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末楚汉为何如此好看?因为六国豪杰都自有精彩,并非主角的陪衬

秦末楚汉为何如此好看?因为六国豪杰都自有精彩,并非主角的陪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807 更新时间:2024/1/1 16:20:54

【楚河汉界系列09】呈上,我主页上视频和图文合集都有哦~

上一篇我们讲到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虽然他们只坚持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但在这短短时间内,陈胜的种种安排却深刻地影响着秦末局势的发展。

这一篇我们就从六国的视角,来看一看秦末这几年,涌现出多少的英雄豪杰。

一、赵国---脱离陈胜单干

赵国能够复国,得益于陈胜的安排。

在定都陈县,建立“张楚”之后,安排属下武臣为将军,以名士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带着三千人去攻略赵国的地盘。

我们在《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与刘邦、项羽相比,陈胜输在了哪两个字上面?

》这篇里重点分析了陈胜团队没有底蕴的缺陷,现在我们可以看看这将给陈胜带来多么大的隐患了。

武臣、张耳、陈余这三个人,说白了和陈胜都没啥交情。

武臣是陈县本地人,大泽乡起义的时候没有出场,大概率是陈胜拿下陈县之后,在本地招募的。

也就是说,武臣入职的时间也就一、两个月。

张耳和陈余是魏国的名士,慕名来投奔,劝说陈胜不要那么急着称王,没有被采纳。

这两个人看陈胜不听劝,估计是没什么好下场,于是就劝他派人去拿下赵国的地盘。

陈胜也想扩大地盘,又信不过这两个人,于是让自己的下属武臣负责,张耳和陈余只是副手。

然后又抠抠索索只给三千人,明显就是不放心嘛。

没想到武臣带着人渡过黄河,河北的老少爷们听说这些人是反秦义士,纷纷踊跃报名参军。武臣麾下迅速拥有了几万人。

这些人可都是来投奔我武臣的呦~

和老板陈胜可没关系哦~

于是武臣变成了【武信君】。

这就是缺乏底蕴的结果:没有可以信得过的人,新招的员工分分钟炒了老板自己干。

[var1]

赵国已经不归陈胜管理了

接下来,武臣采纳了谋士蒯彻的建议:没有一味的强硬攻城,而是一边打、一边招降。

这招果然好用,武臣很快拿下三十几座城池。

这时候,章邯大破周文的消息传来。张耳、陈余判断【张楚】估计是顶不住了,就劝说武臣别跟着陈胜混了,咱哥几个自己合伙!

于是【武信君】变成了【赵王】

陈余是大将军,张耳是丞相。

这就算是撕破脸了。

陈胜知道之后那个气啊!

派你武臣出差去拓展业务,你倒好,自己把公司开起来了?

本来按照陈胜的意思,是立即北上去和武臣拼命。

好在身边还是有明白人的,上柱国蔡赐劝说:

我们的敌人是秦朝,现在去打赵国,岂不是帮秦军的忙么?

反正人家公司已经开张了,不如去表示祝贺,然后请赵国一起出兵向西攻秦。

而赵国这边接到贺电,也清楚陈胜是不得不如此,所以压根儿就没接这个茬,反而是不断扩张地盘,壮大自身的实力。

我们看赵国的管理层,名义上是武臣为一把手,但真正的人间清醒其实是张耳和陈余两人。

他们率先看出陈胜的刚愎自用和战略失误,早早地离开中原这片四战之地。

接着辅佐武臣,迅速在黄河以北打下一片地盘,甩开陈胜单干。

之后又提出了正确的战略方案,避免消耗,抓紧时间扩充实力。

所以赵国真正的顶梁柱,就是张耳和陈余。

二、燕国---赵国的翻版

燕国的建立,其实是捡了赵国的漏。

刚才不是说赵国在扩大地盘么?赵王武臣在邯郸坐镇,安排麾下的将军去攻城略地。

其中有一名将军叫韩广,被派去攻略燕国的地盘。结果去了之后很顺利,当地的老百姓也很欢迎韩广。

于是韩广就变成了【燕王】。

武臣其实遭遇了和陈胜一样的窘境:手下要单飞,拦不住。

没辙,人家那边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再生气也没用。

张耳、陈余做事也比较厚到,把韩广的家人都送到燕国团聚,韩广非常领情。

后来秦军攻击赵国,韩广还派人前往支援。

总之,无论是战国,还是秦末,燕国的存在感都不高,就不水字数了。

[var1]

