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场没胜利者的战役,让曹魏失去统一三国的机会,司马家篡了江山

一场没胜利者的战役,让曹魏失去统一三国的机会,司马家篡了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91 更新时间:2024/2/4 12:42:04

有的,比如说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这场战争不止对战双方都失败了,连旁边站着的吃瓜观众也失败了。

夷陵之战为什么会爆发?原因是关羽死了。

关羽为什么会死?因为他大骂孙权是犬!

关羽为什么会大骂孙权是犬?因为孙权想和关羽结亲家!

孙权为什么想和关羽结亲家?因为刘备入蜀后关羽独立于荆州,荆州和孙吴接壤,孙权希望借联姻之力巩固关系,当然也有试探关羽之意。

结果关羽直接拒绝了孙权代子求亲,并且怒骂孙权为犬,给了孙吴发兵的借口。

关羽大意失荆州还被直接斩杀,此后刘备打着为义弟报仇,再加夺回荆州为由,开始了一场复仇之战。

当然,这场夷陵之战一开始,实际上刘备就已经输了!

诸葛亮当时劝刘备,不能小不忍乱大谋!

刘备回道:军师,我兄弟死了!

诸葛亮再劝:主公,你现在心态乱了,不能出兵!

刘备再回道:你死过兄弟吗?

诸葛亮:……

刘备率兵出征,他的部下们反对占多数,刘备此时心态已经爆炸,头脑已经不清醒,这样带兵出战且能胜利?再加上诸葛亮、赵云等人都力劝刘备不要意气用事,内部陷入了矛盾,对外自然无法达成胜利的共识。

也就是说,这样一场战役,已经失去了胜利的基础。为将者脑子里面只有仇恨,内部矛盾未解决,胜利怎么会有?

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有多严重?严重到刘备已经忘记自己根本不会打仗。

刘备自起事以来,屡战屡败。

但没有关系,刘备这个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有恒心,屡战屡败依旧能够做到屡败屡战。

此后靠着一系列的能臣武将的辅佐下,开始时来运转,什么益州之战、关中大捷一系列胜利让刘备有点飘了。

在发起夷陵之战时,刘备觉得自己是能带兵打仗的,把自己原本只擅长拉队伍这事儿给忘得一干二净。

结果在夷陵之战中,陆逊放了一把火,把刘备的脾气给彻底烧没了。

刘备败得很惨,不止部队伤亡惨重,自己逃到白帝城便一命呜呼去见他的义弟去了。

白帝托孤,刘备没有完成统一大业,说到这里,亲们可能会问:刘备被打得这么惨,那东吴这还不叫胜利吗?

孙吴先是夺荆州斩关羽,后又火烧刘备,直接送刘备归西,看上去是胜利了。

但东吴不是赢家,反而可以说是同蜀国一样是个大输家。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三国制衡的背景之下,刘蜀打孙吴或者孙吴打刘蜀,都是错误性方向。三国为什么能并立如此之久?原因是两弱对一强,所谓1+1=2嘛!

吴蜀为弱战略本就同盟,多次联手对抗曹魏,这才没有让曹魏彻底一统天下。

这是吴蜀一直以来的潜意识,可是在关羽镇荆州并对曹操展开进攻的时候,孙权却惦记着一个破荆州。

孙吴当时该干什么?该从东边围攻合肥啊!拿下合肥和徐州再以骑兵北进,搞不好曹操就在吴蜀的围攻下完蛋了。

可是双方都有所保留,始终无法形成对曹魏进行致命一击。

孙吴斩杀关羽是败笔,刘备因为一时之气发动夷陵之战也是败笔,如果这个时候,曹魏出手帮衬任何一方,那么孙吴和刘蜀肯定会被灭一个,当三国局面被打破,那么强势的曹魏很快会收拾掉另外一家。

这也就是曹操死得早,如果曹操赶上这个机会,那曹魏早就一统天下了。

这一点,夷陵之战的主帅陆逊其实在战后已经看了出来。当刘备遭遇战败之后,手下的将领们非常生猛,提议打到白帝城,活捉刘皇叔。

陆逊思考了一下,摆了摆手,稳住别浪!

陆逊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

就是曹丕已经集结兵力,宣称要帮助东吴打刘备,实际是想进攻东吴。

这非常明显,陆逊知道就算拿下刘备,蜀国还有诸葛亮、赵云、魏延等名臣猛将,刘备一死吴蜀感情就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可是刘备还是没有能撑过去,在白帝城直接身死,这是陆逊没有想到的。

那么对于吃瓜观众曹魏来讲,他们也错失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我们假设曹操如果没有那么早死,那么在夷陵之战吴蜀交锋之际,曹操会马上出兵,从合肥一路杀到南京,遭到夹击的东吴必然顷亡。

但曹丕却没有曹操的眼界。

当然,曹丕帐下还是有能人的,就比如神算子刘晔。这个神算子刘晔当时掐指一算,问了曹丕这样一个问题!

大王你说,孙吴把关羽杀了,刘备会不会给关羽报仇?

曹丕当时回答:蜀国力量弱,不会为了一个将领之死与孙吴大动干戈!

神算子刘晔回答道:刘备和关羽的感情不是一个普通将领能比的,关羽身死,刘备必然要报仇,而吴蜀交锋,是我们的机会。

而后证明神算子刘晔是对的,此后在夷陵之战爆发时,孙吴为了防止曹魏对它进行进攻,于是献上了膝盖。

曹丕当时非常高兴,连自己父亲都没有做到的事,我曹丕居然做到了。

神算子刘晔当时劝曹丕:孙权这只是在麻痹我们,我们应该趁他们发病,要他们的命!

