场著名的战斗叫做“阴晋之战”,比战国末期的长平之战还要耀眼,毕竟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是用70万大军才勉强打败赵国的40万大军的。

[var1]

阴晋之战

这是吴起的封神之战,也是魏武卒的封神之战。魏武卒先后与周边诸侯交战七十六次,全胜六十四次,其他都是平局。

吴起功高震主,魏国相国公孙痤怕吴起顶替了自己,就想了一个排挤吴起的计策。

公孙痤娶的是公主,他把吴起请到家里来吃饭,故意让公主横挑鼻子竖挑眼来为难自己,甚至打自己,让吴起看到魏国公主的刁蛮无理。 然后公孙痤对魏武侯说,吴起功劳很大,可以把公主嫁给他以慰劳吴起。当魏武侯向吴起提婚时,吴起见识了魏国公主的蛮横无理,连忙拒绝。于是魏武侯大怒,拂袖而去,有了杀掉吴起的心思。

吴起连忙逃跑,这次他跑到了楚国。

时任楚国国君是楚悼王,楚悼王面临的形势是国内封君太多,世袭贵族,割据一方,尾大不掉。

战神吴起来到楚国后,楚悼王任命他为令尹,支持吴起动了富国强兵的“吴起改革”。

吴起大刀阔斧,废黜封君的世袭罔替,实行军功制,畅通平民的上升渠道。楚国立马焕然一新,国力强盛起来。

但吴起的改革触犯了封君的利益,大家恨不得吃掉他。

恰好此时,魏武侯吃错了药,竟然和赵国死磕,打仗三年,赵国一直处于劣势。

吴起率领强盛起来的楚军趁机进攻魏国,打出了中国最早的“围魏救赵”,打得魏武侯满地找牙。

吴起大胜而归,可惜回国都后,楚悼王去世了。在灵堂上,那些贵族封君们趁机发难,向吴起挥刀射箭。吴起为了自救,扑倒在楚悼王的尸体上。结果一顿刀劈斧剁,吴起被大卸八块,楚悼王的尸体也被砍伤了。

于是,新任楚王把这70多个叛乱的封君全部灭了三族,给吴起报了仇。

吴起就此了结一生。他留给世人的,除了满身争议、一世英名外,还有一本《吴起兵法》,这是一部仅次于《孙子兵法》的旷世奇书。

[var1]

虽然在军事理论上,吴起次于孙子,但在战功战绩上,吴起是远远超越孙子的。

因为太优秀,所以吴起总是被黑。你觉得呢?

[var1]

吴起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var1]

[var1]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有一座武侯祠,殿门前有一副对联,细数了诸葛亮的功绩。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点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今天我们再借助三国志,来盘点一下诸葛孔明的历史功绩,也看看真实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子。先通过刘

  • “春秋第一影帝”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680年,郑国都城新郑的城门大开,郑国士兵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向他们的新主人——也是曾经的老主人,宣誓效忠。在众人的注目中,一人身穿戎装骑着骏马昂首进入城门,身后是跟随他的身经百战的将士。他正是十七年前被赶出新郑的子突。子突在郑国的老百姓心中素有威望,人们自发走上街头,夹道欢迎这位王者归来的

  • 《蜀汉中兴英雄传》第5回:逼天子曹操篡汉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蜀汉中兴英雄传第六回,刘备传曹操篡位,三国第几回讲到曹操与马超交兵

    刘协大惊,沉默无言,觑百官唏嘘曰:“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入关约法,平秦灭楚,百战得天下,历代相承四百年,朕虽不才,并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等闲轻弃,汝等百官从公计议。”王朗厉声曰:“自古至今,兴废盛衰,必然之理,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刘协大哭,自入后殿。百官回报曹操,曹

  • 吴国被灭,居然有孔子在背后推波助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勾践灭了吴国后怎么了,吴国内乱的原因,越国灭了吴国后怎样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联是说西楚霸王项羽灭秦兵,下联是说越王勾践灭吴国。我们先姑且不谈上联项羽的事,单是说说下联越王勾践灭吴国。之前我也讲了勾践灭吴,但是我唯独没有讲孔子在这里起到了一点点的作用。为什么说吴国被灭,孔子却有责任

  • 项羽渡过乌江,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如果项羽过了乌江会怎样,项羽和乌江的历史故事,项羽不渡乌江的真实原因

    不论是‬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还是‬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亦‬或是‬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无一不在辩论项羽渡过乌江能不能东山再起。那么,项羽如果渡过乌江,重返江东,能否卷土重来呢?

  • 民间故事 秦国扫六国,最大功臣非武将白起王翦,实为一个小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第一名将是白起还是王翦,白起和王翦谁更胜一筹,战国四大名将王翦

    翻看“战国七雄”的史料,秦国统一天下时与其他六国的激烈战斗似乎历历在目。尤其是秦国的两位著名将领王翦和白起,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不过,也有人说,秦国灭六国的时候,最伟大的英雄是王翦和白起。这其实是个大错误。 历史上的王王翦和白起,他们都是秦国的名将,同时,他们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var1

  • 三国周仓曾把司马懿忽悠瘸了,把司马懿气得心态爆炸?谈周仓趣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陈寿所写的史书《三国志》中,没有出现过“周仓”这个名字,周仓既无个人专门的传记,也没有与他人凑在一起的合传。但是,在《三国志》中,提到过这样一件事——刘备取得益州后,孙权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耍赖,表示等自己得了凉州后再还给荆州,孙权大怒,于是孙刘双方进行斗争。鲁肃与关羽进行谈判,便有了“单刀会”。

  • 纸上谈兵的赵括只会逞口舌之利?长平大战中赵国有无取胜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262年,秦国完成了对战略要地——韩国上党郡的彻底包围,上党郡的官兵民众不愿降秦,提议将十七座城池全部献给赵国,企图援引赵国的力量抗衡秦国。赵国也明白这是个烫手山芋,但经过激烈的争论后,还是决定接收上党。秦国大怒,派大将王龁领兵攻打上党,赵国则针锋相对的派出军中支柱、久已成名的廉颇

  • 我乃燕人张翼德,我乃常山赵子龙,为何关羽自报家门时只有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对这两句话不算陌生,因为在三国演义中这种带着地名和表字的报家门方式比比皆是,还有西凉锦马超、零陵上将邢道荣等等。说出吾名,吓汝一跳被称为三国义绝的关羽,在三国历史中也称得上是一代名将,可他在自报家门时却从不提及自己的家乡,反而仅有两个字“关某或是小将”,这是什么原因呢?年少

  • 商鞅被车裂的深层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商鞅车裂图片,车裂商鞅嬴驷后悔吗,商鞅先死还是直接车裂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商鞅,在秦国辅佐秦孝公推行变法近20年,功勋卓著,秦国也日渐强大。但在秦孝公病逝、其子秦惠文王继位后,商鞅却被定为谋反罪,受以车裂之刑,令人扼腕叹息![var1]网图侵删大部分人认为商鞅被杀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商鞅功高震主,其在秦国的名望和地位达到了与国君并列的程度,让新上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