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那个带给秦国变化的先驱者!

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那个带给秦国变化的先驱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19 更新时间:2024/1/25 23:24:17

献公元年,止从死。——《史记·秦本纪》

[var1]

秦献公长期在外,但秦出公不打算放过他,因为秦国国内还有很多支持秦献公的势力。出于自身利益,魏国的国君魏武侯安排秦献公回国继位,秦献公即位后,面临内忧外患,为了摆脱困境,秦献公首先对内部下手,先把规矩定下来,怎么定呢?推陈出新,把秦武公以来定下的人殉制度废除了。这个人殉的陋习,已经在秦国流行了几百年,秦穆公去世时,也有很多栋梁之臣殉葬,就算是公认英明的“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也不能例外。但这个人殉制度,被秦献公废除了,敢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就是秦献公与其他秦国国君最大的不同。紧接着秦献公又消灭了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秦国的西戎狄族,睡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这些戎狄是没办法合作的,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连根拔起,对于这一点秦献公看的很清楚。

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强,夺秦河西地。——《史记·秦本纪》

[var1]

对于魏国,秦献公的感情很复杂,怎么说呢?他能够回到秦国继位,离不开魏武侯的帮助,这是他回到秦国的基础。当年魏武侯提出安排人帮助秦献公回国即位,秦献公表示了感谢,但同时他没有让魏国的一兵一卒进入秦地,他知道接受魏国的帮助是要付出代价的,河西之地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在离开魏国前,秦献公向魏武侯保证,只要魏武侯在世,秦国就不会和魏国发生冲突,但这个柔中带刚的承诺令魏武侯很不舒服,他知道秦献公不是池中之物,回到秦国是要大有作为的。就在秦献公回到秦国继位的同一年,魏国夺取了秦国河西的九座城池。按照当初的承诺,秦献公只能吃个哑巴亏,眼睁睁看着秦国的国土落入魏武侯的手里。

二年,城栎阳。——《史记·秦本纪》

[var1]

秦献公继位的第二年,做出了迁都的决定,把秦国的都城迁徙到了栎阳。为什么要迁都呢?首先是为了振奋人心,最重要的是告诉秦人,自己夺回河西之地的决心,屈辱只是暂时的,秦人终将大出东方令天下震动。其次,原来的国都面积太小,容纳不了更多的人口,无法适应秦国要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再次,迁都可以让一些原来的老氏族失去仰仗,让秦献公可以更好的推行变法,同时进一步壮大自己主动求变的力量。

秦献公六年,初县蒲、蓝田、善明氏。献公立七年,初行为市。十年,为户籍相伍。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史记·秦本纪》

除了迁都,秦献公还做了很多,改变地方的组织结构,令组织更加有序,更加有执行力。进一步扩展商业活动,来拉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吸引六国的客商来秦国投资发展秦国的经济。同时改变户籍制度,便于征兵为后期的战争做准备。秦献公所做的一切,目的只有一个:让秦国尽快强大起来!

显王三年,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阳。——《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

[var1]

周天子没有了威信,但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显王三年,魏国和韩国对周天子不敬,这让秦献公抓住了机会,让他出师有名。他以魏韩两国不尊重周天子为理由,出兵勤王击败了魏韩联军。

二十一年,与晋战於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襜霡。——《史记·秦本纪》

在二十一年,秦献公又在石门击败了魏国的部队,斩首六万余人,周天子也派使者前来祝贺,算起秦穆公后,秦人有一次出头露脸了。

二十三年,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史记·秦本纪》

[var1]

要夺回河西之地,重建穆公霸业才是目的,不过秦献公最大的特点是务实,他不会去说什么,只会直接去做,于是他和号称第一强军的魏武卒展开了正面交锋。魏武卒是吴起为魏国留下的一支强军,或者说特种部队,那么魏国的这支部队到底有多强悍呢?只凭借三万魏武卒,就曾创造击败几十万秦军的惊人战绩。在装备落后,后勤保障不足的情况下,秦献公率领秦军在少梁不仅击败了魏军,还俘虏了魏军主将公叔痤。这一战不仅打破了魏武卒天下无敌的神话,也极大的振奋了秦人的士气。

二十四年,献公卒,子孝公立,年已二十一岁矣。——《史记·秦本纪》

就在秦献公想继续进取的时候,一切戛然而止,前后二十四年的时间,秦献公为了复兴秦国,已经耗尽了自己的心血。从内心来讲,他是舍不得离开的,他热爱他的土地和百姓,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多年的经营消耗了他的精力,连年的战争,消磨了他的体力,秦国要交给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最后他为秦国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接班人:秦孝公嬴渠梁,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从父亲手里接过了这份重担。

[var1]

秦献公,在魏国颠沛流离,经历了种种苦难才回到秦国。继位之初就废人殉,迁都发展商业、凝聚人心,在军事上击败了魏武卒而令秦再次名动天下。但他也是位老人,长年的颠沛流离加速了他的衰老,英雄虽迟暮,但壮心不已,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他选择了年轻更有活力,颇具政治眼光的嬴渠梁,而不是自己的小子,善于打仗却没什么政治城府的赢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秦献公安详的闭上了眼睛,因为他相信在秦孝公嬴渠梁带领下,秦国必将获得更大的成功!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更多文章

