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与中华帝国的诞生,大兴土木与用兵分区的现实逻辑(上)

秦始皇与中华帝国的诞生,大兴土木与用兵分区的现实逻辑(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37 更新时间:2024/1/14 14:54:29

其实看秦始皇的做法很简单,大国争霸、灭国之战,战国乱世是有时代惯性的,不是说没有了诸侯政权,社会的一切就会平息,政权的灭亡只是形式,根本的战国之心没有变。这是秦朝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局面,说其是历史上的头一遭都不为过。这种时代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民众渴望结束战争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巩固战后的和平。

民众们知道过去的主子消失了,但是对新主子又不完全认同。就好比奴隶陡然间获得自由,他很渴望很珍惜,但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养活自己,虽然别人说你可以得到划定的土地,在秦国这叫使黔首自实田,但是他们短期没有成套的农业工具,和农业运输保存体系,现成的就是上一个主子所留下来的这些。他们知道自己获得自由,但这是概念上的,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感觉并没有那样显著,在人们看来无非就是原来是贵族管家这些人督导农业生产,现在换成了官吏,这些官吏由于秦政的快速推行,很多人手又都是原来的督导者。

过去是村里的村长族长担任,现在还是,就是身份标签不同。所以秦国政府面临的治理困难就在于此,你知道你与战国诸侯在生产力和政治定义上是不同的,但这些老百姓不懂,形成为政府基层吏员也不清楚,可以说统一的脆弱性就在于此。

那些六国贵族呢?10万户掌握地方资源的家族确实被秦始皇迁移到关中,一方面看管,一方面鼓励他们进行商业流动。但是大量与战国政权有直接利害的贵族是逃亡的,这些人中血缘贵族居多,而被迁移的则是商业贵族居多。其实这很好理解。这些人在统一以后一直在各地流亡企图颠覆秦政权,或者隐秘后回到当地,重新联系当地的支持者,这些支持者虽然获得了秦政府土地改革后的土地,但对老东家都是衷心的,或者不满意自己得到的土地,或者在分地时认为自己得到不公平的待遇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

但是为什么他们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不造反?并不是因为什么秦始皇兵权在握,虽然秦始皇对他们进行通缉,但他们或者潜入大山水泽,或者有支持者的帮助,还因为抓捕他们的并不是军队,而是郡县警卫,所以他们依然有活动空间。但秦始皇知道他们不摄大局,因为他们手中没有军队,和可以成为军人的民众,这些人在哪呢?当然是在秦军编制中。

接下来就是政治逻辑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并没有解散六国军队,而是编入秦军进行军事管理。他们没有回家,自然也接触不到这些又异心的逃亡贵族,即便他们当中是有认可旧贵族的民众,他们也没有机会表达支持。另一方面,六国军队没有解散但并不意味着秦始皇照单全收,而是有所筛选。

筛选的标准今天不得而知,但有几点是肯定的,不反对秦政权,想要回家过日子,希望建设当地,年龄适合的士兵。因为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生前的秦朝内地是没有兵的,军队都在边疆作战驻守。这些可以放归的人并不是自由的,而是经过郡县编组回乡干基建,疏通水利、平整土地,开山修路。

这些人不回家也不会耽误农业生产,因为战国征兵都是幅度很大的,在作战的同时都会顾及本国农业生产,所以这些人本身不回家,家乡的剩余劳动力也会保证基本的生产,更何况原来的魏国,齐国等都有粮仓,更不用说秦国的关中和成都平原。通过大规模的基建和劳动,这些人看到了一个未来和平的国家和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对新政权的认可也会增强。

剩下编入秦军的六国士兵则随着军队去往边疆,甚至就是很久或者终身不能回乡。在外大军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陇西军,主要也是防范匈奴和羌人的,原本秦国的防范便很严密,在接纳一部分六国士兵,算是军事驻守或者军事移民。第二部分便是南下的翦军队,在征服楚国以后并没有停止行动,而是占领百越之地直抵大海,原地驻守,除了彻底解决500年楚国都没有解决的南方军事问题外,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地区同化建设,还有一层目的就是军事流放,将大量的六国尤其是楚国的士兵以军团形式流放南疆,切割他们与故地的联系。

第三部分就是蒙恬的军队,主要是燕赵魏的军队编入蒙恬军,大基建,然后进攻匈奴。早期这些人也不明确认可秦军,但看到秦国的政策可以解决北方百年以来不能解决的匈奴骚扰问题,甚至直达匈奴王廷,却匈奴千余里,他们对秦的认可度也会上升。可以说这时候的秦国是得到华夏族群的整体接纳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击中六国痛点,宁亡不愿抄袭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短短十六字尽显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盛世,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是战乱频繁,相互杀伐,为了避免被吞并的命运,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是横空出世。、[var1]图片源自网络其中最为成功的便是商鞅变法,可眼瞅秦国如日中天,其他六国为何不直接照抄商鞅变法呢?答案就隐藏在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中!山东士子争相投秦战国时期

