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贵妃的香囊丢失,疑云密布,国君震怒,看她如何断案

杨贵妃的香囊丢失,疑云密布,国君震怒,看她如何断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3/12/9 15:24:03

唐朝美女玉环,世人称之杨贵妃,不但人美心善,还天资过人,在一次宝物丢失事件中,虽然疑云密布,但她凭借静的分析,揪出了黑手,挽救了被冤枉的丫环。

✔价值不菲的香囊

唐朝第一美女杨玉环原是许配给国君唐玄宗的儿子瑁为妃的,但唐玄宗偏偏看上了杨玉环,竟然跟儿子争妻,李瑁只好忍痛割爱,杨玉环顺理成章地成为唐玄宗的妃子,获封杨贵妃。

唐玄宗特别宠爱杨贵妃,曾经把一个价值不菲的纯金香囊赠与杨贵妃。当然,唐玄宗大把钱,这个香囊算不上什么名贵之物,关键是,当这个香囊放在杨贵妃的怀中时,那种香味混搭杨贵妃的体香,更是令唐玄宗无比着迷,唐玄宗每次和杨贵妃在一起,必须要杨贵妃把香囊放进怀里。可见,唐玄宗已把这个香囊看成跟杨贵妃同等重要的宝贝。

而杨贵妃自然懂得唐玄宗的心思,每天晚上洗白白后,就把纯金香囊放进怀中,就等唐玄宗来宠幸,如此一来,杨贵妃和唐玄宗的感情迅速升温,唐玄宗似乎已经离不开杨贵妃了。

✔杨贵妃

一起突发事件,让杨贵妃差点丢了“妃职”。一天,杨贵妃洗白白后,正想拿纯金香囊,却发现香囊不知所踪,她到处寻找,也找不见,于是就喊来两个贴身丫环梁欣冬和念奴帮忙找,也是找不见。

此时,唐玄宗来到杨贵妃闺房,看见眼前一片混乱,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杨贵妃迟疑了许久,才说出香囊不翼而飞了。这还了得,堂堂贵妃娘娘的闺房,竟然丢失东西,而且丢的是香囊,这不等于斩杀了唐玄宗的兴致吗?唐玄宗大怒,下令彻查,必须查出是谁偷了香囊。

✔丫环梁欣冬

这时,丫环梁欣冬献上一计:能进贵妃娘娘闺房的,除了国君和贵妃,就是她和另一个丫环念奴了,当然还有另外6位丫环和2位女清洁工可以进来,总共有10人可以进贵妃的闺房,不去这10人的房间搜寻,如果在谁的房间搜出香囊,那么就是谁偷的。

还未等杨贵妃说话,唐玄宗就发声采纳了梁欣冬的建议。

✔丫环念奴

于是,唐玄宗命人分别去搜查10个人的房间,果然有了重大发现,在丫环念奴的房间里搜出纯金香囊!

按照规定,念奴将要受到重罚的,轻则杖打,重则赶出皇宫。唐玄宗刚要下令惩处念奴,念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国君明察,香囊不是我偷的。”

唐玄宗正在气头上,哪顾得上念奴的辩解?正在这时,杨贵妃发声:“慢!皇上,我总觉得这事有蹊跷,可否进一步查明再做处理?”

唐玄宗虽然在气头上,但他多多少少还是给大美人面子的。于是,他拂袖而去。

✔唐玄宗

唐玄宗一走,其人也相继离开。杨贵妃把念奴留下来,念奴掩泣道:“贵妃娘娘,香囊真不是我偷的。”

杨贵妃说:“不是跟你说过了吗,在没有其他人的时候,你可以称呼我为姐姐。”

念奴做杨贵妃的贴身丫环已有5个年头,深得杨贵妃的喜爱,特别是在一年前,丫环梁欣冬想放火烧死杨贵妃而被念奴识破救了杨贵妃一命后,杨贵妃就更加信任念奴,还要求念奴称她为姐姐。

念奴自然明白杨贵妃的心思,当即说道:“是,姐姐。”

杨贵妃沉思一会:“我是信任你的,你说,会不会是梁欣冬那丫头搞的鬼?”