  • 东汉著名送礼专家,从土财主到封疆大吏,只因重金买了一个敬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汉十大传奇人物,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大汉封疆

    宅叔扯资治通鉴之第171扯孟佗(tuó ),东汉著名送礼专家,载入史册那种。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宦官专权。想当官?除非你是袁绍那样的豪门子弟(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或者蔡邕(yōng)那样的大名士(人称“旷世逸才”),否则,只有一条路:巴结太监。孟佗,拼不了爹,当不了大V,就是个想进步的土财主(资产

  • 生机在危机中出现亮光,成就管仲人生的逆袭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管仲的智慧有多可怕,易中天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的谋略完整版

    诸葛亮大名天下知,未出草堂,已定天下三分。他自比的管仲又如何呢?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安徽颖上县)人。周穆王时封庶子于管邑,至管仲始显于齐。[var1]管仲父管庄是齐国大夫。管仲小时,管庄就死了。管仲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举步维艰。管仲想挣钱改善生活,和好友鲍叔牙等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只

  • 秦始皇与中华帝国的诞生,大兴土木与用兵分区的现实逻辑(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看秦始皇的做法很简单,大国争霸、灭国之战,战国乱世是有时代惯性的,不是说没有了诸侯政权,社会的一切就会平息,政权的灭亡只是形式,根本的战国之心没有变。这是秦朝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局面,说其是历史上的头一遭都不为过。这种时代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民众渴望结束战争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巩固战后的和平。民众们知道

  •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击中六国痛点,宁亡不愿抄袭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短短十六字尽显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盛世,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是战乱频繁,相互杀伐,为了避免被吞并的命运,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是横空出世。、[var1]图片源自网络其中最为成功的便是商鞅变法,可眼瞅秦国如日中天,其他六国为何不直接照抄商鞅变法呢?答案就隐藏在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中!山东士子争相投秦战国时期

  • 如果吕布一心顺从刘备,再加上五虎将,刘备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如果跟着刘备会怎么样,刘备被吕布夺取徐州,吕布辅佐刘备的小说

    现在他只能向刘备投降了。令他没想到的是,刘备也对吕布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不仅让吕布驻军,还继续供应当地的粮草。然而刘备对吕布那么好,为什么在刘备走投无路之际,吕布却选择进攻徐州,而不是伸出援手?吕布的做法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其实如果大家仔细了解一下吕布的性格,那么大家就一定会明白他为什么攻打徐州了。战

  • 为什么春秋战国血亲复仇观念很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血亲通婚的例子,血亲复仇制度,血亲复仇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古代“同态复仇”是被允许的,根据《周礼·秋官·朝士》记载:凡报仇者,书于士,杀之无罪。很简单,就是为义复仇,视为无罪。商鞅变法之后,“同态复仇”就变成为非法的,任何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虽然汉朝之后对“同态复仇”减轻了处罚,但一直没有在立法上给予认可。讲完了“同态复仇”的发展

  • 乱世枭雄-曹操的生死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生死劫一董卓进京,废汉少帝,将其贬为弘农王,并立陈留王为汉献帝,自称太师把持朝政。曹操试图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匡扶汉室,明知道董卓身穿铁甲,吕布护卫,依然百般设计靠近董卓,想见机行刺。 曹操称自己马匹羸弱,于是,董卓顺手人情派吕布去选西凉好马送曹操,这样一来,吕布就相当于被曹操设计离开了。吕布被支开

  • 被低估的游击战鼻祖-彭越:功劳不比韩信小 能力不比韩信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彭越和韩信谁厉害,彭越的游击战有多厉害,彭越个人简介

    [var1]两龙方斗,且待之彭越是湖匪出身,早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前,他就聚众水泽,打家劫舍。据《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记载,彭越这个湖匪有许多不同常人的地方。陈胜、项梁造反之后,楚国的年轻人怂恿彭越跟着造反,彭越却说:“现在两条龙刚刚搏斗,还是等一等吧。”(两龙方斗,且待之。)[var1]俗话说,枪打出

  • 假设在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庞统能打过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庞统是故意在落凤坡死的吗,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庞统身死落凤坡是天意还是人为

    刘备在关羽‬丢失了‬荆州‬后‬势力‬大大减弱‬,身旁虽‬有着众多的武将以及文臣辅佐‬。最终还是没能完成‬统一大业,甚至以‬庞统的‬死‬换来了‬益州‬,后来诸葛亮调任‬益州‬把荆州事务‬全权交由‬关羽‬,带走‬赵云‬张飞‬奔赴‬益州‬前线‬。此时‬关羽‬‬‬急功近利‬‬,视‬江东‬儿‬郎‬鼠辈‬尔‬,

  • 刘备不傻,为什么选刘禅继位?你看诸葛亮是怎么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可能会说,刘备就刘禅这么一个儿子,不把皇位传给他传给人?错了!刘备可不单单刘禅这么一个儿子。据《三国志》记载,除了刘禅之外,刘备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义子,分别是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义子叫刘封,抛开义子不说,刘永和刘理可都是刘备的亲儿子。而且刘禅的母亲甘夫人并非刘备的正妻,只是他的一个妾,刘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