  • 如果吕布一心顺从刘备,再加上五虎将,刘备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如果跟着刘备会怎么样,刘备被吕布夺取徐州,吕布辅佐刘备的小说

    现在他只能向刘备投降了。令他没想到的是,刘备也对吕布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不仅让吕布驻军,还继续供应当地的粮草。然而刘备对吕布那么好,为什么在刘备走投无路之际,吕布却选择进攻徐州,而不是伸出援手?吕布的做法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其实如果大家仔细了解一下吕布的性格,那么大家就一定会明白他为什么攻打徐州了。战

  • 为什么春秋战国血亲复仇观念很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血亲通婚的例子,血亲复仇制度,血亲复仇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古代“同态复仇”是被允许的,根据《周礼·秋官·朝士》记载:凡报仇者,书于士,杀之无罪。很简单,就是为义复仇,视为无罪。商鞅变法之后,“同态复仇”就变成为非法的,任何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虽然汉朝之后对“同态复仇”减轻了处罚,但一直没有在立法上给予认可。讲完了“同态复仇”的发展

  • 乱世枭雄-曹操的生死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生死劫一董卓进京,废汉少帝,将其贬为弘农王,并立陈留王为汉献帝,自称太师把持朝政。曹操试图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匡扶汉室,明知道董卓身穿铁甲,吕布护卫,依然百般设计靠近董卓,想见机行刺。 曹操称自己马匹羸弱,于是,董卓顺手人情派吕布去选西凉好马送曹操,这样一来,吕布就相当于被曹操设计离开了。吕布被支开

  • 被低估的游击战鼻祖-彭越:功劳不比韩信小 能力不比韩信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彭越和韩信谁厉害,彭越的游击战有多厉害,彭越个人简介

    [var1]两龙方斗,且待之彭越是湖匪出身,早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前,他就聚众水泽,打家劫舍。据《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记载,彭越这个湖匪有许多不同常人的地方。陈胜、项梁造反之后,楚国的年轻人怂恿彭越跟着造反,彭越却说:“现在两条龙刚刚搏斗,还是等一等吧。”(两龙方斗,且待之。)[var1]俗话说,枪打出

  • 假设在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庞统能打过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庞统是故意在落凤坡死的吗,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庞统身死落凤坡是天意还是人为

    刘备在关羽‬丢失了‬荆州‬后‬势力‬大大减弱‬,身旁虽‬有着众多的武将以及文臣辅佐‬。最终还是没能完成‬统一大业,甚至以‬庞统的‬死‬换来了‬益州‬,后来诸葛亮调任‬益州‬把荆州事务‬全权交由‬关羽‬,带走‬赵云‬张飞‬奔赴‬益州‬前线‬。此时‬关羽‬‬‬急功近利‬‬,视‬江东‬儿‬郎‬鼠辈‬尔‬,

  • 刘备不傻,为什么选刘禅继位?你看诸葛亮是怎么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可能会说,刘备就刘禅这么一个儿子,不把皇位传给他传给人?错了!刘备可不单单刘禅这么一个儿子。据《三国志》记载,除了刘禅之外,刘备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义子,分别是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义子叫刘封,抛开义子不说,刘永和刘理可都是刘备的亲儿子。而且刘禅的母亲甘夫人并非刘备的正妻,只是他的一个妾,刘禅的地位

  • 历史上的韩非子,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的韩非子,韩非子和孙武谁厉害,历史上的韩非子到底是怎么死的

    韩非子和李斯师出同门,他们都是荀子的高徒,实际上李斯的能力还是比不上韩非子。韩非子说话哩哩啦啦,所以口才好与他是不沾边的,但是他善于著书立说。[var1]韩非子的著作在当时已经逐渐闻名于各国,秦国嬴政看到他的著作后,十分惊叹,并说:“寡人此生如果见不到这个著书的人,当我快死后肯定会觉得遗憾了终生,如

  • 如果刘备得天下,肯定率先斩杀这三位功臣,诸葛亮看破不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煮酒论英雄刘备确实有仁君之像,他统领过的地方百姓皆安居乐业。汉中之战后,如果刘备乘胜出击,关羽没有遭到偷袭,光复汉室指日可待。刘备称帝如果刘备真的成功了,那么他一定会杀掉这三名功臣。刘封刘封,是刘备的干儿子,早年刘备没有子嗣,便认了个义子名叫刘封。后来才有了亲生儿子刘禅。对于刘备来说,一统天下之后,

  • 秦国为何要迁都咸阳?秦国到秦朝,其建筑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置身其中,如同被钢筋水泥的森林包围。面对这些高大宏伟的建筑,除感叹其壮观之外,更能感受到国家的强盛。其实,建筑是最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的标志。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将独属于自己朝代的文化碎片灌注到砖瓦之中,再将它们堆砌成一幢幢独一无二的文化“城堡”。探究各朝各代的建筑特点,以点窥面,可以在其中感受到某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