念奴说:“虽然上次梁欣冬想害你,虽然也没有真凭实据证明她想害你,但偷香囊这种事,我觉得不像她干的。”

杨贵妃说:“那香囊怎么会跑到你的房间去,莫非长了翅膀不成?”

念奴欲言又止。

杨贵妃看到念奴的表情,说:“你有话就直说。”

念奴说:“清洁工窦婶,身上有臭味,她在私下一直念叨着姐姐的香囊,再加上上次我和她吵了两次嘴皮子,难道是她偷了香囊用过后偷偷放进我房间,想嫁祸于我?”

杨贵妃:“窦婶,她?”

当晚,杨贵妃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到底是谁偷的香囊,念奴?梁欣冬?窦婶?经过分析排除,她认为最大的嫌疑人是梁欣冬。

梁欣冬在落难的时候被杨贵妃收为贴身丫环,但她有野心,人又长得漂亮惹男人爱,她一直忌妒杨贵妃,想取代杨贵妃成为国君唐玄宗的新宠。这种有异心的丫环,杨贵妃又怎能不知道?只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除掉她罢了。

如果真是梁欣冬所为,那应该怎样证实?杨贵妃陷入深深的思索当中。

几天后,杨贵妃请来唐玄宗,把一众丫环和后宫相关人员也叫来,说是要公布偷香囊的人。

人人脸色肃穆,唯有梁欣冬脸上透着得意的浅笑,她时不时地瞟念奴,念奴却不搭理她。

唐玄宗说:“爱妃,谁是偷香囊的人,你速速道来。”

杨贵妃看了看念奴,又看了看梁欣冬,最后她说道:“偷香囊的人,就是梁欣冬!”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香囊明明是在念奴的房间搜出来的,怎么可能是梁欣冬偷的?

梁欣冬脸色惊变:“贵妃娘娘,你可别冤枉好人啊,我怎么会偷香囊呢,明明是念奴偷的!”

杨贵妃大声说道:“窦婶,把东西拿过来!”

窦婶应一声,捧着一件衣裳走了过来。

杨贵妃说:“窦婶,你闻到什么味道?”

窦婶说:“回贵妃娘娘,我闻到这件衣裳有香囊的味道。”

杨贵妃说:“这件衣裳是从哪里取来的?”

窦婶说:“这件衣裳,是梁欣冬的!”

梁欣冬听到这里,怒指窦婶道:“姓窦的,你血口喷人!”

杨贵妃说:“梁欣冬,你先别说狠话,是我命窦婶去你房间找衣裳的,香囊的香味很奇特,只要碰过香囊的人,她的衣服上肯定有这种香味,要怪只怪你还没来得及清洗这衣裳,你,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梁欣冬双腿一软,跌坐在地上。她万万没想到,她原本是想整念奴的,却弄巧成拙,被杨贵妃一招破局。

【原创作品,请忽抄袭】

更多文章

  • 全方位、多角度:唐朝管理契丹的办法,增设州府,加封都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契丹是现在的哪里,契丹发源地是平泉还是赤峰,老梁揭秘契丹

    后来唐朝攻打契丹过程中,边疆权力逐渐增强,为安史之乱的发生提供了一定条件。虽然安史之乱的爆发,有着多重的因素,包括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弊端及朝政人员的任用,但是安禄山之所以敢反叛唐朝是因为他手中握有很大的军事实力和兵权。而契丹直接成就了安禄山的发展,契丹在唐朝扶持下逐渐壮大,导致双方朝贡体系下