燕国也自己单飞了

三、魏国---令人尊敬

魏国这边,也是受益于陈胜。和赵王武臣一样,魏国人周市被安排去攻略魏国的地盘。

史料上没写周市带了多少人,在拿下魏地之后,周市还想向东去攻占齐国的地盘。

在被齐军击退后,周市也没再坚持。

回到魏地,因为地盘是周市拿下来的,大家都想推举周市为魏王。

周市坚决推辞,认为必须要立魏国王室的后人公子咎,才能名正言顺。

这是头脑清醒的人啊,知道只有立公子咎为王,才能承接魏国遗留的资源和名望。

当时公子咎被陈胜扣在了陈县(赵王武臣的前车之鉴),在周市的反复努力之下,陈胜终于放人,立公子咎为魏王,周市担任魏国相邦。

接下来,是魏咎的高光时刻。

章邯兵出函谷关,在几个月内消灭了陈胜的【张楚】,凶名赫赫,无人敢当。

之后,章邯自然将进攻目标锁定在了魏国的都城临济上。魏咎一边抵抗,一边派周市去齐、楚搬救兵。

齐楚两国也知道轻重,如果章邯把魏国灭了,下一步就是他们两家了。

于是齐国这边齐王亲自带队,楚国派出项氏一族的项它,马不停蹄地支援魏国。

结果倒霉催地碰上章邯这么个夜袭高手,被团灭在临济城下,齐王和周市当场含笑九泉。

魏咎一看没指望了,派人和章邯谈判,只要不伤害临济城中的百姓,就开城投降。

在章邯点头同意之后,魏咎自焚而亡。

[var1]

章邯:不错,魏国是我灭的!

说实话,这是小步认为秦末楚汉时期,最为催人泪下的一幕。

魏国的子民啊,

你们拥我为王,

我本当护佑一方平安。

然而因为我的无能,

让你们遭受战火之苦。

但至少,

我可以用一人之躯,

来换取你们活下去的机会!

这才是真正的贵族风骨!

从古至今,勇冠三军者、智谋超群者、威严霸气者、七窍玲珑者、温和宽厚者数不胜数,

可在关键时刻,能够以自身性命勇于担当者,又有几人呢?

就凭这一点,

【魏】这个国号是值得尊重的!

【魏】之风骨,将来是会有人继承的!

魏咎公子,当得起“豪杰”之名!

四、齐国---内卷最严重

齐国是唯一一个和陈胜没多大关系的国家。

齐王田儋,是齐国王室的后代。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田荣,一个叫田横。兄弟几个在齐国很有名望。

上文不是说魏国的周市曾经进攻齐国么?

田儋就是这个时候振臂一呼,干掉县令,收拢本地豪杰,自立为齐王。

后来就发生了章邯攻魏、魏咎求援的故事,田儋亲自带着援兵去魏国支援。

说实话,这个安排不是太明智。

齐国也是刚刚复立,田儋作为齐王,这时候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坐镇齐国,稳固后方。

也许是田儋过于迷信自己的武力,

也许是齐国实在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猛将,

总之,田儋就带着弟弟田荣往魏国去了。结果被章邯偷袭成功,当场去世。

[var1]

齐国这边全姓田~

齐人听说他们的大王挂了,于是立了田假为新的齐王。

这个田假是谁呢?是战国末代齐王建的弟弟。

从身份上来看,似乎这个田假来当齐王更名正言顺哈?

田假入职之后,立田角为相邦,田角的弟弟田间为将军。

看到这边,全是姓“田”的,是不是有点晕?

我们来捋一捋:

第一代齐国董事会:田儋、田荣、田横;

第二代齐国董事会:田假、田角、田间;

看上去都是本家,其实是两家公司,相互之间还是直接竞争关系。

那边田荣好容易从章邯的追击之下逃了出来,回到齐国一看,

呦呵!连公司法人都换了。

我们在前面和秦军打生打死,你们就给我来这一出?

啥都不说了,打!

要不怎么说“二代”不如“一代”呢,田荣带着一群败兵,直接把二代董事会给打崩。

田假逃到楚国,田角和田间逃到赵国。

田荣将田儋的儿子田巿为新的齐王,自己当丞相,田横为将军。

齐国的剧情后面还有,主要内容就是齐王换来换去,一群人在那打得热火朝天,自娱自乐。

所以整个秦末,齐国似乎只能算个支线任务,对主线剧情的推动不大。

结语

在秦末争霸开局的这一年,我们来看看各国的国君都是谁。

赵国:武臣;

魏国:魏咎;

燕国:韩广;

齐国:田儋;

楚国:陈胜;

是不是有点奇怪?

除了魏咎和田儋还能沾点边,其他几位和原来的六国有一毛钱关系吗?

全忒么是高仿啊!

不过大家不用着急,秦末楚汉争霸短短几年时间,之所以能够单开一个系列。就是因为这一段历史的浓缩度非常高,很多事件都是以月为单位。

仅仅几个月之内,曾经风光无限的陈胜就倒下了。

但没关系,主线剧情这才刚刚开始。

[var1]

项羽:前面那么多都是配角!

真正的主角终于要登场了!

一大批英雄豪杰正在上线,

而且,他们都和同一个国家有羁绊,

那就是楚国。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英雄们,上场吧!

