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块绝美“大玉璧”,牵出小山村无名荒冢,墓主疑似东汉皇族

一块绝美“大玉璧”,牵出小山村无名荒冢,墓主疑似东汉皇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76 更新时间:2024/2/18 6:06:13

1982年,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马家冢子村发生件稀奇事!一个小孩用绳子拖着一块巨大的白玉当玩具乱窜,惹来不少人关注……

见到这种事情,有心之人便告知了青州市博物馆,说是马家冢子村有“情况”!

这“马家冢子村”,听名字就知道大有来头。冢子,就是大坟头的意思。这村的名字就取了个“马家大坟头”的意思,可不就是有情况嘛……

青州博物馆的同志赶紧前往打听情况,同时也找到了那个牵绳子玩儿的小孩家里。

小孩家的大人也不避讳,一边拿出那块大白玉一边给他们讲起了这东西的来历。

博物馆的同志们第一眼看到那块大白玉,眼睛都直了!这,竟然是一块硕大的墨色玉璧,太美了!

这块玉璧高20.8厘米,外径15.4厘米,内径2.6厘米,出廓高5.4厘米,重375克,采用名贵的新疆和阗墨玉碾琢而成。

玉璧上有出廓,壁身中部有凸棱一周,外环饰浅浮雕蟠龙纹一周,内环饰蒲纹形乳丁158个。出廊部分为镂雕,上方为双龙纽,双龙出没于祥云之间,龙体粗壮刚健,昂首挺胸,呈腾空飞奔状。

02、村子里的荒冢

最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在玉璧纽中央还有用隶书铸写的“宜子孙”三字!

玉璧大概率的汉代的,这么大尺寸的玉璧本来就少见,如今还有汉字出现,无疑又是稀罕至极!

原来,这东西是小孩的父亲从马家冢子村的村东边那座世代就存在的大坟上挖出来的……

说起那座大冢,村里没一个人说得出它的来历。似乎它就这么理所当然地存在了好些年,就连村子的名字也被叫成了“冢子村”。

这些年,大家修房垒圈的时候缺砖石,都开始去那座大坟上挖取,大家发现坟头上的砖头又大又结实,着实好用!

这块大玉璧,就是小孩的父亲前阵子去坟头挖砖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

博物馆的同志们听到这里,已经心中有数:果然,有大墓!

这玉璧如此珍贵罕见,想来这座大墓不简单啊,得赶紧去勘察一下……

就这样,一座东汉时期的大型砖室墓葬被发展!这座墓葬封土高大,结构复杂,平面为甲字形,南北长14米,宽10米。墓室分为前室、甬道、回廊和后室,

这样的形制令考古专家们心中一惊——马家冢子村的古墓,竟然和东汉的广陵思王刘荆、中山简王刘焉等王室墓葬如出一辙!

广陵思王刘荆、中山简王刘焉都是东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儿子!

03、神秘墓主人

马家冢子古墓难道也是一座东汉藩王墓?这个可能性一出,大家更是紧张起来!

然而,在清理的过程中,考古队员却发现这座墓葬被盗严重,加上村民不断取土,墓顶已经塌陷。墓葬大量随葬品早已经被搬空,只剩下了各类遗物298件。

在这其中,就有9件玉璧幸存下来。被小孩子当玩具的这一件,正好是9件中最大、最漂亮的一件。

另外,还发现了玉猪和用铜丝编缀的一件玉衣残片即铜镂玉衣!

有经验的考古专家说,这么大型的玉璧,一般情况下是放在墓主人胸口或者垫在背部下面!

这件被称作“东汉宜子孙玉璧”的大玉璧,在我国出土文物中迄今为止只发现了3件,而这一件是三件中最完美的一件。

从玉璧上的“宜子孙”其实也可以窥见东汉皇室的一些莫名苦衷: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少年皇帝最多的一个朝代。在近200年的时间里,12位即位的皇帝里,不满16岁就登基的多达九人!除了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献帝刘协活过36岁,其他都年纪轻轻便丢了性命!

或许是因为皇室家族,人丁单薄,这才将“子孙绵长,宜子宜孙”的美好寓意雕刻到了玉璧之上,希望先祖保佑……

那么,有没有可能找到大墓主人究竟是哪位刘姓皇族呢?

根据《后汉书.郡国制》中记载:东汉时期,青州所在的山东地区一带被封为北海国。光武帝刘秀28年,第六子鲁王刘兴被封为北海王。

专家们据此推断,马家冢子村大墓的这位墓主人,应该是刘兴的后代,是一位北海王!