  • 武则天的朝臣,宰相、酷吏、面首,政治成分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形成的士族集团,出生于豪门,掌握着军政大权和土地资源,世代相传,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控制政治经济军事,缺乏对平民百姓的爱护和认知,逐渐变得腐朽没落。虽然在隋朝唐初期,采取措施启用关东和江南贵族,但是寒门庶族之士,没有得到任用。武则天在隋朝和唐太宗科举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

  • 唐朝最悲催皇帝李重茂:在位仅17天,无辜被牵连,20岁离奇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就是唐朝在位时间最短的少年君主李重茂。公元695年,李重茂出生于庐陵王府,生母身份不明,为唐中宗李显第四子。好巧不巧,他出生时,正值父亲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期间,一直到三岁时,也没过上半天皇子的生活。公元698年,也就是李显被贬的第十四年,年迈的武则天受狄仁杰启发,终于想起了自己的这个“好大

  • 唐太宗为什么被称为治世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若问是什么成就了唐太宗?似乎迄今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历代文人学者和政治家中推崇唐太宗者大有其人。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1465)八月初一日为新版《贞观政要》作序就说:朕惟三代而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间,尤莫若贞观之盛。诚以太宗克己、励精图治于其上,而群臣如魏徵辈感其知遇之隆,相与献可替否,

  • 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期之一,是我国经济大发展的一个时期,唐朝的繁荣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唐朝中期之前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北方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一直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由于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唐朝中期以后经济重心就渐渐转向了南方。并且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 从“和亲”到“征服”,唐朝和东突厥的关系为何发生巨大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东突厥与唐朝的关系是唐初政治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突厥以其强大的势力和广阔的疆域,成为唐初北疆最具影响力的民族。唐朝与东突厥斯坦关系的演变,对北疆的秩序和唐朝的经济、军事、文化关系都有很大的影响。隋朝末年,东突厥作为北方最大的政权,气焰嚣张,视中原为板上钉钉之肉,成为与唐朝抗衡的重要势力。李

  • “战神”薛仁贵:从军40年无数次高光,却打了大唐最大一次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但对于有些人而言,现状就是用来打破的。公元7世纪,一颗将星照耀大唐,三箭定天山、降伏高丽、大非川之战,薛仁贵拼着命为自己搏出了另一番天地。彼时,他不过30岁,而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农民。△薛仁贵雕像01公元614年,天下大乱。这一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失败,各方势力纷纷抬头意图造反。巧合的是,

  • 受母亲欺压被妻女残害,唐中宗李显的一生活得到底有多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中宗李显简介,被称作六味地黄丸的唐中宗李显,唐中宗李显高清视频

    单论家世,李显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史上背景最强的男人!爷爷是唐太宗李世民,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是唯一女皇武则天,弟弟是唐睿宗李旦,儿子是唐少帝李重茂,侄子是唐玄宗李隆基。光是直系亲属中就出了六位皇帝,也难怪有人戏称他为“六味帝皇丸”。但就是这么一位身份背景如此之牛的人,一生却过得无比悲哀,这还要从他的

  • 东晋风流宰相谢安,一生谈定自若:中国古代史上最完美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谢安(生于公元320年,卒于公元385年),字安石,陈国阳夏(今河南康州)人。四岁便显出将军气概。乔俊桓义看到他就佩服了一次:“这真是个美少年,以后不会比王导差的。”他开始显示他的天才和智慧。他博学多才,文静聪慧,洞察力不凡,自幼擅书法。当他十几岁的时候,他更加与众不同。他有一次去拜见国王,两人谈了

  • 长孙无忌的人生剧本其实早就已经写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孙无忌简历,李治为什么要逼死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和长孙顺德

    文 / 子玉有些人的人生结局是可以预测的,比如,长孙无忌。显庆四年(659)四月,唐高宗李治罢免了太尉长孙无忌、削去了他的封邑,并改任长孙无忌为扬州都督,将他安置在了黔州。说不好听点其实就是流放加软禁的套餐。到了七月,李治更是直接派出使者前往黔州,命令长孙无忌自杀。曾经大唐的功臣、关陇贵族集团的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