可惜曹丕不是曹操,曹操对敌是激进的,而曹丕偏于守成,三国本是大争之局,需要的是进取而非守成。

也正是因为这样,曹丕没有采纳神算子刘晔的计谋,错失了这个统一天下的机会。

失去了这个机会后,曹魏再也没有这样千载难逢的时机,此后正是因为没有统一天下,司马家才开始慢慢做大,直至最后被司马家篡夺了江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吕二赵三典韦?此话欠妥,因为曹魏阵营里还有比典韦更强的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典韦猛是猛,但武力值不会超过许褚,就聪明劲来说可能也比不上许褚。有对比,许褚可以安然把曹操救出,而典韦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说明他对严酷战场的适应性不突出。没有典型战例,又死的那么早,把他排太靠前无说服力。 死的早战绩肯定少,这没办法的。而且正史典韦就是这么死的,小说也没办法改动太多。前面说了体损原因

  • 一吕二赵三典韦,排名在关羽之前的典韦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典韦是陈留人,容貌魁梧,勇力过人,善使两支重八十斤铁戟,挟之上马,运使如飞。早年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后来投军张邈,因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夏侯惇在山中射猎,正遇典韦逐虎过涧,感其勇,因收于军中。一次曹操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典韦喝退众人,

  • 一口气封了27个诸侯王,为何司马炎却不知道其中的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司马炎,司马炎对晋朝的贡献,司马炎怎么当上皇帝

    西晋的神奇之处在于,他们几乎在上述每一个方面都扭转了历史,把最坏的事情都做得“恰到好处”。这些昏庸的举措不仅破坏了来之不易的统一秩序,也为周边少数民族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比如西晋建立之初,晋武帝司马炎就开始封诸侯。他在位期间,一口气封了多达27个诸侯王。更重要的是,诸侯王封了,军事、经济、政治大

  • 《边陲春秋》杨振华云南剿匪记——五、吴乔云股匪被全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振华相声100首,杨振华判刑多久,凤凰县杨振华

    杨振华云南剿匪记五、吴乔云股匪被全歼吴乔云股匪经几次打击,在大雪山茶房周围已不敢正面与解放军接触,被迫分散活动。敌变我变,3团剿匪部队也以小分队形式活动为主。重点放在发动群众、组织生产、培养民族积极分子上,随时掌握敌情变化,一旦发现,立即行动,集中力量,力争全歼。在一次与吴乔云股匪战斗中,缴获了两支

  • 一个皇叔九个皇兄排在前面,老十刘彻凭啥最后能被汉景帝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汉景帝趁着平叛七国的余威,把分布全国或观望、或蠢蠢欲动的诸侯王进行了清洗、整顿、调整、教育、安抚,将地方诸侯王这些割据势力隐藏的威胁和影响逐步清理,使得自己掌控的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巩固和强化。现在,他又可以继续他被打断的“文景之治”的光荣使命了。 其实,有很多历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并不喜欢这种所谓的“盛

  • 相士给曹丕算命说能活80,结果他40岁就死了,临终前:算得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丕临死前的三个预兆,曹丕典型故事,历史曹丕八字

    最开始接触到的三国演义是在电视上,被拍成电视连续剧,给 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物基本都是诸葛亮、曹操、关羽、吕布等这些大将,但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曹丕,他是个迷信的人。曾经曹丕找相士给自己算命,相士不敢告诉曹丕真相,只告诉他能活到八十岁,结果曹丕四十岁就去世了,最后反倒说相士算得准。三国的能人异士在三国

  • 一定程度上,孔子是因违背历史潮流,而得不到春秋各诸侯国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1)而面对外族袭扰的局面,周懿王领导的周王朝,竟然是无动于衷,不思进取,仅是被迫将都城迁犬丘。最终,许多诸侯国都对周王朝的做法,颇有微词,并认为周王朝已经大不如从前,纷纷发展自己的实力。(2)自此,周王朝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恶劣环境,还要面对日趋危险的内部矛盾。显然,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内外交困”

  • 韩复榘夫人给张宗昌让座,却因一句话,张宗昌几天后被韩派人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镇压逐渐觉醒的国人,清朝竟然默许了各地军阀的存在!当清朝覆灭后,这些各个省份的军阀便开始争权夺势,整个中华大地陷入了混战的局面。[var1]当时统领山东的老军阀名叫张宗昌,他的名声比较臭,常常将山东省的各个报社、新闻出版社的人叫到府上训话。不准他们批判社会,写一些不利于自己统治的话,也不准人民群

  • 他堪称“最敬业”盗墓贼,在古墓上建房子,20年搬空范增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范增墓挖掘全过程,史上最牛的盗墓人,中国最牛盗墓祖师爷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看过南派三叔所撰写的《盗墓笔记》一书,而且在近年来还拍摄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影视剧等等,这让盗墓这个行业重新走入了大众的视野,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盗墓之中很多的讲究和说法,不过这种行为并不提倡,因为这是违法犯罪,违背道德的一种行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人们都极力抵制这种现象的发生。

  • 天将建诸、君其礼焉——流亡在外十九年,终成大业的晋文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晋文公传奇国语20集,晋文公悲惨下场,晋文公乞食得土

    重耳渡河返回晋国之后,在新绛的晋怀公才得到了消息;大惊失色之下,晋怀公急忙命亲信、晋国大夫吕省(吕甥)、郤芮等人率领军队前去阻挡、抵抗伯父重耳一行。但吕省的军队还在半途中时,晋国靠近晋、秦边境区域的令狐(山西临猗)、桑泉(临猗临晋镇)、臼衰(山西运城解州)等地守军和邑内国人们就纷纷放弃对国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