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马驿之祸:9名皇子被勒死,30位大臣被扔入黄河,唐朝从此灭亡

白马驿之祸:9名皇子被勒死,30位大臣被扔入黄河,唐朝从此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84 更新时间:2023/12/15 22:13:07

但有一个开国皇帝却恰恰相反,甚至在当时,他的百姓们不但不尊敬他,而且还反对他,甚至百姓们情愿去支持敌人,都不愿意支持自己国家的皇帝,这个遭人唾弃的皇帝就是朱温

原因便在于当年在一个叫做白马驿的地方,朱温筹谋已久,以下犯上!不仅勒死了9名皇子,还害得30多位大臣命丧于此!这场惨剧发生后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甚至直接导致大唐王朝从此消散于历史!

一、谋划造反的虎毒臣子

说起朱温,他当时在唐朝只是一名臣子,但却是一个权欲极强的人。在唐朝末期混乱不安的时代里面,他依靠着自己的能力,成为了当时诸侯王里面的杰出人才。

当年朱温在做臣子的时候,最大的对手是李克用。打败了李克用之后,朱温的地位一度飙升,在洛阳至开封一带的地区,就再也没有朱温的对手了。那时朱温的势力很大,就连王都也是在他的势力区域里面。

但是朱温的野心还是没有得到满足,他想要自立称帝。毕竟那时他的国土面积是当时诸侯里面最大的,农业等各方面发展也特别的好。做皇帝的条件都有了,唯一欠缺的就是大臣们的支持,所以朱温觉得,只有别人能支持自己,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成为皇帝。但当时那些大臣们却知道朱温的为人,所以从心底里就不想支持这个权欲极强的人,因为在这些大臣的眼里,朱温就像当年的曹操一样,他们在明面上不敢说什么,但在背地里也都互相诉说着朱的野心。因此这些大臣和朱温也就只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关系,而私底下却是有着极大的矛盾。

而朱温也知道这些大臣和自己面和心不和,便日夜想办法看如何才能让他们顺服于自己。但其实不止朱温本人跟他们有矛盾,就连朱温的手下也看那些大臣不顺眼。比如朱温有一个得力的手下,叫做李振,他原本出身是比较低下的,而且还是一个没有上榜的书生。李振看到自己活成这个样子,而别人却神采奕奕,由于身份阶级的差距,所以李振不由得生出了很强烈的嫉妒以及报复心理,他很恨那些朝堂上的大臣,所以他就一直劝说朱温要杀掉那些人。恰巧以朱温的想法,对于朝堂上的那些人,不听话就杀掉,这是最省力的方法,这样天下便再也没有敢反抗自己的人了,于是,朱温大开杀戒的序幕便就此展开。

二、心狠手辣、改朝换代

唐朝的悲剧是从一场“鸿门宴”开始的,朱温特地邀请了皇帝的9个儿子和一众大臣前来聚会喝酒。趁着大家都十分高兴之时,朱温便带着自己的手下突然发难,犯上作乱!顷刻间便将皇子们全部杀死!待皇子们死后,朱温和他的手下又接着杀掉了30多名大臣,并将他们的尸体通通扔进黄河!死了那么多的人,那个时候的白马驿,到处都是血!血水多的都快成一条河了!事后,朱温像没事人一样,还把那些死去人的部下全部替换成自己的心腹,从而使得整个朝廷上都是他朱温的眼线。

这件事的结果就是随着这些皇子与大臣们的去世,唐朝的皇帝成了一个光杆司令,身边连一个自己的亲信都没有。白马驿之祸一经曝光就引起民愤!这件事让很多人都感到惊诧!好在在当时很多的诸侯王的心都是向着唐朝皇帝的,在知道白马驿发生的事情之后,都纷纷要求去讨伐朱温。但是由于朱温的士兵强悍,战马也强壮,诸侯王们观察了许久,觉得自己敌不过对方,也就没有付出行动,于是讨伐朱温之说便不了了之了。而朱温在发生白马驿的事情之后,看到朝堂上再无人敢招惹自己,于是就更加的目中无人,最终杀死了唐朝的最后一个皇上,在第二年就自立称帝,300年的唐朝基业就此走向了没落。

三、朱温的几大罪状

后来,后人细数了朱温的几大罪状,他既不忠又不仁!

不忠是因为朱温他原本是黄巢手下的一员战将,随着黄巢南征北战。后来黄巢兵败以后,他便迅速向唐朝投降,而且投降了的朱温竟然回手反击黄巢,这种做法简直没有任何情谊可言。但当时的皇帝对朱温这种行为很高兴,还重新给朱温改了个名字,让他以后叫做朱全忠。意思就是说,它非常的忠诚,但是谁知道,就是这个被皇帝看好的朱温最后却成了唐朝的掘墓人。

不仁是因为朱温为了在朝廷中自己一个人能够独断专行,所以对于凡是不支持他的人,不管对方是不是忠良、栋梁,他都会非常干脆地将其杀掉,可谓是心狠手辣。这点在白马驿事件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可怜白马驿那么多的皇子和朝廷大臣,兢兢业业多年,为大唐和百姓付出了那么多,却最终惨死在了争权夺势的漩涡中。他们的去世不仅仅是30多个家庭的破碎,更是整个唐朝的苦难,最终导致了许多无辜的百姓身陷改朝换代的动荡。

最难生在帝王家。千言万语汇成这一句话,这是来自历史上多少不同朝代、不同皇室的感叹。权利的争夺战在时间的轨道上总是一幕幕重复的上演,而对于权利的争夺更多泯灭的是人性的光辉与理智。