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墓葬被盗严重,没有出土更多纪年的器物可以进一步探究墓主人到底是哪位北海王。

因此,这块中国最大的宜子孙玉璧,主人到底是谁,恐怕将永远是一个未解之谜了……

更多文章

  • 商朝被灭亡后,有一人逃到了海外,建立了一个国家,延续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朝为什么是恐怖王朝,商朝是什么制度,商朝世系

    但商朝有一个传奇人物,他在王朝灭亡后逃到了海外,并建立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今天仍然存在。商纣王是作为嫡子继承的王位,但他的性格很残忍,在他的统治下,人们生活得非常艰苦,许多人渴望推翻商朝的统治。随后周武王率领大军讨伐纣王此时商朝已经疲惫不堪,无法组织有效地抵抗。最后,纣王只能和妃子,一起葬身火海,这

  • 一场没胜利者的战役,让曹魏失去统一三国的机会,司马家篡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有的,比如说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这场战争不止对战双方都失败了,连旁边站着的吃瓜观众也失败了。夷陵之战为什么会爆发?原因是关羽死了。关羽为什么会死?因为他大骂孙权是犬!关羽为什么会大骂孙权是犬?因为孙权想和关羽结亲家!孙权为什么想和关羽结亲家?因为刘备入蜀后关羽独立于荆州,荆州和孙吴接壤,孙权希望借联

  • 一吕二赵三典韦?此话欠妥,因为曹魏阵营里还有比典韦更强的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典韦猛是猛,但武力值不会超过许褚,就聪明劲来说可能也比不上许褚。有对比,许褚可以安然把曹操救出,而典韦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说明他对严酷战场的适应性不突出。没有典型战例,又死的那么早,把他排太靠前无说服力。 死的早战绩肯定少,这没办法的。而且正史典韦就是这么死的,小说也没办法改动太多。前面说了体损原因

  • 一吕二赵三典韦,排名在关羽之前的典韦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典韦是陈留人,容貌魁梧,勇力过人,善使两支重八十斤铁戟,挟之上马,运使如飞。早年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后来投军张邈,因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夏侯惇在山中射猎,正遇典韦逐虎过涧,感其勇,因收于军中。一次曹操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典韦喝退众人,

  • 一口气封了27个诸侯王,为何司马炎却不知道其中的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司马炎,司马炎对晋朝的贡献,司马炎怎么当上皇帝

    西晋的神奇之处在于,他们几乎在上述每一个方面都扭转了历史,把最坏的事情都做得“恰到好处”。这些昏庸的举措不仅破坏了来之不易的统一秩序,也为周边少数民族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比如西晋建立之初,晋武帝司马炎就开始封诸侯。他在位期间,一口气封了多达27个诸侯王。更重要的是,诸侯王封了,军事、经济、政治大

  • 《边陲春秋》杨振华云南剿匪记——五、吴乔云股匪被全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振华相声100首,杨振华判刑多久,凤凰县杨振华

    杨振华云南剿匪记五、吴乔云股匪被全歼吴乔云股匪经几次打击,在大雪山茶房周围已不敢正面与解放军接触,被迫分散活动。敌变我变,3团剿匪部队也以小分队形式活动为主。重点放在发动群众、组织生产、培养民族积极分子上,随时掌握敌情变化,一旦发现,立即行动,集中力量,力争全歼。在一次与吴乔云股匪战斗中,缴获了两支

  • 一个皇叔九个皇兄排在前面,老十刘彻凭啥最后能被汉景帝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汉景帝趁着平叛七国的余威,把分布全国或观望、或蠢蠢欲动的诸侯王进行了清洗、整顿、调整、教育、安抚,将地方诸侯王这些割据势力隐藏的威胁和影响逐步清理,使得自己掌控的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巩固和强化。现在,他又可以继续他被打断的“文景之治”的光荣使命了。 其实,有很多历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并不喜欢这种所谓的“盛

  • 相士给曹丕算命说能活80,结果他40岁就死了,临终前:算得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丕临死前的三个预兆,曹丕典型故事,历史曹丕八字

    最开始接触到的三国演义是在电视上,被拍成电视连续剧,给 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物基本都是诸葛亮、曹操、关羽、吕布等这些大将,但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曹丕,他是个迷信的人。曾经曹丕找相士给自己算命,相士不敢告诉曹丕真相,只告诉他能活到八十岁,结果曹丕四十岁就去世了,最后反倒说相士算得准。三国的能人异士在三国

  • 一定程度上,孔子是因违背历史潮流,而得不到春秋各诸侯国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1)而面对外族袭扰的局面,周懿王领导的周王朝,竟然是无动于衷,不思进取,仅是被迫将都城迁犬丘。最终,许多诸侯国都对周王朝的做法,颇有微词,并认为周王朝已经大不如从前,纷纷发展自己的实力。(2)自此,周王朝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恶劣环境,还要面对日趋危险的内部矛盾。显然,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内外交困”

  • 韩复榘夫人给张宗昌让座,却因一句话,张宗昌几天后被韩派人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镇压逐渐觉醒的国人,清朝竟然默许了各地军阀的存在!当清朝覆灭后,这些各个省份的军阀便开始争权夺势,整个中华大地陷入了混战的局面。[var1]当时统领山东的老军阀名叫张宗昌,他的名声比较臭,常常将山东省的各个报社、新闻出版社的人叫到府上训话。不准他们批判社会,写一些不利于自己统治的话,也不准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