请看下集

我是小步,大名“历史步行街”。

【楚河汉界系列09】

如果觉得不错,记得转发、评论、点赞哦~

更多文章

  • 儒家圣君何在-王莽揭秘(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莽儒家,王莽与赵飞燕,王莽诡异事件

    西汉外戚崛起逻辑——王莽揭秘(一)汉初诸子百家学派思想之变迁——王莽揭秘(二)西汉儒家进阶之路——王莽揭秘(三)儒家站上天平的一端——王莽揭秘(四)十、“汉道”余威,儒家碰壁第一位儒家天子汉宣帝临终时,给儿子汉元帝留下辅政班底如下:外戚乐陵侯史高(宣帝表叔)为大司马,就是之前的太尉,掌握军权;丞相于

  • 四面皆敌的赵国,后期唯一可以硬扛强秦的国家,赵雍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戏剧的前几集,主要看到秦国是如何打击魏、韩两国的。因为,这两国离得近,而且各自占据了全部的豫西通道,所以成为了秦国东出的首要打击目标。随着各国君主的一代不如一代,都无法直接与秦国抗衡。[var1]不过,三晋还是有个争气的后人的。赵国成为中原最后的门面,扛起了中原抵抗强秦的最后一百年,因为此时赵国有个

  • 汉末三国时正一系师张鲁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天师道前三代张陵、张衡、张鲁被后世分别尊称祖天师、嗣天师、系天师。其中,系天师张鲁,汉末三国时期雄据汉中三十年,并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政教合一制度。张鲁还是天师道的实际开拓者,在他手中,天师道从巴蜀走向华北,进而在全国开花结果,道教因此成为与儒教、佛教并列的中国三大教之一。正一系师张鲁剧照一

  • 春秋时期,晋国的军队如何构成?探究晋国的军功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军功等级一览表,春秋时期的晋国有多强,秦国军功制

    春秋时期,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周天子政权逐渐式微,各诸侯国伺机而动,以期成就一番霸业。若想在诸侯列国中脱颖而出,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非常重要,而军队制度是增强军队实力的关键。秦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农战”结合的方式,对军队制度的调整。作为春秋国际社会上的大国之一,晋国的军

  •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马懿手握大权,为何曹操一直没有动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司马懿第一次见面,司马懿献计曹操攻荆州,曹操压制司马懿

    公元216年,曹操称魏王,尽管曹操是此时的实际掌权者,但他始终并没有逾越自己的本分,直至去世也没有取代汉献帝,名义上始终是汉朝的臣子。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曹丕并没有按捺自己的野心,直接废汉称帝,并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之后又经过曹睿、曹芳两代君主,曹魏的气数日渐微弱,司马家族趁势崛起。公元266年,司

  • 战国法家思想论说(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针对当时一些学者批判法家暴虐不仁的指责,韩非解释说:“愚人不知,顾以为暴,愚者固欲治而恶其所以治,皆恶危而喜其所以危者。何以知之?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在法家看来,轻赏重罚或轻罪重罚,是为了社会安定,

  • 楚汉之争,两军大战于汉中,刘邦为何能在汉中之战中一举击败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灭秦后的项羽集团,拥兵四十万,雄踞天下,号令诸侯,而刘邦集团拥兵千万,却在被封汉王之后,兵力削减至十万。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刘邦集团通过由劣变优,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弱胜强,消灭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在楚汉之争中,汉中之战尤为著名,刘邦在关中为何能一举打败项羽?一、刘邦活用汉中之地,项羽定都失败。时人先

  • 不打淝水之战,苻坚能带领前秦和北魏一样结束十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394年,前秦最后的皇帝、苻坚族孙苻登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刻。在与后秦姚苌、姚兴父子两代枭雄的艰苦缠斗中,这位前秦氐族最后的捍卫者终于支撑不住,在与姚兴的山南之战中兵败被杀,而这,也正式宣告十六国最强大的前秦帝国的覆灭。[var1]前秦淝水之战后迅速陷入四分五裂,并最终被后秦、后燕等政权取

  • 张飞到底有多细心 他做的这两件事 诸葛孔明都不一定有他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飞一共娶几个老婆,张飞图片,诸葛亮赵云张飞

    什么,张飞也是这样的武将?大家对此肯定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毕竟张飞给我们的印象是五大三粗、脸色黝黑、神情吓人、性情刚毅之类的人,实际上这都是我们都张飞的误解。张飞作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一生多次带兵出击,在那个通讯方式效率不高的时代,在外领兵时常需要面对紧急情况,这都需要自我的决断。何以证明张飞心思缜

  • 楚国都城被攻陷,吴国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歼灭楚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十一月庚午日,吴、楚两军对阵于柏举,吴军夫概率其部先击楚军子常部,子常部兵卒溃逃,楚军乱,吴军大举进攻,大败楚军;楚将子常逃到郑国,史皇战死。 吴军追击楚军至清发,阖闾又大败楚军,此即清发之战。吴军穷追不舍,楚国左司马沈尹戌率北面方城来的援军阻击吴军,楚军又大败,沈尹戌遍体鳞伤,自知将死,又耻为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