虽然古往今来,有人存在的地方总是伴随着利益的争端,但希望大家可以以史为鉴,监督自身,爱惜自己,关爱他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白居易晚年的那些风流往事:吃公款、住豪宅,养百名家妓纵情声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居易琵琶行古诗全文,白居易的简介资料,与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

    文 |蒋冉Jiang编辑 | 蒋冉Jiang白居易晚年花着从朝廷领来的俸禄,养百名家妓,时常沉浸在歌舞声中,甚至每过三年,就要换上一批更年轻的家妓。当时,白居易晚年为何如此风流?图片来源于网络白居易求而不得的女人在这之前,白居易的父亲是朝中官员,他的父母从小就教导他,要读书考取功名,将来像父亲一样入

  • 别闹了!李治能是憨厚捡漏的帝王?你不知道的另外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正史中的李治有多厉害,至尊红颜李治与武媚娘吻戏长镜头,隋唐英雄晋王李治

    最开始,李治确实是一个舅舅不疼,妈妈偏爱的孩子,李治的仁孝在孩童时期想必是不掺杂任何杂念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深处的变化谁又探究的清晰呢?在李世民在世之时,李治一直扮演着一个孝顺的孩子?一个对父亲尊重,对妹妹仁爱,给旁人展现的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好孩子,好哥哥,但是一个好孩子会在父亲的病榻之旁与

  • 读史—李密和李渊的渊源和得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渊和李密,李渊与李密有关系吗,李渊和李密是啥关系

    李密和李渊,都是关陇集团的成员。李密的曾祖父李弼,是辅佐宇文泰的猛将,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祖父李虎也是辅佐宇文泰的猛将,也是八柱国之一。在隋朝的时候,李密的职位不如李渊,一是李密比较年轻,另外李渊跟隋皇室有亲戚关系,李渊的母亲跟独孤皇后是姐妹。虽然李密的地位略低,但是在隋末的起义军中,李密的条件不比李

  • 处事:跟房玄龄学处理老板为难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房玄龄为什么被满门抄斩,老板为难你怎么办,房玄龄老婆吃醋完整版

    但是结果是,由于尉迟恭对战场判断失误,导致一个重要据点失守,唐太宗知道消息之后非常震惊,也为自己的决策感到后悔,于是立刻下命令,把李勣命为副元帅,房玄龄知道,一个将军对自己的尊严看得比命还要重,为了确保大唐北伐的胜利,于是主动让出,兵部尚书的职位,给尉迟恭担任,这样既让尉迟恭保住了面子,也好让李勣放

  • 从税收制度,试析隋朝初期国富民强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隋朝前期国力是十分充足的,短短几十年的王朝财富程度几乎少有朝代与之比肩。而隋朝之所以能够如此富有,和它建国初期制定的财政制度有很大关系。本文就隋朝制定的税收制度、工商业发展制度、官吏整治制度三方面去分析隋代富有强盛的原因。一、隋朝的税收制度隋朝将国家财政、百姓人口、官吏制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 处事:唐朝政治家岑文本的处事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岑文本,唐朝政治家经典语录摘抄,岑文本讲帝王之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故事,来看看岑文本是怎么办理很棘手的事情的!在唐太宗北伐突厥颉利可汗的时候,安康公主和一个富商慕一宽,一起被抓到了突厥颉力可汗的手中,当时颉利可汗很缺粮食,于是命令慕一宽必须给他弄30万担粮食来,否则他就把安康公主嫁给一个又穷又丑的老乞丐,安康公主和慕一宽两个人一直很相爱,这个时候莫

  • “李白不红,天理难容”,历史上李白是怎样走红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白为什么能火一千多年,李白第二次离开长安后谁陪着李白,李白是文人李白不是商人解析

    李白同样也是如此,大唐诗人词人多如繁星,凭什么他能出圈走红,并且诗词能流芳百世,千古吟诵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李白祖籍陇西,五岁时搬家到四川,算是在四川长大的,十几岁就能吟诗作对,展现出不同于其他人的文学天赋,二十岁的时候,他就游历了天府之国四川各地,二十五岁就出川漫游。就这样,李白饱尝了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勣,死后15年,为何被武则天劈棺毁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勣的个人资料及简介,李勣的功劳,李勣后人现状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不是以功勋大小排列,而是以官职高低排序的,位居第一的是长孙无忌,接下来是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是排列二十四功臣

  • 《唐朝诡事录》裴喜君恋爱脑上头不仅认了义兄还赢得了郎君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从小是锦衣玉食,琴棋书画请的那都是最好的教书先生,随着慢慢长大裴喜君出落得也是花容月貌亭亭玉立的。小时家里给她订了一门亲事,是萧家的长子萧伯昭,裴喜君一心想见见这个未来的夫君长什么样子。背着家里偷溜出去给现在已经是萧将军的萧伯昭送行,长身玉立、眉目疏朗的少年郎令裴喜君一见倾心,她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嫁与

  • 68岁的白居易欲遣散33名家姬,15岁樊素却哭着说:我要伴你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没想到,一个叫樊素的女孩闻言,马上跪下来,哭着乞求白居易不要赶她走。白居易的一生命运坎坷,他晚年之所以养了这么多家妓,和他青年时期的爱情有很大关系。白居易在11岁时,父亲被调到符离任职,他和母亲也随着父亲来到这里定居。来这里没有多长时间,他就和邻居家的7岁小女孩湘灵相识了。美丽聪慧的小湘灵和白居易很